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暖通设计;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分析
1、前言
当前建筑物内多数都安装了暖通系统,但由于暖通设计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就导致暖能系统运行过程中不仅存在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需要将绿色节能技术引入到暖通设计中来,以此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暖能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耗,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绿色节能技术在暖通设计中的必要性分析
能源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自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呈持续增长趋势,同时能源消耗也随之加大。我国地大物博,能源总量是巨大的,但是我国的人口数量也是较多的,人均占有量是比较少的,这就使得能源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纵观近几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率已经达到了8%,但是能源增长率却为4%,因此,绿色节能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我国建筑暖通工程中,主要使用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我国资源虽然丰富,但是高速能源消耗使得我国面临严重的能源危及。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建筑能源消耗中暖通系统消耗占比大于30%,夏季消耗尤为严重。从中可以看出,暖通工程中能源消耗是较大的,因此,有必要将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到其设计中,不仅能降低能源消耗,还能起到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这对我国建筑暖通工程的更长远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3、暖通空调系统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
3.1太阳能供暖和制冷
可以利用太阳能进行供暖和制冷,在供暖工程中可以应用太阳能供暖系统。在利用太阳能制冷过程中,通过利用太阳能来驱动机械装置,进而驱动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也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来驱动吸收式制冷机,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在太阳能制冷过程中以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不使用氟里昂,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应用的能源等级较低,具有非常好的环保和节能效果。
3.2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
水源热泵作为能源再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应用的能源主要以水资源和太阳能为主。水源热泵不仅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达到节能的效果。水源热泵在南方沿海地区应用较为广泛。地源执泵主要是利用地表中的能源,主要以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供应,具有较好的节能环保效果。
3.3热能回收技术
冷凝热和排水余热是热能回收的主要对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通过运用新风系统来对室内有害气体进行稀释,以此来对整个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行改善,新风进入室内将旧风有效的排出,这样不仅降低了新风负荷,而且旧风能量在交换器和换热器作用下来完成新风预热,有效的降低了排送风过程中热量的损失。在冷凝器模式下,制冷机组在无法满足热水加热需求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增设水源热泵来实现辅助加热,这对有害气体的排放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达到良好的节能和环保效果。
4、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本工程是为某市区的单位办公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项目用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办公楼的绿色建筑功能系统设计从绿色建筑的生态系统及子系统角度明确绿色建筑功能系统。绿色建筑本体的功能系统的设计包括:绿色建筑的节能、植物、水环境、风环境的系统设计。
4.1本工程的能源利用与设计
4.1.1绿色建筑的节能系统设计
绿色建筑的单体设计阶段分为建筑的形体建筑围护结构及屋顶的节能设计策略,同时尽可能地实现照明与暖通的节能设计。
1)建筑的布局及平面节能设计
(1)方位朝向:该建设用地呈南北狭长状,南北面宽小,对建筑的朝向不利,若依用地形状而设计成东西朝向的建筑,则对节能大为不利。为解决该不利的先天因素,建筑设计成南北向为主的三个独立体量,把主要的使用功能房间布置成南北朝向,并通过连廊将它们串联,同时将次要的功能房间及辅助空间结合连廊设计,以实现主要功能空间得到最佳朝向,达到最有利节能的建筑朝向设计,同时局部东西朝向辅助功能空间,设计了适当的遮阳和防热设施减少热量的侵入。(2)建筑物体型为规则几何形――矩形。并没有采用细长型的建筑体型,设计中尽量减小里面凹凸,因此有效较少了能源的消耗。
2)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
(1)构造:本建筑外墙设计以能减少日射热量侵入,并易于散热为首选,选择了传热系数较小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墙体材料,达到减轻墙体自重和增强隔热的效果。并同时使用隔热处理,配合合理的遮阳设施及良好的通风设计以减轻外墙的受热量。(2)材料:除了墙体材料采用了传热系数较低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之外,外墙的面层使用了明度较高的表面材料增加反射率,采用白色墙具有90%的反射率,在开口部位方面玻璃材料使用LOW-E中空玻璃,以降低玻璃的遮阳系数,框料选择上采用断热金属,从而尽可能地减小薄弱部位的热传导。(3)遮阳:―般在室温超过23.5摄氏度时应考虑设置遮阳。因此,本方案选用了适量的百叶、遮阳板等垂直遮阳,同时,开口位置考虑了外挑楼板等方式增加水平遮阳。减少了太阳直射的热辐射。
4.1.2照明设计
公共交通场所采用紧凑型节能灯,办公室、机房、地下车库采用的是目前主流节能产品。在达到同样照度的情况下,提高灯具效率可以减少灯具的安装套数,最终达到节能效果。
4.1.3暖通节能
建筑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因功能房间以小房间为主,各房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调通风系统采用低速送风,以降低输送动力消耗。门厅外门设置空气幕,隔断室外空气。所有风管、水管均采用阻燃型橡塑发泡保温材料进行保温。
4.2本建筑的绿色系统设计
在规划阶段,配置了适量的植物用以调节气流。主要是为引导夏季东南风流入建筑室内,以催进建筑的夏季通风;同时阻挡了冬季西北风吹入建筑室内,防止冬季冷风的进入。建筑中,采用了屋面绿化,很好地兼具环境美化与隔热节能的左右。在建筑外立面上,也配备了适量的垂直绿化。不仅构成了生态而现代的绿色建筑形式,更起到了降低建筑室内温度,隔热节能的功效。
4.3建筑的生态水资源利用与设计
(1)合理规划了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有效控制径流污染。
(2)采用节水器具;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3)因项目所处华南多雨地区,因此采用了合理的雨水集蓄及利用方案。
4.4建筑的风环境组织与设计
论文作者:王晓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建筑论文; 暖通论文; 节能论文; 能源论文; 太阳能论文; 系统论文; 遮阳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