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蛋白质”应该改成“多肽链”(论文文献综述)
徐金龙[1](2021)在《胶原纤维可食用膜的机械性能改善策略及相关机制》文中提出在食品包装市场中石油基聚合物被广泛使用,但其不可生物降解和不可再生性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天然可食用聚合物制备的可食用膜作为新型的食品包装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在商业上应用最成功的一种是以胶原纤维为原料制备的可食用膜。但因生产过程涉及胶原纤维原始结构的破坏和重组,胶原纤维膜已不再具备原有天然胶原纤维的交联网络结构和理想的力学特性。以还原天然胶原纤维膜机械性能为目标,本研究以加工过程中胶原纤维结构变化重组规律研究为基础,探讨p H及热处理改变胶原纤维溶胀、解聚的规律,研究不溶性微米/纳米纤维素、可溶性多糖与胶原纤维共混网络改善胶原纤维膜机械性能的机制,同时,针对化学交联剂戊二醛处理带来的胶原纤维膜延展性的不足,考察两种天然蛋白交联剂原花青素和谷氨酰胺转氨酶的作用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pH调控纤维溶胀改善胶原纤维膜的机械性能:胶原纤维的溶胀程度具有p H依赖性,在p H 1.5~4.0之间,p H 3.0时纤维的溶胀程度最大,形成的胶原纤维膜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也最高。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荧光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不同p H下胶原纤维的溶胀程度差异影响了胶原纤维的堆叠交织程度,高溶胀带来的高堆叠交错使膜结构更加致密紧凑,从而获得优良的机械性能。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图谱分析结果表明,过低的p H会导致胶原三螺旋结构的解聚,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含量的降低以及氨基酸侧链的暴露程度的提升,甚至部分胶原纤维被降解为小分子的蛋白,从而导致胶原纤维膜机械性能的劣化。对不同p H条件下所制备的膜中和前后的性质对比发现,中和后的膜机械性质仍具有类似于中和前膜的p H依赖性。2.纤维素共混堆叠改善胶原纤维膜的机械性能:微米级纤维素(CM)和纳米级纤维素(CN)的添加均能提升胶原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其中CN的作用效果更强,在添加量为8%时可提升膜干态、湿态和煮后拉伸强度20.2%、187.6%和101.4%。流变学性质、热力学性质变化和FT-IR研究结果显示CN与胶原纤维间存在更强的氢键相互作用,归因于CN较小的粒径和更大的比表面积。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结果发现CM和CN在胶原纤维间的存在形式不同,其中CM穿插于胶原纤维网络间且部分堆叠在膜的表面,而CN充分地分散堆叠于胶原纤维网络间从而起到更好的增强作用。膜溶胀率、透明度和水接触角的变化对应了CM和CN在胶原纤维网络间存在形式的不同和相互作用程度的差异。3.可溶性高分子填充改善胶原纤维膜的机械性能:流变学分析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在33.0°C和42.8°C分别出现了热致预变性和主变性过程。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膜溶解性测试结果表明,预热处理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部分胶原纤维发生解聚,可溶性低分子量蛋白的生成量随热处理温度上升而增多。SEM观测结果证实,溶出蛋白质具有填充胶原纤维网络,改善胶原纤维膜阻隔性能的作用。不同温度热处理胶原纤维膜的拉伸测试结果显示,低于主变性温度的热处理对膜的机械性质无显着影响,超过主变性温度的热处理(≥45°C)降低了膜的拉伸强度。荧光观测结果表明低于主变性温度的热处理对胶原纤维网络结构无影响,而高于主变性温度的热处理导致了纤维结构的部分解聚使得膜拉伸强度减小。FT-IR和XRD图谱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加热处理促进了胶原三螺旋结构的解聚,且解聚程度随着预处理温度的提升而增加,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卷曲结构含量降低,对应了溶出蛋白含量的提升和膜机械性质的变化。针对胶原纤维解聚溶出的胶原蛋白对膜性质的改善有限,尝试将酸溶性高分子壳聚糖(CHS)外源引入胶原纤维网络以增强膜的网络结构。研究结果显示CHS的加入显着提升了胶原纤维膜的机械性能,在16%添加量下膜的干态、湿态和煮后拉伸强度分别最大提升了30.0%,398.8%和433.5%(p<0.05)。荧光观测结果显示CHS分子沿着胶原纤维网络进行分布和粘附,同时CHS自身形成的网络与胶原纤维网络相互穿插共存形成了稳定的双网络结构。超景深显微镜和SEM观测结果显示CHS与胶原纤维混合良好且促进了胶原纤维束的展开,有利于CHS的填充和互穿网络的形成。热力学分析,FT-IR和XRD研究结果表明CHS和胶原纤维间存在强烈的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同时CHS也促进了膜中α-螺旋和β-转角含量的提升,从而改善了膜的机械性能。4.蛋白交联改善胶原纤维膜的机械性能:天然蛋白交联剂原花青素(PA)、谷氨酰胺转氨酶(TG)和化学交联剂戊二醛(GA)分别通过氢键及疏水相互作用、异肽键和席夫碱的形式在胶原分子间构建连接。三者交联机制的差异带来了膜不同的机械性质变化,PA和TG对于膜干态和湿态拉伸强度的提升,可以达到与GA类似的作用效果并维持膜较高的断裂延伸率,避免了GA交联带来的膜延展性的降低,归因于前者所形成的交联键更低的键能;GA对于膜的煮后拉伸强度作用效果最好,但显着降低了膜的断裂延伸率,TG次之,PA无显着影响。流变学和荧光观测结果显示PA添加量为6%时诱导的蛋白分子间相互作用最强,更高的添加量导致了蛋白的过度聚集,对应了膜机械性质的变化。交联度测试结果表明TG和GA浓度的提升带来了蛋白交联度的提升,与膜机械性质的提升相关。XRD分析结果显示PA,TG和GA分别最大程度缩小胶原的分子间距至10.93?,10.93?和10.53?,表明了交联作用的产生,同时也部分破坏了胶原的三螺旋结构,对应了高交联度下膜机械性能的下降。热力学性质变化和FI-IR分析结果表明三种交联剂均促进了蛋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增强和不同的二级结构变化。SEM观测结果显示除了6%和8%添加量下的PA,三者交联作用产生的新的化学键对膜的微观网络结构无显着影响。
陈媛,蔡禾,李利,王林杰,仲涛,张红平[2](2021)在《山羊TNNT3基因可变剪切及其对骨骼肌细胞分化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快速骨骼肌肌钙蛋白T(fast skeletal troponin T3,TNNT3)作为肌钙蛋白(troponin, Tn)家族成员,调节横纹肌收缩、参与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并影响家畜肉质性状。通过获得山羊TNNT3基因的可变剪切体,分析山羊TNNT3基因可变剪切的表达模式及其在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深入解析TNNT3基因在山羊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NCBI已公布山羊TNNT3基因(NM001314210.1)和牛TNNT3基因(XM010821200)mRNA序列,使用软件Primer Premier6.0设计引物,以简州大耳羊胚胎期和出生后7个阶段骨骼肌为试验材料,克隆测序获得山羊TNNT3基因的CDS区可变剪切体,利用软件ORF Finder、EditSeq、DNAMAN、ClustalW和MEGAX10.1.8等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设计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RT-qPCR)及半定量引物,研究TNNT3基因剪切体在7个不同组织(背最长肌(longissimus dorsi muscle,LD)、半膜肌(semimembranosus muscle,SM)、心、肝、脾、肺、肾)和7个发育阶段(胚胎期E75、E90、E105和出生后B3、B45、B150、B300)肌肉组织(背最长肌和半膜肌)中表达模式;此外,对转录本TNNT33进行体外编码能力检测确定其具有编码蛋白的能力,并在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MuSCs)中过表达,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以及检测标志基因的表达变化,研究其对山羊MuSCs分化的作用。【结果】(1)TNNT3(NM001314210.1)CDS区全序列主要含有18个外显子,其中外显子16/17相互排斥,转录后单一表达。克隆发现山羊TNNT3基因5个新转录本(TNNT31—5),其外显子数分别是15、15、20、16、14。