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工期和工程量大,施工技术复杂,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阶段是施工阶段,因此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者应当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具有清晰的认识,使施工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完成。施工项目的管理者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详细分析,有侧重点的将风险管理好,探究防范措施将安全风险造成的损失尽量降到最低。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讨
要想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建筑企业应对内部管理进行强化,将其内部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充分激发。对工程质量集中全部力量进行改善,将施工的安全系数提高才能使建筑各方面人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将施工过程前后各种风险发生规避,使建筑企业能够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深入探究。
一.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的原因
1.高处施工作业
目前超高层与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难度和强度增高加大,大多数工作人员在较高的地方施工作业,无法避免高空坠物和坠落等安全隐患。因此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必须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熟练的业务技能,并通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证后才能施工作业。同时施工人员应将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目前很多施工人员尚未达到这些要求,高处施工作业引发的安全事故是最多的。
2.环境地理因素
建筑行业的施工往往都是露天作业,施工的固定性、复杂性、整体性都紧密相连。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部分是地基基础,地基承载的负荷会随着高度不断增加的建筑工程而相对增加,同时深度也随之加深。在施工过程中地面上建筑设施也会影响到地基基础周围的土质因素,例如环境气候和地表水的侵蚀等,严重干扰原有土质的稳定性,使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坍塌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建筑工程在野外的施工作业更是会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时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较强的流动性
协调好诸多的施工要素才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施工作业的顺利实施得到有效保证,一旦其中一个施工要素出现异常便会带来安全事故。由于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的流动性通常很强,即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刚刚完成,便要继续到另一个地方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和机器设备也要跟随流动的施工作业而流动。因此在施工流动过程中相关机器设备和施工人员只是临时的,并且机器设备与施工人员之间的配合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4.建筑施工设备和材料
建筑工程通常使用例如屋架、钢筋与制柱等体积比较大的半成品和成品、预制构件,给运输、吊装和堆放等方面带来很大难度,很容易出现撞击、坠落、失去平衡等安全事故。另外使用的相关施工机器设备会由于类型规模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而选择不同的型号类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种类繁多的机器设备常常会受到场地的施工条件和专业技术条件的制约,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失误会直接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安全风险的管理措施
1.风险回避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投标决策中,承包商会选择放弃一些风险比较大的工程项目将风险规避,如果风险明显大于自己的承受能力便不会参与投标。通过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发现如果实施项目会导致未来面临更大威胁,并且没有有效的措施将风险化解,甚至因为太大的风险导致保险公司拒绝承保的情况发生,就需要认真考虑将实施工程项目放弃的问题,防止出现更大物力、财力、人力损失等情况的发生。前期一些工程项目进行了大量投入,一旦停止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为避免该风险可以进行转包。个人和组织会存在差异不同的优势,因此个人和有些组织可以将该类风险承担,甚至对某些公司来说风险不会造成威胁,但是一定要对相关规定注意了解清楚该类工程是否包含在可转包的范围之内[1]。
2.风险缓解
将安全风险损失减少就是控制损失的扩展和继续扩大的范围最大程度将损失降到最低。例如,如果业主确定承包商对委托的工程项目没有能力完成立即做出将承包商撤换的决定;如果业主付款期限超过了与承包商合同规定时间,承包商可以立即采取停工措施,同时向业主提出索赔;一旦出现施工安全事故,立即对受伤施工人员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并将作业环境加强保护;如果室外施工因下雨天等恶劣天气无法进行时尽量安排施工人员在室内进行施工作业;投资商严格控制内部核算,将安全风险损失减少并进行资金运作的各种方案制定。分散风险是为了增加风险承担者,减少安全风险的整体压力,使集体风险得以共同分摊的目的实现。为了降低安全风险可以选择联合投标方式,只要参与工程投标必定会面临风险,大型的建筑工程中承包商为了将安全风险带来的损失分担,相互之间会联合组成长期或临时性的承包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将竞争力提高。例如企业内部扩张时为了分散风险而增设实体,或是为了增强风险的承受能力实行企业兼并措施[2]。
3.风险转移
项目保险可通过一定保险费的缴纳实现,如果发生投保风险事件造成一系列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险人就必须补偿被保险人,这便是工程项目保险。工程项目保险具有阶段和多样性的险种、规定性的投保内容和投保人、不确定性的计费率和基础等破点。根据不同的保障范围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建筑工程一切险的赔偿范围比较广,包括施工期间的机械和工地设备、工程本身等。
4.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
将风险发生事前、中、后的发展进程与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是风险应急预案的主要针对方向。应急预案可以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反应,有序的对事故进行控制。同时应急预案中包含的抢救措施可在事故中快速进行抢救和救援,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以保障。在应急救援中风险应急预案的作用十分重要,及时的应急救援能够最大限度的将人员伤亡减少,将安全事故损失和等级降低[3]。
5.安全责任制的考核与落实加强
建立相关的安全责任制度并严格落实,将责任主体明确使其责任意识增强。使相关人员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全面落实得到进一步促进。首先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完善,并实行岗位负责制,使施工作业和安全生产的工作同步。施工项目总包单位要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分包单位中的建立完善进行督促使其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其次各层管理人员依据单位管理职责将安全责任工作认真执行,对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情况定期进行考核。可将工资薪酬和考核结果挂钩,激发工作人员将安全责任制度落实的积极性[4]。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预防、缓解、回避工作,根据风险的不同类型设置相应对策,才能使建筑工程安全顺利的完成实施。
参考文献:
[1]罗中华.关于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14):187-188.
[2]钟国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研究[J].居舍,2018(08):133-134.
[3]王涛.浅析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主要安全风险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08):158.
[4]万玉涵.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实践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7.
论文作者:朱华慧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风险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