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论文,城市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系统工程有三大支柱,即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环境改造,他们在该系统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产生不同的作用。而产业转型是该系统工程的原始动力。
目前阶段资源型城市竞争力低下的直接原因是经济不发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城市的经济发展了,整个区域才能重新充满活力,城市才有能力谋取全面的发展,才能切实实施社会转型和环境改造。否则,社会转型和环境改造只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转型是三驾马车中的主动力。通过衰退产业的更替和新兴主导产业的导入,产业转型得以实现。
一 衰退产业的识别
城市是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为实现“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必须推进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更替。当前,有关衰退产业更替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家层面进行的,针对特定区域的衰退产业更替首先在资源型城市受到重视。由于竞争全球化、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的不连续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面临着难以避免的产业更替。对于城市这一较小的经济区域,其产业演进具有明显的区域属性,不能简单照搬国家层面的研究结论。如果忽视了衰退产业的区域属性,将不利于深入剖析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的自身特点和衰退机理。因此,有必要开展针对城市层面的衰退产业更替研究,以此为转型产业发展决策提供前瞻性的指导,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衰退产业的识别因素
识别衰退产业是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更替应走的第一步。准确识别出衰退的产业有利于了解其特性,有利于准确把握产业更替过程中的困难和目标,还有利于选择好衰退产业更替和新兴产业导入的模式。那么,对于资源型城市,究竟什么样的产业属于衰退产业,应予更替?笔者认为可以从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竞争力和资源禀赋约束这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1)产业生命周期
衰退产业是资源型城市产业新陈代谢机制的产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演进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将经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观察,大多数产业最终将趋于消亡或停滞在某一较低水平。这是因为产业本身是一个有机系统,其成长和衰退受到科技创新、需求变化、产业政策以及人口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分析产业生命期,应该从宏观层面进行考察,以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可以采用全国范围该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衡量指标,当这一指标较长时期持续下降,则可以认为该产业已呈衰退趋势。
(2)产业竞争力
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力是产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根源,连接知识、技术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转化的纽带。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特定区域的产业发展取决于其国际竞争力。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越来越有赖于技术、知识等内在能力。在新技术革命向纵深发展的形势下,对区域发展问题的分析超越了过去那种在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下才能获得区域发展的认识,需要强调技术和知识的因素。
(3)资源禀赋约束
根据资源获取的难易程度,可将其分为易获取资源和不易获取资源。易获取资源是指在通常条件下,能够经济合理地从外部获取的资源,多数资源属于该类资源范畴。反之,在通常情况下,难以获取或因取得成本、交易费用过高而不能经济合理地从外部获得的资源即为不易获取资源。环境资源和土地资源是最典型的不易获取资源,在缺水地区且难以跨流域调水的条件下,淡水即是不易获取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禀赋约束表现为不易获取资源对特定区域产业发展的较强的制约。
2.衰退产业的分类识别
以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竞争力和资源禀赋约束为三个维度,并将其属性分别划分为弱、强两种类型,例如产业生命周期的弱、强分别代表呈下降趋势或处于上升阶段,以此构建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识别模型,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 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识别模型
据此模型,可将资源型城市产业划分为8种类型,其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竞争力与资源禀赋约束的属性如表1所示。
表1 产业分类表
因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生命周期
强 强 强 强 弱 弱 弱 弱
竞争能力
强 强 弱 弱 强 强 弱 弱
资源禀赋约束 强 弱 弱 强 强 弱 弱 强
显然,产业生命周期、区域产业竞争力均处于弱势,且资源禀赋约束强的产业属于衰退产业;但如果仅根据一项因素的属性就界定为衰退产业,不仅会使过多的产业被界定为衰退产业,还有可能与现实情况相悖。因此,基于对衰退产业演进机理及其区域属性的认识,应结合资源型城市的具体情况,将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竞争力及资源禀赋约束三项因素中有不少于两项处于弱势或强约束的产业界定为城市衰退产业,即产业分类表中的第④、⑤、⑦、⑧共计四种类型产业,为易于表述起见,分别称为衰退产业类型Ⅰ、Ⅱ、Ⅲ、Ⅳ。
根据资源型城市这一特定区域的自身特点,结合衰退产业识别因素的分析,4类衰退产业的衰退机理与成因如表2所示。
表2 衰退产业的成因分析表
类型
产业衰退原因
受到不易获取资源的强约束,同时区域产业
Ⅰ 竞争力弱
Ⅱ 受到不易获取资源的强约束,同时产业演进
趋于弱势
Ⅲ 区域产业竞争力弱,同时产业演进趋于弱势
Ⅳ 产业生命周期、区域产业竞争力均处于弱
势,且不易获取资源的强约束
二 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
