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宅设计贵在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邓志钱[1](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Alpha Go大放异彩之后,人工智能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在202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更是将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进行推进。各行各业跃跃欲试,建筑设计行业也积极响应。2020年6月,住建部便批准了深圳率先开展人工智能审图的方案。理论上,人工智能是一类算法的集合,“深度学习”属于其中的一种。尽管深度学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其在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有很大的研究提升空间。国内高层住宅发展成熟,标准化程度高,有充足且高质量的数据,为其衔接深度学习技术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此外,很多地产公司也与高校、研究机构开展智能化设计方法的合作研发,反映了行业的生成设计需求。高层住宅立面设计具有一定程式化和重复性特征,也为建筑领域深度学习的起步应用提供了更便捷、可靠的试验场。探究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策略,为高层住宅立面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智能设计方法,提高设计和方案比较的效率,为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实际应用做出一点贡献是本研究的初衷。为实现本研究的目标,论文完成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对建筑生成设计、深度学习和高层住宅立面设计的相关技术及理论进行探究,为本研究建立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第二阶段,借助问卷与访谈对当前高层住宅立面设计的现状与生成设计需求展开了调研,为实验设计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三阶段,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并从生成设计准备、数据库的建立、生成模型构建和生成结果评价四个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第四阶段,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研究拟定了三种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实验,以实验的方式对本研究提出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和生成设计策略展开了探究;第五阶段,研究以一个实践案例对本文提出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和策略进行演示和验证,并提出相关应用建议。最后,论文对本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论文对本研究提出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进行了利弊权衡的分析,并就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研究的最终成果是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并就该方法总结出了三条生成设计策略:人机协同的设计流程、生成设计的创新技巧和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本研究也实现了一定的创新,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本研究将“深度学习”与“高层住宅立面设计”进行跨学科整合,拓宽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范围;第二,本文对Pix2Pix技术与高层住宅立面设计的结合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具有一定的技术参考价值;第三,立足于国内高层住宅立面设计的现状,本文提出的生成设计方法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意义。
方瑞苑[2](2021)在《基于价值工程的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为缓解城市居住需求,我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造了大量城市多层住宅。此类住宅建成距今已有30-40年时间,受先天条件、物理老化、人为破坏、自然灾害等多因素影响,已成为陈旧、功能落后、高耗能的老旧住宅,难以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居住需求。“十四五”要求,各城市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力争在期末基本完成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对于存量巨大、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城镇老旧住宅,采用综合改造或拆除重建等方案对其更新是势在必行的。目前城镇老旧住宅更新面临四大问题,即更新方案是否可行,更新后住宅建筑性能能否得到提升,更新能否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及更新方案的成本是否经济合理,因此需在建筑策划阶段对老旧住宅单体的更新方案进行评价。价值工程作为一项技术及经济相结合的方法,从技术、经济和功能的角度研究更新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特点,在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尤其设计阶段发挥很大能效,本文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建立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评价工作流程和综合评价模型,为更新方案优选和决策提供一种简单可行、反映客观事实的定量评价方法。本文通过对城镇老旧住宅现状及更新方案调研剖析,结合国内外现有的既有住宅性能评价标准及相关研究,建立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基于ANP-模糊评价的功能综合评价模型,从更新后功能性、施工可行性及方案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对更新方案进行评价,求出价值工程相应的功能系数。再构建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的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成本估算模型,对更新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求出价值工程中相应的成本系数,进而结合功能系数求出更新方案的价值系数。最后结合大连某老旧住宅建筑的案例,验证本文构建的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综合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为更新方案决策提供指导性意见。本文基于价值工程,在城镇老旧住宅更新的建筑策划阶段对各更新方案进行功能成本分析,将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引入更新方案评价中,将价值工程工作流程与更新方案的评价流程结合,为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冒卓影[3](2020)在《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乡村的产业模式逐渐从“传统一产”发展为“三产并存”,并伴随着乡土文化复兴,乡村养老、医疗和文旅等产业快速崛起。然而多数乡村住宅跟不上急速发展的节奏,无序的新建拆建和更新改造导致乡村整体风貌丧失、生态环境破坏、空间景观无序和能耗污染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乡村的居住环境、功能空间、景观形态和文化特色等亟待改造与提升。