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婚恋诗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诗歌反映了夫权制度下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弃妇们的命运是悲惨的,她们无错被弃、无处伸冤、无路可走,让我们在对弃妇们表示深深同情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社会的罪恶。
关键词:诗经 弃妇 悲情
《诗经》的305篇作品中,婚恋诗约占了三分之一,可以说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妇女命运关注的弃妇诗最能体现其进步意义。这类诗歌反映了妇女被薄情男子遗弃的哀伤和痛苦,以及夫权制度下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焕发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被抛弃的女子不仅仅是被丈夫抛弃,还被当时的社会排斥,一个个具有传统美德的女子只能在怨恨、泪水中度日,实在值得人同情。总体来讲,她们的悲苦之情主要从三方面体现出来。
一、无错被弃
这些女子往往是在为家庭付出无价的青春与血泪之后被薄情的丈夫无情地抛弃,《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就是典型。诗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感情经历:少女时被热烈追求-定下婚期被迎娶-婚后劳作被驱使-被丈夫无情休弃。每当读这首诗歌,都会对这个女子深表同情。文中的主人公善良忠贞,对氓一心一意,文中男女主人公从小相识、后来相知、相恋,女子对氓更是痴心不已,处处为对方着想,为了不让心爱的人伤心,没有经过父母,与氓私定婚期,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嫁给了氓,婚后日子虽苦,可女子毫无怨言,希望能与自己的丈夫白头到老。
《邶风·谷风》中的女子也是如此。她们都希望能与丈夫共同经营自己的家庭,即使生活艰苦,也要与丈夫相伴终生。面对丈夫的背叛,她们一方面痛斥其言行不一,对丈夫的的行为表示怨恨,另一方面也还不忘他们的往日深情。这些女子不但对感情专一,而且勤劳善良,婚后生活尽管贫穷,但是她们并没有抱怨,但是随着家庭情况的改善,她们的容颜也渐渐失去光彩,男子就开始朝三暮四了。她们的身上有着美好的品德,但却没有逃脱被抛弃的命运,弃妇的被弃不是失德,而是丈夫的薄情。
二、无处伸冤
一个女子无错被弃,内心肯定是不平衡的,陷入这种境地的她们需要帮助,特别是家人的关心。她们有没有得到亲人帮助与关心呢?我们看看《邶风·柏舟》中的女主人公讲到“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从中可知兄弟们的无情,《卫风·氓》中也有“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的诗句,可见弃妇们的遭遇不但不能从亲人那里得到帮助,反而遭到斥责和嘲笑,让人不得不痛心。结合当时的男尊女卑社会现实、女子地位低下,在任何环境都得不到重视,三从四德、七出等都对女子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她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服从男性,出嫁前从父、婚后从夫、夫死从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当时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观可以看出妇女的地位之低下,也难怪她们无处伸冤了。
那么,她们是怎样宣泄心中的不满的呢?《邶风·日月》中的女主人向日月倾诉怨恨,一向被认为无情的苍天在她的眼中却是可信的倾诉对象。这时人与人很远,而人与天却是那样得近。一个可怜的女子在空旷的田野中,双膝跪地,向天呼喊,那是一番怎样的情景,我们可想而知。
三、无路可走
弃妇们被抛弃后,她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呢?她们以后的路又该怎么走呢?
这些弃妇分为两类:一类是未被丈夫赶出家门的;一类是被丈夫的一纸休书逐出家门的。前者虽然未被丈夫逐出家门只是感情上的被弃,但她们与丈夫之间的夫妻关系已经名存实亡,只能在家中继续受辱。
《邶风·柏舟》中的女主人公就是一个例子。她在家庭生活中遇到很多烦恼,家庭生活不如意无法向丈夫诉说,更无法向亲人诉苦。但是,尽管如此,她能做的只是发出了一句“静言思之不能奋飞”的哀叹。既然弃妇们在家受辱,未被休弃的弃妇,希望早日脱离牢笼,那么,被赶出家门的是否就脱离苦海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弃妇被休弃之后,并不是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与自由,而是无路可走了。她们被挡在了夫家和娘家两扇紧闭的大门之外。这些弃妇对婚姻寄托了全部希望和情感。她们对丈夫深情专一,为爱情不顾一切,而当被丈夫驱逐之后,她们没了依靠、没了经济来源,生存成了问题。向男子陈述自己可以继续存在的理由或者回顾自己的美德,以期获得男子的欢心,希望丈夫顾念昔日夫妻之情看待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不要抛弃自己。但是她们的陈述并没有打动丈夫,丈夫的决绝,让她们心痛。
《邶风·谷风》中的女子在丈夫与年轻貌美的新娘新婚燕尔之际,怀着满腹的委屈哀怨以及对他亲手建立的家庭的无限依恋之情,并抱着但愿丈夫念及旧情而回心转意的一丝希望,迈着沉重的脚步,孤苦伶仃地离开了这个家,而狠心的丈夫竟然不愿意送她一步。
还有《邶风·遵大路》中的女子也是这样的境地。他被休弃之时仍依依不舍的拉住丈夫的手,声泪俱下苦苦哀求,希望丈夫不要讨厌她、不要嫌弃她,但仍不能让丈夫回头。这些弃妇此时是在乞求爱情,在丈夫面前毫无尊严、毫无地位。
男子可以随意转移感情另行再娶,女子却因为政治经济上的无地位成为了被奴役被压迫被欺凌的对象,成了弱者中的弱者。她们即使能够发出“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的呼喊、“其后也悔”的预言,也仅仅局限于语言上的斥责与心理上的愿望,无法用行动来抗争,只能在漫漫无边的苦海中漂泊。何时靠岸,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他们根本看不到岸。
参考文献
[1]刘育雁 从《卫风 氓》和《邶风 谷风》浅读《诗经》中的弃妇诗.今日湖北(理论版)第一卷第6期,2007,(06)。
[2]顾鉴塘 顾鸣塘 著 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01。
论文作者:马芳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弃妇论文; 丈夫论文; 女子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诗经论文; 她们的论文; 命运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