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工程建设在增进不同地区联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便利人们日常出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促进公路工程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该注重落实施工技术,加强质量控制,遵循工艺流程,把握质量控制要点,从而让公路工程建设取得更好效果。本文结合公路工程建设基本情况,就如何落实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工程建设提供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公路;施工;混凝土;施工;管理
公路工程建设中,不仅要落实施工技术,还要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建设取得更好效果。但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忽视深入现场调查,对公路工程建设基本情况不了解,没有制定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被忽视,不利于保证公路工程建设效益与质量。
1 公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管理的不足
1.1 施工技术的不足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模板安装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等。为推动工程建设取得更好效果,促进公路工程质量和效益提升,应该遵循工艺流程,把握施工技术要点。但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忽视加强技术规范标准学习,没有严格遵循工艺流程开展工程建设。再加上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没有严格把握,养护施工被忽视。进而制约混凝土工程建设效果提升,甚至容易出现裂缝等质量缺陷。
1.2 施工管理的不足
施工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管理工作,有利于更好规范和引导公路工程施工,确保现场施工秩序良好,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但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没有认真建立完善的混凝土施工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没有明确,施工前期、施工过程和施工后期的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质量问题发生,降低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
2 公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策
整个公路工程施工中,为保证工程建设效果,首先就应该落实施工技术,制定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遵循工艺流程,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技术要点。
2.1 施工准备
铺筑混凝土路面之前,首先要清理路基表面的碎石、垃圾和杂物,确保表面干净整洁。同时整理排水设施,确保排水设施设置合理,有效满足施工需要。对存在的软土路基、车辙等问题,应该及时采取修复和处理措施。准备好施工材料,安排机械设备入场,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培训,让他们明确公路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1],提高质量控制意识,遵循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为顺利开展工程施工,确保公路混凝土施工效果奠定基础。
2.2 模板安装
重视模板工程质量检测,确保模板刚度与强度合格。安装过程中要加强模板垂直度控制,不得出现弯曲现象。重视模板连接部位质量控制,确保连接紧密、牢固,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渗漏现象。加强模板安装误差控制,合理设置拉杆与传力杆,保证模板安装牢固可靠,避免出现松动现象。混凝土浇筑前要在模板涂抹隔离剂,方便后续施工和模板拆除。
2.3 混凝土拌和及运输
提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水平,然后严格按要求添加水泥、粗细集料、外加剂等原材料,按要求拌和,提高混合料拌和质量,保证混凝土混合料的和易性与密实度。用自卸车辆将混凝土运往施工现场,并在车辆覆盖篷布,做好保温工作[2],保证混凝土质量状况良好,避免出现离析现象。
2.4 混凝土摊铺及振捣
摊铺混凝土之前,要仔细检查模板间距、高度、支撑稳固性、润滑情况等,并保证钢筋、拉杆、传力杆安装位置准确,满足施工要求,然后进行混凝土摊铺施工。整个公路工程混凝土摊铺时,应该借助摊铺机连续作业,要保证摊铺连续、均匀进行。如果因某种原因中途停止摊铺时,有必要设置施工缝。混凝土进仓之后,利用插入式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施工,要确保振捣用力适中,避免损坏周围模板。用振动梁刮平提浆,然后采用人工磨平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每次振捣时间应该在30s以上,保证振捣施工到位,避免出现漏振现象,有效保障公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效果。
2.5 路面修整摊铺及振捣
施工任务完成后,借助振动整平梁来对混凝土路面进行整平施工。实际工作中要平移整平梁,确保混凝土平整度及横坡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一般来说,施工中对混凝土反复整平2次即可,有利于路面平整度提升。路面修整时不得任意洒水,避免影响路面平整度提升。路面修整后要进行接缝处理,并确保接缝平顺,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2.6 养生
混凝土路面浇筑完成后,应该立即进行养生。一般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土工布或草袋,然后洒水养护。洒水应该呈喷雾状,同时为保证施工效果,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整个养生期间应该加强交通管制,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过。当养生任务完成,混凝土质量合格后才能开放交通。
2.7 拆模
公路混凝土施工任务完成后,且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应该进行拆模处理。模板拆除后,对混凝土表面出现的蜂窝、麻面、板边损坏等现象,应该立即采取修复措施。从而保证施工效果,促进混凝土工程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
3 公路混凝土施工管理对策
在落实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为确保工程建设效果,还应该制定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加强施工全过程管理。从而预防质量缺陷发生,让公路工程建设取得更好效果。
3.1 施工前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前,应该提高对工程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严格遵循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职责,推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让公路工程建设取得更好效果。例如,要重视施工原材料管理,根据公路工程建设基本情况,加强粗细集料、水泥、沥青、外加剂等材料质量检测与验收,详细掌握原材料基本质量状况,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对运往施工现场的材料,也要做好抽检工作,保证每一批次原材料质量满足要求,为提升公路工程施工效果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加强防潮防水工作,避免原材料综合性能下降。此外,管理人员还要对路基、路面、边坡、桥梁等工程所需要的材料有基本了解,根据工程建设基本情况合理选用相应的施工材料。加强施工管理,保证施工材料综合性能得到最佳发挥,使其在公路混凝土工程建设中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
3.2 施工过程管理
混凝土施工之前,管理人员要对混凝土工程质量进行再次检测,掌握混凝土综合性能,确保配合比设计满足要求,混凝土和易性与密实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加强混凝土配制所需要的水泥、粗细集料、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检测,严格控制混凝土用水量,提高配合比设计水平,避免混凝土出现过干或过湿现象。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和落实,推动混凝土施工管理制度化与规范化。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各项活动,建立并落实公路混凝土施工管理责任制,让他们严格按要求开展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活动,从而有效约束和规范现场施工。加强公路混凝土施工现场巡视和检查,详细掌握工程施工基本情况,对存在的质量缺陷也要立即采取修复措施,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此外,还要重视施工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与措施,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对成本的严格控制,确保公路混凝土工程质量合格,施工进度满足规范要求,按时完成公路混凝土施工任务。为预防质量问题发生,降低不必要损失,促进公路混凝土施工建设效益提升奠定基础,
4 结语
通过落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不仅有利于推动施工任务顺利完成,还能预防质量缺陷发生,让公路工程建设取得更好效果。因此,具体的工程建设中,作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公路工程现场建设基本情况,制定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把握质量控制要点,确保各项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与落实。从而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让公路工程施工取得更好效果,也为车辆安全顺利通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峰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交通标准化,2014(8):39-41.
[2]刘广兴.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3):200-201.
论文作者:张景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公路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效果论文; 质量论文; 模板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