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哲学论文,走向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新世纪哲学的形态
1.一方主导多元并存 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新的世纪里,哲学大一统局面将不复存在,哲 学将走向多元化,中、西、马哲学都将得到发展,会出现真正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他 们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将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而起作用。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主 题和切入点却是见仁见智。邓晓芒将在新世纪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现象学,他认为马克思 的最终目标是要恢复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使人的精神与精神的外化融为 一体,使人的产品回到人本身,所以,马克思在其出发点上应该有一门精神现象学,但它不 同于黑格尔和胡塞尔的现象学之处在于,它以人和自然界在感性基础上的统一为模式,并由 此提出不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这样就解决了“实践本体论”中的 实践怎么能成为本体的问题。其实这种理论只是从精神现象学的角度来看的历史唯物主义而 已。张曙光认为,基于现代个体生命、社会生活和自然方面的问题皆是人的生活世界中的生 存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以马克思的生存实践观点为基石来整合目前我国存在的各 哲学论域和视界,所以他提出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吸取西方当代哲学精华而又体现中国学 术命脉和民族特点的新哲学——生存实践哲学来使中、西、马三者达到对话、沟通和互动。 孙显元撰文说,2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是继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一步 发展邓小平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但是会出现一方面“领域哲学”如发展哲学、经济 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价值哲学、精神动力论、知识决定论、哲学本体论、人的哲学 、实践哲学等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如实践唯物主义、人学哲学、类哲 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在竞争中进一步完善。
2.融合说 有的学者认为,新世纪里将在中、西、马三者融合的基础上重建新的哲学体系 或哲学视界。张立文强调,在新的世纪里,必须建构中国自己的哲学理论体系,才能在世界 多元哲学中有自己的价值和地位,这种哲学理论体系有可能是通过对效用历史和价值式能的 超越,将中国传统哲学的文明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的精华互动会通起来,以激 活和转生中华新思维、新理论、新哲学。这种新哲学理论思维形态应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其 建构理论思维形态的核心范畴与以往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异,以及由此核心范畴而展开 的逻辑结构异趣;二是作为各个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体现的新的哲学理论思维形态,其所依据 的经典文本的选择异。而且新哲学要把其价值体系落实到一个最普遍的根基上,给予每个人 (无论是贫富贵贱,还是东西南北以及不同民族、种族的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和终极 关怀的价值理想。他本人根据这个精神就体贴出了和合学这一理论体系,它氤氲于中国《周 易》、《管子》、《左传》、《国语》及儒、道、墨、阴阳等家先秦文化的源头活水,亦化 育于东方日本文化、朝鲜文化、印度文化的沃土及西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元典之中。