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大豆生产回顾与科研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黄玛兰[2](2019)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作为特征变化显着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变化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流动特点,并且区域之间差异非常大。而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决定了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仍将是我国主要农业经营方式,劳动力资源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过去几十年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众多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因素中,农村劳动力数量及其价格上涨变化是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变化的阶段化趋势,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进而深入研究了:(1)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全国整体层面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以及其省际差异性影响;(2)宏观省级层面上,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区域性影响差异分析;(3)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交互效应与作用水平。(4)微观农户层面上,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下的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及其价格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及其差异。文章通过系统地研究论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中国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呈现出以下时空演变特征:农作物生产重心具有波动性,但生产重心在不断强化,农作物生产区域分工水平以及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省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存在显着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不同模式的集聚特征。玉米和蔬菜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小麦相对稳定;水稻略有下降;大豆在波动中下降;而粮食作物的集聚程度在波动中上升。粮食作物强优势产区在东北和华北地区;蔬菜强优势产区聚集在华东地区,弱优势产区主要集聚在东北地区;大豆强优势产区集聚在东北地区;水稻强优势产区在华中和华南地区;小麦强优势产区在黄淮海平原;玉米强优势产区在东北地区。第二,(1)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显着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劳动力转移趋势与宏观经济走势和波动特征基本一致,主要分为:1978-1989前工业化时期的劳动力就地转移、1990-1999工业化初期的劳动力异地转移、2000-2010工业化中期的劳动力公平有序转移、2011年以来的工业化后期劳动力转移。(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外出打工工资水平以及农村内部劳动力雇工工价均呈不断上涨趋势。(1)转移劳动力薪资水平不断提升,呈现出不同行业间工资差距不断扩大而地区间差距缩小的趋势,且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比例不断提高。(2)主要作物的雇工工价整体上呈现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趋势。从不同类别作物来看,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都较为集中的水稻、大豆和棉花的雇工价格高于劳动周期较长但平均劳动较轻的蔬菜和油料作物。第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具有省际差异性。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由于农业劳动量约束,农户会倾向于种植劳动力投入少、机械化替代程度较高的农作物。但是,劳动力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面临要素替代难易程度(例如,农机对劳工的替代)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现状等现实农情的约束。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者用出售高附加值产品所获得的相对较高的价格和收入来平衡生产成本上涨,是一种理性生产行为。除此之外,工业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率、人均耕地面积、农业补贴、化肥、灾害率均对作物种植结构的形成及变化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第四,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从宏观省级视角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3个不同分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中,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不同区域农作物种植比例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劳动力价格上涨对3个分区的蔬菜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粮食作物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入和流出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具有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3个分区的蔬菜、油料作物及小麦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出和流动持平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而对劳动力流入区水稻生产具有正向影响。第五,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探讨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劳动力流动分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上涨交互效应的贡献强度和水平呈现出显着差异。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劳动力流入区倾向于扩大附加值高的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劳动力投工多的作物种植面积;在劳动力流出区,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不利于传统粮棉作物种植比例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劳动力投工少的玉米、小麦种植比例增加,不利于耗工费时的水稻种植比例增加;在劳动力持平区,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有利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抑制了传统粮棉作物种植比例。劳动力非农转移有利于用工投入少的农作物小麦种植比例增加,抑制了劳动投工多的作物蔬菜种植比例。第六,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从农户微观视角研究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及劳动力价格水平对不同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水平对3个分区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呈现出显着差异性,并且其因子作用方向与相应区域上的宏观研究结论一致。同时,3个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还受农户个体异质性特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地貌类别、农作物净利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依据得出的基本结论,本研究建议在不同的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依据各地农业生产优势,深化作物种植的区域化与专业化分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深化、提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素质;加大农业机械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并提出相关具体的政策建议。
俞书傲[3](2019)在《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以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着区,1951~2017年我国升温率达到了每10年0.24℃,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我国是人多地少的人口大国,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尤其口粮安全,一直是我国农业政策的核心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农业的区域格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经济最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浙江已从过去的粮食主产区转变为主销区,如何实现浙江等主销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浙江省委省政府于2016年提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增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高省内农业生产稳定性。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的影响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全面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1987~2016年气候数据,首先采用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ell气候突变检验等气候统计学方法,刻画了过去30年浙江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等三大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然后运用H-P滤波分析技术,对浙江水稻(早稻和中晚稻)、小麦、玉米、大麦、大豆、薯类和油菜等8种主要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分解为趋势单产和气候单产,并根据相对气候产量、平均减产率和减产变异系数等指标来分析气候变化对浙江主要农作物生产波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1996~2015年全省73个县(区、市)的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和1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候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构建了包含气候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生产投入要素的空间误差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因素变化以及极端高温(低温)和极端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对浙江8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边际影响。进一步地,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实证估计了考虑气候要素变化情况下的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进步指数、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与不考虑气候要素变化情况下的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对比分析,以反映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浙江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气温升高已经成为浙江最近30年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增温速率达到了 0.42℃/10a,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降水量和日照均值未出现明显变化,但存在一定的年际波动及地区和季节差异。