国内外住宅更新改造研究大都是从乡村规划、建筑环境、技术改造和节能提升等不同视角展开,分散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各层面系统综合的改造提升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针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及更新改造的研究多偏于个案,缺少对住宅发展史、演进动力机制等层面的综合研究。课题针对上述问题与不足,从共生视角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开展系统综合研究,期望实现乡村住宅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乡土文化,减少资源浪费,推动乡村住宅的传承和延续。运用共生理论及其和谐共存理念和方法,结合新陈代谢理论、建筑再循环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触媒理论与开放建筑“层级”理论,分析乡村住宅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提出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共生关联因素与价值构成进行解析,分析乡村住宅发展的影响因素、乡村住宅的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及价值构成,提出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目标。结合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和谐共生设计思想,从乡村整体环境、建筑“支撑主体”和功能生活空间三个层面探讨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与策略,并运用以上设计原则和策略,开展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实践尝试。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应遵循和谐并存的共生整体性原则,及其衍生的气候适应性原则、乡村文化性原则、生活整序性原则、传承创新性原则和集约紧凑性原则。环境层面,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遵从“乡村织补”的整体环境建构策略,重塑乡村格局,实现乡村与环境的共生;“织补”乡村环境,实现“新”与“旧”的共生;优化交通系统,实现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的共生;推动广州都市边缘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体与局部的共生。建筑层面,遵从“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策略,优化乡村住宅,实现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共生;协调新旧民居,实现“既有”与改造”的共生;延续场所精神,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共生;优化住宅结构,实现结构与艺术的共生;提出绿色节能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节能技术与环境的共生。“功能生活”层面,遵从开放空间营造策略,传承创新地方材料与技术,实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提出居住空间集约化、弹性化设计策略,实现空间与效益的共生;建构一体化住宅,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共生;设备可持续更新,实现设备与构造的共生。此外,将上述原则与策略应用于广州增城正果镇黄何屋村精品民宿区实践设计中,促进乡村住宅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杨丽[4](2020)在《战略转型背景下企业品牌管理研究 ——以TH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第一批民营建筑设计企业在国营设计院改制的浪潮中成立,行业发展至今,已形成国有设计院、民营设计企业和外资设计企业三大主体为主要参与者的局面。在市场竞争中,这些行业参与者建立了各自的竞争优势。尤其是一些民营设计企业凭借市场化的管理与灵活的经营机制,以及专业的设计质量和优质的客户服务,已经跻身行业前列。然而,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深受房地产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随着国内住宅地产进入白银时代,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房地产企业对于建筑设计的内容要求也更加丰富。许多房地产企业加大了对商业地产、物流地产、养老地产、教育地产等其他地产领域的投入,并且越来越多的地产商对建筑设计供应商的需求呈现综合化、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国内建筑设计企业出现发展瓶颈,许多大型民营公司逐渐开始将业务领域由单一的住宅领域向多元综合的领域拓展延伸,走上战略转型之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是价格的竞争,第二层是质量的竞争,最高层才是品牌的竞争。企业想要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赢得市场,不仅需要适时地进行战略转型,还需要树立有竞争力的品牌,具有强势品牌的企业能够建立更加持久的盈利能力。但是,大多数企业在战略转型中,管理的重心都放在新业务领域的开发和拓展中,从而忽视企业品牌的重塑和建设,这就导致企业品牌难以匹配新的企业战略,更无法助力企业转型后的发展。为此,本文以国内领先的民营建筑设计企业TH公司为案例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在战略转型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品牌管理问题,如品牌定位与企业战略不符、品牌传播力度不足、品牌管理职能缺失等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企业品牌、企业战略转型等概念进行描述,归纳整理营销管理理论中品牌定位、品牌形象论以及品牌传播等理论。在本文的案例分析中,还通过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企业战略从单一业务领域向多元业务领域转型的这一背景环境进行分析,探寻TH公司面临的企业品牌管理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其中,在问题的分析和方案的提出过程中,本文将结合多方受众对企业品牌感知的调研访谈内容,并适时借鉴国内外标杆企业的实践经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把企业品牌管理问题放在战略转型背景之下进行研究,从品牌定位、品牌传播以及品牌管理职能三个方面探讨企业品牌管理在战略转型过程中的协同作用,以此丰富品牌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方向。本文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第二章是对本文所涉及的文献进行描述和归纳,为后续案例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介绍本文的案例对象TH公司的概况以及其战略转型的背景,同时对案例企业目前品牌管理的现状进行充分描述。第四章和第五章为论文的核心部分,首先探讨案例企业在战略转型背景下,企业品牌管理面临的三大问题并逐一分析,然后在第五章对企业品牌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六章对本文进行总结,概括研究中的不足,并展望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经研究还发现,传统的B2C企业(企业对个人)面对消费大众,尤其重视其品牌的营销管理,而本文研究的案例企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客户提供专业服务的公司,往往被外界界定为B2B企业(企业对企业),该类企业主要关注服务的内容和质量,以及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而更容易忽视企业品牌的塑造和整体营销。