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带动区域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是不断变化的。我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各地区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发展状况相差极大,这就要求各地区都要有新兴主导产业的成长,来化解各种制约因素,带动各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缩小地区的经济差距。
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稍后罗斯托对主导产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指出,在任何特定时期,国民经济不同部门的增长率存在着广泛的差异。这时,整个经济的增长率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他把这些关键部门称为驱动部门或主导部门。
本文把主导产业定义为: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按美国罗斯托的主导产业学说认为,前一个成长阶段的主导产业会对下一阶段的主导产业产生诱导作用,原来的主导产业部门在完成了带动其它部门和经济增长使命后,就会让位给新的主导产业部门。
1.现有主导产业选择原则的偏差
选择什么样的产业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实际上是如何认识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在政策上的反映。在产业经济和发展理论中,罗斯托的“部门总量分析法”、筱原三代平的“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以及稍后的赫克歇尔和俄林的“比较优势基准”,以及“边际储蓄基准”、“货币回笼基准”、“高附加价值基准”等等,被认为是后发展国家确立主导产业以迅速实现工业化的一般准则。由于我国学界对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主流认识,是先从国民经济再到区域经济的逻辑顺序,所以,长期以来,关于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也就自然是接过国家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理论,然后“移植”到资源型城市经济中。据此,动态比较利益、高产业关联度、高收入弹性、高附加值率、高新技术等标准,被作为我国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普遍公理,也被照抄照搬的应用在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的选择过程中。这是导致“九五”期间区域主导产业成为国家主导产业的翻版、各省区、各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雷同等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这里,姑且不论这些基准对一个国家产业发展是否合理或有效,问题是,基于工业化先行国家经济成长过程的经验总结和对后发展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假设的这些原则或基准,是否可以用来指导当今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选择呢?
(1)均质空间假定完全抽象掉空间因素
即使上述标准适合于国家主导产业的发展,但把国家层次上的一般基准,直接应用于区域层次,并转化为实际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这对于空间结构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却是要慎之又慎的。而且,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这些基准,都是工业化背景下提出的,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知识经济的浪潮冲击下,新型工业化被赋予了崭新的内容,基于传统工业化的产业选择标准本身也需要重新审视。
就单个资源型城市而言,或许可以按照这些标准来选择产业,促进本区域的发展;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如果所有资源型城市都统一行事,其结果无疑是各个区域选择的产业在很多领域发生重复,于是,为了争夺资源和市场,许多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产业被卷入恶性竞争,继而半途夭折。这就是经济学所谓的“合成谬误”。
(2)同一个基准对不同空间层次的含义是不同的
比如,需求收入弹性基准,虽然强调了主导产业最终要取决于市场选择,但如果不对需求的地域空间进行界定,那么这个基准对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则没什么意义。因为就世界市场需求而言,按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计算的结果,对各国是一样的,就一个国家的市场需求而言,其计算结果对各资源型城市是一样的。按需求收入弹性基准进行选择,结果是各国各地各个资源型城市都只能在重复建设的怪圈中恶性循环。
(3)未触及区域产业结构的本质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选择首先要符合国家宏观产业布局,将国家主导产业选定为资源型城市经济主导产业固然好,但这只是个别情况。从一般意义上讲,由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非独立完整性、产业演进的二重性和产业结构的开放性,使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是较强的非独立完整性。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必须保持较强的独立完整性,因此,国家主导产业的确立要兼顾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国家产业结构的独立完整。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不必象国家那样追求独立和完整,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首先应依据各自的优势来发展相应的优势产业,突出特色。
二是产业演进的二重性。
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区域产业结构将逐步趋向高级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表现出相对一致性;另一方面,由于各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不同,而且区域相对于国家来讲,其参与市场分工与协作的程度更高,经济发展更具有不稳定和不均衡性,因而资源型城市产业可能出现“跳跃式”发展或“逆结构”演进。因此,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不能盲目跟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三是产业结构的开放性。
由于区域之间贸易不存在关税、汇率等壁垒,要素流动相对自由,因此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比国家产业结构更具开放性,其区域主导产业则必须是面向区外市场的外向型产业。因此,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首要的是坚持区外市场导向原则。
2.资源型城市新兴主导产业“3+4”选择原则
资源型城市新兴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利于化解或缓解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基本矛盾,有利于调整生产力布局和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增强竞争力。因此,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基本原则(前面3项原则是建立在普通区域意义上的,后面4项则是特别针对资源型城市而言,因此取名为“3+4”选择原则,如图2所示):
