探讨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的提升策略论文_金莉莉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渭南供电公司 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用电信息是电力行业经济指标评价和考核的主要数据来源,同时也是衡量电力企业是否高效运营的重要标志。提高用电采集成功率对于确保电力企业健康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在电力信息采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电力信息系统优势,加强对终端的管理,逐步提高采集成功率,从而保障电力企业健康运行。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提升策略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可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相关信息发布、分布式能源监控、智能用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等功能,是实现电网智能化的保障技术之一。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是指采集成功的电能表数占计划采集电能表的百分比。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将改变电网公司长期以来无法实时、完整、准确掌握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的现状,满足公司系统各层面、各专业对于用户用电信息的迫切需求。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本地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电能表数据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采集成功率会直接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行和使用。

1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从人员、环境、设备、方法四个方面分析采集成功率低的原因,并找出末端影响因素(图1)。

根据图1可知,每一个箭头代表一个最底层的末端影响因素,主要有10条末端影响因素:①现场参数设置错误,②电能表故障,③采集信号障碍,④接线与接口问题,⑤RS-485端口问题,⑥集中器故障,⑦雷击问题,⑧SIM卡故障,⑨新装用户未送电至表计、集中器处,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参数设置不标准。

以上末端因素并不都是影响采集成功率的主要原因,以某中心数据为例,通过统计分析和现场核查,对末端因素进行确认与分析可得到以下几条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1.1参数设置错误

现场采集设备低压集中器需要设置的参数包括通信采集点序号、电能表通信规约、通信波特率、电能表的资产编号、主站IP、端口号及APN等,任意一项参数信息设置错误或现场参数与主站参数不一致均会导致采集失败。

以某2015年数据为例,对2015年1~5月的1378例采集失败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共289例是由于参数设置错误造成采集失败,所占比例为20.97%,所占比例较大,为造成采集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1.2电能表故障

在电能表实际运行过程中,ERR-04/07(电能表电池欠压、时钟故障)、电能表时间与主站不同步、电能表不显示或RS-485接口损坏等原因都会使集中器不能正常采集电能表数据。自2010年智能电表更换工作开展至今,使用时间最长的电能表已运行第5个年头,故障陆续显现,到目前已经成为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的第一因素。

同样对2015年1~5月的1378例抄表失败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353例是由于电能表故障导致数据未采集和数据异常,所占比例为25.62%,为主要影响因素。

1.3采集信号障碍

工作现场GPRS采集信号弱(信号强度小于2格)或采集信号不稳定等都会影响集中器与主站的通讯。尽管集中器可以从表计采集数据,但集中器不能通过无线GPRS网络将数据上传至主站,使得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不能正常采集数据,影响采集成功率。经统计处理的未采集故障共1378例,其中信号障碍为486例,约占总故障的35.27%,则该项因素为影响因素。

1.4 终端故障

终端设备的故障是导致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低下的诱发因素之一,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智能电表和终端设备出现故障,尤其是表计通讯以及集中器通讯内部的数据采集模块出现故障,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采集的失败。

2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影响因素的应对策略

2.1规范现场参数的录入流程

总结归纳每一个终端的相关参数,转发至主站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现场安装时,由主站人员和现场安装人员进行参数核实,并严格按照参数操作流程进行录入。现场安装完成后,将主站与现场对照参数进行核对,确保主站对现场数据的成功采集。

2.2分析电能表故障原因并及时更换

制定故障判定规范流程,根据流程迅速判断故障类型。

针对影响因素确定电能表质量问题,制定规范化的故障判定流程,保障现场处理的情况规范化,提升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安全性及高效性。对于能处理的情况及时处理,不能立即处理的需及时联系生产厂家,并采取相应措施。

2.3提高通信网络的稳定性

对于故障判断中出现的采集现场信号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了解用户计量装置安装地点的网络覆盖情况及信号强度。若小区信号较差,积极与小区开发商或物业、通信商联系协调,将集中器天线加长延伸到信号覆盖区;对于信号极其不稳定的小区,需要在集中器所在户表间内加装信号放大器。

2.4表计及终端管理及故障处理

一方面,应该加强对于表计以及终端设备的管理工作。在表计出库环节,应该以台区为单位,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出库扫描,将扫描得到的数据制成完整的电子文档,分发给运行维护人员,运行维护人员在对系统进行管理时,可以将电子文档中的数据与现场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发现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则证明表计存在问题或者缺陷,应该与生产厂商联系,进行更加细致的校核工作,提升系统采集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在对表计和终端设备的故障进行处理时,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例如,可以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操作人员与生产人员的相互沟通,在系统中加入相应的在载波器通讯模块,提升通讯质量,另一方面,应该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管理责任和相应的义务进行规范和明确,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3效果检验

该中心2015年初采集成功率为97.26%,处于较低水平,从5月

份开始采取此三种方法提升采集成功率。从该中心2015年8月~2016年8月实施后的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现值,可知,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稳步提升,并最终保持在99.80%以上的较高水平。措施实施以后,该采集成功率较2015年初未实施前的97.26%有了2.54%的提升,并且超过了99%的公司设定值,达到了预期目标。

结语

本文针对如何提高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开展了探讨研究,依托中心数据,进行原因查找和对策实施,效果显著,提升了公司指标的同时收获了如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采集成功率的提升,可有效提高远程采集电能表数量,避免了手工抄表效率低、用电数据获取不及时、存在人为误差等弊端,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办公成本消耗。

2)针对现场电能表的故障处理,制定规范化的处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管理水平。

3)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的提升,既提高了线损管理水平及自动化抄表核算比例,也提升了公司精益化管理水平。

4)低压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的提高,有助于更有效地对用户用电负荷情况进行监控,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同时有利于用电咨询答复,提升公司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荣旭东,赵永刚.影响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J].电源技术应用,2014.

论文作者:金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探讨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的提升策略论文_金莉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