实际上,B2B企业不仅需要用品牌影响客户公司中的关键决策人,也需要用品牌实现对员工的承诺。因此,本文认为品牌管理在任何市场情况下、不同类型的企业中都不应被低估。本文涉及的案例企业正是典型的B2B企业,所以笔者希望为正处于战略转型阶段的同类企业提供可行的品牌管理策略,使品牌更好地协同公司层面的战略发展,让企业在新的战略发展阶段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也为其他专业服务型企业提供借鉴。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陆垠[6](2019)在《二十世纪早期德国新客观主义建筑设计及其思想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现代建筑开始摆脱传统的束缚,主动寻求对工业化的回应。此时的德国经历着急剧的转变,在很短的时间内,它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社会关系和政治格局均发生了变化,同样对新建筑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正是在这个前提下,作为德意志制造联盟创始人之一的穆特修斯开始寻求扩大建筑社会地位和文化影响的方式,以满足德国当时政治和社会环境的需求。1922年是德国现代建筑发展史上风格变化的关键时期,随着一战的结束,作为战败国的德国遭遇了重大的经济和政治危机,陷入了住房短缺问题的影响。以陶特、格罗皮乌斯、恩斯特·梅和密斯为代表一批建筑师们开始着手解决住房问题,从而为自己定义新的社会角色。他们遵循着新客观主义的设计理念,拒绝将传统形式作为新建筑的外在形式,这不仅是外观上的摈弃,更多的是开始以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作为影响建筑形式的主要目标。新客观主义风格并没有延续一战前表现主义者所奉行的夸张化、具象式的建筑形式,而是寻求一种更加简洁、实用的特征,它成为了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主导思想,影响着许多后来的建筑大师们,推动了欧洲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发展。新客观主义思想可以被解读为两个层面共同作用的成果:外在的社会性与内在的思想观,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与一致性。因此为了正确认识新客观主义在现代建筑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新客观主义建筑师们的思想和实践活动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来解读新客观主义的创作观与思想观,并通过对新客观主义较为详细的诠释,拓展现代建筑理论视野,以辩证、客观的态度分析其设计要素。明确新客观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变化是由其所处时代的特异性、与表现主义思想的连续性,以及为明确的需求寻找清晰形式的设计观,这三种特征属性共同作用和引导的。尽管新客观主义在现在看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自身属性是二十世纪早期德国社会环境下建筑师与现实社会相互协调的必然结果,即使已经失去存在的社会环境,但它们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将其中更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与现代建筑一起延续下去。在最后,本文希望提供一个更好的理解这段建筑史的思路,将对新客观主义的诠释最将回归到一种观点:建筑本身的形式并不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用来明确其价值的最终途径,建筑形式的本源应源自建筑师对这个时代中人们的观念和需求的反馈。
方伟[7](2019)在《社区视角下的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基于南京市案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已进入以存量发展为主的城镇化时代,亟待加强对建成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避免存量更新造成对有历史价值特色的城市空间的破坏。以多维社区视角“地理社区、利益社区及文化社区”,推动遗产保护与发展,已是国际重要趋势。多维社区视角探究了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研究视野,通过了解多维社区群体及其诉求,分析社区发展的诸多可能性,可探寻适宜的保护与发展目标,并寻求各方资源支持。二十世纪遗产已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中国自2014年评选首批二十世纪遗产。现代集合住宅是二十世纪遗产的重要类型,其有别于其它二十世纪遗产就是具有居住属性。在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其保护与发展的条件存在复杂性:1、有历史价值与特色的遗产并未全部被认识;2、社区及其主体处于动态变化之中;3、社会结构和产权权属复杂;4、遗产保护与发展难达共识。理论研究方面,本文系统归纳国内外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和发展的研究现状、实践经验,借鉴其中多维社区分析视角,丰富遗产保护中社区方向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以及南京市的遗产价值分析的梳理,结合南京工人住房的特点,形成南京市1949-1978年工人住房的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实证研究方面,本文梳理建国以来南京市的历年年鉴、地情志书、历史书籍、规划资料等数据信息,初步获得南京市工人住房的地理分布,并进行实地踏勘,社区访问,对建国初三十年间南京市的既存工人住房详细情况进行甄别、统计,总结各阶段的建设历程、空间分布、建设与演变机制,并且对既存工人住房进行价值特色的初步评估。这一工作弥补了南京市工人住房遗产保护研究的一个缺项。在整体性视角认识工人住房的困境、特征、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工人住房的保护与发展的技术路线。案例研究方面,本文结合南京市芦席营工人村和梅山生活区的实际案例,深入社区调研,分析遗产的社区演变与现状特征,评价遗产的价值特色,总结遗产的发展困境和多元社区主体诉求,提出相应的方案设计和保护发展策略。论文全篇约14万字,图235幅,表62项
汪妍泽[8](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汪洋[9](2020)在《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研究 ——以杭州临浦镇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城镇化率大幅度攀升,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作为乡村传统文化物质载体的乡土住宅也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乡村的建设与发展问题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也同样出现众多问题与诟病。在此背景下,寻求适宜乡土住宅更新与提升的方式来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是研究工作的前期理论准备确定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路径。第二章主要对有机更新理论与乡土住宅相关理论进行概述,通过对乡土住宅有机更新相关理论进行详细解读,整理了乡土住宅的更新方式与方法,并对比分析现存乡土住宅更新方式的矛盾点,为乡土住宅的提升设计提供思路,也为后文有机更新在乡土住宅提升设计中的可行性以及实际可操作性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对乡土住宅现有的需求点与问题的深入了解,并以实际样本乡镇为载体,对乡土住宅典型样本进行空间结构的测绘并进行问卷形式的深入调研,探索乡土住宅现有的需求点与问题所在。第四章通过对前期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阐述了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路径,为后期的实证部分提供可行的设计思路。第五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针对杭州临浦镇的现状情况,将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路径具体应用到杭州临浦镇整治中,并提出了具体的提升设计方案,在满足村民现代化生活的基础上,实现传统乡村风貌的复兴与延续。