它是中 华民族多元文化所整合的人文精神的精髓,亦是世界多数民族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任平 认为,21世纪哲学应体现“时代性”、“全球性”、“民族性”,为此,应当在融合中、西 、马的基础上重建哲学视界,这一视界或范式当为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世纪之交,世界已 进入一个“新全球化时代”,即交往实践时代,交往实践观则是对这个时代的把握和对未来 的预测,因为它一方面指明了全球发展的多极性源于交往实践的多极主体性,另一方面又指 明了全球格局的形成源于交往实践的宏观整合。这种交往实践观将超越后现代哲学的视野, 以“主体——客体——主体”的基本框架解决后现代哲学所关注的“主体际”难题。而且, 这种哲学也是中国文化与当代发展实践的哲学精神的共同指向,作为儒学本质的“仁”是指 具有主体际关系的交往,所以,儒学可以看成是传统化的交往实践观,道、法、兵诸家的理 论中心,皆与交往实践这一主题有关;中国的发展正处于一种新全球化即全球后现代氛围下 实现现代化的特殊境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质是交往实践,因此,顺应时代的转 变,交往实践观正是21世纪哲学主要生长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3.文化哲学 赵敦华从西方哲学发展的角度来谈未来哲学的走向问题,他认为,本世纪西 方哲学的处境是继希腊自然哲学危机、希罗哲学危机和经院哲学危机之后的又一轮哲学危机 。但这种危机仅是哲学的危机。从历史上看,纯哲学处于危机之时,正是各种文化思想极其 活跃,并相互碰撞之时,比如,希腊自然哲学的危机期是智者运动的高潮,希罗哲学的衰落 是希罗文化与基督教碰撞和融合期,经院哲学的危机期是文艺复兴时期,所以,第四次危机 也只是学院式哲学的危机,至于应用哲学、跨学科哲学、各个领域的“准哲学”,形态之丰 富,范围之广阔,更是前所未有。我们很少把纯哲学以外的这些思想资料写进哲学史,形而 上学传统和文化学传统即“大哲学”传统,纯哲学从来就是在“大哲学”中发展,未来哲学 既非西方哲学,也非中国哲学,而是这种“大哲学”。衣俊卿认为,哲学总是人类精神或文 化模式的外显,但是传统哲学往往是特定文化模式的不自觉的显现,而现代哲学常常是特定 文化精神的自觉升华。由于文化现象的深层次和无形的特征,文化哲学并不是一种独立于其 它哲学学科或分支领域的特殊的哲学研究领域,而是贯穿于或渗透于所有哲学领域之中的哲 学视野或哲学境界,因此,不仅在传统哲学中不存在独立的文化哲学形态,即使在20世纪, 文化哲学也是贯穿于存在主义、哲学人类学、新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之中的哲学 视野和哲学活动。新世纪中,人类文化的演进和哲学理性的转换以及社会的发展都为自觉形 态的文化哲学的生成奠定了基础,所以,新世纪哲学的主要表现形态是自觉的文化哲学。
4.世界哲学 梦海在《世界时代和世界哲学》中认为,21世纪将是世界世纪,世界哲学是 惟一符合世界时代现实的精神形式和思维模式。这种世界哲学不是单纯的人的存在哲学,也 不是单纯的区域——民族哲学,而是康德“世界公民意义”上的全球哲学,其内容包括:① 创立世界交往思维方式;②重建世界历史哲学;③建构世界政治哲学;④倡导世界和平;⑤ 奠定世界信仰。
二、新世纪哲学的特点
1.哲学思维方式 陈志良认为,两千多年来的哲学都是现实性哲学,即是非数字化的现实 性 范畴框架内的哲学。虚拟性哲学是未来哲学和哲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形式。虚拟哲学与传统的 现实性哲学相反的是,现实性不再是惟一的出发点,而只是可能性的一种,是一种可能性。 张世英认为,21世纪的哲学将继续发扬19世纪末以来向西方召唤近代主体性哲学和主题思维 方式的精神,批判地吸收中国天人合一思想之合理处,即万物一体的高远境界,避免其不重 主客思维方式的认识论、方法论的缺点,把西方近代的主客思维方式补充进来,使两者相结 合。
2.哲学内容 马俊峰认为,新世纪中,20世纪末出现的哲学热点如主体问题、价值问题、 认识能动性问题、历史选择性问题、人学问题、文化问题等(都贯穿着如何看待人的问题)将 继续存在,同时也将立足新的视界对已有的哲学成果作出新的诠释和整合,对人类命运和个 人生活的关切成为哲学的主色调或主旋律。郭湛认为,新世纪哲学的重点不再是自身的理论 、逻辑、体系和方法,而是人的社会或社会的人。王南湜认为,新世纪中国哲学发 展趋势或方向是回归人类学范式,重建亲切的精神家园。
3.哲学话语和功能 刘怀玉认为,21世纪中国的哲学文本必须是用多种语言方式写出来的 ,它既可以是狭义的传统的学院哲学、政治哲学,或属于社会知识精英阶层的文化哲学、科 学哲学;也可以变为广义的文学批评语言的一部分,成为一种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人生哲学 ,哲学语言的科学化或学术化、文学化、生活化是并行不悖的。其功能包括:①启蒙教化功 能;②科学分析功能;③理想的批判功能;④为自由思想本身辩解的功能。郭湛认为,新世 纪哲学写作的话语方式将越来越个性化,哲学文章更趋精练、简洁和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