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264200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18月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83例作为研究主体,按照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主组,实验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42例,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对比分析两患者的护理满意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使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我国护患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临床疗效
手术室是一所医院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一所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存在一定特殊性,所以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存在一定的区别。在病房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服务的对象仅仅是患者,而在手术室中的护理人员,不仅仅要对患者服务,还需要服务医生,帮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室护理也是关系到手术成功与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主要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8月间在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83例作为研究主体,以下内容为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8月-2017年18月间在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83例作为研究主体,按照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主组,实验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42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为21例,女性为20例;年龄在20-81岁之间,平均为(49.57±3.5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为21例,女性为21例;年龄在21-79岁之间,平均为(50.11±3.85)岁;上述一般资料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内容为:第一,使用科学的方法对手术护理进行管理,首先,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以及操作方式制定相关标准,并挑选一人担任组长,主要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管,使护理人员都能够按照先关规定进行操作,其次,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根据每一位护理人员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还应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使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得到提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需要对沟通技巧、行为礼仪等内容进行培训,最后,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在考核过程中,主要将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与其收入挂钩,主要从护理人员的手术数量、手术难度以及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考核;第二,对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进行改善,并制定有效的术前访视,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由病房将患者送到手术室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注重对手术患者的陪护,同时注重护理中的细节,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护,手术过程中,应注意配合,并根据护理人员的特点设立专项小组,提高医护人员之间配合的默契,从而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第三,设置意见簿,主要是由患者对手术中的护理提出的一些意见,每个月都需要由专人对意见簿进行整理,并根据患者提出的意见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进行适当的整改。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患者的护理满意以及护理质量评分。
1.4 疗效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评分主要从仪表、服务态度、手术技术,术后回访等方面内容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其护理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三个等级,满意,非常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率+非常满意率[1]。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护理质量评分以( )表示,采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以百分率(%)表示,行x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0.36±1.11)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4.36±3.69)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979,P=0.000)。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中,21例患者非常满意,20例满意,无不满意,其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15例患者非常满意,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03,P=0.043)。
3 讨论
优质护理主要倡导“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通过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加舒适的服务,并能够保证服务的质量。在手术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是手术室发展的必然趋势,手术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使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并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2]。
手术室是一所医院中的重点科室,其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患者,还需要对医生进行服务[3]。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为此,我院在实施优质护理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护理制度,能够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流程以及行为进行规范,使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据可依,还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需要根据护理人员的特点进行有这对性的培训,使其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并对其礼仪、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使患者患者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实施优质护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从而使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得到提升,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4]。
综上所述,在手术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使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对我国护患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石燕,程云芳.优质护理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435-437.
[2]王俊霞,刘瑞玲,张秀国等.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8(21):90-91.
[3]钟雅,郑碧汝,颜小华等.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和满意度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5(14):2183-2184.
[4]马艳会.实施优质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4):6-7.
论文作者:迟晓峰,丛源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室论文; 实验组论文; 手术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