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几点思考_思想者论文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思考论文,评价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学术界一直未能解决好的问题。本文就改进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加强学术与现实的联系,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等问题,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学术研究要突破同行评价

社会科学研究应由谁来评价?这似乎不是个问题,目前的普遍做法是同行评价(peer review)。同行评价,又称内行评议,是当前学术评价系统中应用最广泛、可信度较高的评价方法或制度。同行评价广泛应用于诸如项目资助、职务晋升、学术奖励、论文和专著出版等学术评价活动中,有学术“守门人”之美称。①同行评价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一是社会科学研究专业性很强,一般群众不掌握专业知识,不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没有资格参与评价。再说,他们也未必有兴趣。二是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分工很细,不同学科之间差异很大,在这个学科是专家,在另外一个学科可能是外行。因此,学术成果只能由本领域的专家来评价,由“圈内人”来评价,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但同行评价也有明显局限性,有学者将其归纳为非公正性、非客观性、非合理性等②,除此之外,过于依赖同行评价,还可能造成以下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学术研究与社会的脱节。同行评价使学术评价局限在一个学术共同体内进行,你写的我评,我写的你评,没有社会大众的参与,成果不与社会大众见面,学术成果的优劣,只要圈内人认可就行,不需要考虑圈外人的意见。这种情况下,学术界容易形成一个个自我循环的小圈子,使同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沦为“自我评价”,学术研究的社会价值由此容易受到忽视。甚至一些学者把自己封闭起来,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其结果必然是学术与社会现实的脱节。现实是学术的源头活水,学术一旦脱离社会,脱离了实践的土壤,脱离群众的喜怒哀乐,闭门造车,学术的生命力也就枯萎了,研究出来的很可能是死学问,学术之路势必越走越窄。“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③中国学术自古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要求学者胸怀天下,忧虑国家的前途命运,人民的安危冷暖。“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术不关心人民,人民也不会关心学术;而学术一旦失去人民的关心,其前景就可想而知了。关注现实,从现实中获取研究的价值、选题、资料、灵感,学术才有生命力,学术研究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二是学术研究方向的迷失。学术研究的最终价值,不是在于学术自身的繁荣,而在于用学术成果来影响社会、影响现实。明代学者张载著名的论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强调的就是学术要关注现实,影响现实,服务现实。即使是“为往圣继绝学”的学问,“继”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往圣”,而是为了当代,为了后世。如果这种“绝学”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没有价值,又何必去“继”呢?而同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术研究与现实社会的脱节,在一部分学者那里,学术研究成为纯粹的“个人事情”,成为一种自娱自乐,而不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器,学者由此蜕变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学术精英、学术贵族。还一部分学者不把做学问当作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当作事业和生命,而是当成一种职业和谋生手段,本应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学者,由此可能沦为以出卖文字为生的学术匠人。这样的学者,跟引车卖浆、贩夫走卒也就没有本质的区别。为了学问而学问,或者为了利益而学问,其结果必然是学术方向的迷失。

学术只有关注现实,来自现实并服务现实,才是真学问,有价值的学问,有生命力的学问。要改变学术脱离社会、脱离大众的状况,首先要教育、号召学者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注现实,将个人研究与国家发展、社会需要、人民关切结合起来,使学问接地气,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沃土。更重要的是,要从改变学术评价机制入手,引导学者关注现实,联系实际。基本做法,是在重视同行评价、改进同行评价的同时,引入社会评价,对学术成果实行学术共同体和社会大众联合评价。可能有一些学者认为,自己搞的是高深的学问,除了学界同行,一般民众根本不懂。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多数学科,如果它的成果外行人根本看不懂,或者根本没有兴趣去看,那它就基本上失败了。因为学术的最终价值在于影响社会和大众,如果大众看不懂,或者没有兴趣去看,又如何谈得上影响呢?特别是当今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促进了知识的普及,民众的文化程度和科学素养大大提高,几乎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专家”,专家学者垄断知识的局面早就被打破了。从现实中看,人民群众并非不懂社会科学,他们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应当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评判者。社会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同行评价的不足,甚至可以说,只有得到社会大众好评的作品,才是真正好的、有生命力的作品。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作家路遥。他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出版后,文学界和批评界的评价并不高。1986年在北京开研讨会的时候,评价几乎是全面否定。甚至有人说,不相信写出《人生》的路遥会创作《平凡的世界》这么差的作品。但读者是不会埋没好作品的。1988年,《平凡的世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播过三次。读者的热烈反响最终改变了评论家们的看法,将《平凡的世界》推向了茅盾文学奖的领奖台。1992年路遥去世,20多年后的今天,路遥和他的作品依旧影响力巨大。