(2)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山羊TNNT3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牛、猪等哺乳动物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而与鱼类和爬行类动物的一致性较低,说明TNNT3基因序列在哺乳动物高度保守。(3)TNNT3 mRNA在背最长肌、半膜肌、心、肝、脾、肺、肾7个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在骨骼肌中高度富集(P <0.01),心脏及肺次之,其余组织中较低;TNNT3 mRNA在背最长肌和半膜肌中的表达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中,胚胎期TNNT3在半膜肌的表达量高于背最长肌(P<0.05);出生后则背最长肌中高于半膜肌(P<0.05)。(4)山羊TNNT3基因转录本TNNT33重复出现保守的外显子9—11(138bp),体外翻译实验显示其可编码蛋白且蛋白大小与预期基本相符(37 kD);相较于对照组,在山羊MuSCs中过表达该转录本使肌分化标志基因Myomaker、MyoG和MyH4 mRNA极显着升高(P <0.01)。【结论】获得了山羊TNNT3基因具有完整CDS区5个新可变剪切体,TNNT3主要在肌肉组织(背最长肌和半膜肌)中高表达,在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且促进成肌分化。初步表明TNNT3基因在动物肌肉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刘雪[3](2021)在《职前生物学教师搜题软件使用方式对SMK水平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蒋琪[4](2021)在《高中生物学错题资源利用的调查及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的深刻变革对学生培养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学会学习的能力,最终发展成为自身的内在素养。高中生物学习中对错题的收集整理、归纳反思、回顾与交流均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强化学会学习的过程。学生反复出错的现象就是对生物错题资源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遗传”这一版块,学生难以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学习时存在困难,基于此本文就高中学生在“遗传”版块中错题资源利用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成都市某重点中学高一年级4个班共17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随机抽取学生开展访谈,再与一线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及教师眼中错题资源的利用现状。对调查结果分析后得到高中学生利用生物错题资源的现状:一是学生普遍具有利用生物错题资源有利于自身生物学习的观念,但对待错题的态度、利用错题的策略和行为上表现出自觉性不高、执行力不够的现象。二是男生在对待错题资源的观念及策略维度上稍好于女生,在错题资源利用态度和行为维度无显着性别差异。三是不同学习水平学生在错题资源利用的四个维度上存在差异,中等学习水平学生的错题利用态度,行为和策略方面有待提升。四是错题资源利用的观念与态度维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策略与行为维度之间呈现强相关关系,即观念可能影响学生的态度,策略与行动呈现相伴随性。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实际提出以下错题利用策略:学生需要拒绝“无效错题本”、建立有效错题资源、高效利用错题资源,教师则需要加大错题资源监管力度、扩大交流平台、建立教师错题库,以便提升生物错题资源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利用。基于以上策略进行具体实践研究:使用笔者提出的错题利用策略后,定时检查学生错题本,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请教师协助指导学生管理、利用错题资源。在学期结束时对比相同学习水平班级(2、3班)、相同教师教学不同班级(2、4班)在使用以上策略前后的差异,得到以下结果:使用了本文中提出的错题利用策略的班级(2、4班)在生物学习水平出现明显上升的现象,错题利用策略与原来保持不变的班级(3班)学习水平无明显变化,同时班级优生率增长低于2、4班。在此过程中,基于学校大数据平台——极课云进行班级高频错题资源汇总与分类,最终形成必修二错题资源库的研究成果。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错题利用策略是有效的,学生需要及时建立并利用好生物错题资源,教师做好监督、监管工作,帮助学生利用错题资源更好的学习高中生物。
吕大帅[5](2021)在《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FtsZ原丝纤维的组装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Filamentous temperature sensitive mutant Z(FtsZ)是与古老微管蛋白同源的鸟苷三磷酸酶,它可以聚合成一个环状结构-Z-ring(Z环)。Z环在细胞一分为二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将联合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粗粒化模型的方法来探究核苷酸调控下的FtsZ蛋白的构象运动和协同组装机制。主要内容如下:1.核苷酸调控下的FtsZ三聚体组装动力学的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原丝纤维顶端界面比底端界面具有更大的固有结构动力学,揭示了FtsZ原丝纤维的顶端为动力学上的解离端,底端为组装端。Guanosine triphosphate(GTP)水解能够调控亚基-亚基界面或者环处的二级结构柔性,促进亚基的结构重排。自由能形貌图分析揭示了亚基和二聚体存在多个亚态构象。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核苷酸调控下亚基内和亚基间的协同运动机制,提供了FtsZ协同组装的分子基础。2.亚基-亚基和亚基-核苷酸间相互作用细节的结合自由能分析。通过对最后100 ns轨迹的分析,获得了三种类型的二聚体构象。结合自由能计算显示,三种类型二聚体亚基-亚基间的结合自由能为-45.25 kcal/mol、-39.74 kcal/mol和-50.24kcal/mol,亚基-核苷酸间的结合自由能为-45.34 kcal/mol、-3.68 kcal/mol和-15.82kcal/mol。结合自由能结果揭示了一条可能的由三种类型二聚体构象组成的组装路径。此外,我们通过氨基酸水平上的自由能分解,识别了参与核苷酸调控以及参与单体-单体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揭示了FtsZ组装的能量基础。3.基于粗粒化模型的FtsZ协同运动研究。首先,我们利用高斯网络模型计算了四种亚基结构的第一慢运动模式,识别了它们的共有运动轴心,揭示了运动模式的幅度与亚基结构相关。其次,我们用各向异性网络模型对31聚体原丝纤维进行了研究,发现运动模式1、10和16展示出了大尺度的功能性运动,运动模式172、189、259显示了亚基内及亚基间高度的协同性运动。最后,交叉相关图的分析揭示了二聚体和三聚体存在强烈的亚基内部和亚基间的协同运动,而单体内部的协同运动则非常有限。这些发现与之前实验的结果一致,揭示了多聚化增加了FtsZ组装的协同性。
张楠[6](2021)在《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复合物识别研究》文中认为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生物学研究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蛋白质复合物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且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蛋白质复合物由多个蛋白质结合形成,是探索复杂生命过程的基础。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可看作是由多个蛋白质复合物构成,但由于PPI数据存在噪声等问题,导致识别准确率不高。因此,识别蛋白质复合物并理解其功能特性成为生物学中的热点问题。构建PPI加权网络并设计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可用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两个工作:(1)针对PPI数据质量问题和对生物特征考虑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拓扑结构特征和生物特征信息的加权网络构建方法—TSSN方法,依据边聚集系数和GO术语信息计算蛋白质间的相似度,并将其作为权值构建PPI加权网络。实验表明本方法过滤了噪声数据同时考虑了生物特征,获得了更好的识别效果。(2)针对传统算法主要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而忽略了蛋白质复合物自身结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居节点扩展聚类的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NNEC算法。计算节点权值并降序排列形成种子节点集,遍历种子节点的一阶邻居;其次将节点在其二阶邻居图中进行扩展;最后依据复合物的紧密度合并各子模块,完成复合物的挖掘。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更准确地识别出更多的蛋白质复合物。
