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小儿黄疸患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黄疸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接收治疗后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更为明显,且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黄疸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总胆红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黄疸;胆红素水平
【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014-02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bilirubin level in children with jaundice Zhang Shan.
Pediatrics, Qiongla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Qionglai, Sichuan 61153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bilirubin level in children with jaundice. Methods 74 children with jaundice we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17 to June 2018.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bilirubin level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after receiving treatment, 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evel of total bilirubin,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in children with jaundice,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Jaundice in children; Bilirubin level
小儿黄疸是临床上儿科十分常见的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儿胆红素在体内滞留,从而导致患儿皮肤黏膜或其他组织黄染[1]。黄疸主要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对于一般患儿来说,黄疸可以不治疗,一定时间后会慢慢消退,但是也存在一些例外,若患者患有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则会引起胆红素脑病,若不及时治疗,加上新生儿抵抗能力较差,后果十分严重[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黄疸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小儿黄疸的诊断标准,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均充分知情且自愿参加,随机分组,实验组患儿男性22例,女性15例,年龄2周至7周之间,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9例,年龄2周至8周之间,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纳入以及排除标准:①患儿未发现有窒息史;②患儿新生体重超过2.5kg;③患儿足月出生(>37周);④未发现有感染、新生儿肝炎等疾病;⑤排除厌食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蓝光照治疗,选取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和双面光照治疗仪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加服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每日3次,每次1g。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以及治疗有效率。患儿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如下:显效:患儿皮肤黄染现象消失,饮食以及大小便正常,精神状态良好;有效:患者皮肤黄染现象减轻,饮食以及大小便情况好转,血液中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经检测,血液中总胆红素水平上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资料主要为两种,一种为计量资料,检验方式为t检验,表达方式为(x-±s),一种为计数资料,检验方式为χ2检验,表达方式为n(%),经过分析后,若P值<0.05,则代表相对比的两组之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总胆红素水平比较
根据表1可知,实验组患儿经过治疗后胆红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总胆红素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儿治疗情况如下: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2.70%,对照组患儿治疗情况如下: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治疗有效率21.62%,两组患儿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一般多发于早产儿,且病理性黄疸为多,若患儿病情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加重,很可能会引发核黄疸,导致患儿死亡[3]。黄疸的致病原因较复杂,红细胞增多、血管外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等病情均会引发黄疸。中医认为黄疸发病一般因为母体内湿热,遗于胎儿,而胎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热邪久蓄,导致婴儿出生后肝胆疏泄失常,胆液外泄,面目通身皆黄。目前,小儿黄疸一般诊断依据为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临床特点。
本次研究采用茵栀黄进行治疗,其中含有黄岑苷、栀子、茵陈等成分,其中茵陈能够清热利湿,疏肝利胆,能够有效促进胆汁分泌以及排泄,降低血中胆红素。而栀子与黄岑苷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不仅能够对肝脏解毒功能起到促进作用,还能够加强抗菌消炎作用,防止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修复于再生。
【参考文献】
[1]付京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黄疸的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193-193.
[2]倪成苓.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黄疸150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7):48-49.
[3]林海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198-199.
论文作者:张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黄疸论文; 患儿论文; 胆红素论文; 水平论文; 小儿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