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勉县一中 724200
合作学习,作为《数学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它既符合新的教育理念,又适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并且也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什么是合作学习呢?它是指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需要,在课内以小组为单位,组员之间通过互相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这种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要求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可以进行辩论,对于领会不了的同学还要加以帮助。
下面就谈谈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浅显认识。
一、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合作学习可以使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是异质搭配的原则。异质是指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其次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就是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
再次是学习小组通常可以由4-6人组成,由1人任组长,小组长一般是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且有一定的合作创新意识、口头表达、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小组组建后,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互相友爱,坦诚相见,平等民主,并适时组织一些小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时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相互关爱的真挚情感,使学生既学会了合作又增强了信心。
例如,对于《菱形》这一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师:同学们回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从几个方面总结的?
生:边、角、对角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安排小组内合作学习——(1)要求:画出菱形,用度量的方法找出它们有哪些特殊的性质?(2)方法:画图,刻度尺、量角器量取法。(3)方式:小组成员先自己动手画图通过数据找出规律,然后组内汇总结论。
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菱形的性质。
师:我们再用几何证明法来验证一下。
小组合作学习——实际操作:(1)小组内分配任务;(2)独立完成任务;(有困难的要求助于教师或其他组员)(3)组内汇总结论,得出认为最合适的答案。
小组汇报结论,得出最后结论,评出最佳小组。
这节课通过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操作得出菱形的边、角、对角线的性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每一个学生都承担了任务,尽到了责任,作出了贡献,这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并得到自我肯定。
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一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尤其是对这些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更加重要。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某一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一方面成绩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二、选择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有的教师,对于一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也能解决的问题也安排学生合作学习,那就有画蛇添足之嫌。有些问题对于个人而言较难独立完成,但又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这样的问题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探索的愿望,在合作中大家共同分析问题、相互交流,教师作适当的指导,使得问题变得越来越清晰,这样相对于个人独立解决问题变得容易且深刻。
三、合作学习中教师意识的改变
1.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扮演的角色,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指导者。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来,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讨论,获取学生中的信息。合作学习结束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学生的朋友。
2.合作学习中学生是活动的主角。教师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观念,有意识创造合作机会,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从自己的认知特点出发,互相切磋、共同提高。运用了学生之间的这种互动,把过去需要教师完成的工作,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激发了学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
四、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为活跃气氛,任凭学生大喊大叫,吵吵闹闹。这样,时间一长,必会导致弊端。
2.讨论只变成少数几个人的发言,而其他学生只是围观者,讨论名负其实。
3.教师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全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手。
论文作者:杨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学生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菱形论文; 互动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