(2)近30年气候变化对浙江不同农作物单产波动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水稻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气候歉年和灾年次数最少;而玉米、小麦、大麦和油菜等旱田作物的气候灾年数量较多,气候平均减产率较高,减产变异系数也高于其他作物,受气候变化冲击影响较大。(3)不同气候要素变化对不同农作物单产的边际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生长期有效积温变化对早稻、中晚稻、小麦和油菜单产的影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态势,气温每升高1℃对这4种作物将分别增产3.61%~4.42%、2.95%~3.64%、3.12%~3.63%和 1.14%~2.18%。有效积温对玉米和大豆单产的影响显着为负,但气温每升高1℃可使玉米和大豆减产不大。生长期降水量对小麦、大麦、薯类和大豆单产的影响也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态势,其中降水量增加对薯类单产的边际增产效应最明显。生长期降水量对早稻、中晚稻和玉米单产的影响显着为负。生长期日照时长对所有农作物单产的影响并不明显。(4)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作物单产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其中极端高温天数每增加]天,可使早稻和中晚稻分别减产3.9%~5.1%和2.3%~2.8%,极端低温天数每增加1天,油菜将减产0.5%~0.8%;中晚稻平均每年因生长期内极端降水减产的幅度也达到了 14.1-17.7公斤/亩。(5)农作物生产中的自然适应和人为适应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增产或减产影响,提高农作物单产稳定性;化肥、机械和灌溉等生产要素投入与温度和降水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而与日照的关系并不明显。(6)气候变化阻碍了浙江农业生产前沿面的提升,对浙江农业TFP产生负面影响,并在省内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平原地区农业TFP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程度大于沿海地和山地丘陵地区,这意味着忽略气候变化因素可能会高估浙江农业TFP。随时间推移,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TFP的负面影响呈现出覆盖面扩大、程度增强的趋势,这意味着未来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TFP的不利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加深。(7)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促进农业稳产增产,改进田间管理技术、缓解极端天气影响,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户适应能力和完善气候预警机制、做好事前事先应对等四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是:(1)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以8种农作物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气候变化对不同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差异;同时本文以浙江为例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拓展了现有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更具现实针对性。(2)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单产波动性、单产边际影响和农业TFP等3个方面来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拓展了现有研究主要从单产边际影响视角来研究的局限性。(3)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一方面引入农学和气候学领域中的概念与方法分析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作物单产波动性,另一方面构建了包含标准化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来实证估计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单产的边际影响,同时还将气候变化因素引入了农业TFP的研究,考察了气候变化对农业TFP的影响问题,这在现有研究中尚不多见。
张磊[4](2019)在《中国大豆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身兼粮食作物、油料作物与饲料作物多重身份,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国产大豆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5%。国内大豆生产方面,我国种植的非转基因大豆与世界其他大豆主产国的转基因大豆在单产和成本上存在着天然的劣势。以美国和巴西为主的国外进口转基因大豆对国产大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不仅影响豆农的收入和积极性,大豆加工和市场价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外资本,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危及我国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多大豆产业发展受到多方关注,农业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为大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16年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并启动玉米改种大豆轮作补贴工作,优先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这些针对性的政策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种豆积极性,扭转了大豆种植面积连年下降的趋势,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明显提升,改革成效初显。目前我国大豆产业仍属于弱势产业,需要国家强化政策扶持和引导。提升大豆生产效率是满足市场需求、缓解进口冲击、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而技术效率的高低是影响大豆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10个大豆主产省份1997-2017年间的技术效率,分析技术效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以及在空间上不同地区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各个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中西部各省技术效率增长较快而且仍有进步空间,而东部各省技术效率则处于高位且增长极为缓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农用机械装备水平和农机配套水平的提高,各省的大豆生产技术效率均有所提高并且在长期明显趋同。投入要素中种子投入对产出有着显着的负影响,这主要是受制于大豆品种方面的劣势,印证了我国大豆生产面临的困境,在现有条件下,一些技术效率较高的省份大豆生产效率提升的潜力有限。制约我国大豆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除了技术效率问题,还有技术进步缓慢问题,所以提高中国大豆生产水平,需要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采取措施。在短期主要侧重于提高技术效率: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要素投入配置、鼓励规模化经营、加强农技推广力度、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长期主要侧重于推动技术进步,有效扩展生产前沿面:加强大豆科研投入、适时适度发展转基因大豆、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张志鹏[5](2019)在《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地理-季节分化与耐荫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文中研究指明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用油和蛋白质,而且还为世界上牲畜和水产养殖提供了大量的饲料。在中国的东北,黄淮和南方三大大豆产区中,中国南方包括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该区拥有的大豆种质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中国南方地貌复杂多样,其东部为丘陵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福建及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西部为高原地区(云南、贵州及四川、广西、湖南和湖北的山地),其还有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等。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对日照长度和温度的变化敏感是其原始性状,不同地理纬度和海拔造成的光温差异会引起大豆的分化,因此,地理因素在南方大豆的分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历史上的种植制度全年仅一季,所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劳动人民为了充分利用季节,开始了一年多熟的种植方式。中国南方大豆也随着种植制度的变化从一年一季进化成春、夏、秋和冬季四种播季类型,这是有别于世界其它地区的重要特征。不同季节下日照长度和温度不同,可见,播种季节也是造成大豆分化的重要因素。中国南方作为栽培大豆可能的起源中心,其种质资源对世界大豆研究又非常重要,而对其遗传研究却很少,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生态分化和遗传关系的深入研究。中国南方幅员辽阔,光温水资源丰富,间套种是中国南方大豆的重要种植模式。而大豆耐荫性是决定其与玉米、甘蔗、木薯和果树等高秆植物间套作模式推广的重要因素。目前需要高效、通用、稳定和简单的耐荫性鉴定体系对大豆耐荫性进行评价,发掘耐荫性种质,研究其遗传机制,明确育种材料的耐荫变异情况,用于指导大豆耐荫性育种,从而促进大豆间套作模式的推广和大豆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从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中选取394份组建成代表性样本(SCSGP),按照4个地理生态区(Ⅲ、Ⅳ、Ⅴ和Ⅵ)和2种播季类型(夏秋豆,SA;春豆,SP)分成八个地理-季节亚群:SA-Ⅲ、SA-Ⅳ、SA-Ⅴ、SA-Ⅵ、SP-Ⅲ、SP-Ⅳ、SP-Ⅴ 和 SP-Ⅵ。利用重测序技术获得的全基因组123,065个SNP连锁不平衡区段(SNPLDB)标记分析不同地理-播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分化和亲缘关系,并以全国代表性的127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群体作参考物种,对栽培大豆的起源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对3个遮光度、3个鉴定时期和26个性状依据遗传率、误差变异系数、遗传变异系数及与耐荫级别的相关性等进行耐荫指标的筛选,然后对南方915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三个环境的耐荫性鉴定,最后利用新开发的“RTM-GWA S”关联分析方法结合SNPLDB对大豆耐荫性及相关性状进行遗传解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地理-季节群体分化和遗传演化关系中国南方大豆群体存在明显分化,结合始花期来看,地理生态区从短到长依次是Ⅲ,Ⅳ,Ⅵ和Ⅴ;南方夏秋豆的平均数、变幅、遗传变异系数均高于春豆,且春豆平均数最高的SP-V也小于夏秋豆开花期最短的SA-Ⅲ;在各生态内部,SP-Ⅲ与SA-Ⅲ分化最大,达到15.9d,Ⅳ生态区内达13.0d,Ⅵ生态区播季分化相对较小为12.2d,V生态区分化最小,仅为7.0 d。依据遗传距离发现第V生态区相对另外三个生态区较远,Ⅲ和Ⅳ最近,Ⅲ生态区内春豆和夏豆遗传分化最大。Neighbor-Joining聚类与生态分组的卡方检验(χ2=446.47,p<0.001)以及遗传距离与生态性状差异的矩阵Mantel分析(r=0.623,p<0.001)均表明生态分化和遗传分化基本一致,说明地理-季节亚群划分具有相应遗传基础。夏秋豆群体相对于春豆群体,遗传多样性高(π平均值0.213 vs.0.212),继承等位变异较多(374,872 vs.361,357),特有新生等位变异较少(1675 vs.2054),连锁不平衡水平较小(r2,0.304 vs 0.366),距离野生群体遗传距离较小(0.4322 vs 0.4340),因此夏秋豆是原始类型,春豆是进化类型。各栽培群体距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野生豆的遗传距离相对另外三个区野生群体最近,推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野生大豆是南方栽培大豆的共同祖先。SA-Ⅲ距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野生豆群体最近(0.4155),继承等位变异最多(319,995),连锁不平衡水平最小(0.316),因此是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群体中最原始的类型。