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水平关系的初步研究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水平关系的初步研究

岳彩萍[1]2018年在《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中医证型中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横断面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RA心血管病变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病科住院R A患者87例,辨证为寒湿痹阻证和湿热痹阻证,分别收集以下指标:①一般状况及人口学资料;②血液学指标:RA相关指标RF、抗CCP、ESR、CRP、IgA、IgG、IgM和血脂指标 TC、TG、HDL、LDL、ApoA1、ApoB、Lp(a),以及 UA、GLU、Hcy;(③心电图;④心脏超声:AO、LA、LVDd、LVDs、LVPW、EF、FS、SV、RV、RA、IVS、A/E;⑤颈动脉超声:颈动脉超声发生情况、颈动脉中层增厚情况和cIMT;⑥中医证型积分。分析不同中医证型RA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基线资料:在所有纳入的RA中,寒湿痹阻证47例,湿热痹阻证40例,所有患者均处于活动期。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WBC、RBC、RF阳性情况、抗CCP阳性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寒湿痹阻证HGB水平高于湿热痹阻证(P=0.021<0.05),而湿热痹阻证PLT、VAS评分、DAS28水平显着高于寒湿痹阻证(P=0.023<0.05 和 P=0.000<0.01);2.RA两证型间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指标:(1)RA两证型间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指标:①吸烟情况:湿热痹阻证吸烟比例高于寒湿痹阻证(P=0.033<0.05);②血脂情况:两组患者TC、LDL、ApoB、Lp(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G、HDL、ApoA1水平寒湿痹阻证均高于湿热痹阻证(P<0.05);③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患病情况:湿热痹阻证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寒湿痹阻证(P=0.018<0.05和P=0.047<0.05),而糖尿病、冠心病患病情况两组间无差异(P>0.05)④BMI、Hcy、GLU、UA情况:RA寒湿痹阻证和湿热痹阻证两组患者BMI、Hcy、GLU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寒湿痹阻证患者血UA水平高于湿热痹阻证(P=0.041<0.05);(2)RA两证型间非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指标:①炎症指标:RA湿热痹阻证CRP、ESR均显着高于寒湿痹阻证(P<0.05或P<0.01);②免疫球蛋白:RA寒湿痹阻证和湿热痹阻证两组患者IgG、IgA、IgM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心电图情况:RA寒湿痹阻证和湿热痹阻证患者在心电图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心脏超声相关指标:RA寒湿痹阻证和湿热痹阻证两组患者在AO、L A、LVDd、LVDs、LVPW、FS、RV、RA及IVS水平、A/E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EF、SV水平寒湿痹阻证高于湿热痹阻证(P<0.05);⑤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RA寒湿痹阻证和湿热痹阻证两组患者在颈动脉超声发生情况、颈动脉中层增厚情况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cIMT水平湿热痹阻证明显高于寒湿痹阻证(P<0.05);⑥用药情况:仅有来氟米特和醋酸泼尼松片的使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湿热痹阻证来氟米特和醋酸泼尼松使用比例均高于寒湿痹阻证(P=0.047<0.05和P=0.039<0.05),余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RA两证型间主要症状中医证型积分:RA湿热痹阻证在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屈伸不利等中医证型积分方面均显着高于寒湿痹阻证(P=0.000<0.01);4.RA相关指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指标的相关性:(1)RA相关指标与BMI和年龄的相关性:BMI与CRP呈正相关(r=0.236,P=0.028<0.05),与ESR、RF、抗C CP、VAS评分、DAS28、中医证型总积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年龄与RA相关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2)RA相关指标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ESR和CR P 均与 TC、TG、HDL、ApoA1 呈负相关性(P<0.05 或 P<0.01),与 LDL、ApoB、L p(a)无明显相关性(P>0.05);RF和抗CCP与血脂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VAS 评分与 LDL 呈负相关(r=-0.216,P=0.044),与 TC、TG、HDL、ApoA1、ApoB、Lp(a)无明显相关性(P>0.05);DAS28和中医证型总积分均与TG呈负相关(P<0.05),余无明显相关性(P>0.05);(3)RA相关指标与GLU、UA、Hcy的相关性:ESR与UA呈负相关性(r=-0.259,P=0.015<0.05),与GLU、Hcy无明显相关性(P>0.05);CRP、VAS 评分均与 GLU 呈正相关(r=0.232 和 0.293,P<0.05),与 UA、Hcy无明显相关性(P>0.05);DAS28与GLU、Hcy均呈正相关(r=0.244和0.274,P<0.05),与UA无明显相关性(P>0.05);中医证型总积分与Hcy呈正相关(r=0.264,P=0.013<0.05),与 GLU、UA 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RF、抗 CCP 与 GLU、UA、Hcy均无明显相关性;(4)RA相关指标与心脏超声相关指标及cIMT的相关性:ESR 与 LA 呈正相关(r=0.267,P=0.012<0.05),与 EF、FS 均呈负相关(r=-0.231 和r=-0.226,P<0.05),与 AO、IVS、LVDd、LVDs、LVPW、SV、RV、RA、cIMT 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CRP 与 LA、IVS、LVDs 均呈正相关(r=0.343、0.218 和 0.261,P<0.05 或 P<0.01),与 AO、LVDd、LVPW、EF、FS、SV、RV、RA、cIMT 无明显相关性(P>0.05);RF、抗CCP、VAS评分、DAS28、中医证型总积分与心脏超声各指标和cIMT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RA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湿热痹阻证心血管风险可能高于寒湿痹阻证;2.RA相关指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相关性。

