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平吉镇平里小学 535000
摘 要: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内涵的学科,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范本。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差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留守儿童 德育渗透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农村留守儿童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户籍未成年人。我们统计过,大部分的农村小学,每个班的留守儿童差不多占一半。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疏于管教孩子,孩子们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差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他们长期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长辈出于对孙子孙女的溺爱,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效较微弱。跟市区的孩子对比,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较单一,上课、放学、看电视、玩手机,孩子的精神世界较贫乏。隔代教育的薄弱性让德育教育大打折扣!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由于父母管教不到,他们有的甚至玩物丧志,原本是成绩极优的学生,因为沉迷手机,成绩一落千丈!千里之外的父母“电话遥控”也无济于事,作为监护人的爷爷奶奶整天痛骂唠叨也不能让孩子刹住失去控制的列车。
在小学阶段,学校的主要教育形式是课堂授课,因此,广大教师应结合日常教学内容,找准德育教育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最基本的而且是切实有效的途径。教育不全是教师的工作,可对于缺乏关爱、精神世界贫瘠的留守儿童来说,教师打好德育这张牌对留守儿童来说是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而语文课程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德育渗透
1.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信心。由于目前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因,智育水平是大多数学校衡量其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很多教师把教学重点更多地放在学科知识的教授中,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及价值观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的实施。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可能会更赏析,投入更多的关注,被关注的孩子学习态度更积极向上;成绩中等的学生容易被遗忘,因为得不到关注,也许他们真的就一蹶不振了,他们也自认为自己就是这样了,教育因此出现了永久性的停滞。虽说人有长处和短处,如果学生的“八大智能”没有被唤醒,他们的突出才能就会悄无声息地沉睡了,自卑心理就像影子一样,跟着孩子长大。
曾经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想想很惭愧!上学期因为学校教师紧缺,难以安排教学,当了多年“语文老师”的我变成了“数学老师”。真是隔行如隔山,自己摸索了好久才有点底。教数学时,一直让我引以为傲的语文尖子生,数学却一窍不通,当时对该生引以为傲的热情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有些让我异常喜欢的小女孩,看起来乖巧、伶俐、懂事,谁知教起来的时候却异常费力,三年级了基本的加减法都不过关。我被她们美丽的外表“欺骗了”。想想觉得好心疼,孩子们本是一张白纸,如果父母在身边督促管教,教师的教育评价形式不只关注智育,而是综合评价孩子的成长,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我想教育的痕迹肯定是不一样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们中或有着一双爱笑的眼睛,或有着一颗纯真善良懂事的心,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宝贵品质!它提醒我孩子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老师,他们不计较教师对他们的遗忘、偏心,我们老师也不应吝啬,理应用同样的真诚来鼓励孩子,鼓励他们成为一个阳光向上、有自信心的孩子。在思想动态、价值观念上给与学生更多的引导,也许很多方面,例如见识、视野、教育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留守儿童都比不上大城市的孩子,但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比冠冕堂皇的成绩更重要,自信能陪伴孩子迈过高峰,走过人生阴暗的低谷。
2.结合时代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当今,生活越来越富足,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却越来越淡薄,他们无法深刻体会到太平强盛的国家是人民幸福安康的有力支撑!没有对比孩子们便不会知道他们有多幸福。伊拉克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叙利亚战争的响起,战火四起、生灵涂炭,击碎了多少老百姓祈求和平的心。叙利亚人民绝望痛苦的表情埋没于烟弹火林中显得那么得脆弱、微不足道,世界不是只有和平,战争一直都在。直至今日,已没有硝烟战火,可是看不见的“硝烟战火”一直漫涌。美国这个“世界警察”的咄咄逼人,日本没有底线的自娱自演,都在告诉我们,国弱被人欺。在学生幼小的心灵种下爱国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做个有信仰的人,只有肩上担负重任,成长的步伐才会更沉稳!让学生身上背负的不只是成绩,还有高尚的爱国情怀!
3.渗透预防校园欺凌的意识。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的教育,是个抽象的概念。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明确自己的权力和义务,校园欺凌普遍发生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在农村小学,受欺凌者被欺凌往往具有长久性。在平常的教育工作中,我发现欺凌行为经常发生在特定的几个同学身上。我所教班级有个男生,从一年级开始经常被学生嘲笑、捉弄、打骂,同学指使他欺负其他同学,他二话不说地执行任务,被同学欺负了一个人委屈地在角落隐忍哭泣,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都会提出让家长来处理一下。每次跟其家长电话沟通之后,跟家长约定见面的时间,建议他最好来学校处理一下,可这位家长不当一回事,每次都是不了了之。那些调皮捣蛋鬼也不笨,专挑软柿子捏,碰到这样不当一回事的家长,碰到这样不会还手的弱者,他们的欺凌更加变本加厉。所以,为了学生起码的人身安全、基本的生命安全,教师有义务对学生渗透预防校园欺凌的意识,对校园欺凌者绝不容忍!每次处理这样的事情时,绝不“算了、算了”地敷衍了事,教师处理校园欺凌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校园欺凌的走势。而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对校园欺凌第一时间说“no”!让欺凌者感受到家长的斩钉截铁,让校园欺凌者知道,他们并不是无法无天的,法律不会对他们撒下漏鱼之网,让他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4.充分利用教材,制定德育渗透计划。《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三个不可或缺的维度,语文课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课,也不是死板的思想教育课,语言章节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需要教师巧妙地柔和其中。教师应精心、细致挖掘德育的火花,找准智育训练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合理地统筹安排,制定出教学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5.充分挖掘德育的校本资源。课程不是全世界,全世界才是课程。校本课程资源要求教师有选择地巧用资源,促进课程教学的优化,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得到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我接触的留守儿童并不都是自我封闭、性格孤僻;情绪失控、容易冲动;内心迷茫的。相反,他们阳光活泼、热情主动,只是常年远离父母,他们需要更多来自各方面的关爱与引导。我们作为长期与孩子们接触的“语文老师”,只要用心、细心、真心地为孩子好,一定能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在他们波澜起伏的心路历程中起到一点作用,就算作用不大,起码在他们的心中肯定会留下温柔、美好的痕迹。
参考文献
[1]何静慧 语文教学渗透无痕德育的尝试[J].上海教育科研,2012,(10),73-74。
[2]宋瑞瑞 任美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2015,(2),73-74。
[3]陈岚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10-21。
论文作者:陆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
标签:儿童论文; 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父母论文; 孩子论文; 教师论文; 农村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