进一步利用多生态群体特有等位变异(MPSPA)分析发现,SA-Ⅳ和SA-Ⅲ共享的MPSPA(101675/0.63)最多,因此SA-Ⅳ可能是从原始的SA-Ⅲ进化而来的;SA-Ⅵ与SA-Ⅳ共享的MPSPA(54206/0.39)最多,表明原始的SA-Ⅳ通过适应逐渐分化成 SA-Ⅵ。SA-Ⅴ 与 SA-Ⅳ 共享的 MPSPA(87550/0.57)最多的,且 SA-Ⅴ 与 SA-Ⅲ共享的MPSPA也较多,这表明SA-Ⅴ可能从原始的SA-Ⅲ和SA-Ⅳ进化而来。另外,每个生态区域的SP生态亚群(SP-Ⅵ除外)与本地区SA共享的MPSPA最多,推测各生态区的春豆来自当地原始的夏秋豆。此外,Mantel检验显示,地理-季节遗传距离矩阵与MPSPA 比率矩阵(两群体之间共享的MPSPA与这两个群体MPSPA总数之间的比率)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R=-0.601,P<0.001)。总之,MPSPA在相邻生态区的同种播季类型之间以及同一生态区内不同播季类型亚群之间优先分布的规律,从等位变异水平揭示了 SCSGP中的遗传进化关系。由以上遗传关系提出中国南方栽培大豆进化路线:首先从长江中下游的野生豆驯化出原始的SA-Ⅲ群体,之后进化出SA-Ⅳ,SA-Ⅴ和SP-Ⅲ,然后从原始的SA-Ⅳ群体,进化出SA-Ⅵ和SP-Ⅳ;SA-Ⅴ分化出本地区的SP-V;而SP-Ⅵ主要有三个来源(SA-Ⅲ、SA-Ⅳ 和 SP-Ⅳ)。2栽培大豆耐荫性鉴定体系的建立及中国南方大豆耐荫性的遗传变异对15%、30%和60%三个遮光度进行筛选后,30%遮光度相对其他遮光梯度较适宜,表现为倒伏品种有而不太多(22%)、表型变异系数较高(25%)、品种间区分度较好。对株高、茎粗、平均节间长、第五节间长、倒三节间长、主茎节数、第五节间粗、倒三节间粗、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叶柄长、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根鲜重、根干重、冠层反射光谱、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完粒数、完粒重、百粒重、分枝数和有效分枝数等26个性状进行筛选,发现株高和平均节间长构成的耐荫指标相对其他指标具有以下优点:①较准确,误差变异系数低(9.36%)、遗传率高(95.43%);②较稳定,环境间相关系数高(0.92);③品种间区分度较好,表型变异系数(31.25%)和遗传变异系数(30.52%)较大;④与田间目测耐荫级别相关性较高(0.73),较能反映田间实际情况。对播种后30%遮光40、50和60d的耐荫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播种后50 d时相对其他时期耐荫指标各参数均最优,如环境间相关系数最大(0.87),误差变异系数最小(7.75%)。据此将30%遮光度下,播种后50 d株高和平均节间长相对值的平均数定为耐荫指数,指数越小则越耐荫。中国南方915份大豆耐荫指数的变幅为1.14-2.60,平均1.63,材料个体间差异极显着,且遗传率较高(90.07%),说明表型选择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也存在显着的环境互作。各生态区的材料都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耐荫指数变幅分别为1.15-2.56、1.14-2.60、1.17-2.49和1.22-2.46,为各生态群体改良该性状提供材料基础。经三个环境鉴定,挖掘出出一批优异耐荫种质资源,如贡豆7号(四川),矮脚早(湖北),横县黑豆-2(广西)和启东关青豆甲(江苏)等。3大豆耐荫性QTL-allele构成及生态亚群分化三个环境表型数据联合方差分析表明,耐荫性存在显着的环境互作,因此利用RTM-GWAS软件的G×E模型对其进行遗传解析。在SCSGP中检测到52个QTL与耐荫性相关,分别位于19条染色体上(除了 Gm 12),4号染色体上最多(有7个)。其中QTL主效效应表型变异解释率(R2)之和为72.70%,单个最大为15.25%,QTL与环境互作表型变异解释率总共是9.46%。其中9个R2>2%位点主效效应解释了56.85%的表型变异,其余的43个位点解释了 15.85%表型变异,因此耐荫性符合数量性状的主-多基因遗传系统。共有320个等位变异(150个负效应,170正效应),构建了 52×394的QTL-allele矩阵。各品种既存在正效应等位变异,也存在负效应等位变异,说明SCSGP可通过优化组合设计改良其耐荫性。320个等位变异有211个(65.9%)是多生态亚群特有等位变异(MPSPA)和2个亚群特有等位变异(SP-Ⅳ和SA-Ⅴ)。春豆群体的6个特有等位变异均为负效应,夏秋豆群体有11个特有等位变异,Ⅳ生态区有一个特有等位变异,Ⅴ生态区有2个特有等位变异。春豆和夏秋豆的17个等位变异,在前6个表型变异解释率较大的位点上出现13个,如Shade.06.3的3号等位变异(效应0.036)共涉及41份材料,是夏秋豆群体特有等位变异,在四个生态区均有分布,而在SA-Ⅵ分布频率最高(0.60),可见该等位变异不仅在春夏群体具有有和无的分化,在生态地理区域也具有频率上的差异;该位点的5号等位变异(效应-0.060)共涉及18份,只分布在在SP-Ⅲ和SP-Ⅳ中,且前者频率较高,可能在SP-Ⅲ生成;该位点的7号等位变异(效应-0.325)仅存在SP-Ⅲ,SP-Ⅳ和SP-V三个春豆群体内,涉及8份材料;该位点7个等位变异中,有5个是MPSPA,3个是春夏群体的特有等位变异,且在8个亚群频率分布差异极显着(χ2=49.44,p<0.001),另外该位点表型变异解释率最大,说明该位点是导致耐荫性生态群体分化的主要位点。分化较显着且表型变异解释率较大的位点是功能验证的重点。Shade.06.3(R2=15.25%)位点的候选基因Glyma.06g213100(6个SNP)调节DELLA蛋白的合成,而DELLA蛋白是赤霉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该基因在拟南芥内的同源基因已被证明参与荫蔽过程的调节,主要响应赤霉素和光敏色素相互作用因子。Shade.05.3(R2=14.78%)注释到的基因是Glyma.05g231100(4个SNP),编码的蛋白是吲哚-3-丙酮酸单加氧酶,该酶参与生长素的合成;该基因的同源基因AT4G13260编码YUC2,也已经证明响应荫蔽胁迫。位点Shade.16.2(R2=7.75%)的候选基因Glyma.16g050500(17 个 SNP)合成生长素信号 F-box3。Shade.17.2(R2=6.63%)位点的候选基因Glyma.17g205300(6个SNP)编码的是赤霉素3β-双加氧酶,该酶参与赤霉素的合成;该基因的同源基因AT1G15550功能是感知红光和远红光的变化;Shade.07.1(R2=3.49%)注释到的基因Glyma.07g0 77100(37 个 SNP)编码 COP9,而COP9参与光敏色素信号转导。4耐荫性与其成分性状及生态性状既有协作关系又有其独特性株高、主茎节数和平均节间长三个耐荫组成性状及两个生态性状始花期和光温敏感性的表型分别与耐荫指数达到显着相关水平。五个性状分别定位到69、55、50、63和73个QTL,主效效应表型变异解释率之和分别是71.71%、75.53%、72.58%、69.43%和 74.54%,互作效应解释了 15.11%、12.30%、10.66%、19.94%和 13.83%的表型变异。与耐荫性相同或相近的位点分别有17,11、11、10和10个,分别解释了各自表型变异的16.13%、11.26%、12.08%、8.68%和11.79%。共涉及耐荫位点35个,表型解释率之和为41.42%,且有5位点完全重合,如其中18LDB5564470055646203在耐荫性、平均节间长和光温敏感性三个性状中均出现,其注释基因是Dt2,说明大豆耐荫性与植株的生长习性密切相关。另外,耐荫性注释中的21个基因的蛋白与株高(5个)、主茎节数(5个)、平均节间长(3个)、始花期(4个)和光温敏感性(12)注释基因的蛋白存在5、5、6、4和14次互作。可知,耐荫反应与茎形态和光形态建成共用一些代谢调控途径,在荫蔽条件下,受光信号诱导促进或阻遏。而其余的17个QTLs为耐荫性所特有,如Shade.16.2(R2=7.75%)仅出现在耐荫反应中;部分耐荫基因间只和本性状的基因存在蛋白-蛋白互作。综上所述,从表型,遗传位点和蛋白互作三个水平说明,耐荫性与其成分性状和生态性状既有协作关系又有其特异途径和网络。5中国南方大豆地理-季节生态性状的遗传分化及其对拓展大豆种植范围的启示始花期和光温敏感性分别检测到643和479等位变异,新生等位变异为223和110个,继承等位变异为420和367个;其中495和323个等位变异只出现一个或某几个地理-播季亚群。这种有和无的差异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频率分布差异较大的等位变异,这些具有定性或定量显着差异的位点是生态适应性的结果,也蕴含大量进化过程中选择的信息。这两个性状新生等位变异比例(36.8%和23.0%)远高于全基因组水平(8.2%),且在地理-播季亚群间存在显着分化,主要表现为春豆群体新生和继承的负效等位变异较多(SP-Ⅲ最多),夏秋豆群体新生和继承的正效等位变异较多(SA-Ⅵ最多),说明SP-Ⅲ的负效等位变异受到的环境压力和人工选择最强,以适应长江中下游春播环境,进化程度较高,同理SA-Ⅵ的正效等位变异,是适应华南热带夏播环境的结果。这支持了春豆是进化类型,夏秋豆是原始类型,长江中下游的夏秋豆分别向光温钝感和低纬光温敏感传播的推论。南方大豆群体始花期和光温敏感性育种潜势分别是4.9-92.4d和-0.06-0.67。光温敏感材料不仅具有光温敏感等位变异,且优异材料间光温敏感遗传结构互补;光温钝感材料不仅具有钝感等位变异,而且还与其他材料的钝感遗传结构能很好的互补,同时发现优异光温钝感亲本Z-599和Z-571还是优异耐荫材料。其中仅存在夏秋豆群体的5个正效应较大的和主要分布在春豆群体的4个绝对值较大的负效应等位变异,分别是大豆向低纬短日高温地区和高纬(或春播)长日低温环境拓展的优异等位变异。6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对荫性与生态性状的育种潜势预测及优化组合设计同为耐荫材料,如Z-599和Z-671,它们具有不同的耐荫等位变异,尤其在前5个表型变异解释率较大位点上的负效(耐荫)等位变异完全不同,这说明不同耐荫材料的遗传结构存在差异,耐荫位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为亲本选择及杂交组配预测提供了遗传基础。394份材料共有77,421个组合,Ⅲ、Ⅳ、Ⅴ和Ⅵ生态区内部分别获得11、9、5和5个预期优异组合。Ⅲ区又获得3个相邻区(Ⅳ)优异组合,1个不相邻生态区(V)间的优良组合;Ⅳ区获得2个相邻区(V)优异组合;Ⅵ区与Ⅳ区获得4个优异组合,与V区获得6个优异组合。共获得46个优异组合,最优的组合是Z-597与Z-671,亲本Z-671(横县黑豆-2)反复出现在其中11个组合中,是耐荫遗传结构与其他材料互补较好的耐荫材料。结合已获得耐荫性和生态性状的遗传信息,根据间套种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综合预测。得到21个满足条件的组合,耐荫性强,主茎节数多,平均节间长短,光温反应钝感,始花期在35-40 d,株高在55-80 cm。涉及亲本20个,春豆12个,来自Ⅲ生态区5个,Ⅳ生态区2个,Ⅴ生态区2个和Ⅵ生态区3个;夏秋豆8个,来自Ⅳ和Ⅳ生态区各4个。优良亲本多来自Ⅲ和Ⅳ生态区,说明Ⅴ和Ⅵ生态区应考虑Ⅲ和Ⅳ生态区引入优异的材料用作选育间套作大豆品种的亲本。
石慧[6](2018)在《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是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栽培作物之一,自古以来,大豆不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和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还在农作物种植、植物油脂补充、牲畜饲养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历史上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生长到人工栽培、从成为人们的主食到转向副食、从主要向世界出口到依靠从美洲进口的历史变迁,大豆也在此发展过程中先后通过不同的路径被广泛地引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到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多重利用价值的重要作物品种。相比大豆在中国可以追溯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大豆被引入美国则是在近几个世纪左右发生的。18世纪中期大豆传入美国后并没有很快地发展起来,而是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缓慢发展后,主要作为一种牧草作物开始被广泛地推广并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新大豆品种的引入、大豆加工技术进步和大豆新用途的不断被开发等,美国大豆开始进入快速产业化发展阶段,并于20世纪50年代超过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此后,美国大豆开始全面产业化发展,在不断满足美国国内大豆加工需求的同时,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行大豆及其制品的对外出口贸易。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美洲国家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业相继发展,对美国大豆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造成了影响,但美国仍然保持着世界最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地位。美国大豆最大的输送地是历史上的大豆起源地和主产国中国,随着20世纪末期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放开,大量美洲大豆开始进入并逐渐占领了中国的大豆市场,中美两国大豆生产和出口的相对优势地位完全发生了逆转。鉴于历史时期大豆在美国取得的让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把中国原产作物大豆在美国的发展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历史文献法、定量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并在大量一手英文文献和统计数据资料的支撑下,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分期。通过绘制多个相关的图和表,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的发展和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中美大豆发展比较中为中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研究主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经过人类不断地采集和驯化,大豆最早在中国有了栽培品种。