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的影响论文_喻秦平

喻秦平

宁乡市中医医院 湖南宁乡 4106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干预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实行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术后第5天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混合痔手术患者实行中医特色护理利于加快其创面的愈合,并减轻疼痛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混合痔;中医特色护理;创面愈合;疼痛

混合痔是一类高发的肛门疾病,会给患者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需尽早进行治疗,病情严重者多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在术后多伴有明显的疼痛感,且创面愈合较慢,需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本次实验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就中医特色护理对其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的影响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总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8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干预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干预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4—70岁,平均(44.8±8.6)岁。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5—73岁,平均(45.6±8.9)岁。干预组、对照组患者以上基线资料的差异不显著,P>0.05,证实本次实验可行。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给予患者口头、书面或者图片宣教: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效果和护理注意事项;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协助患者选取最舒适体位,减少机体不适感;告知患者日常饮食注意事项,保持规律饮食;强调术后注意事项。

干预组实行中医特色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入院第1天。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和医院规章制度,系统讲解相关疾病知识,以提升其对自身病情的认知;并密切观察其心理状态,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以缓解其负面情绪;预约各类检查时间,并介绍各项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2)入院第2天。指导患者进行各项检查,给予中医情志疏导和系统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指导其进食流食和半流食。(3)入院第3天。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调试设备,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械和药品,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4)入院第4至6天。加强对患者排便情况和创面渗血情况的观察,根据患者病情实行中医辩证施治,在患者排便后给予中药熏蒸和红外线治疗,中药熏蒸每天1次,每次20分钟,红外线治疗每天2次,每次20分钟。(5)入院第7至10天。继续给予患者红外线和中药熏蒸治疗,在结扎线脱落、手术创面干燥、排便恢复正常后方可出院。

1.3评价标准

1.3.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如创面边缘皮肤突起于肛周二分之一以上为“3分”,如创面边缘皮肤突起于肛周四分之一以上为“2分”,如创面边缘皮肤突起于肛周四分之一以下为“1分”,得分越低则创面愈合情况越好。

1.3.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采取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价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疼痛程度,满分为10分,得分以低者为佳。

1.4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相关实验数据以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取标准差()标示,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标示,分别开展t值和X²检验,在P<0.05时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创面愈合情况无明显区别,P>0.05;在术后第5天,干预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混合痔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典型症状为便血、痔块脱垂,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并影响其日常生活。临床中多采取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患者在术后常因肛门括约肌痉挛、肛门水肿、肛管内填塞物过紧等原因,造成创面疼痛,延缓创面的愈合[1]。

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护理服务在患者病情康复中的作用,主张给予混合痔手术患者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而常规的护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2]。中医特色护理是一项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现代化护理模式,能在术后不同阶段给予患者中医情志护理、中药熏蒸、红外线治疗、饮食指导等诸多护理干预,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提升其对自身病情的认知,缓解其疼痛,加快病情的康复,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3]。本次实验证实,对混合痔患者实行中医特色护理可加快其创面的愈合,其术后第5天创面愈合情况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VAS评分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本次实验结果类似于余宁宁[4]的实验结果。在中医学中,中医护理属于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能够在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展现辩证施护以及整体观等特色,通过对中医护理知识以及技能的有效应用,达到康复护理和预防保健的目的。本研究对纳入的4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时间大致为10d,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情志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后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辩证施治,不仅能使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保持乐观的情绪,消除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进而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另外,中医护理还重视了患者、疾病与症状三者之间的关系,监督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

可见,中医特色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敏. 中医特色护理路径在混合痔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6):80-82.

[2]王玲,张恩红,梁丽,等. 应用中医护理方案干预混合痔术后便秘的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9):93-94.

[3]金晓东. 中医护理方案干预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2):178-179.

[4]余宁宁. 中医特色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的影响[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6):11-12.

论文作者:喻秦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中医特色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的影响论文_喻秦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