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沙医学院中医学院2015级中医3班 湖南长沙 410219)
(2.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7班 湖南长沙 410219)
(3.长沙医学院中医学院中医临床教研室 湖南长沙 410219)
基金编号: 长医教[2018]77号-120
【摘要】:流行状况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一般认为属于中医“鼻鼽”的范畴,又名“鼻嚏”。以突然反复的鼻痒、鼻塞、喷嚏、鼻流清涕为主症。早在西周人们就认识到“鼽嚏”与自然环境的气候的异常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礼记月令》“季秋行下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民,民多鼽嚏”[1]。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药枕,鼻鼽
《素问玄机原病式》曰:“鼽,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鼻鼽,即西医过敏性鼻炎,以阵发性鼻奇痒、喷嚏频作、大量清水涕为特点,伴有鼻塞、目痒等症状。病因多为肺气虚弱,邪盛犯鼻;脾气虚弱,水洫泛鼻;脾肾阳虚,鼻失温煦;究其原因多由饮与食稍欠节制,过杂过度伤及脾胃,以致脾胃虚弱,精微不足以滋养肺脏则易感外邪成疾,即《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所言及。本篇主要综合讲述汤药疗法和药枕疗法内外结合治疗鼻鼽的药理疗效。
据2018课题研究小组调查问卷显示:鼻鼽最常见的证型就是正虚外感型即脾气虚弱型和肺气虚寒型,在300人中分别占有44%和50%的比例,但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境饮食等因素的影响,疾病变得复杂,临床上鼻鼽症型不再呈单一性出现,症状也不会表现地很典型,通常疾病会以正虚外感型发生,表现为阵发性喷嚏、食欲不佳、乏力、鼻涕时为清时为浊、鼻塞鼻痒、头晕头痛或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等症状,令人烦躁不适甚至影响睡眠和饮食。目前对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大都采用抗组胺药、碱充血剂、皮质类固醇类等药物治疗,由于这些药物久用易产生不良反应、远期疗效差等而在临床上受到诸多限制。因此,在中草药中寻找既有特殊疗效又无副作用的药物,是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探索的一个方向[2] ,因此我们开展了有关补中益气汤加减结合芳香类药枕治疗脾肺功能失常引起的过敏性鼻炎的效果研究的课题。
“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难经》云:惟有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内经》亦云:“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而李东垣创补中益气汤——最原始的治疗是针对纯为脾虚而阴火上冲者,并无外邪。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甘草乃一组健脾益气的药,另外升麻与柴胡则是通过升发脾之清阳来健脾;余下当归用以和血,橘皮用以防滞。然升麻、柴胡皆辛味升浮之品,既可升脾阳又有疏达外邪之功,纯为脾虚者可用,若气虚兼有外邪者亦可用。如若外邪较重,方可在升麻和柴胡的基础上量加荆芥、紫苏叶、防风、羌活、生姜中一二味。最后可从中得知一个结论:单纯脾虚阴火上冲与虚人外感在有无外邪的问题上,难以如同《内外伤辨惑论》用十三论分上中下卷讨论内伤与外感两大病类的病因、病状、脉象等以此来详细区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于是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方药就不断地通过临床和学术研究扩大了应用范围,总而言之就是纯虚者可用,正虚外感者亦可用。
《脾胃论》记载补中益气汤:黄芪五分,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甘草以上各五分,炙;人参去芦,三分,有嗽去之;以上三味,除湿热烦热之圣药也。当归身二分,酒焙干,或日干,以和血脉;橘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以导滞气,又能益元气,得诸甘药乃可,若独用泻脾胃;升麻二分或三分,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柴胡二分或三分,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白术三分,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上件药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量气弱气盛,临病斟酌水盏大小,去柤,食远,稍热服。《医宗金鉴》谓:“黄芪补表气,人参补里气,甘草补中气”——黄芪色黄味甘,乃土之色味也,得味厚故能补;其根长数尺,深入土中,吸收土下之水以上其苗叶,气即水也,故其气盛而能补气,归于脾经,大补于脾。于鼻鼽而言,扶正以驱邪,补益脾胃之气,补足后天之本,方能增强抵抗外邪的防御之力;人参为大补元气要药,补气方宜入肺,肺得其补,气行而血因以活矣,风乃去,起温肺散寒之效;甘草为调和周身气血要药,根深入地,与黄芪相似,不同点在于黄芪中空,属气分,得土中之水气,甘草中实,纯得土气之厚,故能补脾阴,益胃阳,此处甘草炙用是取其益胃之效,引胃气上升,符合“脾胃之气以升为健”之论;人参与甘草共同作用为止渴生津、止惊悸以安精神,于小儿鼻鼽患者哭闹不止、精神恍惚的症状可有良效;简而言之,经内服汤药调养肺脾达到治疗正虚外感型鼻鼽理想效果尤甚,现实效果有待医生采纳使用及患者接受配合方能开展实验,得出疗效的结论。综上所述,补中益气汤可治疗正虚外感型鼻鼽。
药枕是夜卧入睡时经鼻唇呼吸道缓慢治疗鼻鼽的一项重要措施。人的一生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睡眠中,充分利用好枕物,于健康而言至关重要。药枕多适用于慢性疾病患者,所以适用于治疗鼻鼽,内含药物多具有芳香走窜的性质,作用于头部后侧的穴位,再通过经络的传导,对人体有调和气血、祛病延年的作用。《慢性病外治秒术》一书中就有治疗过敏性鼻炎药枕用药、用量及用法的记载:荆芥、防风、川芎、白芷、薄荷、菊花、藁本各60克,辛夷花、细辛各30克,山柰、檀香各15克,将上药共研粗末,装入枕芯做成药枕,夜卧时枕之,长期使用方才有效,三个月后须更换药物。
此药枕中辛夷辛温发散,芳香通窍,其性上达,外能祛除风寒邪气,内能升达肺胃清气,归肺、胃等经,引诸经清阳上行于鼻,祛邪止涕、通塞利窍,为治鼻渊,鼻鼽、鼻塞流涕之要药。《大观本草》记载细辛:主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齆鼻即鼻息肉。又“鼻”下,《纲目》有“不闻香臭”四字。主咳逆上气、温肺散寒,为治鼻鼽鼻渊之良药。白芷,味辛,为肺所喜;温,为脾胃所喜;李中梓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一书中简明概括:去头面皮肤之风,除肌肉燥痒之痹,止阳明头痛之邪,为肺部引经之剂,主通经利窍,驱寒燥湿,应用外感风寒鼻塞之症,为治鼻渊头痛的妙药。山柰,亦名沙姜,性其根茎为药,入足太阴经,味辛温而气芳香,辟寒行气,温脾去湿,除恶气的功用,适宜肠鸣腹泻者,纳谷不香,不思饮食,或停食不化之人使用。
据了解,有关于补中益气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还是比较匮乏的,本篇所论述的治疗手段在一段时间内经部分鼻炎患者有效使用,疗效可观,我们有在患者使用期间适当做了一些调整,加强对其治疗作用机理研究,对中草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有望解决广大鼻鼽患者因病症带来的生活烦恼和身体不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更在这样的基础下继承并发扬了祖国医学,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中医真正的魅力和实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李胜朴,刘小河.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中外医疗,2008(17):131-132.
[2] 余洪猛,文三立,刘志刚,方勇,王华. 鹅不食草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05):220-224.
论文作者:丁子红1 张杜1 彭佳1 杨丽萍1,王小铭2,,通讯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外感论文; 脾胃论文; 甘草论文; 黄芪论文; 过敏性鼻炎论文; 益气论文; 升麻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