此后几千年的栽培和利用过程中,大豆通过与不同国家间的农业交流互动,曾先后在不同时期被引种种植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大豆在美国的传入是在地理大发现与海外贸易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早期主要通过四条海上路径分别从不同国家传入美国。第二部分分别从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组织制度四个方面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具体发展情况展开追溯。首先,对大豆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期。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官方统计数据的整理,将大豆生产在美国的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波动发展时期以及稳步发展时期。在四个发展时期中,因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大豆生产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看,大豆生产在美国经历了从一种新奇作物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经济作物的变迁。其次,从大豆生产技术的进步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在大豆育种和品种发展上,美国的大豆品种在美国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早期世界范围内的引种活动为美国大豆传统育种和新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亲本原料,20世纪末以后则开始转向转基因大豆品种的开发和种植;在大豆栽培和收获技术发展上,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等都有不同的变化;在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上,也形成了针对美国大豆病虫害类型的主要防治手段。再次,从大豆加工利用的变化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大豆在美国的利用方式,从主要作为牧草作物发展为主要作为豆粒收获进行加工利用。作为牧草作物期间可当作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草饲料、放牧或肥田等多种方式利用。而作为大豆加工则主要制成豆油、豆粕和大豆食品等。最后,大豆在美国的本土化发展还表现在包括政府机构和高校、相关企业公司和行业协会等方面的组织机构发展上。第三部分是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进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过程的梳理,指出历史时期内美国大豆产业的兴旺发展并不是只由单一因素导致的,应该说大豆在美国的发展是以自然为前提、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和以合作为依托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和美国大豆生产地位的转换,以及对相对优势地位转变的动因分析,结合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努力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大豆产业乃至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进程的历史探究,试图从多方面分析和总结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和快速产业化发展的动因,为农作物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带来启发,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大豆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刘东[7](2018)在《接种根瘤菌对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及其QTL定位》文中提出大豆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年消费量超过一亿吨。2017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超过950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80%以上。近年来,大豆供需的严重失衡,已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此外,生产上往往为获得高产而过量施肥,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还会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氮肥是农业生产中施用量最大的肥料,也是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降低环境中的氮投入,在减少施肥的条件下保持产量,已成为植物营养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的过程,是一种清洁环保的氮源。大豆是一种具有较高固氮效率的豆科作物,在农业氮循环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挖掘高产位点/基因,提高大豆产量,对降低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高大豆生物固氮效率,减少氮肥施用量,可为农业减肥增效提供新思路。本研究以大豆品种冀豆12和冀nf58及其衍生的175个F9:11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研究材料,构建新的大豆遗传图谱;在此基础上,通过田间接种/不接种高效根瘤菌处理,挖掘接种根瘤菌对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定位控制这些性状的QTL位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豆1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特性分析表明:各性状的遗传率都较高,变化范围在0.460.98之间。除茎干重外。接种环境下,株高的遗传率最高,为0.98;茎干重的遗传率最低,仅为0.46。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在4113%之间,变异系数最小的为蛋白含量,两种环境下均为4%;变异系数最高的为不接种条件下小根瘤干重,高达113%。各性状的峰度和偏度结果显示,除接种环境下茎干重外,其它性状的峰度和偏度绝对值均小于1,符合正态,可用于后续的QTL作图分析。(2)产量和品质性状与其它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5个性状与产量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310.90之间;其中单株粒数和根干重与产量相关性最高。此外,蛋白含量与产量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7;蛋白含量和油分含量极显着负相关。蛋白和油份含量分别与6个和8个农艺性状极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在-0.410.27和-0.380.29之间;大根瘤数目与蛋白含量正相关性最高、与油分含量负相关性最大,粒数与蛋白含量负相关性最大、而与油分含量正相关最高。(3)接种根瘤菌显着影响大豆主要农艺性状。接种高效根瘤菌显着提高大豆植株生物量,表现在接种后叶干重、茎干重和根干重极显着增加,增加幅度分别10.7%、21.3%和7.9%。接种高效根瘤菌显着改变大豆根构型,接种后群体根系变浅,根干重以及部分根形态指标(根长和根表面积)极显着增加。(4)利用133对在亲本间呈现多态性的SSR标记构建了新的遗传图谱。该图谱总长度为2069.77cM,覆盖了SoyBase(https://soybase.org)上超过60%的已知公共大豆连锁图谱。每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范围在28.7cM163.8cM之间,且各标记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5.56cM。构建的图谱中大多数SSR标记的顺序和距离与已知大豆公共遗传连锁图谱SoyBase上一致。(5)QTLs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相关QTL位点87个,分布在13个连锁群上,平均每个性状检测到4.35个QTL位点;其中23个QTL位点在接种/不接种两种条件下都能稳定检测到。在不接种条件下,检测到39个QTL位点,分布在D1a、N、C2、O、B1、F、B2、D2、L和I共10个连锁群上;接种条件下检测到48个QTL位点,分布在D1a、C2、M、O、D2、B1、N、H、E和L10个连锁群上。检测到的QTL位点中,LOD值在2.518.86之间;LOD值最小的是荚数q-PN-O,2.5,最大的为根干重q+RW-C2,18.86。遗传贡献率在3.39%28.98%之间;遗传贡献率最小的为株高q+PH-1-N-1,3.39%;遗传贡献率最大的是分枝数q+BN-C2,28.98%。并且QTL位点在连锁群上的分布不均匀,存在聚集成簇的现象;其中C2、O、B1和L四个连锁群上分布有29、27、8、8个QTL位点,占所有位点的82.75%。表明这些性状可能由同一基因或紧密连锁的多基因控制。综上所述,大豆各农艺性状间都存在较为复杂的关联。接种根瘤菌虽然对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仍具有较高的遗传率,表明这些性状主要受遗传调控。因此,可根据不同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选择性筛选鉴别,挖掘具有增产潜力的QTL位点,并运用于品种改良和培育新品种中。同时,本研究检测到一些新的QTL位点,不仅为后续相关性状的精细定位提供了遗传基础,也可为未来品种改良以及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石松[8](2017)在《20世纪美国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出于服务国家战略、人道主义等多重因素的考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自二战后开始有组织、大规模地向其他需要帮助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由于农业进步对于消除贫困、维护全球和平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美国政府和很多援助机构将相当数量的对外援助资源投入了农业发展领域,其形式包括农业物资的直接投入、灌溉设施等工程援建,以及教育和技术援助等。经过多年实践,美国政府、科学和教育界人士逐步得到共识:帮助受援方发展自身的农业生产体系,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才是最为关键的援助内容和有效的援助方式。纵观美国自身的农业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发展体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开创这一发展模式的美国赠地高校,也在其发展过程中将关注的对象从本国农业逐步扩大至更广阔的范围。他们分享知识、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也因此在空间上得以延伸和拓展。尤其是在二战后,为了配合杜鲁门政府“第四点计划”的战略需求,美国赠地高校首先在政府组织下承担实施了一批对外援助项目。在农业领域开展对外援助,在诸多赠地高校乃至美国高校中,康奈尔大学可谓是先锋和代表。因此,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康奈尔大学自20世纪开始组织和参与的农业领域的对外援助活动的整个发展历程,将这一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进行考查论述,并作对比分析。康奈尔大学开展对外农业援助较早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约20世纪上半叶的时间为其初步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二战结束后,康奈尔大学的对外农业援助开始逐步向第二个阶段转型,从而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纵观这两个阶段,康奈尔大学开展对外农业援助不论是起源还是转型,均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内部动因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而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其援助地域和对象的侧重、援助方式和内容的选择同样也有着较为显着的变化。从两个发展阶段中选取的代表性援助案例“康奈尔—金陵故事”和“康奈尔—洛斯巴诺斯故事”,既折射出各自历史阶段的不同背景和特点,也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延续性和传承性的脉络。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的整个发展历程及其影响进行客观的评述,首先必须承认这些援助行为给受援方带来的客观帮助,为世界农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以及它对先进农业科技在全球传播和应用的推动。但是,我们亦不能忽视对外农业援助配合国家外交战略、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性特点,以及援助双方必须互惠互利而绝非单向给予的基本特征。由此来看,这些援助行为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首先在于观点和视角的创新:一是将康奈尔对外援助行为从学界普遍理解的二战后起源向前追溯至19与20世纪之交,将当时的一些民间和个人行为认定为其对外农业援助的开端,从而得以更完整地把握和分析研究对象的全貌;二是从对外农业援助的利益指向出发,能更好地理解其发生发展的背景和原因,以及实施援助一方从中的获益;三是明确了对外农业援助行为与农业高校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以便于科学归纳和梳理具体援助内容与形式。此外,本研究发掘利用了大量康奈尔大学保存的珍贵档案和史料,在研究内容和材料上也有一定的创新之处。通过对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发展历程的研究,除了可以更多地挖掘历史、还原先进农业科技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历史轨迹,更可以从史实中总结归纳出一定的经验和启示。希望这些经验和启示,对于中国农业高校在放眼全球寻求更大发展机遇时能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希望对于新形势下中国和其他各国加强农业领域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农业生产面临的新挑战能够有所启迪。
