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山东省实验区的调查研究为样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山东省论文,调查研究论文,新课程论文,样本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477(2008)12-0001-06
一、问题的提出
经教育部批准,从2004年9月起,山东省作为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4个省区之一,率先推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2007年6月7日,山东省71万名首批参加新课改的学生走进高考考场。为深入研究高中新课程实施三年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高中新课程发展的决策建议,课题组于2007年4~6月间对山东省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分类整群抽样法,从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泰安、潍坊、滨州、聊城、德州、菏泽等10个市,随机抽取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各一所,每所高中抽取高一、高二、高三各两个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与有关市、县(区)和中学的教育行政主管人员、教研员、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和随机抽取的学生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度访谈。共调查学校20所,随机听课80余节,发放调查问卷29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29份),其中校领导50人,教师250人,家长160人,学生2440人。问卷为自编高中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分校领导、家长、教师和学生问卷4种样本,问卷包括对新课程的态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培训和素质提高、学校管理制度、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模块教学的实施、学分认定、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方案的反馈等8方面内容。问卷采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等形式,访谈内容主要按“访谈提纲”进行,最后将收集的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调查结果显示,在自上而下教育行政系统紧锣密鼓的部署与管理下,山东省各地和学校积极探索,精心组织,深入研究,实验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积累了初步的工作经验。例如大家对本次高中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师角色有所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新的校本教师培训和教研模式(制度)开始建立,传统的教学评价制度和高考方案得到改善,教育功能走向全面。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高中新课程实施决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各项工作开展的效果与预期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在社会氛围营造、政府条件保障、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模块化课程实施、学分认定、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考核评价和高考方案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困难。
二、高中新课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各界和学校参与支持高中新课程的力度和积极性与课改要求还有距离
1.阻碍新课程实施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
观念形成理念,理念支配实践。调查显示,仍有34.5%的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影响新课程实施的思想观念。如新课改受现行高考评价制度的影响大,新课程的理念与实际教学要求脱节、有些思路和做法流于形式等。从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组织上,也能反映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情况:依据考试大纲组织教学内容的占61.5%,依据三维目标和学生学习需要的仅占28.5%。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上,社会、学校和家长对高中新课程实验均持有共识,感到改革势在必行。但是从当前各自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对课程改革并非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实施,甚至有阻抗课程实施的倾向。存有畏难情绪、松劲思想和应付思想等的学校和教师大有人在,“穿新鞋走老路”、“戴着镣铐跳舞”的现象在部分学校依然存在。
2.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差距
新课程实施三年来,山东省对教师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形式多样的培训,既包括宏观层面的通识培训,也包含微观层面的具体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指导等校本培训。其中85%的教师参加了通识培训;65%的教师参加过典型案例教学评析的培训;37.5%的教师参加过有关学科知识拓展、课堂教学方法的培训;62.5%的教师参加过关于优秀教学录像分析的培训;42.5%的教师参加过有关展示一些专家对课改的认识与分析的培训。通过培训,教师的基本素质和适应新课改的能力有较大提高,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由于教师缺乏扎实的知识功底和化为人格精神的学识修养,导致在解读教材时捉襟见肘,与教学任务的高要求相距较大;由于教师缺乏用现代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指导备课与授课,导致教师无法理解“课程”是开放式的、个性化的、动态调整的、自组织的、自我建构的和超文本链接的,致使教学缺乏在预设基础上的创新与生成;由于教师的知识传授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欠紧密,教学缺少开放度,体验性效果较差;由于教师专业知识失之于广博,导致教师面对高度整合后的教材,不能很好地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方式,不能超越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视角向以能力为导向的方向转变。
3.新旧体制并存的挑战和困惑,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不够
新课程实验的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需要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齐心协力。调查显示,一些地方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对课程改革还很陌生,对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表现冷漠。在高考评价制度没有大的改变下,他们只关心结果、看重当前结果,不关心过程、不看重以后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课改进程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热情、决心和勇气。另外,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在师资、设备设施等方面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力度明显不够。例如对于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学科,学生分组实验基本上能开起来,而对地理和数学这两门课来说,很多重点中学连实验室都没有,更不用说做实验了。