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文学艺术,但无疑是最接近文学艺术的领域,大众参与评价同样适合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具体做法:一是扩大“同行”的外延,参与学术评价的“同行”,不应仅局限于二、三级学科,还应将一级学科相关专业的学者囊括进来,甚至吸收部分相近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评价。二是邀请社会科学爱好者,甚至普通群众,参与到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中,包括课题立项、结项、成果评奖,也包括对学术专著、论文、学术期刊的评价等。三是重视科研成果发布活动,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网上公布等形式,定期面向社会展示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接受大众的评判,不能让学术成果“藏在深闺人未识”,切实改变学术成果只在学术圈内自我循环的局面。除了少数涉密成果外,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都是可以进行公示的。要将社会大众的意见和评价,作为课题立项、结项、成果评奖的重要依据。

当然,要求学术关注现实、服务现实,并不是要学术丧失自己的独立性。学术来自现实,却是独立于现实的。学术关注现实,并不是要求学者跟着现实走,被动地适应现实,或者片面迎合群众的喜好,更不是要求学术成为政治的附属品。“从学者角度说,学术的独立性是不以任何东西为前提,它只根据自由理性进行思想、判断。”④要求学者从现实中获取研究的价值、目标、主题、对象、灵感等,丝毫不会影响学术的独立性。同时,学术成果要致力于影响现实、影响大众,而要影响现实和大众,就必须保持学术的独立性,否则根本谈不上影响。要求学者关注现实,也不等于将学者与社会大众混为一谈。学者发表的观点,必须能够体现学术的视角、学术的高度、学术的水准,如果学者谈论问题跟社会大众完全一样,和普通网民一样,那就没有学术存在的必要了。

二、人文社会科学要研究与传播并重

经世致用,是中国学术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学术要经世致用,就要在搞好研究的同时,重视成果的传播,提高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当今时代是重视影响力的时代,学术成果质量再好、水平再高,如果没有及时传播出去,而是躺在学术殿堂里睡大觉,它的价值必然会大打折扣。对于学术成果而言,其影响力由内向外、由小到大依次表现为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三个层次。(三者关系见图1)

作为学术成果,毫无疑问,首先要提高学术影响力,在学界站得住脚,影响和引领学术发展的方向。应当说,在重视成果的学术影响力方面,科研机构和学者普遍做得较好。目前的成果评价机制,侧重于学术评价,因为学术影响力的大小,直接关系着科研单位和学者在学界的地位、声誉、利益,直接与经费、课题、职称等这些科研资源的分配挂钩。因此,科研单位和学者们普遍重视出版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总是想方设法提高其成果在学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是提高决策影响力。过去,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者对于应用对策研究,对于用成果影响决策,不是很重视,做得也不好。近年来这方面情况已有了很大改观。各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普遍重视应用对策研究,重视成果报送,重视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这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年来做了很多努力,2011年成立了信息与情报研究院,专门负责成果信息报送。此外,还成立三大战略研究院,侧重于战略对策研究。2013年1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公布的世界各国智库排行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蝉联亚洲第一,在全球总排名中列第17位,较去年上升11位。⑤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领导重视外,学术评价的导向作用也很明显。过去,不少研究所对上报信息不重视,《要报》文章不算作科研成果,不列入年度绩效考核。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绝大多数研究所都将《要报》文章作为科研成果对待,在绩效考核中给予相应的分值。此外,还加大了对优秀对策成果的奖励力度,给予较高额度的奖金。这就极大激发了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事应用对策研究、撰写对策类文章的积极性。前不久,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任领导班子作出明确指示,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加强智库建设。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进一步改革学术评价机制,引导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向应用对策研究,提高对策类成果质量,提高科研成果的决策影响力,这方面应当说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继续提高上报信息在学术评价中的分值,引导科研人员多写作和上报优秀对策类成果。如果该成果得到重要领导人的批示,对决策产生了积极影响,不妨给予与核心期刊文章和学术专著同样的分值,这样更能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是提高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即用科研成果影响社会,影响大众。社会科学成果要影响大众,首先要让人们接触和了解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这就需要做好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社科普及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社会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⑥普及主要是以群众能够理解和便于接受的形式,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民众的社会科学素养。宣传,则是向社会大众展示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宣传社会科学人才,让人民群众关注社会科学,了解社会科学。关于社会科学的宣传和普及,2004年中共中央3号文件有专门的部署,“要充分发挥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扩大优秀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优秀成果更多更及时地应用于实际。要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⑦但这方面工作一直比较薄弱。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科研和课题上,对普及和宣传相对比较忽视。