王克[9](2014)在《中国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及相关政策改善研究》文中提出效果评估是风险管理流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效果评估既可以对拟定的风险管理政策进行检验,又能为风险管理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农业保险的效果评估和模拟在美国农业保险方案的完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项工作在我国却十分滞后,虽然2007年以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实务中至今尚未开展全面、深入的效果评估工作。因此,在我国农业保险一方面蓬勃发展、一方面经营粗放、许多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的背景下,我国农业保险效果到底如何?如何进行评估?应该如何完善成为社会各界关注、争论和研究的热点,但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基于此,为夯实学界在此方面的研究、为实务工作提供理论方法指导,本文在福利经济学理论、农业经济学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首先对农作物保险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从目标、实施主体、作用客体三个维度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内涵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剖析;其次,对保险效果的外在表现、度量指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对效果评估已有方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农户效用等值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方法;然后,以河北、河南等10个省份1004个农户为例,借助数理统计软件MATLAB、统计软件STATA和专业风险分析软件SIMETAR对我国现行农作物保险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估;最后对保额、保费、保险产品、政府补贴比例等农作物保险效果各影响因素的变动效果进行了模拟仿真,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作物保险方案具体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模拟结果,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1)从农户视角评估农作物保险效果较为合适,作物保险效果可以利用农民效用确定性等值进行度量,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评估;2)我国现行农作物保险确实增加了农民福利水平,对粮食大省的贡献要高于其它省份,但改变保费补贴资金的使用方式(如本文中假定直接补贴给农民)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亟待完善;3)以县为单位精算费率能够显着提升农作物保险效果(10个省份中有7个会因精算费率而受益);4)保额提高在政府补贴超过一定比例后会增加农民农业保险福利,保持农民福利不变则可以适度降低政府补贴比例;5)50%及以上的平均保费补贴比例是我国农作物保险顺利开展的前提;6)在政府保费补贴一定的情况下保持高补贴比例更为重要;7)区域指数保险+个体保险补充的组合保险效果良好,该思路值得推广试点。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的视角和方法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较为系统的构建了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的理论分析框架,首次提出并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我国农作物保险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对我国农作物保险几种优化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模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第二,农作物生产风险评估评估是农作物保险费率厘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以往评估方法存在低估风险或无法具体到作物的缺陷,本文根据我国数据资源特点,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的评估方法,克服了传统评估方法的不足;第三,首次提出了我国农作物保险可能的产品创新形式:组合保险。
杨树果[10](2014)在《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文中认为大豆产业链长,大豆产业发展关乎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96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不断增加,有关大豆产业发展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大豆生产、大豆加工、大豆进口、外资扩张等个别环节和表面观察,系统的大豆经济研究寥寥无几。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导致现有的判断过于片面或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另一方面,致使很多问题尚不清楚,如大豆经济的运作体系和情况、大豆产业发展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规律性认识以及对未来的判断,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对一些重大问题,如大豆产业的竞争力、外资与产业安全、转基因,等等,尚缺乏正确认识和长远判断,以致出现了很多不现实或不客观的观点。因此,本文从产业链的视角,通过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对大豆生产、流通、加工、消费和贸易各环节及相应的产业政策等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大豆产业各环节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演变规律和经济特征,并形成未来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判断,提出大豆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以期为推动我国大豆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豆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尽管2010年以来,大豆生产环节上出现了连续几年的明显滑坡,但消费、贸易、加工几个环节却是一片繁荣,生产上有所滑坡并不等于整个大豆产业的衰退。(2)我国的大豆生产发展是缓慢的,单产水平是影响大豆生产的关键因素,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大豆比较效益低是大豆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综合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短期内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还将减少,但减少幅度有限;国产大豆不具有竞争力,转基因大豆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靠生产保护和非转基因错位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单产是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的关键。(3)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及城镇化发展拉动了大豆消费的快速增长,其他油脂(特别是棕榈油)的替代效应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大豆消费增长,但作用不大。因此,短期内我国大豆需求还将呈刚性增长,而国内大豆供给难度加大,仍需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4)我国的大豆流通基本上形成了大豆主产区和东南沿海向全国扩散的格局,大豆加工产品中的豆制品多在本地流通,豆油和豆粕主要由加工产区向销区流通,但大豆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流通效率低下。(5)大豆加工以压榨为主,大豆油脂加工业形成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三足鼎立的基本态势。国内企业在产能、大豆处理、豆油产量以及蛋白生产方面处于优势,但大豆加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6)大豆进多出少的格局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需求的快速增长与资源可能性是大豆进口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价差因素是近年来大豆进口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大豆进口并未对国内大豆生产产生冲击,豆农收入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在种植结构调整中获益;外资的进入并没有形成对大豆加工业的控制,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的综合实力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得到了提升,因此,大豆产业安全的担忧是不必要的。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充分认识到大豆在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护食物安全和改善营养以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提出采取以下措施实现中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来满足国内需求;(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3)建立现代耕作制度技术体系稳定种植面积;(4)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生产,将转基因大豆生产纳入研究和政策考虑。
二、我国大豆生产回顾与科研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大豆生产回顾与科研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点与不足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1.5.3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劳动力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种植制度与种植结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劳动力转移经典理论 |
2.2.2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及其演变驱动力研究 |
2.3.2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研究 |
2.3.3 农村劳动力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4 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分析框架 |
2.4.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4.2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理论依据 |
2.4.3 农村劳动力变化与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关联和区域差异 |
2.4.4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驱动因素的综合考量 |
第3章 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
3.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简析 |
3.1.1 农作物种植结构比例变化 |
3.1.2 农作物种植集中度与区域变化 |
3.2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时空特征 |
3.2.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3.2.2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时间变化特征 |
3.2.3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空间变化特征 |
