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是美好的——美国中小企业的成功及对我国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启示论文,中小企业论文,美好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你翻开美国的《幸福》杂志,那些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名录已不再是以往的那些钢铁大王、汽车大王、石油大王们,而一大批新人在美国日渐引人注目,他们到处开设公司,从计算机到包裹托运,创造出成百上千万美元的价值,他们就是形形色色的中、小企业的开拓者和创业者:
……
524 列特·约翰逊靠卖棒球帽起家;
525 威廉·柏加因给私人电脑设计程序而成名;
526 大卫·史灵格办了一家大受欢迎的“折扣书店”;
……
他们都是凭着个人的才智,敢跟大公司抗衡的中年人或年轻人。他们也许不是美国最富有的人,却是最富于创新精神的人,而成为当代美国成功企业家的典范。
据有关资料统计,八十年代末,美国企业总数超过1500万个,小企业数目在企业总数中的比重在90%以上,在小企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56.5%,大部分新的就业机会是小企业创造的,其生产额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约40%,是美国经济中一股很有活力的力量。不仅在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企业界中小企业都是一支蓬勃发展的力量,不断出现“小鱼吃大鱼”的事例,人们已不再盲目崇拜巨型公司,小有小的好处已经成为人们经常称道的命题,这集中表现在英国学者舒马赫的著作《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小企业”呢?中小企业在美国也是个很模糊的概念,美国政府和学者对其提出过各种不同的标准。实际上,随着美国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这一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所谓中小企业,主要是同少数资本额和销售额庞大的大公司大企业相比较而言,是一个相对概念,所以试图给这一概念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没有意义的,但无论怎样,这些中小企业都具备共同的特点,即资金少、人员少、经营分散、机动灵活和高度专业化。
为什么近二三十年来,美国的中小企业能够迅速发展呢?这与中小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有关,与当今经济发展大趋势有关。
第一,新技术革命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决定了企业松散化、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而使产品向多品种、小型化。约翰·奈斯比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指出,当前的经济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小批量和小型化发展;与此同时,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新兴行业不断出现,高技术行业也蓬勃向上,这些部门要么是以劳动密集为特点,对资本和技术的要求不高,要么是以要求经营者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反应灵活的品格为特点,而这些都是中小企业的优势所在,它们最能适应目前在西方国家深入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这以对各类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对信息越来越重视等为特点,特别明显地表现在服务、商业、修理、建筑、信息、咨询、旅游等行业。
第二,现代社会分工协作体系要求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并存。例如,美国的一个小企业家说:“在钢铁、化工部门建立小企业是愚蠢的,但在建材、家俱、美容和日夜商店方面,我们却能做很多事。”另外,一些新技术行业不象传统行业那样依赖于资本,中小企业也可大有作为,美国八十年代以来,一半以上的新技术都是中小企业创造的。
第三,社会消费需求向多变性、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使得中小企业的灵活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多变的需求要求产品的质量和花色品种必须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方式已难以灵活机动地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相反,专业化程度高,适应性强,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体制却显示了极强的活力,中小企业适应了当今市场发展的大趋势。
第四,中小企业的发展适应了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要求,世界各国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强,从世界商品贸易结构变化看,制成品贸易在贸易总量中的比重日益缩小,而由于产品专业化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中间产品零部件投入世界性商品流通,这为以专业化生产为特点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空间。
美国中小企业成功经验
一、确定正确的经营方向,找准行业定位。在任何社会的生产与交换活动中,总有一部分生产与交换适于小规模企业的经营,中小企业恰恰适合了这一要求。当今美国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一、二产业虽比重下降但仍有中小企业大显身手的天地,如高科技开发的某些局部环节、个别零件部件生产都可由中小企业承担;第三产业除邮电、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外,绝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商业、服务业,行业多而品类杂,网点多而分布广,服务方式灵活多样,切近每一个人的具有复杂性和变化性的日常需要,适合于小规模的中小企业的分散经营。
二、以技术创新立足市场。在美国,许多研究表明,小企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的效率要高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科研成果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一般只要一至二年时间,而大企业则需要四至五年时间。进入八十年代后,大约70%的创新来自小企业,拥有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大企业在发明创新方面不一定处于有利地位(某些耗资较大的基础研究或重大科研项目除外),而且有高度灵活性、人员经过精心挑选、具有开拓和冒险精神的小企业则可以大显身手,例如,个人计算机、自动传送设备、胰岛素等发明和创新均是小企业的杰作。
三、注意建立高效的组织管理。中小企业规模小、组织形式简单,大都实行职能管理;人事关系容易处理、交易成本也较低、企业主与雇员融洽相处、职工对企业在社会事务、人事制度及经济决策方面有较好的参与度,避免了规模过大造成的人员多、职责不明,办事效率低等弊病。另外,针对有些中小企业主缺乏经营管理知识的问题,美国政府组织各种活动对之进行管理方面的指导,如退休经理人员向中小企业提供指导和训练,在一些大学和工商学院建立中小企业管理的研究项目和信息咨询,并经常开办企业管理班,举行研讨会。
