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聚焦国家“863计划”成就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科技论文,计划论文,国家论文,成就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背景资料:什么是国家863计划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的高技术的建议。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经过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纲要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7个高技术领域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1996年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其总体目标是:集中少部分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创造条件。
本报讯 (记者 刘春燕)时值早春,记者顶着料峭的寒风来到北京展览馆,参观863计划十五周年成就展。虽然是展览会的最后一天,可仍然是人潮如涌,纷至沓来。这情景使人深深地感受到无论各条战线、不管老幼妇孺对高科技、新知识强烈的渴望。参观的人流中不乏年愈八旬的老者、幼儿园的顽童、中学生、大学生……许多人都边听、边记、边咨询,久久地驻足在展台前。一时间,北京展览馆成了荟萃高新技术的海洋、云集相关学科顶级专家的殿堂。14000余平方米的展区汇集了近千个高新技术项目,按照国家863计划(民口)确定的领域分成生物、信息、自动化、新材料、能源和海洋等不同展馆展区。本次展览是由科技部和解放军总装备部主办,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承办,整个展览引领人们走近863计划及其辉煌的成果。
863计划实施15年来,国家对863计划投入经费110亿元人民币,参加863计划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先后达4万多人,约有200个科学研究机构、100多所高校、几百个企业参与了863计划的研究开发。
863计划的管理体系是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科学技术部下设863计划联系办公室,再细化为生物技术领域办公室、信息技术领域办公室、自动化技术领域办公室、能源技术领域办公室、新材料技术领域办公室、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六个办公室,实施专家负责制。
经过我国科技人员15年来的不懈努力和奋斗,863计划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使我国在所选高技术领域,由跟踪起步进入到了一个蓬勃发展阶段。据不完全统计,863计划实施以来,在民口6个领域的230个专题,共资助项目6900余项,获国内专利2000多项,发表论文47000多篇。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亿元。
15年来,863计划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使我国的高技术研发水平和能力在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缩短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带动了我国高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培育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增长点,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改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凝聚、造就和培养了一批高技术研发队伍和人才,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好科研条件和管理运行机制的研发基地,为我国高技术的持续发展蓄集了力量,建立了支撑平台;推动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的国际合作,提高了我国科技在国际上的地位,加快了我国高技术的发展。
生物技术领域
七十年代初诞生的现代生物技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包括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近三十年来,国际生物技术飞跃发展,特别是基因操作技术、生物治疗技术转基因动植物技术、大规模基因测序技术、基因治疗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正在对医药业、农业、工业和环保等领域产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国1986年实施863计划,生物技术首位入选,并确定了农业和生物医药工程为两个突破口,肩负了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化的艰巨任务。863计划生物领域共设置三个主题,六个重大项目、十三个专题项目。三个主题分别为:高产、优质、抗逆动植物新品种;新型药物、疫苗和基因治疗;蛋白质工程。六个重大项目包括: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抗虫棉花等转基因植物;生物技术药物;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基因治疗;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863计划实施15年来,在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促进了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初步形成了我国新兴生物技术产业,2000年产值达200亿元左右。在农业上,我国首创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历经“七五”探索、“八五”攻坚和“九五”完善,已经成熟,一批高产优质的新组合已开始大面积推广,将为粮食大幅度增产发挥重要作用;转基因植物技术深入发展,抗虫棉已进入产业化,抗病小麦、抗虫玉米、抗病与抗虫水稻等一批转基因作物正等候获准投放市场;分子育种、农作物重要性状分析、转基因动物技术以及基因工程微生物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为新世纪农业生物技术的进一步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生物技术医药产业已初具规模,自1989年第一种基因工程药物重组α1b干扰素获准投放市场以来,至今已有18种以上的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获准进行商业化生产,另有一些基因药物与疫苗处于临床Ⅰ
和Ⅱ期试验或临床前研究阶段;基因治疗在关键技术研究获得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B型血友病、人脑恶性胶质细胞瘤、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新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成绩显著,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际合作研究,在如期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的基础上,正全力奋战“1%测序任务”的精确序列图。同时,充分利用遗传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发现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在蛋白质工程方面,主要开展了重要医用和工业用蛋白质的定向改造、蛋白质的分子设计、基于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创新药物研究、生物信息和生物芯片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众多成果,许多技术已获得广泛应用,为今后生物技术的源头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科技创新和进步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发展生物技术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参与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信息技术领域
