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新洋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各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电力资源是人们工作以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源,且人们对其需求不断提升,这也让电力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就是电力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确保施工安全技术得到有效落实,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本文就新形势下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进步,电力行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且电力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电力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就需要不断的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的管理和准确的抓住市场的动向。电力企业在进行施工管理中需要注重安全和质量以及进度管理,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安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
1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特点
电力建设施工现场有一些基本特点,分别是交流直流输电、电力运输距离远、电力容量大、高压电等,所以,在施工现场中就对机械设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建设施工中有高空作业以及交叉作业等,这就使得施工现场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比如,化学中毒、高空坠落、坍塌以及触电等,这就需要在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能够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依据施工操作要求规范的进行施工,最大化的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确保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
2电力建设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2.1个人安全责任没有落实
电力工程建设中存在安全隐患,电力建设工地也不例外。所以,在施工中实施施工安全势在必行。虽然一些施工企业已经将施工责任制建立起来,实施并不令人满意。比如,电力建设审批机关只负责审批工作,重视建设项目工作,但是不负责安全管理。电力监督部门是监理安全问题的重要部门,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问题。电力建设项目负责人在工程项目上花了太多时间,却没有发挥管理的时效性。在招投标中,很难对安全管理负责。
2.2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
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容有很多,包括物力、人力以及财力等,要想确保安全管理的效果,就需要加大每个方面内容间的联系力度。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主要就是因为各个管理内容之间缺乏较强的联系,一些工程在施工中,只关注物资上的投入以及管理,不重视人力资源安全性的管理,这就使得施工现场经常出现安全问题。另外,责任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这就让一些管理人员对于管理工作不够积极,也会容易导致出现安全问题。
2.3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目前,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管理较为混乱,相关负责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出现了较多的安全隐患。电力建设施工的现场大多都在室外,并且高空作业与交叉作业较多,施工人员的构成也较为复杂,大部分施工的时候都在危险的环境下。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建设施工人员与相关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还熟视无睹,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不够仔细,并且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这些都是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2.4缺乏应急预案
在出现风险时,需要采取应急预案,及时有效的对风险进行控制以及处理,然而当前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在这方面十分不足,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发生风险时,不能及时有效的组织有危险的施工人员撤离[1]。比如,在发生坍塌时,其具有较大的破坏力,会对大范围的施工安全造成威胁,要是不能及时的采取应急措施,那么施工人员在撤离的过程中就无法做到有序,会加大损失;第二,在发生风险之后,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使得施工进度受到影响,工期延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建设施工现场所采用的安全管理策略
3.1采用安全责任制
确保电气施工能在一个安装中进行,就要在整个环境中成功实施安全问责制度,每个施工人员都可以随时提出安全措施。采用安全责任制,具体的内容如下:在企业建立安全领导班子,同时建立工程项目第一负责人为组长,同时任命副组长。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企业行业安全管理目标。实施项目建设在此之前,相应的安全负责人必须签署安全责任。全职人员在各种劳动保护组织中,还要协助领导,不断加强电力建设工作安全监督管理。所以,安全管理人员在每个施工阶段要真正把安全工作付诸实施。
3.2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要提高安全管理效果,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需要对安全保障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做到几点:首先,需要注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施工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施工中需要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注重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依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安全保障体系中加入对于人的安全管理对策,让体系的完善程度得到提升;其次,需要加大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包括财力、物力以及人力等,保证在出现安全问题时,可以及时的提供各方面的补充以及支持,防止影响工程的建设进程;最后,需要落实责任制,在每个部门中都需要执行责任制,这样在出现安全问题时,就能够依照责任制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追究,激发责任人工作的热情,构建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
3.3及时对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升施工人员对安全隐患与危险源的辨识能力。这样可以有助于施工人员在进行作业的时候,可以提前的熟知施工中可以出现的危险,从而提前进行预防措施。其次,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人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及时的对施工现场中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进行排查,并且及时的进行处理。最后,针对在施工现场中已经发现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记录与总结,并且把处理的经验进行记录,有助于二次事故发生的防范。
3.4建立应急预案
首先,需要综合的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且提出相应的应急预案,比如,对于坍塌风险,就需要立足于构建施工人员撤离和疏散安全通道层面,对应急预案进行优化和健全;其次,在风险发生时,需要在第一时间通知那些可能遭到危险的人员快速的进行撤离,在撤离时需要安全管理人员或有关负责人带领,从安全通道撤离,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在风险出现之后,需要第一时间把受伤的人员送至医院,尽量挽救受伤人员的生命。
3.5加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
在电力建设施工中有许多交叉作业和施工,必然就会有安全隐患存在。施工人员是施工的主体,需要将安全工作全面落实,操作技能也要指导到位。一方面要诉诸实践,对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然后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安全工作施工的影响,还要通过加强操作技能使之成为可能。规范实施各项施工活动,就会存在安全隐患,对于隐患要立即处理,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阴影。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做好整体隐患排查工作,为施工违规操作要严格惩治企业的内部人员。对表现良好的员工应给予适当的奖励。
3.6加大电力工具设备安全和品控把关管理力度
在电力建设中需要很多的工具以及设备,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功能、类型,且每个工具和设备都有很清楚、细致的技术指标要求,内部构造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所以,需要对这些工具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电力单位需要依据具体情况,结合工具设备的具体用途、类型以及功能等方面对它们进行管理以及登记,应该要做好分类,实现谁借用谁负责保管,所有借出去的工具设备都需要保管部门能够做好记录,记录下使用人员的姓名。需要对工具设备定期的进行检修以及维护,注意细节,有很多的安全事故就是由于工具设备不正常导致的。电力工具设备中有很多的仪器设备都是具有很高的精密度的,如果在接触时出现问题,那么就会让工作人员在判断险情时出现错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需要加强对电力工具设备的检修以及维护工作。除此之外,采购部门也需要注重对购置的工具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构建相应的采购登记表,对于那些由于质量问题而导致出现安全事故的工具设备生产厂家需要把它们记录到黑名单中,不再采购其工具设备,要把控好工具设备的质量,为安全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要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提高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水平,就需要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直接面对各种安全问题。这就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确保电气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质量水平达标。只有这样,电力系统才能安全可靠地运行。
参考文献:
[1]张蒙蒙.平圩电厂 5# 机组工程施工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
[2]马伯乐.火力发电厂电力建设安全管理的综合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论文作者:李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电力建设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工具论文; 设备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