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省 650304
摘要:学校中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体、活动的对象,而团学队伍是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思想觉悟、工作能力最突出的一个群体,是二级学院各项学生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参与者,团学队伍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院各项学生工作的开展质量。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团学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找到了解决途径与方法,总结出在团学工作中如何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关键词:团学工作;教育;积极性
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化,信息化的时代带给学生的冲击也越来越大,这也对现在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不小的变化,已经没有了以前那种活跃的氛围了,因此高校共青团工作不可避免的也开始面临着某些团员甚至干部思想觉悟不高,缺乏积极性等问题,而小组学习模式如今是高校文化教育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团员之间可以充满激情去克服,并尝试解决问题,将会很好的提高团学工作的质量,提高共青团员的积极性迫在眉睫。
一、现状与问题剖析
1、部分团学干部心浮气躁,功利性强,责任心不高
学生加入团学组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同学服务,并在帮助学校完成工作的同时提高自己,但在现实中,有部分学生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工作的,有的是为了入党,有的是为了奖助学金,有的是为了增加自己求职简历的筹码,有的是为了争取某个职位的头衔等。那些带着目的进行团学工作的学生,如果没有导师及时的交流,往往会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不积极的现象
2、团学干部的工作能力有待提升
团学干部是挑选出来的比较全面和综合的学生,需要具备管理协调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别是在学生工作中需要很好的创新能力以及说服能力。但在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团学组织中,相比于本科院校的团学干部,高职院校团学干部的综合素质普遍会低一些,因而具备上述素质的干部少之又少。就笔者的工作经历,比如团学部举办活动,往往需要指导老师一步一步的指导,活动才不会出差错,而如果直接把活动任务交给团学干部,活动的结果往往会差强人意。
3、团学干部的私下素质和形象被人诟病,不能起带头模范作用
部分团学干部刚入学的时候表现积极,工作态度也优秀,但在团学工作过程中,协调不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甚至出现挂科重修的现象,还有些团学干部把自己当成“学生官”,狐假虎威的的借着老师的“势”摆谱;更有甚者利用滥用自己的工作权利来为自己谋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团学规章制度管理混乱无序
以笔者所在高职院系团学部为例,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不同的指导老师、不同的团学主席团,规章制度的执行往往会根据不同的指导老师和主席团而不同,即使早已明确的制定了团学章程和奖惩考核条例,特别是遇到满不在意的指导老师以及懒散自由的主席团,规章制度几乎可有可无,整个团学导致无序管理。在高职院校,指导老师和主席团更替几乎是一年一届,团学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不太理想。
二、解决途径与方法研究
1、完善团学指导老师进出机制,提升指导老师对团学的指导能力
毋庸置疑,优秀的团学指导老师对高职院校团学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团学指导老师就像领头羊,指引着方向,带着学生前进。一个合格的团学指导老师,最重要的品质是拥有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心,能够很好的融入团学干部的圈子里;其次必须掌握团学工作的运行程序,具备相应的团学管理经验和活动指导经验;再次,一定要抱着非常负责的态度,对团学成员负责,对团学组织干部负责,对团学所组织的每一次活动负责。作为一个指导老师最基本的便是去了解和分析团学组织的运行模式以及团学组织所承担的职能、部门构成及人员构成,在了解人员构成中最关键的是要充分了解每个团学干部的优势以及个性特点,特别是注重与团学成员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是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团学工作的基础;其次,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尺寸,懂得如何极可能的去调动团学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一定要有相关团学活动的指导经验,这样才能在不管发生什么事的情况下都能给予团学成员相应的指导,让团学成员更加有信心。
2、加强团学队伍的培训与交流,提升团学队伍素质
注意培训的系统性和计划性是团学队伍的培训中的重中之重,其次制定每一届的培训计划的时候要考虑团学成员的特点,最好可以使其慢慢成为团学的标志,不要因为任何人为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培训计划主要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培训内容,着重于团学成员工作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心理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提高以及工作态度的提高;二是培训方法,要根据团学成员的特点针对培训内容以及所在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三是要注意培训的最终目的,通过培训不仅加快了团学组织建设,更重要的是团学成员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另外一定要深入贯穿“传帮带”这一合作共赢理念,让优秀的团学精神和工作经验一批一批的传承下去。
3、完善团学文化建设,提升团学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建设团学文化首先需要团学理念和精神。团学需要独特的理念和目标,以此来凝聚人心,指引方向,团学也必须具有某种精神,需要团学成员继承和发扬的。笔者上大学的时候,加入学生组织,一进办公室就看到“尽心”二字,给人极大的震撼,这不仅影响了我当时的学生工作,甚至对我一生都有影响,不仅是做人还是做事,我都坚持“尽心”二字,这就是精神的魅力。第二,建设团学文化,需要创造和继承团学传统。一个组织文化,必须具有某些传统,是一届一届成员延续下去的,这些传统必定是可以表达组织理念和精神的,也是可以凝聚力量和促进队伍建设的。第三,营造良好的氛围,给团学成员一个家。加入团学是同学们自发的行为,这里需要的奉献、付出,那同学们为什么会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很大程度上是被团学之间的情谊、团学氛围吸引的。大家在团学,看重的是大家珍贵的友谊,看重的是家人一般的感觉,给团学成员一个家的感觉有利于团学队伍凝聚力的提升。从团学工作创新入手逐步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进而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结语
如何从团学工作中,使大学生得到锻炼,增加自身修养,要从提高团学工作中学生的积极性开始,积极热情的团学工作氛围才能更好促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周秋江.对高校共青团参与社区团建的探索[J].宁波职院学报,2003.
[2] 谢玲丽.《上海社团管理的实践与思考》[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张祎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2
标签:工作论文; 干部论文; 指导老师论文; 学生论文; 成员论文; 组织论文; 的是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