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利锋(陕西省岐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陕西 岐山 722400)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作品里的思想意境融合在一起,是语文教学所应达到的教育教学目的。要出情入理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作者感情的能力,起到“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1-0067-01
语文是一种文字的艺术,其中包含着作者的丰富情感。表面的文字很难将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学生也只有深入理解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既是对学生文字理解能力与感情激发的一种促进,还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情感因素的渗透,将其真正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情感的洗礼。本文将围绕以下几点展开探究:
1 构建自由、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
情感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方式,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就应该让学生处在一个相对自由、快乐、轻松的环境当中去学习。其中,构建自由、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取决于语文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情绪高昂、心情愉悦的姿态,以此来感染学生,使学生的心情舒畅、精神振作,这样,学生也会更愿意去学、主动去学。例如,在分析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文章时,教师在教学时,如果精神饱满、心情愉悦,向学生讲述的是一个欣欣向荣、多姿多彩、全方位的春天。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探究生机盎然的春天。如果教师的语言中流露出来的是对春天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学生们也会跟着教师的情感与思维飞向那“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的遥远春天,使学生可以近距离地去感受到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反之,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愁眉苦脸、心烦意乱,又如何会有心情去感受朱自清先生在春天来时的喜悦之情呢?教师都没有感受到春天来的喜悦之情,学生自然也会在教师消极情绪的带动下无心欣赏,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将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挖掘出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尽的义务,一定要保持快乐的情绪,用自己的快乐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都能丰富自己的情感。
2 深入钻研教材,唤醒学生情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作品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触动学生的心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教师既要深入钻研教材,用作品本身的内涵去感化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还需要借助联想、比较,将学生的积极情感唤醒。例如,在探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一文时,文章中作者连续三次用“终于”来描述父亲送“我”上车,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让学生根据语境进行推敲,最终也明白了这样写能够突出父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体现出的是浓浓的父爱情。借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想:朱自清先生对父亲的印象与我们对父亲的印象有没有相似之处,区别在哪里呢?通过联想,增强学生对父辈的敬爱以及尊重之情,这种联想也能唤起学生的特定情感,让学生也去体会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3 指导学习,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所以,教师要把学生的情感引入到文本的理解当中,指导学生将文本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要通过对文本字、词、句、段、篇的解析着手,披文入情,以情共情,再紧紧把握情感、情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学习,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例如,在探究文天祥《过零丁洋》这首诗的时候,让学生去体会诗人的壮志未酬以及报国豪情。在学习《爱莲说》这一文时,让学生去理解文章中的清高气节。在讲完每一篇课文后,教师都要及时布置与情感相关的小作文,进一步让学生糅合文本与自己的情感,将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延伸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4 抓住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语文是一门具有独特情感特性与人文内涵的学科。但是,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习惯采用八股文式的教学方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分析文章内容――归纳各段落的段意――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介绍文章的写作特点。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单一,效果又低下,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而且还都听得昏昏欲睡。要想构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抓住教学重点,有的放矢,而且还要及时点拨学生,让学生能很快领悟到文章的主题思想。例如,在分析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就“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这句话开始讲解,和学生一起去体会作者当时借书、还书时的复杂心理。然后再与现在学习的优越条件加以对比,把学生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的思想情感激发出来。再如,在探究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一文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的重点部分引导学生理解“公安派”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等,再指导学生就这一观点展开辩论,在讨论中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很多,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强化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存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将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出来,对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杨玉平.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08.
[2]邓康.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的融入及其途径探析[J].成才之路,2010(04).
[3]刘继亭.浅谈情感教育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4).
论文作者:梁利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月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情感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这一论文; 也会论文; 语文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月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