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对全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总结了全文的不足和展望。本文针对乡土住宅现有的更新路径与发展现状,立足于农村居民的自身需求,从地域文化与现代背景相融合的角度根据有机更新理论为乡土住宅的提升提出的设计路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为今后乡土住宅的更新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刘晔[10](2018)在《筱原一男的住宅作品及设计理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住宅是一种广泛而重要的建筑类型,筱原一男通过他的设计理念与建筑实践,赋予住宅在建筑学上新的意义,持续地对建筑界产生着影响。本文旨在归纳整理日本着名建筑师筱原一男的住宅设计理念的内容及发展,并分析研究他设计的住宅作品实例,为我国的住宅建设,乃至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方式,以及一些可供参考的实例与设计手法。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研究,结合日本原版书籍,参考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动态,对其的设计理念进行梳理,以空间、住宅、城市三个层次进行归纳。对筱原一男的住宅作品,以语汇归纳的角度,利用文字、表格、分析图、以及剖透视图进行形象地阐释,并用概念图表格作最后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总结筱原一男住宅创作的影响,得到了相关的启示。筱原一男的设计理念有着批判性的思想。针对五十年代日本合理主义的兴起,他提出要尊重日本传统与住宅艺术;而对于六十年代技术主义的泛滥,他以无机的意义空间进行应对;他从当代城市的活力中,结合“混沌”的科学概念,提出了“混沌之美”,成为了他后期设计的主要思想。这些理念,都是以一种抽象极简的设计手法,体现在他的住宅作品中。筱原一男一直追寻传统意象在现代设计手法中的延续,创造有意义的空间;同时注重人的情感,追寻住宅的艺术价值。筱原一男的设计手法与理念,对当时乃至后来的建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分析与总结筱原学派对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情况,同时研究他作品中的暧昧性与抽象性带给日本建筑界的影响,为现当代相关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实例,拓宽了其设计理念的应用范围。
二、住宅设计贵在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宅设计贵在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工智能与新基建 |
1.1.2 深度学习与建筑生成设计 |
1.1.3 高层住宅的开发趋势与智能化需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简述 |
1.3.1 深度学习 |
1.3.2 建筑生成设计 |
1.3.3 高层住宅立面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1 研究的目标 |
1.5.2 研究的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 |
2.1 深度学习 |
2.1.1 理论基础 |
2.1.2 工作原理 |
2.1.3 常见生成模型 |
2.2 建筑生成设计 |
2.2.1 历史沿革 |
2.2.2 主流方向 |
2.2.3 与深度学习 |
2.3 高层住宅立面设计 |
2.3.1 发展沿革 |
2.3.2 典型风格 |
2.3.3 主要构件 |
2.3.4 设计原则 |
2.3.5 设计现状调研 |
2.4 关键技术与思路 |
2.4.1 Pix2Pix |
2.4.2 SSIM评价指标 |
2.4.3 生成设计思路 |
第3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方法 |
3.1 生成设计准备 |
3.1.1 生成目标 |
3.1.2 生成方案 |
3.1.3 设备技术 |
3.2 数据库的建立 |
3.2.1 数据搜集 |
3.2.2 数据处理 |
3.2.3 数据分配 |
3.3 生成模型构建 |
3.3.1 模型搭建 |
3.3.2 模型训练 |
3.3.3 模型形成 |
3.4 生成结果评价 |
3.4.1 主观评价法 |
3.4.2 客观评价法 |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实验与策略探究 |
4.1 实验前期准备 |
4.1.1 实验背景 |
4.1.2 实验目标 |
4.1.3 技术准备 |
4.2 生成设计实验 |
4.2.1 立面风格对比应用实验 |
4.2.2 立面尺度对比应用实验 |
4.2.3 立面细节对比应用实验 |
4.3 生成设计策略 |
4.3.1 人机协同的设计流程 |
4.3.2 生成设计的创新技巧 |
4.3.3 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
第5章 实际案例应用 |
5.1 设计背景 |
5.1.1 项目简介 |
5.1.2 设计需求 |
5.1.3 技术图纸 |
5.2 立面生成 |
5.2.1 方案设计 |
5.2.2 生成结果 |
5.3 应用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高层住宅立面设计调研问卷 |
附录 B:高层住宅立面设计调研访谈表及访谈记录 |
致谢 |
(2)基于价值工程的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2.1 概念解析 |
1.2.2 研究对象 |
1.2.3 评价主体 |
1.2.4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3 研究现状综述评述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5.4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价值工程理论 |
2.1.1 价值工程定义 |
2.1.2 价值工程产生与其在建筑业中的发展 |
2.1.3 价值工程的工作流程 |
2.1.4 价值工程用于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评价研究的优越性 |
2.2 城镇老旧住宅发展历程及现状 |
2.2.1 城镇住宅发展历程 |
2.2.2 城镇老旧住宅时代背景及住宅政策变革 |
2.2.3 城镇老旧住宅建造情况 |
2.3 老旧住宅拆旧建新及综合改造相关概念 |
2.3.1 拆旧建新的特点 |
2.3.2 城镇老旧住宅综合改造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价值工程的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1 基于价值工程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综合评价模型框架 |
3.1.1 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
3.1.2 基于价值工程的综合评价流程及各阶段工作 |
3.2 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选取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3.2.3 筛选功能分析评价指标及内涵解释 |
3.2.4 建立指标体系及指标间关联性分析 |
3.3 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功能模糊评价模型构建 |
3.3.1 综合评价方法对比及选择 |
3.3.2 AN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3.3 指标权重确定 |
3.3.4 评价指标等级标准确定 |
3.3.5 功能系数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LCCA的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经济性分析 |
4.1 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
4.1.1 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内容及全寿命周期管理各阶段 |
4.1.2 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构成 |