3.3 农作物种植面积与空间集聚形成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变化 |
4.1 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性变化特征 |
4.1.1 前工业化时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2 工业化初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3 工业化中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4 工业化后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2 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 |
4.2.1 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工资水平变化 |
4.2.2 农村内部劳动力雇工工资水平变化 |
4.2.3 农村劳动力价格阶段性变化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
5.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驱动因子模型构建 |
5.1.1 实证模型设定 |
5.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2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 |
5.3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影响的省际差异检验 |
5.3.1 线性混合模型 |
5.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3.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5.4 农业机械与劳动力要素替代的影响 |
5.4.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机械化发展现状 |
5.4.2 农业机械与劳动力替代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 |
6.1 中国劳动力流动类型区域划分 |
6.2 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与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 |
6.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变化特征 |
6.2.2 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 |
6.2.3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 |
6.3 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6.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6.4 利润、技术与政策对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交互作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
7.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交互效应模型构建 |
7.2 全国及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的实证分析 |
7.2.1 全国层面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2 劳动力流入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3 劳动力流出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4 劳动力流动持平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典型省份的分析 |
8.1 农户行为理论及其应用 |
8.2 劳动力流出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湖北农户的验证 |
8.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2.2 样本农户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
8.2.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3 劳动力流入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浙江农户的验证 |
8.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4 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山东农户的验证 |
8.4.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4.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研究展望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农村劳动力资源变化与农作物种植结构研究展望 |
9.2.1 中国工业化后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变化展望 |
9.2.2 未来劳动力转移与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可能影响 |
9.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数据来源 |
1.4 论文框架结构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 |
2.1.2 趋势产量与气候产量 |
2.1.3 有效积温与活跃积温 |
2.2 理论基础 |
2.2.1 气候统计学理论 |
2.2.2 农业生产经济学理论 |
2.2.3 气候变化经济学理论 |
2.2.4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
2.2.5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
2.3.2 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制度的影响 |
2.3.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4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
2.3.5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主要研究方法 |
2.3.6 总结性述评 |
3 浙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3.1 浙江地理与气候概况 |
3.2 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
3.2.1 气候倾向率 |
3.2.2 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验 |
3.2.3 数据来源 |
3.3 气温变化特征 |
3.3.1 年际变化 |
3.3.2 季节变化 |
3.4 降水变化特征 |
3.4.1 年际变化 |
3.4.2 季节变化 |
3.5 日照变化特征 |
3.5.1 年际变化 |
3.5.2 季节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浙江农作物生产波动性研究:基于气候单产视角 |
4.1 农作物生产现状 |
4.1.1 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化 |
4.1.2 单产变化 |
4.2 分析思路与方法 |
4.2.1 分析思路 |
4.2.2 单产分解 |
4.2.3 气候减产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趋势单产 |
4.3.2 气候单产 |
4.3.3 气候减产 |
4.4 本章小结 |
5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基于边际影响视角 |
5.1 实证策略 |
5.1.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5.1.2 空间误差面板模型 |
5.1.3 考虑适应性的模型 |
5.2 变量与数据 |
5.2.1 变量设置 |
5.2.2 数据来源 |
5.2.3 描述性统计 |
5.3 结果及讨论 |
5.3.1 空间相关性:Moran's Ⅰ指数 |
5.3.2 空间误差面板回归结果 |
5.3.3 适应性回归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基于农业TFP视角 |
6.1 影响机制 |
6.2 研究方法 |
6.2.1 DEA-Malmquist指数法 |
6.2.2 考虑气候因素的改进 |
6.3 变量与数据 |
6.3.1 变量设置 |
6.3.2 数据来源 |
6.3.3 描述性统计 |
6.4 结果及讨论 |
6.4.1 全省农业TFP分解及其变化趋势 |
6.4.2 分地区农业TFP分解及其变化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4)中国大豆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与选取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2.1.1 研究现状 |
2.1.2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技术效率理论 |
2.2.2 新古典增长理论 |
2.2.3 农业供给侧改革理论 |
2.3 概念界定 |
2.3.1 效率的概念 |
2.3.2 经济模型 |
第三章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大豆需求现状 |
3.2 中国大豆生产现状 |
3.2.1 大豆产业链 |
3.2.2 中国大豆主要种植方式 |
3.2.3 大豆生产空间分布 |
3.3 大豆国际贸易状况 |
3.4 中国大豆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大豆生产效率测算与分析 |
4.1 模型的构建 |
4.1.1 理论模型 |
4.1.2 模型的设定 |
4.2 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说明 |
4.2.1 构建大豆生产效率评价体系原则 |
4.2.2 指标体系与数据说明 |
4.3 测算结果与分析 |
4.4 技术效率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各个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影响 |
5.1.2 中国大豆生产技术效率变化情况 |
5.1.3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历史机遇 |
5.2 对策建议 |
5.2.1 创新生产经营体制 |
5.2.2 加强大豆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 |
5.2.3 适时适度推广转基因大豆种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地理-季节分化与耐荫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豆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1 大豆种质资源的构成与收集现状 |
1.2 大豆种质资源的生态类型和生态区划分 |
1.3 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研究进展 |
1.4 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收集和利用现状 |
2 大豆种植模式及间套种研究进展 |
2.1 大豆种植模式 |
2.2 我国南方大豆间套作模式研究进展 |
3 植物耐荫性研究进展 |
3.1 植物的荫蔽胁迫 |
3.2 植物响应荫蔽胁迫的信号通路 |
3.3 植物响应荫蔽胁迫过程中的相关激素 |
3.4 大豆耐荫性研究进展 |
4 关联分析对植物复杂性状的遗传解析 |
4.1 关联分析的条件 |
4.2 关联分析方法进展 |
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作物中的应用 |
5 本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1 供试材料来源及分布 |
2 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群体(SCSGP)基因型鉴定 |
2.1 测序PCP-free文库构建和质检 |
2.2 上机测序与下机数据处理 |
2.3 SNP连锁不平衡区段(SNPLDB)的划分 |
3 SCSGP地理-季节生态亚群遗传分化的分析方法 |
3.1 遗传多样性指标 |
3.2 群体分化系数 |
3.3 特异等位变异分析 |
3.4 连锁不平衡度的分析 |
3.5 系统进化树分析 |
4 栽培大豆耐荫性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对中国南方种质资源的鉴定 |
4.1 性状测定标准 |
4.2 表型数据分析 |
4.3 预试验材料及设计 |
4.4 遮光度筛选试验材料及设计 |
4.5 耐荫性指标筛选试验材料及设计 |
4.6 耐荫性鉴定时期筛选试验材料及设计 |
4.7 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耐荫性鉴定试验材料及设计 |
5 中国南方大豆耐荫性遗传解析 |
5.1 RTM-GWAS分析步骤 |
5.2 QTL-allele矩阵的构建和生态亚群间的分化 |
5.3 候选基因预测 |
5.4 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
5.5 优化组合设计 |
第三章 中国南方大豆地理-季节类型群体间的分化 |
1 测序下机数据过滤与比对结果 |
2 全基因组SNPLDB标记特征 |
3 中国南方大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4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生态群体间的分化系数 |
4.1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地理群体的分化系数 |