孙杨[7](2021)在《基于比较转录组学分析代谢改造粘质沙雷氏菌JNB5-1高效合成灵菌红素》文中研究指明灵菌红素(Prodigiosin,PG)是主要由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由于其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癌活性,并且可以替代合成着色剂,有望成为食品着色剂的来源等特性,微生物法合成PG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S.marcescens JNB5-1可以在30℃时高效合成PG,但在37℃或更高的温度下其合成PG的能力会明显受到抑制,研究其受温度调控对于指导PG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初步解析了温度调控灵菌红素合成的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对S.marcescens JNB5-1进行了系统代谢工程改造,显着提高了重组粘质沙雷氏菌合成PG的效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粘质沙雷氏菌灵菌红素合成型(30℃培养)和非合成型(37℃培养)分别在12 h、24 h、36 h取样,通过转录组测序探索PG合成的机制。首先,合成型分别在profile0、1、3中富集到871、422、1029个差异基因,非合成型分别在profile 4、7、6中富集到792、613、684个差异基因。其次,合成型和非合成型之间分别鉴定出751、1702、1941差异表达基因。具体而言,低温有利于PG合成基因簇基因的转录表达,而较高温度则导致翻译、二硫键等基因转录水平下降(暗示蛋白质的不稳定)。同时,群体感应(AI-2),双组分调节系统(Pho BR和Kdp DE)和sRNA(Csr A和Hfq)等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在30℃时上调,以调节PG的生物合成,并参与菌株的毒力和PG的外排。此外,与PG合成相关的代谢途径,例如丙酮酸、不饱和脂肪酸、谷氨酸、精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蛋氨酸和S-腺苷蛋氨酸代谢途径,其编码基因响应温度调控,并且代谢流在30℃时指向PG的生物合成。然而,抑制因子Cpx AR、CRP、Glr KR和Ssr S的转录水平在37℃发生了上调,可能与粘质沙雷氏菌在37℃不能合成PG有关。(2)在37℃或更高温度下,PG合成途径中的氧甲基转移酶(PigF)的转录水平急剧下降。因此,我们尝试通过设计多聚核苷酸片段(polynucleotide fragment,PNF)并将其引入pig F基因和灵菌红素合成基因簇来改善PigF及基因簇的转录稳定性,并观察其对PG产生的影响。首先,利用gfp作为报告基因发现,在3’-UTR添加PNF可以显着提高其mRNA的半衰期。其次,对PNF工作原理进一步分析发现,PNF改变了基因转录水平而不是翻译速率,从而增加了蛋白质表达量。当PNF长度在9 nt和12 nt之间,腺嘌呤的占比约为73-84%时,PNF更有效的改善基因的表达。最后将效果最好的PNF“AAATTT”引入pig N基因,发现PNF可以有效地提高粘质沙雷氏菌合成PG的能力,重组菌在37℃液体LB培养基中能合成PG。(3)随后,通过理性设计二硫键来消除PigF中游离的半胱氨酸进而提高PigF的热稳定性。首先,通过定点突变获得PigF突变酶G176C/M245CPigF、S53CPigF和G176C/M245C/S53CPigF,并验证其二硫键的形成。其次对突变酶热稳定性研究发现,突变酶在热稳定性和半衰期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提高,G176C/M245CPigF(6.70 min)、S53CPigF(8.15 min)和G176C/M245C/S53CPigF(8.31 min)的半衰期分别是野生型PigF(4.42 min)半衰期的1.52、1.84和1.88倍。尤其是G176C/M245C/S53CPigF的催化效率和比酶活方面较原始酶分别提高了56.0%和50.1%。最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二硫键的引入并没有显着改变突变酶的二级结构但提高了酶的刚性,从而提高了热稳定性。(4)CpxR蛋白是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的OmpR家族转录调节因子。首先,通过q PCR对cpx系统动态转录水平分析发现,该系统响应温度变化,在37℃时cpx系统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上升,而在30℃时其转录水平降低。其次,S.marcescens JNB5-1中cpxR的插入失活增加了PG的合成量,发现在JNB5-1ΔcpxR中,涉及pig基因簇以及脯氨酸、丙酮酸、丝氨酸、蛋氨酸、S-腺苷蛋氨酸等代谢途径中的基因的转录水平均显着增加,从而促进了PG的合成。最后,EMSA结果表明,CpxR可以与pig基因簇的启动子结合,并抑制JNB5-1中PG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调控灵菌红素合成。细菌双杂交、Pull-down和体外磷酸化实验确定第51位天冬氨酸为CpxR的关键磷酸化位点且CpxRD51A不能与pig基因簇的启动子结合,从而确认JNB5-1通过磷酸化激活转录CpxR行使调控功能。(5)通过组合优化粘质沙雷氏菌中灵菌红素合成基因簇基因转录稳定性、PigF蛋白稳定性、解除CpxR的抑制、重塑PG合成代谢流,获得一株高产PG重组菌株JNB5-1/S4。经1L摇瓶发酵实验,JNB5-1/S4在30℃合成PG最高产量可达10.03 g/L,比原始菌JNB5-1提高了86.8%;在37℃合成PG最高产量可达0.87 g/L,比JNB5-1高129.6%。
张小玉[8](2021)在《牛血清白蛋白辅助的金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纳米材料由于独特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荧光等光学性质,在分析检测与传感、生物标记、生物成像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蛋白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常用来合成金纳米材料,其中牛血清白蛋白(BSA)因其价廉易得、功能基团丰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被视为最理想的合成金纳米材料的配体之一。本论文利用BSA辅助合成了多种金纳米材料,系统地研究了BSA在合成中的作用机制,调控了金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并进一步探索了它们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分析与检测等方面的应用。首先,以BSA分子为配体,合成了高稳定的金纳米花,研究了BSA在金纳米花形成过程中起的作用,通过改变BSA的浓度或还原剂的量可调控金纳米花的尺寸。包覆在金纳米花表面的BSA配体不仅赋予了它优异的抗熟化能力,而且根据BSA的等电点,还可实现对带相反电荷染料分子的选择性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响应。其次,以BSA聚集体为模板,利用种子生长法合成了BSA@Au核壳粒子,通过调节生长溶液中微量银离子的浓度,金壳上金粒子的分布由稀疏到紧密,伴随着共振峰位的红移和粒子溶液颜色的变化(从红到蓝)。其中蓝色的BSA@Au粒子对谷胱甘肽分子有优异的光学响应能力,随着谷胱甘肽浓度的增加,金壳上金粒子之间的距离增大,等离子体耦合效应减弱,导致共振峰位发生蓝移,粒子溶液的颜色由蓝变红。基于此建立了对谷胱甘肽的比色检测方法,它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优异的抗干扰能力,可应用于对实际样品的检测。另外将该反应体系扩展到BSA@Ag核壳粒子的合成,分别以柠檬酸钠或组氨酸为配体,通过调节种子的量调控了BSA@Ag粒子的光谱,所得粒子对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谷胱甘肽均具有良好的光学响应能力。