要改变轻视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的问题,也需要从改变学术评价机制入手,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科普类著作和文章、宣传类成果,也列入科研成果评价的范围,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应有的分值。专著和论文主要是给圈内看的,而要给大众看就必须有科普读物。实际上,优秀的科普读物,其影响力要远远大于(至少不低于)学术专著和论文,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影响了好几代理论工作者和普通民众。对于特别优秀的科普著作和文章,不妨给予等同于学术专著和核心期刊论文的分值。同时,将科普读物和文章列入学术评奖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研究人员从事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和传播的积极性和荣誉感。二是重视利用现代传媒。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和科普,除了通过传统的图书、报刊等,还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相对于书本、报刊这些平面载体,广播、电视、网络的影响面更大,辐射力更强。学者参加广播电视节目,不仅提高学者本人的知名度,还能提高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知名度,要鼓励学者参加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并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必要的分值。特别是网络媒体,近些年发展迅猛,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大陆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⑧与此同时,纸质媒体的市场份额和营业收入出现大幅萎缩。这种趋势是世界性的,已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显著的冲击。2012年4月26日人民网官方微博的一条博文引出数千次转发:“微博女王”姚晨让人民日报人有了强烈的“危机感”。据称一位年轻编辑在社内培训时举出姚晨粉丝1955万的事例,这意味着她每一次发言的受众,比《人民日报》发行量多出近7倍。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不可避免受到网络的影响和冲击,社会科学也不例外。如果不重视和利用网络,就有可能被动落后,甚至被淘汰出局。为此,要办好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网站,使网络成为学者获取研究资料、进行学术交流和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同时,鼓励学者通过网络发表成果,将在重要学术网站发表的文章列入学术评价范围,在绩效考核中给予适当的分值。还要鼓励学者开微博、博客,直接与网民交流互动,传播和普及社会科学知识。

提高学术成果三个方面的影响力,除了重视和做好传播,社会科学研究自身也需要作出相应改变。一是增强思想性、原创性。目前的学术评价过于注重形式,反而对作品的思想性、原创性重视不够。从表面上看,中国学术繁荣一时,每年出版大量专著和论文,但这些成果从形式到内容雷同严重,思想深刻、原创性强的成果并不多。这种学术假繁荣很大程度上同目前的学术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有关,是行政不当干预制造的“学术泡沫”,很难产出精品力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形式说到底是为内容服务的,缺乏思想性、原创性,造成了学术成果“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尴尬局面。在强调学术规范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学术成果的思想性、原创性,重形式,更重内容,让形式为内容服务。

二是在表达方式上要增强可读性。目前学术成果的可读性普遍不强,不仅社会大众不爱看,学术圈内的人也未必爱看。2011年,中宣部在新闻战线启动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社会科学界也提出了同样要求。党的十八大后,中央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明确提出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⑩在学术界,实际上也存在大量的形式主义,存在着学术空话、套话。一些学者故弄玄虚,以把文章写得让人看不懂为荣,认为非如此不足以显示水平。实际上,“论文是写给外行看的。因为是写给外行看的,所以遣字用句,尽量平实;行文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尽量做到引人入胜。切忌理论先行,概念先行。”(11)笔者曾听到有学者抱怨,现在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人们都热衷看网上的东西,看图片。不可否认,现在整个社会确实很浮躁,人们没有耐心去读经典作品,看大部头著作。但民众不爱读书,学者难道就没有责任吗?学者们著书立说,为晋升职称而写,为做课题而写,为完成考核任务而写,有几人在写作的时候还考虑过,自己的作品除了给同行看,还要给社会大众看?而要给社会大众看,就得有可读性,吸引大众去看。现实中,大量的学术作品内容枯燥、语言晦涩,连作者自己都不喜欢看,怎么能指望大众喜欢看呢?因此,要扩大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学界也需要改进文风,抛弃学术空话、套话,多写言之有物、清新朴实的学术作品。真理是朴实的,有水平的学术成果并不意味着必然晦涩艰深、玄奥难懂,在不影响学术严肃性、准确性的前提下,学术作品适当的生动表达也是必要的。