(二)模块化教学的困难
新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组成。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是实现课程多样化、保障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前提和保证。[1]调查发现,模块教学在实施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部分学科教科书内容逻辑性不强,存在断层的现象。各模块教科书的内容不衔接,教材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各自为营,没有兼顾到其他模块的教学进度。这种内容不衔接的现象突出表现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导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弥补学生知识层的缺口,填补模块间的知识空隙,这就给教师教学带来了较重的负担和压力。二是课标要求与学时安排的矛盾较突出。表面上看,新教材呈现学习模块的教学内容似乎减少了,要求也降低了,但课后的练习难度大,高考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而不是教材,各科教学难免要添砖加瓦,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课改前感觉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2]例如数学新教科书在旧教科书的基础上删减了一部分内容,却又增加了算法、统计、积分等内容,内容层层加码。英语学科的教科书词汇量过大,而且教科书各章节的梯度偏大,对“听”、“说”、“读”、“写”的要求过高。
(三)选修课程必修化
根据高中新课改方案,选修课共需28个学分,约占1/3。但实际开设的选修课模块非常多,仅选修课Ⅰ就有100多个,再加上选修Ⅱ的模块(属于地方和校本教材),就大大超过必修课模块数量。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10%的学生认为本校的选修课开足开全了;有63.9%的学生认为本校的选修课根据师资情况确定;有16.1%的学生认为选修课基本不开。在所调查的教师中,有69.7%的教师认为选修课的开设主要受高考升学率的影响;有30.3%的教师认为是学校资源限制了选修课的开设。在教学中,部分教师已出现把选修课当成负担的苗头,有些学校甚至会为了高考把选修课变成必修课的延伸,出现了“选修课教学必修化”的问题,表现在:在教学方式上依然以讲授式为主;课时安排更为紧缺,只能采取蜻蜓点水的教学策略;学生缺乏深度探究,不能深入,故而不能浅出;教学缺乏开放度,许多应该有的实验、实践未能落实,未能搭建起教学与社会、生活的桥梁等。
(四)学分认定工作难度大
学分制淡化了考试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强化了基础性与过程性。学分制认定的难点在于:一是学分认定主体包括学生、同伴、家长、教师、学校等多主体,评价程序繁多,评价主体多元,环环相扣,环节过多。学分认定过程中的社会因素、人际因素干扰,不可避免地影响学分认定的公正性,难免造成学分认定的程序缩水,多元评价目标难以实现;二是学生能否顺利通过模块学业水平考试,与教师的命题水平、命题意图息息相关;三是学科特点的差异、班生规模也导致学分认定工作程序的差异,每科任课教师所任教的课时数、班级数、学生数不一样,工作量差距较大。以历史学科为例,按照规定每周14节,历史每周每班2课时,那么一个历史教师要完成教学工作量必须担任7个班的教学任务,每个班级基本上近60个学生,一个历史教师在一个学期里要面对400多个学生进行学分认定,显然也是不尽现实。
(五)学业水平测试有待完善
山东省教育厅正式颁发《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从2004级普通高中起,学生不再进行毕业会考,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学籍、考籍一体化管理,目的是有利于促进普通高中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学生学分认定规则客观、公正地认定学生学分,保证普通高中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客观性。本次调研中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反映学分认定与学业水平测试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地方,认为目前实施的学业水平测试有悖于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因为在学分认定的管理规定中明言:校长是学分认定的第一责任人;学分认定小组成员由同学科或同课程内容的任课教师担任,这等于是把学生学分认定的主动权交给了学校,引导学校采取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来促进学生发展。而学业水平考试如此实施,无异于原来的会考改头换面重新上阵,各校的学分认定委员会也觉得既然要进行学业水平考试,自身的工作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从目前实施的学业水平测试中看出,在考试科目的设置、测试的内容与形式、成绩记录、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六)课程资源短缺,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不强,现有课程资源利用率低
新课程改革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赋予地方和学校更大的课程自主权。目前各学校都积极努力,想方设法进行教学资源的建设,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35%的教师认为学校的课程资源不足;45%的教师认为学校的课程资源比较充足但是利用率很低;7.5%的教师认为学校的课程资源严重匮乏;12.5%的教师认为学校的课程资源丰富并且得到了有效利用。调查表明,课程资源意识狭窄,看不到资源的广泛性和丰富性,没有走出教材及教参的框限,尤其是对教师作为课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还很不到位,因而影响和制约着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和利用。如条件性课程资源中一方面是严重不足,严重匮乏,另一方面还有闲置和浪费,利用率不高;而素材性资源被忽视和埋没,未能有效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农村学校受制于人力、物力、财力诸因素的有限性,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和挑战。如果多开几门选修课,教室、场地就不够用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需要频繁使用的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等设施也未能配备完善,学校之间没有达成资源上的共享。再加上欠缺社会的配合,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资源及活动经费匮乏,组织有效的活动课程、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难度更大。
(七)高考评价标准和选拔方式单一,高考方案中基本能力测试差别小
高考“大一统”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人才选拔方式和标准的单一化,长期实行“千校一卷”,使层次、类型各异的高校无法根据自己的定位和需要选拔人才,高考分数成为录取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平时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品行修养和综合素质评价、其他能力及对社会或学校的贡献等因素。2007年山东省首批参加新课改的学生实施“3+X+1”高考方案,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3个科目,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1指基本能力,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学习领域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考生都要参加基本能力考试,卷面分值为100分,以考生卷面得分的60%计入高考总分,这是山东省适应新课程改革在考试上的创举。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有些学校课程开设的不全;二是有些学校从高三开始做针对性的专门备考基本能力训练。教师从互联网、课本和各地的模拟题中搜罗习题,给学生做,结果是所有选修课的教材,学生没看,老师都看了,看完了把知识点提炼出来,给学生复习;三是“1”的考试内容过于宽泛,在教学上难以把握和操作,加重了学生的课业、经济和心理负担。而且,对于音、体、美等学习内容也用考试的方法来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无疑又加重了“应试教育”的嫌疑。四是高考结束后,不同层次间学校的“能力”成绩差别不大,旨在考察各个学校新课程开设情况的基本能力题,区分度不大,难以全面考查学生能力。