4.2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播季亚群的分化系数 |
5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始花期和光温敏感性的生态分化 |
5.1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的始花期分化 |
5.2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的光温敏感性分化 |
5.3 地理和播季因子在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群体中的互作 |
6 中国南方大豆的遗传关系 |
6.1 基于遗传距离聚类的分析 |
6.2 基于连锁不平衡度的分析 |
6.3 等位变异水平上证实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的传播途径 |
7 讨论 |
7.1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的地理及季节分化 |
7.2 中国南方大豆遗传进化关系 |
第四章 栽培大豆耐荫性鉴定体系的建立及中国南方大豆耐荫性的变异 |
1 大豆对荫蔽胁迫的响应 |
2 遮光度筛选试验 |
3 耐荫鉴定指标的筛选 |
4 耐荫鉴定时期的筛选 |
5 耐荫性鉴定及变异 |
6 讨论 |
6.1 耐荫鉴定体系的建立 |
6.2 中国南方大豆耐荫性的特点 |
第五章 中国南方大豆耐荫性的遗传基础及其生态群体分化 |
1 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群体的耐荫性 |
2 关联分析群体的遗传相似矩阵及连锁不平衡度 |
3 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群体GWAS解析 |
3.1 耐荫性状的关联位点 |
3.2 关联结果的结构组成 |
4 耐荫性QTL-allele矩阵的建立及生态亚群间的分化 |
4.1 不同生态亚群耐荫性QTL-allele的分化 |
4.2 特异材料间耐荫遗传结构差异 |
5 耐荫性遗传位点的基因注释 |
6 讨论 |
6.1 RTM-GWAS对耐荫性检测的功效 |
6.2 大豆耐荫性遗传基础 |
6.3 候选基因涉及的耐荫调控网络 |
第六章 大豆耐荫性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与地理-季节亚群分化 |
1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分化 |
1.1 耐荫性相关性状在各亚群的分化 |
1.2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 |
2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 |
2.1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关联位点 |
2.2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QTL-allele矩阵的建立 |
3 耐荫性相关性状QTL-allele矩阵在不同生态亚群的分化 |
3.1 株高QTL-allele矩阵在不同生态亚群的分化 |
3.2 主茎节数QTL-allele矩阵在不同生态亚群的分化 |
3.3 平均节间长QTL-allele矩阵在不同生态亚群的分化 |
4 讨论 |
4.1 耐荫性相关性状遗传位点与己报道位点的比较 |
4.2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体系 |
第七章 中国南方大豆地理-季节生态性状的遗传分化及对拓展大豆种植范围的启示 |
1 始花期和光温敏感性的方差分析 |
2 始花期全基因组遗传解析 |
2.1 始花期的关联位点及QTL-aele矩阵的建立 |
2.2 不同生态亚群始花期遗传基础的分化 |
2.3 大豆始花期的特异等位变异分布及其基因功能分析 |
3 光温敏感性全基因组遗传解析 |
3.1 光温敏感性的关联位点及QTL-allele矩阵的建立 |
3.2 不同生态群体光温敏感性遗传基础的分化及对拓宽大豆种植范围的启示 |
3.3 大豆光温敏感性特异等位变异的分布及其基因功能分析 |
4 讨论 |
4.1 中国南方大豆的生态适应性遗传基础 |
4.2 长童期品种的遗传机制及利用前景 |
第八章 耐荫性与各性状关系及间套种优化组合设计 |
1. 耐荫性与其组成性状及生态性状的关系 |
1.1 耐荫性和其它性状表型的相关性 |
1.2 耐荫性和其它性状的遗传关系 |
1.3 耐荫性与其它性状候选基因的蛋白-蛋白互作关系 |
2. 大豆间套种育种潜势预测及优化组合设计 |
2.1 耐荫性及其组成性状的育种潜势预测及优化组合设计 |
2.2 主要生态性状的育种潜势预测 |
2.3 适用于间套种大豆品种的综合预测 |
3 讨论 |
3.1 耐荫性与其它性状相互协作的同时又具有其特异性 |
3.2 QTL-allele矩阵优化组合设计与全基因组选择(GS)的优缺点 |
3.3 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优化组合设计 |
第九章 综合讨论、结论和创新点 |
1 综合讨论 |
1.1 中国南方是大豆种质资源的宝库 |
1.2 认识和解析耐荫性可助推大豆振兴计划 |
1.3 栽培大豆地理-季节分化及遗传演化的探讨 |
2 全文主要结论 |
2.1 相对株高和节间长构成的耐荫指标具有准确、稳定、简单、通用和高效的特点 |
2.2 耐荫性是典型的的主-多基因遗传系统控制的数量性状 |
2.3 耐荫性与其成分性状及生态性状既有协作关系又有其独特性 |
2.4 南方大豆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向光温敏感和钝感两个方向进化的遗传基础 |
2.5 长江中下游的夏豆群体是南方栽培大豆中最原始的类型 |
3 全文主要创新点 |
3.1 重测序数据结果支持和发展了中国南方是栽培大豆起源中心的观点 |
3.2 建立了准确的大豆耐荫性鉴定体系并获得耐荫优异等位变异及耐荫遗传结构互补的种质资源 |
3.3 挖掘出大豆光温敏感和钝感的优异等位变异并分别获得遗传结构互补的种质资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大豆的起源与传播 |
一、大豆起源于中国 |
二、大豆在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大豆传入美国的背景与路径 |
一、大豆传入前的历史背景 |
二、大豆传入美国的路径 |
第二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1898年以前) |
一、1898年以前的引种 |
二、1898年以前的试种 |
第二节 快速发展时期(1898年-1969年) |
一、生产的迅速发展 |
二、主产区的形成 |
第三节 波动发展时期(1970年-1995年) |
一、生产的起伏波动 |
二、主产区的发展 |
第四节 稳步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
一、生产的稳步提高 |
二、主产区的现状 |
第三章 大豆在美国生产技术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育种与品种资源发展 |
一、1898年以前的大豆品种 |
二、品种采集与传统育种发展 |
三、生物技术与转基因大豆 |
第二节 大豆栽培与收获技术的发展 |
一、整地 |
二、播种 |
三、田间管理 |
四、收获和贮藏 |
第三节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
一、大豆病害及其防治 |
二、大豆虫害及其防治 |
第四章 大豆在美国加工利用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利用方式的改变 |
一、从大豆制品到牧草作物 |
二、从牧草作物到粒用大豆 |
第二节 大豆作为牧草作物的利用 |
一、青绿饲料 |
二、青贮饲料 |
三、干草饲料 |
四、放牧和肥田 |
五、豆粒喂养 |
第三节 粒用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一、大豆加工业的发展 |
二、豆油的利用 |
三、豆粕的利用 |
四、大豆食品 |
第五章 大豆在美国组织机构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相关政府机构与高校 |
一、美国农业部及相关工作 |
二、农业高校及试验推广站 |
第二节 大豆相关企业公司 |
一、产品加工公司 |
二、工业制造公司 |
三、作物种子公司 |
四、产品贸易公司 |
第三节 大豆相关协会组织 |
一、美国大豆协会 |
二、联合大豆基金会 |
三、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
第六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大豆与美国自然条件的相互适应 |
一、大豆的植物生理特征 |
二、大豆适宜美国农业环境 |
第二节 大豆相关法案的推动 |
一、大豆补贴政策 |
二、大豆品种保护政策 |
第三节 大豆产业经济利益的驱动 |
一、美国国内市场的大豆产业 |
二、大豆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 |
第四节 大豆相关技术体系的完善 |
一、大豆育种技术的发展 |
二、大豆种植的机械化 |
三、大豆加工技术的进步 |
四、大豆运输系统的健全 |
第五节 大豆相关组织制度的建设 |
一、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构成 |
二、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协作 |
第七章 美国大豆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中美大豆相对优势地位的转换 |
一、中国大豆的历史优势 |
二、中美大豆的现代转变 |
第二节 相对地位转变的原因分析 |
一、生产效率因素 |
二、产销体系因素 |
三、政策导向因素 |
四、消费结构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政策上给予关注和支持 |
二、进行大豆生产技术创新 |
三、不断完善大豆产业链发展 |
四、推进大豆组织与制度优化 |
五、发展特色非转基因大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接种根瘤菌对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及其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大豆生产形势 |
1.2 我国大豆生产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1.2.1 我国大豆生产现状 |
1.2.2 我国大豆生产中面临的问题 |
1.3 生物固氮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
1.3.1 生物固氮的作用机制 |
1.3.2 农业生产中的生物固氮概况 |
1.3.3 大豆生产中接种根瘤菌的现状 |
1.4 控制大豆主要性状的QTL研究进展 |
1.4.1 QTL的原理及研究意义 |
1.4.2 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与进展 |
1.4.3 大豆主要性状的QTL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0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亲本材料 |
2.1.2 实验作图群体材料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测定性状与方法 |
2.3.1 实验测定性状 |
2.3.2 测定方法 |
2.3.3 DNA提取 |
2.3.4 PCR扩增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5 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RIL群体表型遗传以及变异分析 |
3.1.1 大豆产量性状表型遗传以及变异分析 |
3.1.2 大豆品质性状表型遗传以及变异分析 |
3.1.3 大豆地上部性状表型遗传以及变异分析 |
3.1.4 大豆根系表型遗传以及变异分析 |
3.1.5 大豆根瘤表型遗传以及变异分析 |
3.2 大豆RIL群体各性状间遗传相关性分析 |
3.2.1 大豆产量和品质性状与全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3.2.2 大豆地上部性状与全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3.2.3 大豆根部性状与全部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3.2.4 大豆根构型与其他性状间的关联分析 |
3.3 大豆RIL群体各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
3.3.1 产量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
3.3.2 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
3.3.3 地上部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
3.3.4 根部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
3.3.5 两种条件下QTL定位的综合分析 |
4 结论 |
4.1 接种根瘤菌对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 |
4.2 大豆产量与主要性状存在紧密相关,但与品质性状相关性不大。 |
4.3 浅根型和中根型大豆具有更高的产量和生物量 |
4.4 QTL位点分布不均匀,存在明显的富集现象 |
5 讨论 |
5.1 产量是一个综合性状 |
5.2 品质性状相对独立 |
5.3 不同根构型下,各性状存在差异 |
5.4 接种根瘤菌在实际生产中的前景探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20世纪美国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依据与意义 |
一、研究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针对康奈尔大学的相关研究 |
二、对外农业援助的相关研究 |
三、有关康奈尔大学近代开展对外农业援助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一、相关理论依据 |
二、研究方法 |
三、资料来源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可能的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第一节 “对外农业援助”的内涵与外延 |
一、对外援助(援外)、国际援助 |
二、对外农业援助 |