再次,研究了以BSA分子为还原剂和配体合成金纳米簇(Au NCs)的反应体系,系统考查了Na OH加入时间和浓度对BSA还原能力和BSA-Au NCs荧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a OH加入时间和浓度的改变均影响了溶液的p H,进而影响BSA的还原能力,在一定范围内BSA-Au NCs的荧光强度随BSA还原能力的提高而增大。据此优化了该反应体系,提高了BSA-Au NCs对铜离子的荧光响应性。最后,以BSA分子为水凝胶骨架、还原剂和配体,原位制备了BSA-Au NCs荧光水凝胶,研究了Na OH和BSA浓度对水凝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纳米簇的产生可能对水凝胶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所得BSA-Au NCs水凝胶具有可塑形、自愈合的性质,在组织工程、生物标记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李柳[9](2021)在《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生物学习题评价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行学校教育体系中,高中生物课后练习的设置和评价方式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不仅不能充分发挥课后习题在助学促学上的独特作用,还缩小了师生在评价中可获取的反馈信息。本研究将SOLO分类理论应用于生物学习题评价与应用中,通过对教材习题、教学配套练习、高考习题进行SOLO层级分析,探讨了高考试题和教材习题、配套练习在能力层级上存在的差异,并开展了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试题讲评的实践,尝试编制了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生物习题,以期为发挥生物学习题在助学促学上的作用提供实际参考。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查阅文献,建构SOLO分类理论分析试题的评测量表,再以此分析人教版新版生物学必修一教材习题栏目和高考试题以及配套练习册的习题,探究配套练习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素质、锻炼能力,达到衔接教材习题与高考试题的目的;(2)对实习学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师生对练习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关于开展习题讲评的相关意见;(3)开展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试题分析与讲评,尝试编制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生物试题,归纳SOLO分类理论对习题讲评与试题编制上的指导与帮助;(4)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本研究的不足和前景做出思考与展望。本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教材习题、配套练习和高考试题在能力层级上存在差异,教材习题更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高考试题重在综合运用和选拔作用,而配套练习的能力层级分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衔接教材习题与高考试题;2.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习题讲评有助于教师发挥习题评价促发展的积极作用,对教师备课与评价以及反馈的获取有一定的帮助。3.习题的编制过程中遵循着一定的流程与原则,SOLO分类理论有助于命题教师更有效地遵循各项原则、依据命题流程编制试题,为遵循一般原则命制试题的过程提供了有效的实际路径。
许童童[10](2021)在《高中生生物学阅读现状分析与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个领域的信息、知识变得触手可及。科学高效地提取、分析这些知识逐渐成为当代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其中阅读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欧盟早在20世纪初就将青少年的阅读素养视为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并开始实施国际学生能力测评计划(PISA)。对于高中生来说,培养和提升阅读能力迫在眉睫。而高考也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的不同,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不能一味地依靠语文学科。此外,根据调查显示,我国高中生的生物学阅读能力亟待提升,因此在生物学课堂中,教师有必要注重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生物学阅读能力。本研究首先把阅读能力的概念和生物学阅读能力的概念做出界定,同时对生物学阅读的特点加以阐述。通过调查当前高中生的生物学阅读现状,结合对一线教师的深度访谈,提出了教材阅读、习题阅读和课外阅读三个板块的阅读策略。其中教材阅读策略包括:课前预习阅读策略、文本主线阅读策略、图文信息匹配策略和思维导图反思策略;习题阅读策略包括:弱势题型自我剖析、习题阅读专题训练;课外阅读策略包括:紧扣课内教学进度,精选课外阅读材料、转变阅读观念,实现多元阅读。每个策略都举出了具体的课例进行解释说明。在了解了基本阅读现状并提出相应阅读策略的基础上,进行一个学期的教育实验,以四个平行班级为实验对象,其中两个班为实验班,两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生物学阅读策略有效。通过实施生物学阅读能力提升策略优化生物课堂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提升生物学阅读能力及认知水平,最终可以促进学生提升生物学课程成绩。生物学阅读能力的提升难以做到一蹴而就,阅读现状的改善也需要学生自身、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本研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教师和学生对阅读教学观的认可和阅读教学的实践,本文提出的生物学阅读策略仅供参考,在实际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一线师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二、“蛋白质”应该改成“多肽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蛋白质”应该改成“多肽链”(论文提纲范文)
(1)胶原纤维可食用膜的机械性能改善策略及相关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可食用膜 |
1.1.1 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 |
1.1.2 可食用膜制备材料及特点 |
1.2 胶原纤维可食用膜 |
1.2.1 胶原纤维的基本结构及理化性质 |
1.2.2 胶原纤维可食用膜的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 |
1.3 胶原纤维可食用膜机械性能改善策略 |
1.3.1 胶原纤维溶胀对蛋白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1.3.2 纤维素对蛋白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1.3.3 热处理和壳聚糖对蛋白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1.3.4 交联剂对蛋白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H调控纤维溶胀改善胶原纤维膜的机械性能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胶原纤维不同pH条件下溶胀比率测定 |
2.3.2 不同pH胶原纤维分散液的制备 |
2.3.3 胶原纤维不同pH条件下水分分布测定 |
2.3.4 胶原纤维分散液不同pH条件下流变学性质测定 |
2.3.5 不同pH条件下胶原纤维形态变化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 |
2.3.6 不同pH条件下胶原纤维形态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测 |
2.3.7 胶原纤维分散液微观结构研究 |
2.3.8 不同pH条件下胶原纤维膜的制备 |
2.3.9 胶原纤维膜机械性能测定 |
2.3.10 胶原纤维膜的DSC曲线测定 |
2.3.11 胶原纤维膜的水分含量测定 |
2.3.12 胶原纤维膜的溶胀率测定 |
2.3.13 胶原纤维膜的热收缩率测定 |
2.3.14 胶原纤维膜的水接触角测定 |
