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中首先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管理原则,其次指出了现阶段农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包括工程网老化严重、水价收取不合理、饮水基础设施维修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运行管理模式过于单一、饮水源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高,最后,围绕问题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对策,包括加强农村饮水动态管理、构建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完善以项目成本为核心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配套改革工作、积极开展建设管理创新工作,旨在提升农村饮水安全。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程管理
前言:水资源一直是人类的生命发展和成长基础,有效保障了人类生产、生活的顺利开展。在这一基础上,饮用水资源的安全与否就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十三五巩固提升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大力实施,建成了一大批亮点农村供水工程,强力推进了农村地区群众生活饮用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回顾过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至今仍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再加上部分当地群众对于此类问题的不重视,给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基于此,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这一课题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管理原则
在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建设原则分析上,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因地制宜原则。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中,由于地理位置分布比较复杂,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为了更好的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应该严格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2)秉承群众筹款和政府划拨相结合原则。在该原则的执行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在出资问题上起主导作用,结合受益区群众自筹出资,实现责任、利益共同体,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积极性。
二、农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期间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老化严重
一般情况下,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逐渐发展,在极大层面上是面向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的偏远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效益获取上相对较少,甚至低于成本价格,此类状况的存在,极大程度碍阻了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饮水安全工程设备及管道维修支出费用难以保障,长此以往,部分供水工程年久失修而出现老化问题,影响饮水安全。
(二)水价收取不合理
现阶段,在部分农村地区中,在饮水价格的收取上并未形成相对统一的管理规范,尤其是在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地区,经常出现饮水产权分配不明的问题,致使饮水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责任划分模糊问题出现[2]。此类问题的出现,还会影响后续一系列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构建问题出现,致使饮水安全工作得不到应有保障。
(三)饮水基础设施维修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在农村地区,部分农村由于在饮水安全工程的维修养护方面投入经费比较有效、或是缺少相应的政府资金支持,经常出现供水安全工程运行受阻、供水工程管理人员薪酬福利待遇低下的问题。
(四)运行管理模式过于单一
在当前时期下,由于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建设管理模式不够多样化,在极大程度上造成了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灵活性。与此同时,部分饮水安全工程施工期间,受到组织内部相关管控体制残缺的影响,部分应该加以维护的饮水安全管网并未执行应有的维修保养措施,导致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处于不良运行。
(五)饮水源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高
在部分农村地区中,由于当地居民饮水安全保护意识不足,再加上当地饮水安全管理部门人员的忽视,致使部分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工程开展并未被重视起来,造成部分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水质长期不达标,长期饮用后,对当地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同时,在饮水节约环保方面,部分地区对于该方面并不重视,长期浪费水资源,影响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分析
(一)加强农村饮水动态管理
进行农村饮水动态管理时,首先各个工程管理部门之间需要构建良好的协作关系,更加灵活的调配相关人员,提升农村饮水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准。其次,为了更好的确保不同工程建设部门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还应该就施工市场的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优化管理,营造良好的动态管理氛围。最后一方面,为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生产要素执行过程中更具科学合理性,还应该展开适宜的统筹规划管理工作,降低动态管理工作的管理费用支出,借以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二)构建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在建设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时,必须将工程建设政府管理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权责关系梳理清楚,促使整个饮水安全工程的具体生产经营流程更加明确、人力资源调配更加清晰、工程施工资金支出更加细致,尤其是在管理工作执行方面,提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饮水安全管理计划,设置监督部门将各项责任管理落实到工程施工实处。
(三)完善以项目成本为核心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在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管理时,项目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开展十分重要。首先,需要加大对项目成本管理的考核和监督控制管理力度,在考核方面,应该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标准对工程成本利用加以考评,并设立严格的奖惩制度。而在监督控制方面,工程各个合作方可以临时组建一支监督考察小组,该小组将会不定期针对项目成本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查验。其次,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安全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需要在项目成本管理期间制定完善的约束机制,即当成本支出额度超出一定数量时,必须认真分析,拿出解决办法,让成本支出在可控的范围之内,防止大数额资金额外支出。
(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配套改革工作
在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配套改革工作时,应该提前制定出工程建设管理框架,将其作为配套改革工作执行的基础。期间,针对工程施工期间利用到的各个生产要素进行管制,借以最大程度提升工程投入收益率。另一方面,所有参与到工程施工的各个部门,在保障分工合理的前提下,相互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在项目的审批、投资项目编制上进行改革,其中水利管理部门需要严格贯彻项目建设管理规划内容,不得擅自更改管理流程,最终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管理质量提升。
(五)积极开展建设管理创新工作
在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创新时,应该将农村当地的地质地形、水资源分布状况、当地居民居住数量调查清楚,借以更好的了解当地的饮水需求量。具体而言,在进行地理位置上与城镇距离比较短的农村饮水网络构建时,可以考虑将城镇中的供水网络延伸到周边农村地区,实现跨区域供水,最终实现“城乡一体”,提高农村地区供水安全性、保证率。
积极探索运营管护新方式,各农村地区可结合自身实际,借鉴政府采购、政府(民营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委托有专业能力的供水单位或专业维修养护服务公司提供维修服务,实现维修、管护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为提倡农村群众节约用水的意识,供水工程在管理上也可借鉴“阶梯水价”的形式来征收水费,同时强化群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总结: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也愈加严重。想要更好的提升农村饮用水的饮用安全,必须针对现有供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着手进行分析研究,将不足之处加以完善解决。
参考文献:
[1]唐振海.分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施工管理难点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12(35):289-290.
[2]祁强广.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改造工程的必要性分析——以盐池县柳叶洼等村为例[J].乡村科技,2017,16(35):84-85.
作者简介:
帅开红(1978-5)男,专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施工建设、设计、审计等工作。
论文作者:帅开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饮水论文; 农村论文; 安全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地区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