4.1.3 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项目寿命种类 |
4.1.4 经济评价指标与方案比选 |
4.2 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模型构建 |
4.2.1 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模型构建步骤 |
4.2.2 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模型 |
4.2.3 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模型中相关参数选择 |
4.2.4 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LCCA估算模型中成本单元估算 |
4.2.5 成本系数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项目更新方案设计 |
5.2.1 方案1-综合改造(提升项为适老化改造) |
5.2.2 方案2-综合改造(提升项为节能节水改造) |
5.2.3 方案3-拆旧建新 |
5.3 基于综合评价模型的A项目综合评价 |
5.3.1 A项目各方案功能系数分析 |
5.3.2 A项目各方案成本系数分析 |
5.3.3 A项目各方案价值系数计算及方案评价决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功能评价指标权重调查 |
附录 B 运用Super Decisions的运算过程及结果 |
附录 C 评价指标等级标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
1.1.2 乡村住宅面临挑战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范围界定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广州都市边缘 |
1.3.2 乡村住宅 |
1.3.3 更新改造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研究与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1.3 小结 |
2.2 共生理论 |
2.2.1 共生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
2.2.2 共生理论与住宅更新改造 |
2.3 新陈代谢理论 |
2.3.1 新陈代谢理论释义 |
2.3.2 运用新陈代谢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
2.4 建筑再循环理论 |
2.4.1 建筑再循环理论的发展与共生 |
2.4.2 基于建筑再循环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
2.5 环境行为学理论 |
2.5.1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乡村住宅设计 |
2.5.2 应用环境行为学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
2.6 触媒理论 |
2.6.1 触媒理论释义 |
2.6.2 基于触媒理论的乡村住宅更新改造 |
2.7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 |
2.7.1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的内涵与特点 |
2.7.2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
3.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历程、问题与挑战 |
3.1.1 乡村住宅的发展历程 |
3.1.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现状综述 |
3.1.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面临的问题 |
3.1.4 乡村住宅面临的机遇 |
3.1.5 乡村住宅面临的挑战 |
3.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共生关联因素与价值构成 |
3.2.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发展的影响因素 |
3.2.2 乡村住宅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 |
3.2.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价值构成 |
3.2.4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目标 |
3.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
3.3.1 共生整体性原则 |
3.3.2 气候适应性原则 |
3.3.3 乡村文化性原则 |
3.3.4 生活整序性原则 |
3.3.5 传承创新性原则 |
3.3.6 集约紧凑性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和谐共生设计思想 |
4.1.1 传承创新核心思想 |
4.1.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本质 |
4.1.3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三要素 |
4.1.4 解决共性矛盾的乡村住宅更新改造思路 |
4.1.5 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定位与价值取向 |
4.2 “乡村织补”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整体环境建构策略 |
4.2.1 乡村格局重塑规划设计策略,实现乡村与环境的共生 |
4.2.2 乡村环境“织补”设计策略,实现“新”与“旧”的共生 |
4.2.3 交通系统优化设计策略,实现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的共生 |
4.2.4 局部与整体共生设计策略,实现广州都市边缘乡村可持续发展 |
4.3 “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策略 |
4.3.1 乡村住宅建筑优化设计策略,实现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共生 |
4.3.2 新旧民居协调设计策略,实现“既有”与“改造”的共生 |
4.3.3 延续场所精神的创新设计策略,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共生 |
4.3.4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策略,实现结构与艺术的共生 |
4.3.5 绿色节能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节能技术与环境的共生 |
4.4 “功能生活”的开放空间营造策略 |
4.4.1 地方材料与技术传承创新设计策略,实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 |
4.4.2 居住空间集约化、弹性化设计策略,实现空间与效益的共生 |
4.4.3 建构一体化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共生 |
4.4.4 设施可持续更新设计策略,实现设备与构造的共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实践设计 |
5.1 项目概述 |
5.1.1 实践案例概况 |
5.1.2 项目定位分析 |
5.1.3 项目现状调研 |
5.1.4 居民意愿需求 |
5.1.5 更新改造设计重点 |
5.2 “乡村织补”的整体环境建构设计 |
5.2.1 乡村格局重塑设计,“织补”乡村肌理 |
5.2.2 交通系统优化设计,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
5.3 “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设计 |
5.3.1 乡村住宅优化设计,协调新旧民居 |
5.3.2 场所精神延续设计,弘扬乡土文化 |
5.3.3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推广绿色节能住宅 |
5.4 “功能生活”的开放空间营造设计 |
5.4.1 地方材料和技术延续设计,实现文化融合创新 |