2.3.15 胶原纤维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观测 |
2.3.16 胶原纤维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17 胶原纤维膜X射线衍射图谱(XRD)分析 |
2.3.18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pH条件下胶原纤维的溶胀比率 |
2.4.2 不同pH条件下水分在胶原纤维网络间的迁移 |
2.4.3 不同pH条件下制备胶原纤维膜机械性能分析 |
2.4.4 胶原纤维分散液的剪切粘度变化分析 |
2.4.5 胶原纤维分散液的动态粘弹性行为分析 |
2.4.6 不同pH条件下胶原纤维分散液温度扫描曲线分析 |
2.4.7 不同pH条件下胶原纤维形态变化TEM观测 |
2.4.8 不同pH条件下胶原纤维形态变化AFM观测 |
2.4.9 不同pH条件下胶原纤维分散液微观结构分析 |
2.4.10 不同pH条件下制备胶原纤维膜微观结构研究 |
2.4.11 不同pH条件下胶原纤维溶胀机制示意图 |
2.4.12 不同pH条件下制备胶原纤维膜热力学性质分析 |
2.4.13 不同pH条件下制备胶原纤维膜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4.14 不同pH条件下制备胶原纤维膜酰胺I谱带及高斯拟合曲线分析 |
2.4.15 不同pH条件下制备胶原纤维膜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
2.4.16 不同pH条件下制备胶原纤维膜中和前后膜性质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纤维素共混堆叠改善胶原纤维膜的机械性能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纤维素粒径大小及分布测定 |
3.3.2 不同纤维素含量的胶原纤维分散液的制备 |
3.3.3 不同纤维素含量的胶原纤维分散液流变学性质测定 |
3.3.4 不同纤维素含量的胶原纤维膜的制备 |
3.3.5 胶原纤维膜机械性质测定 |
3.3.6 胶原纤维膜的DSC曲线测定 |
3.3.7 胶原纤维膜的TGA曲线测定 |
3.3.8 胶原纤维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3.9 胶原纤维膜表面微观形貌观测 |
3.3.10 胶原纤维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观测 |
3.3.11 胶原纤维膜的溶胀率测定 |
3.3.12 胶原纤维膜的热收缩率测定 |
3.3.13 胶原纤维膜的透明度测试 |
3.3.14 胶原纤维膜的水接触角变化测定 |
3.3.15 胶原纤维膜X射线衍射图谱(XRD)分析 |
3.3.16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两种纤维素的粒径大小及分布 |
3.4.2 不同粒径纤维素对胶原纤维膜机械性质的影响 |
3.4.3 不同粒径纤维素对胶原纤维分散液流变学性质的影响 |
3.4.4 不同粒径纤维素对胶原纤维膜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
3.4.5 不同粒径纤维素对胶原纤维膜化学键及官能团变化的影响 |
3.4.6 不同粒径纤维素对胶原纤维膜蛋白二级结构含量的影响分析 |
3.4.7 不同粒径纤维素对胶原纤维膜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8 不同粒径纤维素对胶原纤维膜截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9 不同粒径纤维素与胶原纤维共混堆叠作用示意图 |
3.4.10 不同粒径纤维素对胶原纤维膜溶胀率和热收缩率的影响 |
3.4.11 不同粒径纤维素对胶原纤维膜透明度的影响 |
3.4.12 不同粒径纤维素对胶原纤维膜水接触角的影响 |
3.4.13 不同粒径纤维素对胶原纤维膜晶体结构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溶性高分子填充改善胶原纤维膜的机械性能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不同温度热处理胶原纤维分散液的制备 |
4.3.2 胶原纤维分散液流变学性质测定 |
4.3.3 胶原纤维分散液微观结构研究 |
4.3.4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 |
4.3.5 胶原纤维膜的制备 |
4.3.6 胶原纤维膜机械性质测定 |
4.3.7 胶原纤维膜水溶性测定 |
4.3.8 胶原纤维膜的水接触角测定 |
4.3.9 胶原纤维膜的水分含量测定 |
4.3.10 胶原纤维膜的溶胀率测定 |
4.3.11 胶原纤维膜的热收缩率测定 |
4.3.12 胶原纤维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观测 |
4.3.13 胶原纤维膜的水蒸气透过率(WVTR)和水蒸气透过性(WVP)测定 |
4.3.14 胶原纤维膜的氧气透过率(WVTR)和氧气透过性(WVP)测定 |
4.3.15 胶原纤维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3.16 胶原纤维膜X射线衍射图谱(XRD)分析 |
4.3.17 不同壳聚糖含量的胶原纤维分散液的制备 |
4.3.18 不同壳聚糖含量的胶原纤维膜的制备 |
4.3.19 胶原纤维分散液微观结构及壳聚糖分布观测 |
4.3.20 不同壳聚糖含量的胶原纤维膜的DSC曲线测定 |
4.3.21 不同壳聚糖含量的胶原纤维膜的TGA曲线测定 |
4.3.22 不同壳聚糖含量的胶原纤维膜表面微观形貌观测 |
4.3.23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胶原纤维分散液的变性温度分析 |
4.4.2 预处理温度对胶原纤维膜机械性能的影响分析 |
4.4.3 预处理温度对胶原纤维分散液微观结构的影响分析 |
4.4.4 胶原纤维分散液SDS-PAGE分析 |
4.4.5 预处理温度对胶原纤维膜的溶解度影响分析 |
4.4.6 预处理温度对胶原纤维分散液动态粘弹性行为的影响分析 |
4.4.7 预处理温度对胶原纤维分散液剪切粘度的影响分析 |
4.4.8 预处理温度对胶原纤维膜微观结构的影响分析 |
4.4.9 不同预处理温度下胶原纤维结构变化及分子相互作用示意图 |
4.4.10 预处理温度对胶原纤维膜水蒸气和氧气阻隔性能的影响分析 |
4.4.11 不同预处理温度下制备胶原纤维膜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4.12 不同预处理温度下制备胶原纤维膜酰胺I谱带及高斯拟合曲线分析 |
4.4.13 不同预处理温度下制备胶原纤维膜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
4.4.14 不同预处理温度下制备胶原纤维膜中和前后膜性质对比 |
4.4.15 壳聚糖对胶原纤维膜机械性质的影响 |
4.4.16 壳聚糖在胶原纤维网络间的分布 |
4.4.17 干燥后胶原纤维形态变化及壳聚糖的分布 |
4.4.18 壳聚糖对胶原纤维膜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
4.4.19 壳聚糖对胶原纤维膜化学键及官能团的影响 |
4.4.20 壳聚糖对胶原纤维膜蛋白二级结构含量的影响分析 |
4.4.21 壳聚糖对胶原纤维分散液流变学性质的影响 |
4.4.22 壳聚糖对胶原纤维膜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23 壳聚糖对胶原纤维膜截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24 壳聚糖对胶原纤维膜溶胀率和热收缩率的影响 |
4.4.25 壳聚糖对胶原纤维膜晶体结构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蛋白交联改善胶原纤维膜的机械性能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胶原纤维分散液的制备 |
5.3.2 胶原纤维膜的制备 |
5.3.3 胶原纤维膜的交联处理 |
5.3.4 胶原纤维膜的机械性质测定 |
5.3.5 胶原纤维分散液流变学性质测定 |
5.3.6 胶原纤维分散液微观结构观测 |
5.3.7 胶原纤维膜的交联度测定 |
5.3.8 胶原纤维膜X射线衍射图谱(XRD)分析 |
5.3.9 胶原纤维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5.3.10 胶原纤维膜的色度及总色差变化测定 |
5.3.11 胶原纤维膜的溶胀率测定 |
5.3.12 胶原纤维膜的热收缩率测定 |
5.3.13 胶原纤维膜的热收缩温度测定 |
5.3.14 胶原纤维膜的TGA曲线测定 |
5.3.15 胶原纤维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观测 |
5.3.16 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不同蛋白交联剂对干态胶原纤维膜机械性质的影响 |
5.4.2 不同蛋白交联剂对湿态胶原纤维膜机械性质的影响 |
5.4.3 不同蛋白交联剂对煮后胶原纤维膜机械性质的影响 |
5.4.4 不同浓度PA对胶原纤维分散液流变学性质的影响 |
5.4.5 不同浓度PA对胶原纤维分散液微观结构的影响 |