附图
图2 “3+4”选择原则
(1)科技创新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代,经济的增长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的,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出现,都带来了产业结构质的变化。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必须是有巨大的吸纳科技创新的潜力,才可以推动区域整体的科技创新速度。因此,资源型城市未来主导产业的选择要考虑具有科技创新优势,这是从主导产业发展的创新性考虑的。
(2)现有优势利用原则
主导产业是未来的支柱产业,应具有预期的产业优势,但新兴主导产业的壮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有产业优势的发挥,以及现有支柱产业所提供的推动力。因为新兴主导产业的壮大实质上是资源型城市支柱产业和产业优势的动态发展的过程,现实的支柱产业是新兴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现实的产业优势是新兴主导产业优势得以创建、积累的条件。
(3)比较优势原则
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发挥区域优势。主导产业要根据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阶段,选择比较优势大的产业部门。首先,作为主导产业应具备产业间竞争的优势。即该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在资源配置中占有特定的优势地位,具有相对于其他产业更强的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从而能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得以发展、成长和壮大。其次,作为主导产业应具备显著的产业内竞争的优势。某资源型城市在某产业领域内拥有产业内竞争优势,是指该资源型城市在该产业内的国内外竞争中相对于其他区域占据特殊的优势地位,从而使该资源型城市在该产业的国内外竞争中处于领先和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主导产业领域内,某资源型城市可能尚未有现实的比较优势,但应具有预期的比较优势。
(4)潜在增长性原则
产业的潜在增长性,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扩张幅度较大,产业的增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或者说迅速扩张的市场需求会拉动该产业较快增长。
与需求收入弹性相关并反映产业潜在增长性的另一个指标,是各个产业近年来的增长趋势。因为在市场调节起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产业增长速度基本上表明了市场需求增长的趋势。
(5)带动性强原则
一个产业要成为新兴主导产业,不仅自身要有较强的增长趋势或潜在增长性,而且必须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具有较大的带动效应。而要具有较大的带动效应,一个产业必须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有较高的产业比重;二是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比重高的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带动较大比例的总产出和总就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则其增长能影响较多产业(或受较多产业影响)而增加更多的总产出和总就业。
产业关联度在各个产业发展过程的相互影响中表现为影响力和感应度。产业影响力是指一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程度,产业感应度是指一个产业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作为主导产业,其带动效应主要通过影响力表现出来,但由于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因而感应度的大小对于加强带动效应也有重要作用。
(6)扩大就业原则
我国资源型城市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一个重要的新特点就是要考虑产业的扩大就业,这是由资源型城市巨大的就业压力及其经济和社会影响所决定的。从产业的要素密集度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大就业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扩大就业弱,技术密集型产业则分为两种情况: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扩大就业相对较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扩大就业相对较弱。
从产业的相对就业密度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一个方面是每亿元工业增加值或产品销售收入所对应的就业人数。亿元增加值对应的就业人数表明一定量产出所使用的就业量,亿元销售收入对应的就业人数表明一定量收益所使用的就业量。另一个方面,可以从产业的资本与劳动力比率来分析提供一个就业机会所需要的资本量。第一个指标是资产合计与劳动力的比率,反映的是一个就业岗位所对应的全部有形和无形资产的数量;第二个指标是资本总额与劳动力的比率,反映的是一个就业岗位所对应的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资本量;第三个指标是固定资产与劳动力的比率,反映的是一个就业岗位所对应的生产过程中实际投入的固定资产净值。
(7)可持续发展原则
从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看,可持续发展原则应成为资源型城市选择主导产业的一个依据。制造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主要表现在资源消耗(物耗和能耗)低和环境污染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基本上可以通过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来考察,而环境污染的大小一般可以通过治理污染的成本反映出来。由于上面已经分析了产业的生产率上升率基准,这里主要通过总资产贡献率和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两项指标来考察我国制造业中各个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总资产贡献率是利润、税收和利息之和与总资产的比率,属于毛利润率指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是利润与成本费用的比率,属于净利润率指标;后者比前者更能反映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
三 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资源型城市绝大多数兴起于计划经济时代,走上了一条追求资源产品数量扩张的道路,这种长期以来以生产为中心形成的“路径依赖”使资源型城市难以适应以市场为中心的经营环境,目前面临着诸多困难,归纳起来有区位偏离、体制障碍、资金匮乏、人才短缺和企业结构单一等,如图3所示。