5.4.2 居住空间弹性化设计,提升居住质量 |
5.4.3 住宅一体化设计,设备可持续更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战略转型背景下企业品牌管理研究 ——以TH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内容与观点 |
一、主要内容 |
二、主要观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概述 |
一、品牌定位理论 |
二、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 |
三、品牌传播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章 TH公司介绍与品牌管理现状 |
第一节 TH公司介绍及行业概况 |
一、TH公司介绍 |
二、行业概况 |
三、TH公司SWOT分析 |
第二节 TH公司的战略转型 |
一、公司战略转型的原因 |
二、公司战略转型的方向 |
三、公司战略转型的实施 |
第三节 TH公司品牌管理现状 |
一、企业品牌的市场表现 |
二、品牌相关部门的管理 |
三、受众的品牌感知访谈 |
第四章 TH公司品牌管理问题 |
第一节 企业品牌定位缺乏战略思考 |
一、模糊的品牌定位与企业战略发展不符 |
二、模糊的品牌定位难以形成竞争差异 |
第二节 企业品牌传播力度不足 |
一、品牌传播内容失焦 |
二、品牌传播渠道单一 |
第三节 企业品牌管理职能缺失 |
一、企业全员品牌意识薄弱 |
二、企业品牌管理部门专业度低 |
第五章 TH公司品牌管理对策 |
第一节 明确企业品牌定位 |
一、调整企业品牌定位 |
二、升级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
第二节 优化品牌传播策略 |
一、聚焦品牌传播内容 |
二、打造多元的品牌传播方式 |
第三节 完善公司品牌管理体系 |
一、设立品牌管理及监督机构 |
二、优化品牌管理流程 |
三、制定品牌贡献积分管理制度 |
四、定期评估品牌绩效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TH公司品牌感知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6)二十世纪早期德国新客观主义建筑设计及其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范围 |
0.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3.1 研究目的 |
0.3.2 研究意义 |
0.4 相关研究综述 |
0.4.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0.4.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0.4.3 存在问题与研究预期 |
0.5 研究方法及策略 |
0.5.1 研究方法 |
0.5.2 研究策略 |
第1章 新客观主义及其关联性研究 |
1.1 新客观主义的概念解析 |
1.1.1 艺术视角下的新客观主义 |
1.1.2 建筑视角下的新客观主义 |
1.2 战后艺术家对新客观主义的探索 |
1.2.1 绘画领域中的新客观主义 |
1.2.2 摄影领域中的新客观主义 |
1.3 与新客观主义相关的哲学思想 |
1.3.1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论 |
1.3.2 本雅明的寓言论 |
1.4 阿道夫·贝恩对新客观主义的诠释 |
1.4.1 建筑层面 |
1.4.2 哲学层面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新建筑与新社会:一场建筑风格的革命 |
2.1 德国新建筑风格的早期探索 |
2.1.1 穆特修斯与新风格 |
2.1.2 客观性思想的萌芽 |
2.1.3 标准化与个性化之争 |
2.2 表现主义:一场乌托邦式的社会构想 |
2.2.1 表现主义的出现 |
2.2.2 水晶的梦幻:陶特的表现主义 |
2.2.3 动态与功能:门德尔松的表现主义 |
2.2.4 转型:从表现主义到新客观主义 |
2.3 包豪斯:新客观主义的转型与发展 |
2.3.1 包豪斯早期的表现主义思想 |
2.3.2 包豪斯思想的客观性转变 |
2.3.3 新客观主义时期的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 |
2.3.4 新客观主义的影响与批判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最低限度住宅:住房危机下的标准化生活空间 |
3.1 法兰克福住房改革 |
3.1.1 欧洲住房危机 |
3.1.2 德国住房改革的早期探索 |
3.1.3 恩斯特·梅主导的法兰克福住房改革 |
3.1.4 威斯特豪森住区 |
3.2 最低限度住宅的演变 |
3.2.1 早期的工人住宅 |
3.2.2 十九世纪的公寓建筑 |
3.2.3 最低限度住宅的概念 |
3.2.4 最低限度住宅与法兰克福 |
3.3 最低限度住宅的演变和布局模式研究 |
3.3.1 大中型公寓的布局模式演变 |
3.3.2 小型公寓功能空间的弱化 |
3.3.3 极简化的建筑结构和室内家具 |
3.4 最低限度住宅与CIAM |
3.4.1 建筑标准化 |
3.4.2 最低限度的最佳标准 |
3.4.3 低、中、高层住宅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魏森霍夫国际住宅展:新客观主义的国际宣言 |
4.1 魏森霍夫住宅展的背景与准备 |
4.1.1 德意志联盟与密斯·凡德罗 |
4.1.2 住宅展主题的探索:合理化与标准化 |
4.1.3 对建筑师的选择 |
4.1.4 场地的选择与设计 |
4.2 对低层独立式住宅的思考 |
4.2.1 格罗皮乌斯:标准化的模块组合 |
4.2.2 理查·多克:诗意的新客观性 |
4.3 对多层联排式住宅的思考 |
4.3.1 J.J.P.奥德:空间、节奏与精度 |
4.3.2 马特·斯塔姆:结构美学下的简约主义 |
4.4 对多层公寓式住宅的思考 |
4.4.1 密斯·凡德罗:规律的形态与灵活的空间 |
4.4.2 彼得·贝伦斯:为生活寻求阳光与健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新客观主义建筑的再思考 |
5.1 时代特异性下的新风格 |
5.2 对穆特修斯客观性思想的辩证性批判 |
5.3 表现主义与新客观主义的连续性解读 |
5.4 求同:需求引导形式 |
5.5 局限性与转变 |
5.5.1 局限性:形式的不确定性和对个性精神的压抑 |
5.5.2 转变:两种不同的方向 |
第6章 结语 |
6.1 论文的研究成果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论文的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社区视角下的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基于南京市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集合住宅作为二十世纪遗产的重要类型受到广泛关注 |
1.1.2 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
1.1.3 社区研究提供了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视角 |
1.2 研究对象 |
1.2.1 二十世纪遗产 |
1.2.2 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 |
1.2.3 遗产保护与发展 |
1.2.4 遗产社区 |
1.3 研究综述 |
1.3.1 二十世纪集合住宅遗产研究 |
1.3.2 遗产社区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
1.3.3 小结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历程与实践 |
2.1 二十世纪遗产国际交流现状 |
2.1.1 二十世纪遗产国际交流组织 |
2.1.2 二十世纪遗产国际事件 |
2.1.3 二十世纪遗产代表性国际文件 |
2.2 国外二十世纪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 |
2.2.1 英国 |
2.2.2 德国 |
2.2.3 小结 |
2.3 国内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 |
2.3.1 香港蓝屋建筑群 |
2.3.2 台湾眷村—四四南村 |
2.3.3 太原矿机宿舍 |
2.3.4 铁西工人住房 |
2.3.5 小结 |
第三章 南京1949-1978 年工人住房建设与空间演进 |
3.1 调研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思路 |
3.1.2 数据来源 |
3.2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建设发展及空间分布 |