吴朦, 胡镜清, 江丽杰, 唐有瑜[2]2016年在《冠心病中医证分类及其关联理化指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病证结合模式进行冠心病的现代研究是主要模式之一。冠心病中医证的特点多认为包括虚、实两类,虚多责之气、阴、阳,实多有血瘀、痰浊、寒凝、气滞等,且分布随时代与地域不同发生变化。大量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中医证与冠脉造影、心电图、心功能、脂代谢、凝血功能、血流变、内皮功能等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虽具参考价值,但结论不尽一致,提示单一指标与证的相关性可能不强,还需考虑群组指标与证之间的联系。

周玲凤[3]2004年在《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水平关系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冠心病人空腹血清胰岛素指标客观化检测,探讨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方法:对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痰阻心脉组、气虚血瘀组、肝肾阴虚组,分别测定其空腹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和空腹血糖在冠心病肝肾阴虚组>气虚血瘀组>痰阻心脉组,其中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各证型中有相关性(P<0.01),血糖、血脂与各证型的相关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此叁个证型中,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依以上顺序依次减低(P<0.01),并且与证型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冠心病中医证型与空腹血清胰岛素检测指标有相关性,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王薇[4]2013年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分布及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通过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分型与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探索能指导临床辨证分型的特异的指标,使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更为客观,有利于辨证标准的统一,为临床论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研究共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住院及门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81例,以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象、脉象作为辨证依据,对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明确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在纳入的病例中,每种辨证分型均选取一定数目的病例作为相关性研究对象,另选取健康体检人员2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在治疗前1周内对研究对象以及健康对照组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测心脏结构以及功能的相关指标并记录,分析证型与左心结构和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探索能指导临床辨证分型的特异的指标。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选的28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气虚痰瘀型103例,痰瘀阻络型39例,气虚血瘀型38例,气滞痰阻型28例,气虚痰阻型25例,气滞血瘀型24例,心阳虚衰型13例,气阴两虚型11例。心阳虚衰型以及气虚血瘀型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偏大,而且病程也较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心脏彩超指标比较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12项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均要劣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不同证型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的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气滞痰阻型和痰瘀阻络型患者的心脏指标IST以及LVPWT均要大于其他证型的冠心病患者;心阳虚衰型和气虚血瘀型患者的LVEDd以及LVESd较其他证型的冠心病患者要大;心阳虚衰型以及气虚痰阻型患者的E以及E/A值小于其他证型的冠心病患者,这两型患者的A值要大于其他证型的冠心病患者;气滞痰阻型以及气虚痰阻型患者的LVRT值要高于其他证型的冠心病患者;与气阴两虚型、气滞痰阻型、痰瘀阻络以及气虚痰瘀型患者相比,心阳虚衰型患者FS值较低;气虚血瘀型患者的FS值低于气阴两虚型、气滞痰阻型、气滞血瘀型、痰瘀阻络型以及气虚痰瘀型患者;痰瘀阻络型患者的FS值高于气滞痰阻型、气滞血瘀型、以及气虚痰阻型患者;与气阴两虚型、气滞痰阻型、痰瘀阻络以及气虚痰瘀型患者相比,心阳虚衰型患者LVEF值较低;气虚血瘀型患者的LVEF值低于气阴两虚型、气滞痰阻型、气滞血瘀型、痰瘀阻络型以及气虚痰瘀型患者;痰瘀阻络型患者的LVEF值高于气滞痰阻型、气滞血瘀型、以及气虚痰阻型患者。冠心病心绞痛常见证型与心脏彩超检测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与气虚痰瘀呈正相关关系的心脏彩超指标有SV,呈负相关关系的指标有IST、A指标;与气滞痰阻证呈正相关关系的心脏彩超指标有E、LVRT,呈负相关关系的指标有A、SV;与气滞血瘀证呈负相关关系的指标有LVRT、SV;与痰瘀阻络证呈正相关关系的心脏彩超指标有LVPWT、E、CO、 FS,而呈负相关关系的指标有LVEDd、LVRT;与气虚血瘀证呈正相关关系的心脏彩超指标有LVESd、E/A,而呈负相关关系的指标有LVPWT、LVRT;与气虚痰阻证呈正相关关系的心脏彩超指标有LVRT,而呈负相关关系的指标有E/A。结论: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包括本虚和标实两个方面,本虚即气虚、阴虚和阳虚,标实即气滞、痰浊和血瘀。本研究显示,气虚痰瘀型患者所占比例最多,这与气虚痰瘀构成了冠心病最基本的病机特点相符,此外,由于久病伤阳,久病成瘀,因此,研究中,心阳虚衰型、气虚血瘀型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偏大,而且病程也较长。