5.4.6 不同浓度TG和GA对胶原纤维膜交联度的变化影响 |
5.4.7 不同蛋白交联剂对胶原纤维膜晶体结构和分子间距的影响分析 |
5.4.8 不同蛋白交联剂对胶原纤维膜化学键及官能团的影响 |
5.4.9 不同蛋白交联剂对胶原纤维膜二级结构含量的影响分析 |
5.4.10 不同蛋白交联剂对胶原纤维膜色度的影响 |
5.4.11 不同蛋白交联剂对胶原纤维膜溶胀率的影响 |
5.4.12 不同蛋白交联剂对胶原纤维膜热收缩率的影响 |
5.4.13 不同蛋白交联剂对胶原纤维膜热收缩温度的影响 |
5.4.14 不同蛋白交联剂对胶原纤维膜热重曲线的影响 |
5.4.15 不同蛋白交联剂对胶原纤维膜截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山羊TNNT3基因可变剪切及其对骨骼肌细胞分化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RNA的抽提、检测与反转录 |
1.3 山羊TNNT3基因的克隆 |
1.4 TNNT3生物信息学分析 |
1.5 实时荧光定量及半定量 |
1.6 TNT体外转录翻译 |
1.7 Western Blot |
1.8 TNNT3_3过表达检测 |
1.9 免疫荧光 |
1.1 0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山羊TNNT3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2.2 山羊TNNT3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
2.3 山羊TNNT3不同转录本在胚胎期及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 |
2.4 TNNT3_3的TNT检测及过表达 |
3 讨论 |
4 结论 |
(4)高中生物学错题资源利用的调查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会学习的学生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
1.1.2 错题资源的利用过程适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
1.1.3 生物错题资源之于高考具有重要意义 |
1.1.4 “遗传”版块的错题资源价值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思路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错题 |
2.1.2 错题资源 |
2.1.3 错题管理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试误学习理论 |
2.2.2 记忆理论 |
2.2.3 元认知理论 |
3 高中生物学错题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
3.1 研究目的的制定 |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3 研究工具的选取与制定 |
3.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3.2 学生访谈工具的编制 |
3.3.3 教师访谈工具的编制 |
3.3.4 实施预测试和信度、效度分析 |
3.4 生物错题资源利用情况现状问卷调查 |
3.4.1 调查问卷的发放 |
3.4.2 调查问卷的回收结果 |
3.5 高中生物错题资源利用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
3.5.1 全体被试在生物错题资源利用的整体及各维度水平分析 |
3.5.2 全体被试在生物错题资源利用上的差异性分析 |
3.5.3 全体被试在生物错题资源利用的各维度相关性分析 |
3.5.4 问卷开放式问题结果及分析 |
3.5.5 师生访谈研究结果及分析 |
4 高中生物学错题资源利用的策略研究 |
4.1 学生层面错题利用策略 |
4.1.1 做好形与实,拒绝“无效错题本” |
4.1.2 兼顾里与外,建立有效错题资源 |
4.1.3 复习与交流,高效利用错题资源 |
4.2 教师层面错题利用策略 |
4.2.1 加强对错题资源利用的监管力度 |
4.2.2 扩大错题资源交流共享的平台 |
4.2.3 不断积累构建教师错题资源库 |
4.3 生物错题资源利用策略实践研究 |
4.3.1 实践目的 |
4.3.2 实践对象 |
4.3.3 实践方案 |
4.3.4 实践过程 |
4.3.5 实践结果 |
4.3.6 实践结论 |
4.3.7 实践成果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经验及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高中学生对生物错题资源的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 错题举一反三 |
附录5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错题资源库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5)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FtsZ原丝纤维的组装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FtsZ蛋白的静态结构特性 |
1.1.1 FtsZ简述 |
1.1.2 FtsZ蛋白单体的结构与功能 |
1.1.3 FtsZ原丝纤维的结构与功能 |
1.1.4 Z环的结构、功能与收缩 |
1.2 FtsZ蛋白的动态特性 |
1.2.1 FtsZ原丝纤维的踏车行为 |
1.2.2 FtsZ原丝纤维组装的协同性和踏车行为的鲁棒性 |
1.3 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计算机模拟方法 |
2.1 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2.1.1 背景介绍 |
2.1.2 分子动力学模拟原理 |
2.1.2.1 牛顿运动方程和半经验势函数 |
2.1.2.2 积分算法 |
2.1.2.3 边界条件 |
2.1.2.4 SHAKE算法 |
2.1.2.5 分子动力学模拟中的系综 |
2.1.2.6 能量优化 |
2.1.2.7 MD模拟步骤 |
2.1.2.8 常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简介 |
2.1.3 分子间结合自由能的计算方法 |
2.1.3.1 分子识别 |
2.1.3.2 自由能微扰法 |
2.1.3.3 MM-PB(GB)SA法 |
2.2 粗粒化模型方法 |
2.2.1 高斯网络模型的基本原理 |
2.2.2 各向异性网络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三章 FtsZ原丝纤维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tsZ原丝纤维的结合自由能计算 |
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核苷酸与二聚体的结合自由能 |
4.3.2 亚基与亚基的结合自由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tsZ原丝纤维的粗粒化模拟 |
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总结与展望 |
6.1 讨论 |
6.2 总结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附件 |
(6)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复合物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相关研究 |
2.1 蛋白质相互作用 |
2.1.1 PPI网络 |
2.1.2 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 |
2.2 PPI网络的相关理论 |
2.2.1 构建PPI网络 |
2.2.2 网络的拓扑特征 |
2.3 基因本体数据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背景知识介绍 |
3.1 蛋白质复合物 |
3.2 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研究 |
3.2.1 CFinder软件介绍 |
3.2.2 Cluster ONE算法介绍 |
3.2.3 MCODE算法介绍 |
3.2.4 MCL算法介绍 |
3.2.5 EA算法介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蛋白质相互作用加权网络构建方法 |
4.1 基于网络拓扑和生物特征的方法 |
4.2 PPI网络的拓扑特征 |
4.2.1 节点的聚集系数 |
4.2.2 边的聚集系数 |
4.3 PPI网络的生物特征 |
4.3.1 基因本体论 |
4.3.2 计算GO术语相似性 |
4.4 基于拓扑特征和GO语义相似性加权网络构建方法 |
4.4.1 基于拓扑相似性加权网络构建方法 |
4.4.2 基于语义相似性加权网络构建方法 |