强调重视学术成果的普及和宣传,也需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重视社会影响,重视可读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研究。实际上,研究是普及和宣传的基础,研究搞得越好,成果质量越高,越能吸引大众,宣传和普及越能产生好的效果。第二,重视利用现代传媒和网络开展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并不是鼓励学术炒作。要警惕少数学者浮躁虚夸,借助现代传媒进行学术炒作,保持学术的客观、理性、纯洁。

三、学术殿堂要给思想者留下空间

“努力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这是中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的明确要求。要实现这“三个定位”的要求,就需要培养和使用好相应的人才。建成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需要高水平的理论家和宣传家;建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需要一流的学者;建成国家级的智囊团,需要高水平的专家。而建成国家级的思想库,需要什么人才?显然,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人还没有认真思考过。实际上,很多时候都是将思想库和智囊团混为一谈,认为智囊团就是思想库,有了专家,加强了应用对策研究,就能建成智囊团,也能建成思想库。笔者以为,这可能是一种简单化的理解。思想库与智囊团应当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思想库,主要出思想、出理念,侧重于宏观层面、战略层面、理论层面;智囊团,主要是出思路、出对策,侧重于微观层面、战术层面、实践层面。建成智囊团,需要专家;而建成思想库,则需要思想者或思想家。没有思想者或思想家,怎么可能建成思想库?

为了说明思想、学术、对策三者的关系,有必要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在科学概念体系中,思想好比是“顶层设计”,处于最高层,高于理论和学术。先有思想,后有理论和学术,因为只有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的思想,才能成为理论和学术。从事理论和学术研究的,是理论家和学者。再往下,就属于知识的应用层面——对策研究,所对应的职业是专家。从知识层次看,从上到下应当依次是:思想/理念——学术/理论——思路/对策,所应对的人才是:思想者/思想家——学者/理论家——专家。思想、理念处于宏观层面,理论、学术处于中观层面,思路、对策处于微观层面。(思想、学术、对策三者关系见图2)从另一个角度看,思想和理念解决的是“道”的问题,规定着学术和理论的方向、性质,处在最高层面;学术和理论是对“道”的阐发和论证,处在中间层面;而思路和对策是“道”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相对处在底层。

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要建成思想库,必须要有思想者、思想家,专家、学者、理论家都代替不了思想者、思想家。思想者与专家学者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区别:一是知识和兴趣的广博性。专家学者往往专注于一个领域,而思想者兴趣广,知识面宽,不局限于一个专业领域。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本质上都是相通的,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各学科的界限,发展交叉学科,这也是未来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专家学者专注于一个领域,有利于深入钻研,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而思想者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二是现实敏锐性。学者强调平和、理性,甚至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而思想者与现实结合紧密,随时把握社会的脉搏、群众的情绪,能够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问题,超前考虑多数人还没来得及考虑的问题。三是批判性。学者专家的主要任务是理论建构和阐发,创立一个理论,构建一个模型,形成一个学派。而思想者,更多是对现实的反思,甚至批判,指出现有理论、体制、制度的问题和弊端,提出改进的思路和办法。可见,思想者批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设,而非为了批判而批判。四是非职业性。专家学者大多是职业的,或是大学教授,或是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做学问、搞研究是其职业,甚至是谋生手段。而思想者,分布在社会各个行业,既有专家学者,也有领导干部、企业家、普通职工、大学生等。他们大多在工作之余思考问题,思想是其兴趣爱好,也可以说是真正的事业。也正是因为他们不靠做学问谋生,使他们能够超脱现有的学术流派、学术规范、学术定势的束缚,能够更自由、更大胆地思考和研究问题。由于思想的基础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因此,思想者的主体还是知识分子,但并不限于体制内的专家学者。