本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心脏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指标均劣于健康对照组,这说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左室重构现象。冠心病心绞痛不同证型的心脏指标的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中医证型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以出现不同的心血管重构征象和表现,其中气滞痰阻型以及痰瘀阻络型患者要比其他证型患者的左室壁增厚更加明显,心阳虚衰型和气虚血瘀型患者的左室内径扩大程度比其他证型严重。心阳虚衰型以及气虚痰阻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要明显劣于其他证型患者。此外,与冠心病心绞痛其余大部分中医证型患者相比,心阳虚衰型以及气虚血瘀型患者的收缩功能减退的情况更为显着。已有研究表明,心脏结构以及功能的改变与病程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综合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心阳虚衰型以及气虚血瘀型患者较其它证型相比有更为明显的心血管重构的表现,因此,我们认为这两型患者的冠脉病变较为显着,病情较重,为冠心病中、晚期患者。冠心病心绞痛常见证型与心脏彩超客观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心绞痛气虚痰瘀证与心脏指标SV、IST、A密切相关,当SV数值越大,IST、A数值越小时,患者诊断为气虚痰瘀证的可能性愈大;冠心病心绞痛气滞痰阻证与心脏指标E、LVRT、A、SV明显相关,当E、LVRT的数值越高,而A、SV数值越低时,患者的证型就越倾向于气滞痰阻证;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与心脏指标LVRT、SV密切相关,LVRT、SV的数值越小时,患者诊断为气滞血瘀证的可能性就越大;痰瘀阻络证与心脏指标LVPWT、E、CO、FS、LVEDd、LVRT显着相关,LVPWT、E、CO、FS的数值越高,LVEDd、 LVRT数值越低时,患者的中医证型就越倾向于痰瘀阻络证;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与心脏指标LVESd、E/A、LVPWT、LVRT显着相关,LVESd、E/A的数值越大,LVPWT、 LVRT数值越小时,患者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可能性越大;冠心病心绞痛气虚痰阻证与心脏指标LVRT、E/A明显相关,LVRT的数值越大,E/A数值越小时,则患者诊断为气虚痰阻证的可能性也愈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常见中医证型与心脏彩超客观指标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这些特异性的指标可为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成为中医四诊范围外的一种中医辨证依据的拓展,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冠心病心绞痛中医临床辨证论治。

邱月娜[5]2012年在《115例住院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与常用理化指标关系探讨》文中指出目的:初步探讨北京医院中医科115例住院代谢综合征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常用理化指标的关系。通过数据挖掘进一步探索MS病机演变规律,明确痰浊、瘀血病理产物的实质及其可能在现代医学常用多项检测指标上的反映,以期在MS的中医辨证客观化、微观化道路上有所发现,为本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方面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结合文献报道、临床观察,辨证分为痰浊内蕴、阴虚热盛、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四型。收集整理MS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设计统一表格进行记录,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一般情况、病史的比较,证型与常用理化指标的关系。结果:1、115例MS患者老年组(年龄>60岁)所占比例最高,达63.5%。2、115例MS患者合并症中以脂肪肝所占比例最高,达73.0%。3、根据年龄分组后,痰瘀互结组>痰浊内蕴组>气阴两虚组>阴虚热盛组。其中气阴两虚组与痰瘀互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热盛与痰瘀互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BMI分组后,痰浊内蕴组>痰瘀互结组>气阴两虚组>阴虚热盛组。其中阴虚热盛组与痰浊内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根据脉压差分组后,痰瘀互结组>非痰瘀互结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根据糖尿病病程分组后,痰瘀互结组>气阴两虚组>痰浊内蕴组>阴虚热盛组。其中气阴两虚组和阴虚热盛组、阴虚热盛组和痰瘀互结组、痰瘀互结组和痰浊内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7、根据高血压病程分组后,痰瘀互结组>非痰瘀互结组,两组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1)。8、根据合并冠心病情况分组后,痰瘀互结组>非痰瘀互结组,两组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1)。9、根据空腹静脉血糖(FPG)分组后,气阴两虚组>痰浊内蕴组>阴虚热盛组>痰瘀互结组,其中气阴两虚与痰瘀互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根据餐后2小时指血血糖(PBS)分组后,气阴两虚组>痰瘀互结组>阴虚热盛组>痰浊内蕴组,其中气阴两虚与痰浊内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根据甘油叁酯(TG)分组后,非痰瘀互结组>痰瘀互结组,两组间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1)。12、根据D-二聚体(D-D)分组后,痰瘀互结组>非痰瘀互结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根据外周动脉B超结果分组后,痰瘀互结组出现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下肢动脉斑块、下肢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非痰瘀互结组;痰瘀互结组颈动脉和下肢动脉同时出现斑块的比例高于非痰瘀互结组;非痰瘀互结组颈动脉和下肢动脉同时无存在斑块的比例高于痰瘀互结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年老肾虚是MS发展的内在因素,又是MS后期虚损变证的关键。2、MS合并脂肪肝所占比例最高,达73.0%。3、痰瘀互结型为本课题MS的常见证型。4、MS中医证型演变与糖尿病、高血压病病程相关,与IR程度关系不大,“浊/郁、热、虚、损”只是MS复杂病机演变模式之一。5、MS痰浊内蕴组BMI最高,且与阴虚热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HOMA-IS最低,胰岛素敏感性最差。6、气阴两虚组、痰浊内蕴组IR水平高于阴虚热盛组、痰瘀互结组;气阴两虚是阴虚热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气阴两虚是IR较严重、血糖水平控制较差的阶段;痰瘀互结组HOMA-B水平最低,属于疾病后期的虚损变证,机体各种功能处于较低水平状态,IR表现为更深层次的含义。7、MS痰瘀互结型与外周动脉硬化、冠心病密切相关。