3.2.1 1949—1957 年三年恢复及一五时期——集中建设、量少规模小 |
3.2.2 1958—1965 年大跃进时期及其后期——城郊拓展、量少分散 |
3.2.3 1966—1978 年文革时期及其影响后期,城内填补、外围集聚 |
3.3 南京市1949-1978 工人住房现状空间特征 |
3.3.1 工人住房现状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工人住房建设管理体制 |
3.3.3 工人住房用地功能情况 |
3.3.4 工人住房建筑布局特征 |
3.4 南京市1949-1978 工人住房建设与演变机制 |
3.4.1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1949-1978 时期建设机制 |
3.4.2 1979年至今演变机制 |
3.4.3 未来发展挑战 |
第四章 南京市1949-1978 工人住房遗产价值初步评估 |
4.1 国际上遗产价值评估标准及启示 |
4.1.1 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标准 |
4.1.2 英、美、日三国保护登录制度的认定标准 |
4.1.3 国际上20 世纪遗产的认定标准 |
4.1.4 国际上20 世纪集合住宅遗产保护的实践案例 |
4.1.5 小结 |
4.2 国内遗产价值评估标准及启示 |
4.2.1 国内法规条例准则对于文物古迹的价值认定 |
4.2.2 国内法规条例标准对于历史地段的价值认定 |
4.2.3 国内各地区对于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价值认定 |
4.2.4 国内法规条例对于文物古迹的价值认定 |
4.2.5 20 世纪遗产中集合住宅典型案例的价值认定 |
4.2.6 小结 |
4.3 南京市相关的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及借鉴 |
4.3.1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 |
4.3.2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评估体系 |
4.3.3 南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 |
4.3.4 小结 |
4.4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遗产价值评估体系 |
4.4.1 认定标准判断 |
4.4.2 评价准则与目标 |
4.4.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4.4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遗产价值评价指标表 |
4.5 南京市1949-1978 年工人住房遗产价值评价结果 |
4.5.1 重要遗产价值的工人住房 |
4.5.2 建议保护的内容 |
第五章 南京梅钢生活区及芦席营工人村实证研究 |
5.1 芦席营工人村 |
5.1.1 发展演变 |
5.1.2 价值特色评价 |
5.1.3 发展困境分析 |
5.1.4 多元主体意愿与诉求分析 |
5.2 梅钢生活区 |
5.2.1 发展演变 |
5.2.2 价值特色评价 |
5.2.3 发展困境分析 |
5.2.4 多元主体意愿与诉求分析 |
5.3 对比总结 |
5.3.1 建设机制的异同 |
5.3.2 发展阶段的异同 |
5.3.3 社区特征的异同 |
5.3.4 价值特色的异同 |
第六章 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策略 |
6.1 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技术路线 |
6.1.1 国内外相关实践路径 |
6.1.2 保护与发展的技术路线研究 |
6.2 芦席营82 号工人村保护与发展策略 |
6.2.1 基于综合分析的保护发展目标 |
6.2.2 项目建议与保护发展策略 |
6.3 梅山生活区保护与发展策略 |
6.3.1 基于综合分析的保护发展目标 |
6.3.2 项目建议与保护发展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图片目录 |
表格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现实: 问题提出 |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论述要点 |
0.2.3 案例选择 |
0.2.4 时间限定 |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创新 |
0.4.3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
1.1.1 机构与职责 |
1.1.2 课程与评价 |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
1.2.4 民间画室 |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3.1 课程基本架构 |
1.3.2 课程构架扩展 |
1.3.3 教学研究结合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
2.1.1 设计 |
2.1.2 表现 |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
2.3.1 古典美学余温 |
2.3.2 现代主义萌芽 |
2.3.3 现代主义盛期 |
2.4 终结及后续 |
2.4.1 终结背后 |
2.4.2 思想回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
3.1.1 行业背景 |
3.1.2 工学根基 |
3.1.3 美术缘起 |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
3.2.1 工学预设 |
3.2.2 美术居上 |
3.2.3 建国前后 |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
3.3.1 院系调整 |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
4.1 教学思想传播 |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
4.1.3 初识与误读 |
4.2 基础设计训练 |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
4.3 建筑设计训练 |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
5.2.1 “中国现代建筑 |
5.2.2 技术为手段 |
5.2.3 建造为目的 |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
6.1 十年断续 |
6.1.1 工农兵学员 |
6.1.2 新三届 |
6.1.3 研究生 |
6.2 改革前奏 |
6.2.1 外界输入 |
6.2.2 自发改革 |
6.3 理性思想 |
6.3.1 国际交流 |
6.3.2 理性教改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研究 ——以杭州临浦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性支持 |
1.1.2 乡村人居环境提高的迫切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乡土住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乡土住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有机更新理论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综述评析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有机更新与乡土住宅相关理论概述 |
2.1 我国乡土住宅的更新方法与演进 |
2.1.1 我国乡土住宅的含义 |
2.1.2 我国乡土住宅既有更新方法 |
2.1.3 我国乡土住宅的更新演进 |
2.1.4 乡土住宅更新的现状与矛盾 |
2.2 有机更新的相关理论 |
2.2.1 有机更新的概念 |
2.2.2 有机更新与现有更新方式的区别 |
2.3 乡土住宅有机更新的诠释 |
2.3.1 乡土住宅的有机本质 |
2.3.2 乡土住宅与有机更新的关联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设计调研 |
3.1 乡土住宅样本现状调研设计与实施 |
3.1.1 问卷设计与田野调查 |
3.1.2 取样村镇基本情况 |
3.2 乡土住宅样本现状调研统计与量化 |
3.2.1 瓜沥镇现状调研统计与量化 |
3.2.2 南阳街道现状调研统计与量化 |