三、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高中新课程实验需要从做规划与抓实施上下工夫,具体涉及的问题也比较多,以下重点从四个方面简述推进新课程的建议与对策。
(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政策措施条件保障到位,社会各界积极支持、通力协作的运行机制,是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前提
新课改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政府和学校等部门的关心支持和通力协作。一是争取政府、社会各界强有力的关心支持。高中新课程实施对教学资源如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图书馆、语音室、体育场地等教学设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政府要增加市、县(区)两级政府对教育财政的投入,允许学校有教师编制,保证每所学校都能达到实施新课程方案所需的基本条件。二是学校要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方案)》要求,立足实际,制定本单位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方案应对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与任务、基本原则、重点与难点、保障措施、进度与安排等做出科学周密的设计和安排。三是进一步强化课程实施的组织领导,包括:(1)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对学校实施课改工作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施过程加强指导与监控;(2)课程实施研究与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推进新课程的实施,研究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及推进的办法,具体解决课程的编制、教学过程管理、课改宣传、选课指导及指导手册的编制等工作;(3)课程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审定学校课程的设置;(4)学分认定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学分认定标准,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保证学分认定的公正、公平、公开;(5)选课指导中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发展方向,为学生选课提供建议和咨询。
(二)建立专家引领,以市、县(区)级教研为主干,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教研制度与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是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点
首先,省、市和县(区)级教研部门要始终站在实施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最前列。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专项经费,分期、分批选送教研员到高校、教科院研修。各学科教研员要自觉加强学习,做到思想常新,理念先进,在新课程实验中起到引领带头作用。各学科教研员要经常深入课程实验第一线,研究解决高中新课程实验中的突出问题,形成教学、教研和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支持网络;二是在“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和“为了学校”的校本思想指导下,学校成立以校长、教科处(或教务处)、各教研组(或年级组)、任课教师等组成的各层面的专门“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工作小组”。通过教师在行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积极探究,以及在学科教学中横向的联系、同伴互助、导师引领、跨学科合作等活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实施中的问题,使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学校要制定《校本教研成果考核评价与奖励办法》,规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计入专业发展成绩,并把教研工作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的主要指标之一,学校要采用逐级自评考核的动态评价方式,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晋升、职务评聘、业务进修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三是学校应与教研部门、高等学校等建立联系,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专业发展的网络;四是学校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先进学校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本单位新课程实验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力量开展专题研究,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措施。
(三)进一步完善高考制度和评价方案,促进课改方案向纵深发展,是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关键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中新课程实验是否成功,高考制度和评价方案的设计是成败的关键。当前,高考成为“指挥棒”,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以高考为中心,教与学的内容完全放在必考科目上,以考试代替评价,高考成为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尺度,已是不争的事实。[3]如果新的高考制度和评价方案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有可能使很多思路和想法流于形式。山东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指导方案体现了高考改革方面的进展,体现了“减轻学生负担、纠正文理偏科、适当加强外语、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素质和能力考核”等改革意图。高考结果也充分说明了高考和课程改革是正相关的,凡是改革到位的学校,今年高考的成绩都比往年有大幅度的提高。但还需要在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科目等方面不断完善,让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的学校和地区得到“实惠”,让“应试训练”抓不住“把手”,找不到“捷径”,让那些真正素质全面、综合能力强、特长突出、个性丰满的学生在考场能发挥好。笔者认为,推进制度创新是深化高考改革的关键,科目设置要符合高校人才选拔需要和学生学科性特点,考试命题和录取方式要全面改革。命题内容应进一步贴近时代、社会、考生的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为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导向的作用;在录取方式的改革中,引进“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将其与国家统一高考相结合,从文化知识、能力水平、成长过程、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共同构成普通高等学校录取的依据。进一步完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形成高校自我约束、政府宏观调控、社会有效监控的自主招录制度。