郑金发[6]2008年在《冠心病血清胆红素、血脂、冠状动脉造影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冠心病血清胆红素、血脂、冠状动脉造影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试图找出一些特异的客观指标,以引入中医对冠心病的辨证,使其辨证更加客观化,并为中医论治及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将收集的150例冠心病病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试行版)有关冠心病中医证候标准分为6证型;同时收集其血清胆红素、血脂和60例行冠脉造影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对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与血清胆红素、血脂、冠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冠心病的六个中医证型构成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2、本课题研究发现冠心病心血瘀阻组的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其它组,痰阻心脉组次之,与虚症组比较有显着差异。3、痰阻心脉组甘油叁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较其它组高,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着差异。4、痰阻心脉、心血瘀阻及气滞血瘀组冠脉以多支病变为主,而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心肾阴虚组以单支病变为主。实证组以重度狭窄及闭塞性病变为主,而虚证组以中轻度狭窄为主。结论:1、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及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2、冠心病各实证组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虚证组,故血清胆红素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虚证和实证辨证的一个参考指标。3、血脂,尤其是甘油叁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可为冠心病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一参考依据。4、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虚证和实证辨证的一个参考依据。

温金莉[7]2010年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及其并发症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趋势,发病人数日益增加。中医学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经验。而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精髓,是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基本方法和关键技术,但由于糖尿病辨证分型的方法颇不一致,证型繁多,且辨证分型因其主观性较大、客观指标不足,常常影响中医药的可操作性和可信度。随着现代医学的传入,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深入开展,辨证分型的科学性、正确性与客观性是中医药进一步发展与推广的关键。因此,目前对于糖尿病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通过查阅近些年来的文献,对目前2型糖尿病的辨证客观化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和展望,并探讨近年来中西医对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提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不同证型与客观指标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为丰富中医整体辩证的客观量化指标而努力,并尝试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从广安门医院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重新对其进行统一辨证分型(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叁型),并摘录其病情变化情况,包括症状、检查结果、糖尿病并发症的情况。正常对照组为在广安门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体检者各项理化指标均正常,未发现器质性疾病。再将各项指标在四组间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1.年龄,叁型间比较趋势:阴阳两虚>气阴两虚>阴虚热盛,但阴虚热盛组与其余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而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2.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体重指数,叁型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3.病程,叁型间比较趋势:阴阳两虚>气阴两虚>阴虚热盛,差异显着(p<0.05或p<0.01)。4.脂代谢和血尿酸,2型糖尿病各证型血脂水平和血尿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基本有显着差异(p<0.05或p<0.01);CHO、TG、LDL、VLDL、UA叁型间比较趋势:阴阳两虚>气阴两虚>阴虚热盛,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或p<0.01);HDL叁型间比较趋势: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5.高敏C反应蛋白,叁型间比较趋势:阴阳两虚>气阴两虚>阴虚热盛,有显着差异(p<0.05或p<0.01)。6.并发症,2型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病率按照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顺序逐渐升高。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多项客观指标水平的紊乱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病率均有在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叁型中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多项客观指标和并发症与中医的辨证分型有较密切的联系,有助于中医辨证客观化。