4.4.3 TSSN方法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数据集 |
4.5.2 评价指标 |
4.5.3 实验流程 |
4.5.4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邻居节点扩展聚类的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NNEC |
5.1 相关定义 |
5.1.1 加权度 |
5.1.2 平均加权度 |
5.1.3 加权邻居比 |
5.1.4 网络紧密度 |
5.2 NNEC算法描述 |
5.2.1 NNEC算法主要思想 |
5.2.2 NNEC算法实现过程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数据集 |
5.3.2 评价指标 |
5.3.3 参数分析 |
5.3.4 与其它识别算法比较 |
5.3.5 蛋白质复合物完全匹配分析 |
5.3.6 功能富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比较转录组学分析代谢改造粘质沙雷氏菌JNB5-1高效合成灵菌红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灵菌红素概述 |
1.1.1 灵菌红素 |
1.1.2 灵菌红素合成途径 |
1.1.3 灵菌红素合成的基因调控 |
1.2 RNA测序(RNA-seq) |
1.2.1 RNA-seq测序发展 |
1.2.2 RNA-seq建库和测序 |
1.2.3 RNA-seq数据分析 |
1.3 聚腺苷酸化 |
1.3.1 聚腺苷酸化概述 |
1.3.2 聚腺苷酸化相关酶 |
1.3.3 聚腺苷酸化在RNA代谢和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
1.4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
1.4.1 蛋白质稳定性概述 |
1.4.2 二硫键工程提高蛋白质稳定性 |
1.4.3 蛋白质磷酸化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初步解析不同温度下粘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的差异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2.3 菌株、质粒及引物 |
2.2.4 培养基 |
2.2.5 灵菌红素产量测定 |
2.2.6 转录组取样 |
2.2.7 提取总RNA |
2.2.8 文库制备和转录组测序 |
2.2.9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10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2.2.11 GO和 KEGG富集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转录组样本制备 |
2.3.2 RNA样品检测 |
2.3.3 转录组测序总体分析 |
2.3.4 qPCR验证 |
2.3.5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2.3.6 温度差异分析 |
2.3.7 温度对基因转录的影响 |
2.3.8 群体感应参与灵菌红素合成 |
2.3.9 sRNA响应温度刺激参与灵菌红素合成 |
2.3.10 双组分调控系统参与灵菌红素合成 |
2.3.11 涉及灵菌红素生物学功能的相关因子 |
2.3.12 氨基酸代谢途径响应温度变化参与灵菌红素合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设计多聚核苷酸片段提高pig基因簇基因mRNA稳定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仪器 |
3.2.2 主要试剂 |
3.2.3 菌株、质粒及引物 |
3.2.4 培养基 |
3.2.5 PigF克隆表达,制备和纯化 |
3.2.6 PigF酶活性测定 |
3.2.7 温度对氧甲基转移酶(PigF)合成及酶活性的影响 |
3.2.8 粘质沙雷氏菌pig F敲除菌构建 |
3.2.9 PNF的筛选 |
3.2.10 mRNA半衰期测定 |
3.2.11 粘质沙雷氏菌敲入菌株构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ig基因簇基因转录水平受温度影响 |
3.3.2 温度对氧甲基转移酶(PigF)的影响 |
3.3.3 设计PNF |
3.3.4 PNF提高gfp基因mRNA稳定性 |
3.3.5 PNF提高mRNA半衰期 |
3.3.6 引入PNF提高PigF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 |
3.3.7 利用PNF在 JNB5-1 中重构pig基因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引入二硫键提高氧甲基转移酶稳定性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仪器 |
4.2.2 主要试剂 |
4.2.3 菌株、质粒及引物 |
4.2.4 培养基 |
4.2.5 PigF突变酶的构建,制备和纯化 |
4.2.6 PigF及其突变酶热稳定性研究 |
4.2.7 验证二硫键的形成 |
4.2.8 PigF及其突变体酶动力学参数研究 |
4.2.9 结构和分子动力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设计PigF二硫键引入位点 |
4.3.2 PigF突变体酶二硫键验证 |
4.3.3 引入二硫键提高了PigF突变体酶热稳定性 |
4.3.4 PigF及突变体酶酶动力学参数研究 |
4.3.5 PigF及其突变体酶结构分析 |
4.3.6 PigF突变体酶分子动力学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px系统负转录调控PG生物合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仪器 |
5.2.2 主要试剂 |
5.2.3 菌株、质粒及引物 |
5.2.4 培养基 |
5.2.5 粘质沙雷氏菌cpxR敲除菌构建 |
5.2.6 测量pig基因簇的启动子 |
5.2.7 CpxR、CpxR_(D51A)及Cpx A克隆表达,制备和纯化 |
5.2.8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和GFP荧光实验 |
5.2.9 电泳迁移率实验 |
5.2.10 细菌双杂交实验 |
5.2.11 Pull down实验 |
5.2.12 Western blot |
5.2.13 体外磷酸化验证 |
5.2.14 灵菌红素产量测定 |
5.2.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px系统转录水平响应JNB5-1 的培养温度变化而变化 |
5.3.2 cpxR基因插入失活提高了PG的产量 |
5.3.3 cpxR基因插入失活提高了PG合成相关途径基因的转录水平 |
5.3.4 CpxR结合pig基因簇启动子 |
5.3.5 cpx系统通过磷酸化影响PG产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组合代谢改造粘质沙雷氏菌高效合成灵菌红素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主要仪器 |
6.2.2 主要试剂 |
6.2.3 菌株、质粒及引物 |
6.2.4 培养基 |
6.2.5 粘质沙雷氏菌敲入菌株构建 |
6.2.6 摇瓶发酵测定灵菌红素产量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引入二硫键提高PigF稳定性促进PG产量 |
6.3.2 外源添加前体物质促进PG产量 |
6.3.3 重组PG合成代谢流促进PG产量 |
6.3.4 重组菌JNB5-1/S4 发酵合成PG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I: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附录 II:转录组差异基因 |
(8)牛血清白蛋白辅助的金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牛血清白蛋白简介 |
1.1.1 牛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和性质 |
1.1.2 血清白蛋白的应用 |
1.2 金纳米粒子简介 |
1.2.1 金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 |
1.2.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1.2.3 金纳米粒子的应用 |
1.3 牛血清白蛋白介导金纳米材料合成的概况 |
1.4 本论文的立题思想 |
第二章 BSA辅助的金纳米花合成及其SERS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与试剂 |
2.2.2 测试和表征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BSA浓度对金纳米粒子形貌和尺寸的影响 |
2.3.2 机制研究 |