实际上,人们对“思想者”这个词并不陌生。考察古今中外历史,就会发现,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更大的可能是思想家,而非专家学者。比如,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中国人是孔子,但如果说孔子是专家学者,恐怕没有人会认同,历史对孔子的评价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人是马克思,马克思著作,令无数学者汗颜,但他显然也不是专家学者,至少按照目前的学术标准衡量不是,并且马克思本人也没有在大学当过教授,或者在什么研究机构当过研究员,只是一个自由职业者。那么,马克思究竟是什么身份?1883年马克思去世的时候,恩格斯发表了著名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称马克思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12)。显然,在恩格斯看来,最适合马克思的头衔是思想家。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开展了“千年思想家”评选活动,马克思高票当选,成为千年第一思想家,这实际上再次肯定了马克思的真实身份——思想家。(13)

现行的学术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重视学术成果,忽视思想成果;重视培养专家学者,忽视培养思想者、思想家。首先,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按学科专业设立,彼此独立性很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科学的支离破碎,超越具体学科和专业的研究人员,无处容身。二是学术评价方面,重视学术著作、论文,没有明确专业归属的思想性著作和文章,往往不受重视。学者们也对这种评价机制习以为常,写与学术无关的文章,写超出自己专业领域的文章,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应当说,学术评价机制是必要的,但如果将其绝对化、固定化,则会扼杀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和创见。有人开玩笑,孔子如果活在当下,就凭1万多字的《论语》,按照现在的学术量化考核办法,恐怕连副研究员都很难评上。

目前,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实际上不能涵盖社会科学研究的全部领域,两者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思想研究。思想是学术的灵魂,没有思想性,学术就缺乏精气神,甚至成为行尸走肉。按照目前的学术评价标准,也许能培养出一大堆专家学者,但难以产生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和理论成果。实际上,中国的专家学者,就其数量而言,在全世界恐怕都是名列前茅的,中国也是世界上博士群体最大的国家,但中国一直未能产生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性思想学术成果。出现这种情况恐怕是与思想和思想者在学术界、理论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有很大关系。为此,应当改革现有的学术评价机制,在学术殿堂里为思想者留下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一是要有宽松的环境,真正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思想和学术问题上不打棍子,容许思想者的存在,让他们独立思想,给思想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二是学术评价上,要逐渐改变过于刻板僵化的做法,鼓励学者发表思想类的研究成果,只要有思想价值、有社会影响的著作和文章,即使没有在核心期刊发表,也应当予以重视,给予肯定和好评,甚至可以作为绩效考核和晋升职称的依据。此外,还要将思想类的研究成果列入社会科学成果评奖的范围。三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成立超脱于社会科学具体学科的研究机构,专门研究超脱具体学科领域的思想层面的问题,出版发行思想类的学术期刊,使思想者有自己的容身之地和发展空间。

注释:

①林培锦:《权力与利益视角下的学术同行评议制度优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11期。

②徐刚珍:《同行评议在科技期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年第4期。

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25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④殷小平、曹铭、王文莉:《关于学术独立性的探讨》,《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5月。

⑤王安丽:《2012全球智库排名公布 中国社科院蝉联亚洲第一》,中国社会科学在线2013年1月21日。

⑥孟照星:《要重视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理论观察》1989年第1期。

⑦《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04年1月5日。

⑧《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网站,2013年1月15日。

⑨祝华新:《人民日报称因姚晨有危机感 受众仅其粉丝数1/7》,《中国青年报》2012年4月28日。

⑩《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台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中国新闻网2012年12月4日。

(11)曹树基:《学位论文的性质、内容与形式》,“社会学视野网”2011年7月29日,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shehuiyanjiufangfa/dingxingfangfa/2011-07-29/13017.html。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页。

(13)张雷声、冯颜利:《马克思:千年最伟大思想家》,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年11月24日。

标签:;  ;  ;  ;  ;  ;  

关于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几点思考_思想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