同时也提示,在治疗糖尿病时,除了控制监测血糖,定期进行血脂、血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而尽早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全面控制血糖、血脂、血尿酸,可减少减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何金丽[8]2014年在《ABI、PWV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踝臂指数(ABI)及脉搏波速(PWV)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探讨这两项指标对冠心病中医辨证的指导意义。方法:采取病例调查方法收集187例,经临床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患者107例,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一科;健康体检者80例,来自该院体检中心,时间为2012年8月-2013年12月,根据四诊信息将纳入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VP-1000)检测血管功能性指标ABI和PWV,根据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取得结果。结果:1.调查病例中冠心病中医分型主要包括:痰浊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寒凝心脉型,心阳虚衰型。2.冠心病组ABI异常者27例,占总病例数25.23%,健康对照组ABI异常者9例,占该组例数11.25%,经统计比较,冠心病组ABI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可见ABI的异常与冠心病有一定相关性。3.冠心病组PWV异常者76例,占总例数71.03%,健康对照组PWV异常19例,占到总病例数23.75%,两组之间相比较,冠心病组PWV异常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p<0.05),可见PWV的异常与冠心病有密切相关性。4.经统计,痰浊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四类型的ABI异常率无差别(p>0.05),但是在本研究样本计算过程中,我们发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患者的ABI异常率明显高于其它叁种证型,分析统计结果,可能与研究中的样本含量较少有关。5.经统计分析显示脉搏波速的异常率在冠心病各证型中比较有差异(p<0.05),其中气滞血瘀型与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兼血瘀两型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兼血瘀两型脉搏波速异常率明显高于痰浊血瘀型和气滞血瘀型,且痰浊血瘀型高于气滞血瘀型,但后两者比较并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1.在辽宁地区,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以痰浊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四型为主,但对于当地冠心病证型的分类研究,尚且需要进行大样本数据调查。2.踝臂指数(ABI)对于预测冠心病的发生有积极意义,对冠心病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有一定指向意义。3.脉搏波速(PWV)不仅可以预测冠心病的发生,而且对指导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辛亚然[9]2010年在《冠心病中医辨证与血浆NO,NOS,SOD等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胸闷胸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因此冠心病的防治研究成为医学界的重要课题。我国古代医籍中虽然没有“冠心病”这个病名,但却有许多相关记载,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可归于“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历代中医古籍中对冠心病的记载为后世医家研究、诊治冠心病奠定了基础。本文以临床研究方法为主,在收集冠心病心绞痛病例资料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希望能够对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个较为客观的指标和依据,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目的:观察冠心病中医各证型的分布,并探讨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血糖、血脂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寻找客观依据,借助现代医学研究手段量化中医辨证分型,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91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四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糖、血脂等各项检验指标,通过统计软件分析,找出它们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分为八个证型,本次收集病例以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痰阻心脉证、心血瘀阻证为主。2、入选病例四组证型之间年龄、性别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表明本次研究病例具备可比较性。3、入选病例四组中医证型之间的NO、NOS、SO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四组证型之间比较,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痰阻心脉证高于其他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痰阻心脉证低于其他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甘油叁酯、血糖四组证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将91例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70岁以下为第一组,71岁以上为第二组,NO、NOS、SOD两个年龄段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脂、血糖在两个年龄段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将91例冠心病患者按性别分组进行比较,NO、NOS、SOD与冠心病患者性别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脂中TC、TG、LDL-C、FBG在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HDL-C在性别之间比较有差异,女性高于男性(P<0.05)。