2.3.3 金纳米花的稳定性和SERS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SA@Au核壳粒子的合成及其对谷胱甘肽的比色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与试剂 |
3.2.2 测试和表征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生长溶液中微量AgNO_3的浓度对BSA@Au粒子形貌的影响 |
3.3.2 BSA@Au粒子对谷胱甘肽的光学响应性质 |
3.3.3 BSA@Au粒子对谷胱甘肽的比色检测 |
3.3.4 反应体系的扩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SA-金纳米簇的合成机制及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与试剂 |
4.2.2 测试和表征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的NaOH加入时间对BSA-Au NCs荧光性质的影响 |
4.3.2 NaOH的浓度对BSA-Au NCs荧光性质的影响 |
4.3.3 反应体系的优化及BSA-Au NCs对铜离子的响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SA-金纳米簇水凝胶的原位制备和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药品与试剂 |
5.2.2 测试和表征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NaOH浓度对BSA-Au NCs水凝胶的形成和荧光性质的影响 |
5.3.2 BSA浓度对BSA-Au NCs水凝胶的形成和荧光性质的影响 |
5.3.3 BSA-Au NCs水凝胶的性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生物学习题评价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及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三章 关于生物学习题的认识与使用调查 |
一、基于学生问卷对高中生物学习题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
二、访谈 |
三、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生物学习题分析及其应用 |
一、SOLO分类理论在生物学习题分析中的应用 |
二、基于SOLO分类理论分析生物学习题的能力结构 |
三、SOLO分类理论在讲评教学中的应用 |
四、基于 SOLO 分类理论的习题编制 |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一生物学习题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2 高一生物学习题设计与使用情况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实习学校2020-2021 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 |
附录4 必修一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测试题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高中生生物学阅读现状分析与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阅读是生物学领域重要的认知途径 |
1.1.2 阅读能力影响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
1.1.3 当前学生生物学阅读水平有待提升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
1.2.2 有利于改进生物学课堂的教学方式 |
1.2.3 有利于学生突破生物学语言障碍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4.4 课例分析法 |
1.4.5 教育实验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阅读能力 |
2.1.2 生物学阅读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心智技能理论 |
第3章 高中生生物学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学生问卷 |
3.1.1 问卷的设计 |
3.1.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3.1.3 问卷的实施 |
3.1.4 调查结果分析 |
3.2 教师访谈 |
3.2.1 访谈提纲设计 |
3.2.2 访谈结果分析 |
第4章 高中生生物学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
4.1 教材阅读策略 |
4.1.1 课前预习阅读策略: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为例 |
4.1.2 文本主线阅读策略:以“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为例 |
4.1.3 图文信息匹配策略:以“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为例 |
4.1.4 思维导图反思策略:以“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为例 |
4.2 习题阅读策略 |
4.2.1 弱势题型自我剖析 |
4.2.2 习题阅读专题训练 |
4.3 课外阅读策略 |
4.3.1 紧扣课内教学进度,精选课外阅读材料 |
4.3.2 转变阅读观念,实现多元阅读 |
4.4 课例设计:以“细胞的能量‘货币’ATP”为例 |
第5章 生物学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的初步实践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实验假设 |
5.3 实验方法 |
5.4 自变量和因变量 |
5.5 实验过程 |
5.5.1 前测 |
5.5.2 后测 |
5.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6.1 前测结果及分析 |
5.6.2 后测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高中生生物学阅读能力研究启示与建议 |
6.1 充分信任学生,给予阅读空间 |
6.2 合理安排阅读,提升课堂效率 |
6.3 不断提升学识,从容答疑解惑 |
6.4 遵循学习规律,渗透阅读策略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当前高中生生物学阅读现状亟需改善 |
7.1.2 本文提出的高中生生物学阅读能力提升策略具有有效性 |
7.1.3 生物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较大影响 |
7.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蛋白质”应该改成“多肽链”(论文参考文献)
- [1]胶原纤维可食用膜的机械性能改善策略及相关机制[D]. 徐金龙. 江南大学, 2021
- [2]山羊TNNT3基因可变剪切及其对骨骼肌细胞分化的作用[J]. 陈媛,蔡禾,李利,王林杰,仲涛,张红平. 中国农业科学, 2021(20)
- [3]职前生物学教师搜题软件使用方式对SMK水平的影响研究[D]. 刘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高中生物学错题资源利用的调查及策略研究[D]. 蒋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FtsZ原丝纤维的组装机制[D]. 吕大帅. 浙江大学, 2021(01)
- [6]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复合物识别研究[D]. 张楠.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7]基于比较转录组学分析代谢改造粘质沙雷氏菌JNB5-1高效合成灵菌红素[D]. 孙杨. 江南大学, 2021(01)
- [8]牛血清白蛋白辅助的金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 张小玉. 吉林大学, 2021(01)
- [9]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生物学习题评价与应用研究[D]. 李柳.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10]高中生生物学阅读现状分析与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 许童童. 河北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