第二节 几个相关概念的阐释和辨析 |
一、国际发展援助 |
二、粮食援助 |
三、国际农业与农村发展 |
第二章 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的起源与初步发展 |
第一节 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发端的背景与动因 |
一、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宏观背景 |
二、对外农业援助在康奈尔大学起源的内部动因 |
第二节 起源阶段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地域与方式的选择 |
一、地域的选择: 拉美与亚太地区 |
二、基于高校基本职能的援助方式的选择 |
第三节 主要援助活动内容 |
一、教育与人才培养: 招收外国留学生 |
二、开展科学研究: 零星出现的资源考察 |
三、以个人活动为主的知识转移与技术推广 |
四、校内组织或相关保障: 民间组织与社团的成立 |
第三章 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的转型和快速发展 |
第一节 转型的背景和动因 |
一、对外农业援助发生转型时的全球局势与宏观背景 |
二、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获得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因 |
第二节 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转型中的地域和方式的选择 |
一、地域的选择: 广泛性与重点性并存 |
二、更加综合多样的援助方式 |
第三节 主要援助活动内容 |
一、教育与人才培养: 关注重点从规模向质量的转变 |
二、开展科学研究: 内容极大拓展与丰富 |
三、在技术推广基础上形成更加立体综合的援助项目 |
四、校内组织或保障: 官方机构的成立与激励措施 |
第四章 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性个案及其比较分析 |
第一节 起源与初步发展阶段: 康奈尔—金陵故事 |
一、援助背景与起源 |
二、主要援助经历与内容 |
三、援助产生的影响和效应 |
第二节 转型和快速发展阶段: 康奈尔—洛斯巴诺斯故事 |
一、援助背景及起源 |
二、主要援助经历与内容 |
三、援助产生的影响和效应 |
第三节 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两个发展阶段的比较和分析 |
一、援助行为发生发展的背景和动因的对比 |
二、援助对象和发生地点的比较 |
三、援助方式与行为的比较 |
第五章 评价与启示 |
第一节 历史评价 |
一、带给受援方的积极影响,以及对世界农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
二、援助行为具有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基本特征 |
三、推动先进农业科技在全球范围的传播 |
四、特定时代背景下帮助获取国家利益的工具 |
五、“美国需要”和“美国模式”形成的历史局限性 |
第二节 经验与启示 |
一、对外农业援助与农业高校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 |
二、紧紧依托高校基本职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
三、“官民并举”和多渠道的经费投入 |
四、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基本属性 |
五、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及相关政策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立论依据及问题的提出 |
1.1.1 农业保险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正成为全球农业支持政策的重要走向 |
1.1.2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迅速,但仍亟待完善 |
1.1.3 效果评估是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的重要依据,但在我国严重滞后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综述 |
1.2.1 农业保险内涵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
1.2.2 农业保险效果评估的研究进展 |
1.2.3 改进农业保险方案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数据、方法和假设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的假设 |
1.6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农作物保险效果的理论分析 |
2.1 农作物保险的概念及性质 |
2.1.1 农业保险及农作物保险 |
2.1.2 农作物保险的特点 |
2.1.3 农作物保险的性质 |
2.2 农作物保险的效果 |
2.2.1 效果的概念和界定 |
2.2.2 农作物保险的目标 |
2.2.3 农作物保险的相关主体 |
2.2.4 农作物保险效果的概念及作用机理 |
2.3 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因素 |
2.3.1 政府对农作物保险的支持和干预 |
2.3.2 农作物保险条款 |
2.3.3 农民的风险态度和偏好 |
第三章 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
3.1 效果评估 |
3.1.1 效果评估的概念 |
3.1.2 效果评估的程序和路径 |
3.2 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的思路和方法 |
3.2.1 农作物保险具体效果评估的思路和方法 |
3.2.2 农作物保险综合效果评估的思路和方法 |
3.2.3 对两种评估思路的比较和评述 |
3.3 基于农户福利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的方法 |
3.3.1 农户效用等值评估模型 |
3.3.2 标准化农户的构建 |
3.3.3 随机模拟技术的应用和模拟数据的生成 |
第四章 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现状及问题 |
4.1 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 |
4.1.1 建国初期农业保险的兴起、探索和停办(1949 年-1958 年) |
4.1.2 改革开放初农业保险的恢复和快速发展(1982 年-1992 年) |
4.1.3 市场经济确立后农业保险的萎缩和徘徊(1993 年-2003 年) |
4.1.4 新世纪后农业保险的新一轮试点和蓬勃发展(2004 年-2012 年) |
4.1.5 《农业保险条例》出台之后的正规化和大发展时期(2013 年-至今) |
4.2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 |
4.2.1 总体情况 |
4.2.2 基本原则 |
4.2.3 发展模式 |
4.2.4 保险产品 |
4.2.5 主要保险要素 |
4.3 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法律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
4.3.2 组织管理体系需要健全 |
4.3.3 大灾分散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
4.3.4 风险评估、区划和费率精算工作亟待开展 |
4.3.5 保障能力需要得到提升和加强 |
4.3.6 政府财政补贴方式和比例需要改善 |
第五章 中国农作物保险的效果: 基于农户福利视角的评估 |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指标和样本分布 |
5.1.3 数据清洗和质量审核 |
5.2 标准化农户的构建及数值模拟 |
5.2.1 样本农户特征 |
5.2.2 标准化农户构建 |
5.2.3 标准化农户的数值模拟 |
5.3 样本省份农作物保险的现状和特征 |
5.4 中国农作物保险的效果 |
5.4.1 参保后标准化农户的福利变化 |
5.4.2 农作物保险和替代政策的比较 |
5.4.3 风险厌恶程度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农作物保险方案改善的策略与方法 |
6.1 改善中国农作物保险的思路 |
6.2 改善农作物保险方案的具体策略 |
6.2.1 精算费率和科学定价 |
6.2.2 开展风险及保险分区 |
6.2.3 提高保障水平和能力 |
6.2.4 创新保险产品 |
6.3 农作物保险费率精算的具体方法 |
6.3.1 作物风险评估的已有研究和评述 |
6.3.2 基于数据融合的风险评估新方法 |
6.3.3 作物保险费率厘定的方法 |
6.4 组合保险中个体农户风险的分解方法 |
第七章 中国农作物保险方案改善的模拟分析 |
7.1 总体思路 |
7.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7.3 模拟仿真结果 |
7.3.1 精确定价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 |
7.3.2 提高保障水平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 |
7.3.3 政府补贴变化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 |
7.3.4 高保额 or 高补贴:保险方案的选择 |
7.3.5 组合保险对农作物保险效果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目标 |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国大豆产业相关研究进展 |
2.2 中国大豆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中国大豆生产 |
3.1 大豆生产的历史回顾 |
3.2 大豆生产发展总况 |
3.3 大豆生产布局 |
3.4 生产收入与成本 |
3.5 大豆生产的地位 |
3.6 大豆种植制度 |
3.7 大豆生产的影响因素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大豆流通 |
4.1 近代大豆流通历史回顾 |
4.2 大豆流通体制 |
4.3 大豆流通数量与价格 |
4.4 大豆流通主体与渠道 |
4.5 大豆运输与仓储 |
4.6 大豆交易方式 |
4.7 大豆流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8 国外大豆流通的借鉴与启示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豆加工 |
5.1 中国大豆加工发展历史回顾 |
5.2 大豆加工业生产概况 |
5.3 大豆加工业发展概况 |
5.4 大豆加工业生产布局 |
5.5 大豆加工业发展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5.6 国际大豆加工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大豆消费 |
6.1 中国大豆消费的历史回顾 |
6.2 大豆总体消费 |
6.3 消费结构 |
6.4 大豆产品的消费 |
6.5 大豆供需平衡分析 |
6.6 影响中国大豆消费的主要因素 |
6.7 大豆消费的国际比较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大豆贸易 |
7.1 中国大豆贸易总体发展历程 |
7.2 大豆及其产品出口贸易 |
7.3 大豆及其产品进口贸易 |
7.4 大豆及其产品进出口价格变化与比较 |
7.5 世界大豆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 |
7.6 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
7.7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大豆产业政策 |
8.1 建国以来的大豆产业政策 |
8.2 大豆产业政策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
8.3 主产国大豆产业政策 |
8.4 主产国大豆产业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中国大豆产业经济中的几个重大问题探讨 |
9.1 大豆产业安全问题 |
9.2 转基因大豆发展问题 |
9.3 大豆产业竞争力问题 |
9.4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我国大豆生产回顾与科研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D]. 黄玛兰.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3]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D]. 俞书傲. 浙江大学, 2019(02)
- [4]中国大豆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D]. 张磊.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5]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地理-季节分化与耐荫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D]. 张志鹏.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D]. 石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7]接种根瘤菌对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及其QTL定位[D]. 刘东.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20世纪美国康奈尔大学对外农业援助发展历程研究[D]. 石松.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中国农作物保险效果评估及相关政策改善研究[D]. 王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10]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D]. 杨树果.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