结论:本次研究中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以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阻心脉、心血瘀阻四个证型为常见证型。入选病例四组中医各证型之间的NO、NOS、SO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以上指标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标准有待进一步考虑,尚需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病例研究。冠心病痰阻心脉证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其他组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其他组明显降低,血糖及甘油叁酯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冠心病危险因子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可能与中医证型痰阻心脉证有关。

陈明[10]2007年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探讨》文中认为目的:高血压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高血压病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而且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本病,符合治疗个体化的原则,疗效优势更明显。而高血压病患者常伴发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本课题拟分别观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并按照辨证分型标准进行严格辨证,以探讨高血压病各证候与上述叁方面指标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高血压病中医各证候做出客观化诊断,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规范化治疗,并可尽早预测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最可能的伴发疾病,尽早预防与治疗。方法:对80名入选患者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确定的辨证标准,将入选患者辨证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四型。每组患者均化验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分别进行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的统计。结果:(1)高血压病不同证型血脂水平比较:高血压病痰湿壅盛组与正常对照组的TC及TG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高血压病痰湿壅盛组与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叁组相比,TG有显着差异(P<0.05)。(2)高血压病不同证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比较:①就FBG而言,高血压病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意义(P<0.05)。②就F-INS而言,高血压病肝火亢盛组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其他叁组(P<0.05)。③而对于ISI而言,高血压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意义(P<0.05)。高血压病各证型之间胰岛素敏感性排列顺序为阴阳两虚>阴虚阳亢>痰湿壅盛>肝火亢盛。(3)高血压病不同证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高血压病组各证型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HbA1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资料显示,胰岛素抵抗存在于高血压病各证型之中,IR及HI以肝火亢盛型为盛,ISI的顺序依次为阴阳两虚>阴虚阳亢>痰湿壅盛>肝火亢盛。而在高血压病各辨证分型中,TG升高主要存在于痰湿壅盛型中。故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可以作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 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中医证型中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横断面研究[D]. 岳彩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2]. 冠心病中医证分类及其关联理化指标的研究[J]. 吴朦, 胡镜清, 江丽杰, 唐有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

[3].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水平关系的初步研究[D]. 周玲凤.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4].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分布及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D]. 王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5]. 115例住院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与常用理化指标关系探讨[D]. 邱月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6]. 冠心病血清胆红素、血脂、冠状动脉造影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 郑金发.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

[7].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及其并发症相关性研究[D]. 温金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8]. ABI、PWV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 何金丽.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

[9]. 冠心病中医辨证与血浆NO,NOS,SOD等的相关性研究[D]. 辛亚然.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10].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探讨[D]. 陈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水平关系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