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邓紫霞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广州 510630

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选取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奇偶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和心绞痛发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模式。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其病程长、致死率高,发病时常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疼痛可蔓延至颈背和胃部,严重者甚至发展至心力衰竭[1],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因此,心绞痛发作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本文针对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6例,患者入院均行常规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按照就诊顺序奇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男29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43~77岁,中位年龄(55.38±3.64)岁,病程0.5~8年,中位病程(3.43±1.79)年;男28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为45~74岁,中位年龄(54.85±3.39)岁,病程0.5~7.5年,中位病程(3.56±1.84)年。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定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正确康复,按时用药。

观察组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一下方面。(1)知识普及:患者入院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理、正确的护理方法、治疗方案等,增加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必要时利用图片或多媒体等帮助患者理解,使患者树立保护意识,避开诱发因素。(2)心理疏导:由于冠心病心绞痛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加之医院的环境因素影响,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向患者介绍治疗效果好的病例,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3)健康指导:指导患者正确的恢复方法,适当进行锻炼,饮食要选用低脂肪、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过劳过累。指导患者身心放松训练的方法,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4)病情护理:动态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定时观察询问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患者采取平躺体位,给予头肩部和四肢适当的按摩,帮助患者放松身体,缓解不适。

1.3 指标观察

记录患者的并发症率和心绞痛发作率,并评定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

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定: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业务水平、与患者或家属的沟通交流是否到位、解疑答问、卫生环境等[2]方面,满分100分,分为满意(86~100分)、比较满意(60~85分)、不满意(小于60分)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行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心绞痛发作率

对照组出现心率失常6例、低血压5例、术后血栓3例、冠脉痉挛5例,心绞痛发作3例;观察组发生心率失常3例、低血压3例、术后血栓1例、冠脉痉挛2例,心绞痛发作1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心绞痛发作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心绞痛为其典型的表现症状。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基础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和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引起的心肌缺血[3]。冠心病心绞痛易反复发作,平时应多注意保护心血管,增强身体机能,在治疗的同时,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至关重要。

预见性护理又叫超前护理,是根据疾病的病情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预测,从根源处予以控制和预防的一种护理模式[4]。护理人员通过学习能够准确的辨别患者的病情并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和预防。提前排除可能导致发病的因素。研究表明,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本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进行了临床研究,将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干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率和心绞痛发作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护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关红,孙哲,田宁.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18):3086-3087.

[2]谢巧果.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J].中国保健营养,2017(30):343.

[3]胡晓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考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25):209-210.

[4]吴巧妹.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10):91-93.

[5]杨雪华.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7(21):194.

论文作者:邓紫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邓紫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