3.2.3 临浦镇现状调研统计与量化 |
3.3 乡土住宅样本现状调研整理与阅读 |
3.3.1 住宅布局 |
3.3.2 营建倾向 |
3.3.3 历史变迁 |
3.4 乡土住宅样本现状调研分析与总结 |
3.4.1 乡土住宅相似性与差异性 |
3.4.2 基于有机跟新理论的乡土住宅设计痛点 |
3.4.3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调研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目标与路径 |
4.1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目标 |
4.1.1 复原有机规律 |
4.1.2 重建特色风貌 |
4.1.3 提升内在活力 |
4.2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路径 |
4.2.1 地域风貌的延续性更新提升 |
4.2.2 物态环境的整体性更新提升 |
4.2.3 人居空间的优化性更新提升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杭州临浦镇乡土住宅提升设计实践 |
5.1 杭州临浦镇的基本概况 |
5.1.1 临浦镇选题背景 |
5.1.2 范围界定 |
5.1.3 自然条件 |
5.2 杭州临浦镇有机更新的价值分析 |
5.2.1 历史文化价值 |
5.2.2 建筑美学价值 |
5.3 临浦镇乡土住宅前期设计 |
5.3.1 现状评估 |
5.3.2 明确需求 |
5.3.3 手法归类 |
5.4 杭州临浦镇地区乡土住宅提升设计优化 |
5.4.1 内部功能流线更新与提升设计 |
5.4.2 外部建筑风貌更新与提升设计 |
5.4.3 拆除重建住宅更新与提升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反思 |
6.1 论文研究创新点 |
6.2 论文研究总结 |
6.3 论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2019 年杭州临浦镇乡土住宅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 B:样本访谈及测绘记录 |
附录 C: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获奖情况 |
(10)筱原一男的住宅作品及设计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创新点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对象和目的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过程 |
1.5 论文的组织框架 |
2 筱原一男的职业历程 |
2.1 人物简介 |
2.2 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生涯的主要舞台 |
2.3 以传统为出发点的早期建筑实践 |
2.3.1 将传统作为自己的情感对象与设计方法 |
2.3.2 久我山之家——以传统为线索的最初探索 |
2.3.3 白之家——传统与抽象的集大成者 |
2.4 以“混沌之美”为追求的设计历程 |
2.4.1 上原的住宅——混沌之美的最初实践 |
2.4.2 东京工业大学百年纪念馆——激进的混沌之下的都市机器 |
2.5 作为先锋的未完成——蓼科山地的初等几何计划 |
2.6 本章小结 |
3 筱原一男的住宅设计理念的形成背景 |
3.1 日本建筑文化背景 |
3.1.1 日本的自然与社会 |
3.1.2 日本建筑的设计意匠与对筱原一男的影响 |
3.1.3 日本人的建筑观与对筱原一男的空间概念的影响 |
3.1.4 日本茶室美学的影响 |
3.2 日本小住宅的发展背景与对筱原一男创作历程的影响 |
3.2.1 战后到六十年代与“现代主义”对决的时期 |
3.2.2 六十年代技术主义和预制住宅的思索 |
3.2.3 七十年代的技术主义的衰退以及对筱原一男的影响 |
3.2.4 八十年代以后的高科技与都市混沌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筱原一男的住宅设计理念 |
4.1 在住宅设计中运用的空间概念——抽象与象征性的表达 |
4.1.1 永恒性 |
4.1.2 抽象性 |
4.1.3 象征性 |
4.1.4 非合理性 |
4.1.5 极简性 |
4.2 对于住宅设计的态度与思考 |
4.2.1 住宅作为建筑的集中表现 |
4.2.2 住宅应该有无用的空间 |
4.2.3 住宅是一件艺术品——住宅空间价值的论断 |
4.2.4 住宅的空间表现的特征值 |
4.2.5 住宅与民居之间的关系 |
4.2.6 住宅的3种原空间 |
4.3 住宅与都市之间的交互关系——混沌思想 |
4.3.1 混沌之美——住宅与都市互动下的美学理念 |
4.3.2 复杂性与非统一性的单纯表现 |
4.3.3 小住宅与都市的交互机制 |
4.3.4 进步的无序 |
4.3.5 “零度机器” |
4.4 本章小结 |
5 筱原一男住宅设计作品及语汇分析与研究 |
5.1 屋顶与结构——室内外交汇处的设计意向的表达 |
5.1.1 与日本传统对话的时期 |
5.1.2 无机性的立方体——意义空间的外壳 |
5.1.3 作为异质介入手段的屋顶与结构 |
5.2 内走廊——一种意识操纵的手段 |
5.2.1 强烈对比下的手段 |
5.2.2 龟裂空间下的连续性 |
5.2.3 案列研究 |
5.2.4 街巷概念的表现 |
5.3 庭院——室外空间的操作与一种自然观 |
5.3.1 从日本庭院中萃取出的特质——无时间性 |
5.3.2 筱原一男的自然观——人工的自然 |
5.3.3 住宅中的庭院——作品研究 |
5.4 广间——空间表现的重点 |
5.4.1 广间的概念与涉及的背景知识 |
5.4.2 土间引入后产生的极限空间 |
5.4.3 非合理性事物的象征性表达 |
5.4.4 抽象化的自然的导入 |
5.4.5 无机空间的表现 |
5.4.6 事物的裸形性——广间化为意义的生产机器 |
5.5 平面的划分方式与视线的组织 |
5.5.1 平面的划分方式 |
5.5.2 视线的组织——正面性 |
5.6 材质的运用 |
5.6.1 材质的分析 |
5.6.2 案例的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5.7.1 文章脉络 |
5.7.2 本章中的住宅语汇总结 |
6 筱原一男的住宅创作影响及对我国建筑实践的启示 |
6.1 筱原一男住宅建筑创作对日本现代建筑的影响 |
6.1.1 筱原学派对筱原一男的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
6.1.2 筱原一男作品中的抽象性对日本建筑界的影响 |
6.1.3 日本建筑界对筱原一男作品中的暧昧性的继承和发展 |
6.2 筱原一男住宅创作的实践与理论对我国住宅建设的启示 |
6.2.1 对国内居住意识和住宅现状的思考 |
6.2.2 对国内住宅设计和建筑师的启发 |
6.2.3 国内住宅设计的未来的趋势及对我们的启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筱原一男设计理念的原则 |
7.1.2 筱原一男住宅作品的特征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筱原一男简介 |
附录二:翻译文献汇总 |
致谢 |
四、住宅设计贵在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层住宅立面生成设计研究[D]. 邓志钱.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基于价值工程的城镇老旧住宅单体更新方案的综合评价研究[D]. 方瑞苑.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冒卓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战略转型背景下企业品牌管理研究 ——以TH公司为例[D]. 杨丽.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7)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二十世纪早期德国新客观主义建筑设计及其思想探究[D]. 陆垠. 东南大学, 2019(01)
- [7]社区视角下的二十世纪现代集合住宅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基于南京市案例[D]. 方伟. 东南大学, 2019(05)
- [8]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9]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研究 ——以杭州临浦镇为例[D]. 汪洋.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10]筱原一男的住宅作品及设计理念研究[D]. 刘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