附图
图3 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
产业转型包括衰退产业更替及新兴主导产业导入两个过程,其实质是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衰退产业向新兴主导产业转移的过程。虽然产业转型模式可能在转型过程中依靠市场机制得以自发解决,但如果能顺应市场机制,利用政府职能,有意识地、前瞻性地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将会有力地推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因此,资源型城市必须着眼于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产业转型模式,立足比较优势,再造竞争优势。
1.产业转型的3种可行模式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其中比较典型而且成功的有产业链延伸、产业演变和“两条腿”3种模式:
(1)产业链延伸模式
即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发展下游加工业,建立起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产业链,如图4所示。采掘业属于中间投入型基础产业,其产业关联特点是前向关联效应大,而后向关联效应小,产业链延伸模式利用这一特点向前延伸产业链,其优点是在转型的初期能够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同时上下游产业在生产、管理和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实施转型的难度较小。随着下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将逐渐增强,将来即使本地资源逐渐枯竭,也可以从外部输入资源进行加工,维持该城市或地区的持久繁荣。
附图
图4 产业链延伸模式
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下游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的数量不断增长,大量生产经营相关联的企业在一定空间内的聚集所带来的专业化生产,低运输成本,低交易费用,便捷的沟通和配套服务将导致聚集经济。从竞争的角度来看,产业链实质上是一条价值链,资源型城市在这一条价值链的源头已经拥有廉价资源的优势,加上产业聚集带来的聚集经济,使得这一价值链具有竞争优势,整个城市经济也将因此获得竞争优势。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过于依赖采掘业,下游加工业薄弱,对外输出的主要是廉价的初级产品,这不但使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也造成了全国产业结构布局的不合理。如西煤东运不但给铁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东部地区的企业分散消耗大量煤炭还造成了酸雨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大批高耗能工业仍然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较高的能源价格削弱了这些企业的竞争能力。如果在煤炭产区利用本地丰富、廉价的煤炭资源建设坑口电站,集中进行脱硫处理,对外输出电力;或建立起高耗能的加工业,不但有利于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更替,对全国的产业布局优化也是极为有利的。
(2)产业演变模式
即利用资源开发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或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基本不依赖原有资源的全新产业群,把原来从事资源开发的人员转移到新兴的产业上来,如图5所示。产业演变模式无疑是最彻底的产业更替和导入模式,它摆脱了对原有资源的依赖,但如何在以采掘业为主导的产业基础上,发展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群是该模式面临的最大挑战。这是因为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会逐渐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即所谓的主导逻辑,当新业务要求的经营模式与企业原有的主导逻辑发生冲突时,容易导致经营活动的失误。
附图
图5 产业清变模式
吸引外来投资,包括国外投资和国内投资是建立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的有效途径,外来投资的进入不仅仅带来资金,还伴随着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观念,这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更替和导入同样重要。
在吸引外来投资的同时,应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多种经济成分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资源型城市的主体企业在所有制上是国有企业,在规模上是大型企业,其它经济成分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明显滞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资源型城市由于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单一,中小企业发展滞后,难以吸纳大量的转型就业人口,使城市失业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城市,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增加了转型的难度。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多种经济成分企业已成为资源型城市的当务之急。
(3)“两条腿”模式
有的资源型城市产业更替不是以上单一的模式,而是以上两种模式的复合,通常是在转型的初期表现为产业链延伸模式,城市主导产业逐步由采掘业转变为加工业;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城市逐步演化为综合性城市,如图6所示。
附图
图6 “两条腿”模式
在这种转型模式的初期,城市主导产业逐步由采掘业转变为以资源深加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大量加工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聚集除了导致聚集经济,还有利于企业之间的技术外溢并促进科技创新和新产业的发展。资源型城市原有的采掘业技术专用性强,从业人员流动性差,生产作业封闭,社会化程度低,主要由企业内部自我配套,与其它企业的协作交流少。而加工业要求不同企业相互协作配套,企业间的技术相关性强,和采掘业相比加工业的技术通用性强,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新技术容易在上下游企业以及同行业企业中传播。
随着资源加工产业群的建立和发展,企业间的技术外溢和乘数效应日益加强,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资源型城市要利用这一条件,推动不依赖本地资源的新产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国内外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群的出现所带来的新的投资机会,进行产业升级和产业替代,逐渐降低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实现城市的产业更替。