(四)着力解决好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是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催化剂
1.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山东省高中新课程实施三年来,各学校按照新课程方案的要求让学生在国家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自主地选择个别选修课程I和部分学校课程。但课程体系建设缺乏明确的理念指导,还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为此,学校要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一要按规定开设开齐国家必修课程。这其中除保证学术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外,还要按规定开设好技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领域的课程;二要加快学校课程的研发开设。认真研究学校课程的开发、师资培训、开课时段安排、教学管理、课程评价等诸多环节,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学校课程体系;三要多而精地开设好国家选修课程I。
2.科学安排模块教学
如何按照模块的要求实施新课程、推进学科教学,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需要高度关注并切实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求教师在模块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由于选修模块涉及了许多学科前沿的内容,教师必须进行知识更新,了解并把握模块的教学内容。即使是本学科高中课程的经典知识内容,也都按照模块教学的要求进行重整和优化;(2)细化模块教学目标,确定模块教学任务。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各模块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模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确定模块和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适时分配模块各部分内容的学时,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检测和评价每个学生对模块内容的学习效果,并及时进行反馈和矫正;(3)科学实施模块考核。模块考核的方式应当多种多样,不能只局限于闭卷笔答,还应运用开卷笔答、口试、实验操作、实践活动、论文和实物成果等方式。考核的难度、方式和对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参照是模块考核必须准确把握的三个要点。
3.优化综合实践课的开设
综合实践课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其中研究性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必修108学时,获6个学分,但各校在这方面的安排明显不足。由于受现行教学资源、考试制度及教学评价制度的影响,极易使这门课程的学习受到冲击。为解决好这些问题,一方面学校要通过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增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学时等,确保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和达标;另一方面将研究性学习的课时量分配到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各基础学科中去,结合学科教学,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然后逐步辐射到所有学科。实践证明,在基础性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推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的场地、设备和教材载体等问题,也促进了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负担。从而有效避免了由于现有考试制度及教学评价制度的制约,使“研究性学习”课程形同虚设等问题。
4.完善学分认定办法
学分认定是学生学业评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4]。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在学分认定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学分认定的内容、各部分所占比重、学分认定管理和学分认定步骤,务求做到客观、公正、合理。山东省实验中学学分认定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二者按照2∶8的比例对学生实行综合评价认定学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在学分管理上,成立学分认定小组,负责制定学分管理方案,统一学分认定程序,审核各模块学分认定办法;监督检查学分产生的全过程;公示学分,接受公众的监督举报并负责调查处理;监督检查学分管理员的工作(记录、登分、注册、归档);组织建立学生学分档案。在学分认定的步骤上:(1)学生向任课教师提出申请。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由学生按照学校要求向任课教师提出学分认定的申请;(2)任课教师提出认定意见。任课教师根据学分认定考试或考核成绩、学生的修习时间和学习过程表现,提出认定意见,填写学生学分认定申报表并上报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学科组;(3)学分认定委员会审定赋分。学分认定委员会下设的学科组对任课教师提出的认定意见和学生相关资料进行复核,报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批,学分认定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确定审批结果,认定委员会主任签署认定意见;(4)对于没有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补考或重考,通过后方可认定学分。
四、结束语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美好的理想,是有根据、有基础的,但过程是复杂的、系统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应做到学习到位、思想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保障到位和措施到位;高中新课程改革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校为本、科研引领、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和扎实推进的原则;高中新课程改革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控制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可承受的程度;高中新课程改革要以辩证的思想去认识和处理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标签:研究性学习论文; 课程资源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课程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高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