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烟台是中国绒绣的发祥地,烟台辖区的招远市曾是烟台绒绣历史上最大的绣做中心,这里诞生了中国绒绣史上最大规模的绒绣工场-招远外贸工艺品厂,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传承积淀,绒绣已经成为胶东最具代表性的绣种,也是烟台人民、招远人民熟知喜爱的工美精品。
关键词:非遗项目;烟台绒绣;历史沿革;调查报告
中国刺绣以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在我国除了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这“四大名绣”外,还有京绣、鲁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绒绣就是烟台地区最负盛名的地方名绣。
烟台是中国绒绣的发祥地,烟台辖区的招远市曾是烟台绒绣历史上最大的绣做中心,这里诞生了中国绒绣史上最大规模的绒绣工场-招远外贸工艺品厂,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传承积淀,绒绣已经成为胶东最具代表性的绣种,也是烟台人民、招远人民熟知喜爱的工美精品。绒绣应该是中国刺绣品种中最独特的一个绣种,绒绣是选用色彩丰富的羊毛绒线手工绣制在特制的全棉网眼布上,由千万个颗粒次第排列、彩点组合,以彩点集成画面。绒绣的针法、底布、用针用线独树一帜,与包括四大名绣在内的其他绣种完全不同、大相径庭。
绒绣在中国形成于十九世纪末,是烟台历史上的五大名产特产(烟台苹果,张裕葡萄酒,北极星钟表,三环锁具,烟台绒绣)之一。招远在十九世纪末期就有绣制绒绣加工绒绣的印迹,曾是烟台绒绣传播传承最广泛、参与人数最多的绣做基地(绒绣的鼎盛时期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绒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已经有接近一百四十多年的绣做历史。绒绣不仅可以绣做成为名贵高雅的艺术作品,也广泛用于居家装饰及日常实用,不仅广泛流传与中国内陆,也飘洋过海流传到了世界上几十个国家与地区。
据资料记载,十四世纪德国就有类似绒绣针法的图案。十七世纪后,欧洲织锦壁毯出现了空前的盛况。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宫殿和皇家花园内使用大量绒绣壁毯进行装饰。当时,英国是欧洲绒绣的中心,历代皇家贵人,如玛丽一世、伊丽莎白女王都善于绣做绒绣。除了绒绣作坊外,普通家庭和修道院都制作绒绣工艺品。
十九世纪末,烟台开埠,西方传教士纷纷而来,将欧洲的绒绣艺术引入中国烟台,1886年,烟台商界名流许世光与其妻子、民间刺绣名手董泰,绣出了中国绒绣走出国门的第一幅作品《王后出巡图》,这幅作品至今还保存在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内
1894年,许世光的儿子许振邦与儿媳杨素梅开办了烟台第一个绒绣工场“利敏工艺加工厂”通称“许家花房”,与英国传教士马克麦兰夫妇的“仁德股份公司”合作开展绒绣的加工出口业务,此后三十年,烟台绒绣经历了第一个黄金时期,整个烟台与周边区县,从事绒绣的绣工达到二十余万人。自此,烟台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绒绣生产出口起源地。烟台及周边县区曾呈现过“街街晾锦,家家织绣”的繁荣景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937年,波谲云诡,沧桑巨变,在1941年日军侵占了烟台,绒绣的出口业务全部中断,1949年,年事已高的许振邦在烟台西南村再建绒绣工场“锡安工艺厂”,许振邦的儿子、年仅16岁的许若愚临危受命接班成为“许家绒绣”的掌门人。
1954年诞生的“烟台绒绣厂”是在锡安工艺厂的基础上经过公私合营成立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后,烟台绒绣厂的技术人员在许若愚先生的技术指导下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把主要产品逐渐从沙发套、座垫、盘垫、提袋提包、绶带铃带等实用品发展增加了抱枕、地毯、壁毯、壁画等高端艺术欣赏品,针法也由原来的基础方点针升级演变成了扒针、掺针、拉针、打籽、铺锦、剪绒等30多种。毛线颜色从解放前的几百种增加至1200多种。
随着欧州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大发展,西方的居民逐渐效仿古老的欧洲宫廷生活方式,把绒绣作为一种时尚,绒绣逐渐成为畅销品。来自欧美等国家的绒绣订单越来越大,因为烟台绒绣厂生产能力的限制,1988年由绒绣第三代嫡派传人许若愚大师做技术指导,由招远外贸公司出资负责成立了招远第一家绒绣企业“招远外贸工艺品厂”,主要承接绒绣外贸订单的批量生产,鼎盛时期,招远外贸工艺品厂年生产能力达到百余万平方英尺,在厂企业员工三百余人,在招远以外发展外联外协刺绣工人十万余名,成为建国以来以来,年生产能力最大、企业员工最多的一家绒绣企业。1989年,招远外贸工艺品厂图案部设计师宋洪涛被许若愚先生收为入室弟子,正式成为了绒绣的第四代嫡派传承人。
其时,烟台地区约出口绒绣千万余套件,为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国家级场所绣做壁画、毯上毯几千余平尺,艺术欣赏作品被全球几十个国家地区的众多机构或个人收藏。荣获了国内外120余个重要奖项。此后的烟台地区拥有了最完整绒绣设计制作体系,最齐全最庞大的生产基地和最繁荣的出口市场。
随着招远外贸工艺品厂绒绣事业的做大做强,烟台范围内的县市区雨后春笋般出现了50余家大大小小的绒绣企业绒绣工场,仅招远范围内达10余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烟台地区绒绣历史上绒绣企业最多的时期。
全国范围的企业改制浪潮来临,1996年,绒绣史上规模最大的绒绣企业“招远外贸工艺品厂”改制成为股份制民营企业,更名为“华泰工艺品厂”。
风云突变,随着欧美经济的衰退与随之而来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绒绣出口为主业的几十家绒绣工场企业或者破产倒闭或者关门歇业。20世纪末,整个烟台地区仅有烟台华艺绒绣、招远华泰绒绣,招远金诚绒绣等三五家企业尚在艰难维持。
绒绣的再次崛起在本世纪初,以招远尚美绒绣公司为代表的的创新型绒绣企业勇于创新大胆改革,积极拓展国内消费市场,开发了可以自己动手绣做的绒绣DIY产品,发展国内加盟连锁销售与互联网销售。尚美绒绣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与国内著名美术院校设计院校展开合作,开展高端绒绣艺术品定做与艺术品创作,大大提高了绒绣在高端艺术领域的知名度,提高了绒绣实用产品的附加值。在改革创新这一点上,作为纯手工的绒绣项目,尚美绒绣应该是值得其他企业借鉴的。
在烟台绒绣繁荣发展的百余年历史期间,几千公里外的上海浦东杨家宅与高桥镇,在二十世纪初开始也有绒绣出口欧美的文字记载。至今,上海以黎辉绒绣为代表的的洋泾绒绣依然活跃。
论文作者:宋洪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绒绣论文; 烟台论文; 招远论文; 中国论文; 工艺品论文; 外贸论文; 工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