2.基于条件的模式选择
不同时期、不同现实条件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产业转型模式。
(1)产业生命周期
各类衰退产业的成因和衰退机理各不相同,这将直接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导入模式的选择。例如,第Ⅰ与第Ⅱ类衰退产业均受到不易获取资源的强约束,这些产业的转型要考虑摆脱资源的约束。同时,第Ⅰ类衰退产业的区域产业竞争力虽然弱,但该产业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因此可以选择区位转移模式,摆脱资源禀赋约束,再造竞争优势;而第Ⅱ类产业演进已趋于弱势,企业要获得持续发展,可实行产业链延伸模式。而第Ⅲ、Ⅳ类型衰退产业,均受到产业区域竞争力与产业生命周期的制约,已经没有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该类产业更替,要支持企业将新的投资和原有投资能力转移到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中去,即采取企业能力再造模式或产业创新模式来实现产业更替。
(2)技术机会
技术创新是创造性的破坏,它不但促使新的生产体系和产业结构的产生,也是对原有生产体系和产业结构的破坏。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群的出现,要求全新的技能和投资,这会在相当程度上破坏建立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技术积累、组织资源和资本投资,打破原有的均衡。技术的跳跃性发展不但可能使原有的领先产业陷入困境,同时,其它产业也可能抓住这一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当资源型城市出现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群带来的技术机会时,转型产业可以顺应技术发展的趋势,预测未来的需求,把握技术的非结构性变动,选择产业链延伸模式或产业创新模式实现转型。
(3)产业退出壁垒
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更替涉及到的产业退出壁垒包括资产专用性壁垒、人力资源壁垒以及制度性壁垒等,不同的产业各退出壁垒的高低不同,所适用的转型模式就可能不同。如纺织业资产虽然专用性较强,但生产设备可分解性强,便于运输,因而可选择产业区位转移模式,将生产环节转移至要素成本较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棉区。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产业,由于作业连续性较强,生产设备难以分解与转移,因而不易采用区位转移,而选择企业能力再造模式则较为合适。
(4)资源开发阶段
资源的开发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即前期开发、增产期、稳产期和衰退期。增产期是采掘业大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产量不断上升,而生产成本基本保持稳定,主导产业的大发展推动资源型城市快速成长。稳产期是资源开发的鼎盛时期,产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此时由于资源开发程度的加深,开发难度提高,生产成本开始上升。衰退期是产量不断下降,而成本大幅上升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采掘业开始迅速萎缩。处在增产期或成熟期,资源产量保持增长或基本稳定,开采成本较低,适宜发展下游深加工业。如果处在衰退期,此时资源储备已经不足,产量锐减,开采成本大幅增加,发展下游产业缺乏原料来源和竞争优势,此时就不宜选择产业链延伸模式。
(5)资源开发规模
资源加工业一般都有经济规模的要求,例如炼油装置的经济规模为500万吨/年,这就为较小的油田发展石油炼化工业设置了天然的障碍,较大的矿区才能为下游产业提供充足的原料来源。此外,较小的矿区产量下降的速度也比较快,不利于下游产业的建立;而较大的矿区即使在资源开采的衰退期,也能维持相当的产量,这也给下游产业提供了继续发展及转型的时间。因此,资源开发规模较大有利于采取产业链延伸模式。
(6)国家产业政策
国家产业政策的实质是政府采取措施干预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分配,出于全局角度的考虑,政府会在某些地区鼓励或限制某一产业发展,这将直接影响到资源型城市产业更替模式的选择。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满足国内市场对原油及其制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国家制定了石油工业实施“稳定东部、加强西部、发展海域”的发展方针。近年来,克拉玛依市周边地区的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推动了克拉玛依市的产业链延伸,将来即使本地的油气生产逐步萎缩,也可从周边地区输入原料进行加工,保证城市的持续发展。
(7)区位因素
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良好的区位也有利于资源型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形成;而缺乏区位优势的城市,产业也较单一,城市规模也偏小。统计显示,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存在明显的相关性,1997年,我国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第三产业比重高达43%,而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只有23%。因此,具备较好区位因素的资源型城市适宜采取产业演变模式或“两条腿”模式。以地处松嫩平原中部的大庆市为例,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大庆市已成为国内石油石化工业中心和黑龙江省仅次于哈尔滨市的中心城市,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因此,大庆市在继续发展石油化工及其后续产业的同时,应加快电子信息、机械及仪器仪表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总之,资源型城市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发展替代产业应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选择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的产业更替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替代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产业转型模式,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应着眼于四个转变:产业结构要转变为多元化结构;所有制结构要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经营方式要转变为集约化经营;区域经济社会管理系统要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封锁,转变为一体化。
标签:产业转型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生命周期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资源禀赋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城市选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