四、产品高度专业化。美国中小企业大多专业性强,产品单一,具有创造低成本、高质量的拳头产品或独家产品的潜力,它们总是把精力放在保持产品的专业性和独特性上,而不是一味扩大规模、追求大型化。
五、建立企业间的联系。中小企业巩固和扩大市场地位的主要途径不是扩大市场规模,而是在提高专业化的基础之上,通过分工协作,以商品交换为纽带,以市场为基础,形成一个群体,既保持了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又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同时获得了规模经济效益。
六、实行集中的市场目标。即致力于大企业鞭长莫及的领域,或填补大企业不愿插手而潜力很大的行业,选择产品时要准而少,或以特有的技术诀窍在市场上占一席之地。
七、政府的指导。美国在1953年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The U.S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其目的是向开办,发展小企业的人从以下几方面提供多方面的协助。一是资金帮助。小企业资金紧缺,但往往又由于小企业的信用不足或私人金融机构乐于从事大宗交易,致使小企业在资金方面发生极大困难。小企业管理局的奖金帮助,是解决小企业资金不足的重要措施,其方式主要是小企业管理局直接发放的直接贷款、小企业管理局与地方开发公司和金融机构共同提供的协调贷款和由小企业管理局向地方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担保的担保贷款。二是对小企业进行管理方面的指导。组织退休经理人员和专业经理人员帮助小企业制订企业经营计划,并提供咨询服务,对运营中的企业进行诊断;对企业的开办进行可行性研究;为企业分析目标市场、竞争对手状况、管理计划、销售策略、财务状况等等,帮助企业主理清思路,解决难题。三是向小企业提供信息和技术帮助,解决了中小企业限于人力和资金而难以建立自己的信息情报组织的问题,并以开办商品展示会的方式,宣传小企业的产品,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促进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美国中小企业的成功对我国的启示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主体是乡镇企业,它包括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合作企业,农民个人办的个体或私营企业,以及近年出现的以农民为主,由多种所有制经济联合经营的企业或实行股份制的乡镇企业。简言之,在中国中小企业是以集体企业为主的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济层次,多产业的经济实体,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小企业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99%,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8.5%,所吸纳的劳动力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3%,占现有出口生产企业的95%,同时也为大型企业出口产品提供配件和辅料。
中国的中小企业与美国中小企业有许多共同特征,但美国经济基础雄厚,其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竞争力上比中国中小企业强出许多。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劳动力密集、经营粗放、产品竞争力弱;二是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低;三是管理水平低下,手段落后,缺乏专业性人才;四是国家政策支持不足。针对以上问题,美国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如下借鉴意义:
第一,确立正确的经营方向和发展方针。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的较低阶段,还仅限于一般初级加工业,随着进一步发展,将增加与大工业的协作,协作的初级阶段是为大工业提供零部件、劳务和参与某些非根本工艺过程,进一步发展将提供重要零部件,独立地制整机,试制研究新产品,包括研制生产高、精、尖产品,后者的比重将日益提高,内涵逐步加深。我国当前的中小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发展很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很快,内地相对落后,各地中小企业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经营方针,另外,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不只把眼光局限在传统产业,而应转移到新兴的第三产业,如商业、服务业、建筑业、信息等行业,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分散经营。灵活广泛的优势。
第二,促进生产技术现代化。目前,美国中小企业设备现代化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具有较强的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力,而我国中小企业则相对落后,差距很大。这就需要我国中小企业搞好技术创新、广开门路引进人才,包括聘用退休科技人员、招聘愿意到本企业工作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等。另外还要多方设法,引进知识,包括请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到厂进行技术指导、提供技术业务咨询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协作、派人员学习先进技术和接受科研成果等。
第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中小企业应按市场经济运行要求,对企业活动的实际成效、计划、通过统一、连续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反映出来。企业应根据这些财务,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下一步经营方针计划。
第四,加强分工协作,搞好生产专业化。我国大多数企业具有“小而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各小型企业各自为战,单独生产自己的最终产品,每个企业从生产到流通都由自己干,同时,各中小企业之间或大企业之间几乎没有分工协作关系,造成资本配置低效、产品质量低下,这就需要加强行业管理,加强中小企业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间的联系,使同一产品实行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提高工艺水平。
第五,加强政府在政策、管理上的支持和帮助,从金融、管理和市场环境等政策上,采取特殊的信贷支持,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或风险基金。在管理机构上可参照美国或其它国家设立统一专门的机构,负责中小企业的调整和管理,并设立相应的咨询、指导机构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难题。在贸易政策上,消除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性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广泛地进行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为中小企业创立相对平等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