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包括智能计算机系统、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集成技术、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通信技术四个主题和跨主题的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重大专项。信息技术领域的战略目标从一开始就集中在21世纪将可能产生重大突破,并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前沿高技术上。信息技术领域是863计划中涉及面最广、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影响最大的研发领域之一。
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重大项目集结了信息技术领域智能计算机系统、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集成技术、通信技术三个主题的主要力量,结合国内高速计算机网与通信网的研究状况与国际发展趋势,自主研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信息网的关键节点设备,建设连接了我国部分重要科研院所和著名高等院校的高速信息示范网。实现了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技术的跨跃式发展。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以自主研制的6个光交叉连接设备和7个光分插复用设备构成全光传输网,以6个具有线速转包率的核心路由器及其边缘设备构成核心因特网,建设成国际上规模最大的以光因特网技术为代表的试验网之一,为我国下一代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的研究、开发、试验和建设提供了一个实验平台。
经过863计划的实施,我国在智能计算机这一领域缩小了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在并行处理等关键技术方面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及系统方面,具有创新和突破,并处于国际先进地位;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了“高层次的数模结合”,“形象思维”及“开放逻辑”等有新意的论点。
光电子主题15年来实现了量子阱器件的突破和光子集成技术的初步突破,完成了用于光通信、光存储和光显示的几十种关键器件的研制和商品化。缩小了我国信息光电子技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结束了半导体激光器和光放大器国外产品的垄断局面,形成了我国信息光电子的产业群。
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根据国家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紧紧围绕对地观测和对空监视两大系统,始终坚持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重点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实现国家目标,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方向,取得了由成像光谱仪、三维成像仪、CCD相机及L-SAR的机载对地观测系统、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自适应光学系统等4项标志性成果,获得了激光雷达、小卫星遥感器等8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开拓聚束SAR偏振计等5个新技术领域,推动了城市空间信息产业化,开展了对地观测技术在农业及环境中的示范应用,及时部署了“九八”抗洪、“九九”澳门回归、“西部金睛行动”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综合飞行等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专项,开拓了我国对地观测系统技术发展的新局面,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信技术主题的研究已经从传统电信网向信息网方向转变,在宽带化、IP化、个人化方面加大力度,促进技术创新、攻克关键技术、开发目标产品,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形成通信高技术产业做出了贡献。该主题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包括大容量ATM交换机、智能网节点系统、大容量SDH和WDM光纤通信系统、CDMA和3G移动通信系统。
信息技术领域的成果,推动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通过示范应用在信息化带动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材料技术领域
863计划新材料领域15年来共研究开发课题约600个,投入经费约6亿元,取得科技成果522项,建立了12个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通过863计划的实施使我国的新材料研发水平上了新台阶:开辟了重要的研究新领域。“七五”和“八五”期间,组织研究光电子材料和金属有机化合物(MO)、金刚石薄膜、储氢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金属间化合物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性能树脂基体及复合材料、高性能固体推进剂材料、红外隐身材料、航天防热系统材料、材料微观结构设计与性能预测,以及离子注入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等;“九五”期间,又开辟了GaN蓝绿光发光材料、固态白光材料、最子点激光器、纳米碳管储氢材料、有机发光显示材料、无机分离催化膜材料、材料的快速成形技术等新研究领域。在这些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一批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巩固了已有优势。在国际上具有显著优势,主导研究潮流的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地位的高温结构陶瓷材料、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及其应用上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提高了我国研发主体水平。新材料领域30%的课题达到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新材料领域在光电子材料、有机功能材料、金刚石薄膜、生物医学材料、纳米材料、新型金属材料、高性能树脂及复合材料、C/C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剂、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材料的特种制备加工技术、材料表征和检测技术、材料微观结构设计和性能预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批有创新性的成果,接近和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新材料领域研究为我国相关领域(如汽车工业)和国防建设(如战略战术武器)提供了关键新材料。
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促进了新材料的产业化。氢镍电池、片式电子元件、有机光导鼓、LED外延材料、锂离子电池、储氢合金、连续化泡沫镍、轿车新材料等均实现了产业化。据不完全统计,新材料领域成果产业化形成的效益每年可新增销售额60亿元以上。
此外,863新领域研发的一批项目,也显示出了良好的产业化前景,正在形成新的经济生长点。例如金刚石薄膜、人工晶体和全固态激光器、金属注射成形等。
能源技术领域
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开发新能源是本世纪世界范围内的重大课题。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能源的开发尤为迫切。
国家863计划能源技术的目标定位是:研究与发展面向21世纪的先进能源技术,跟踪国外高科技前沿,缩短与先进工业国家的差距,为我国21世纪的能源工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作出贡献。
能源领域目标任务是二大主题。
一是先进反应堆主题包括快中子增殖堆专题(2000年底厂房地基建成)、高温气冷堆专题(建成一座热功率10兆瓦兼发电2兆瓦的小型高温气冷堆)、聚变——裂变混合堆专题(利用现有托卡马克装置、深入开展物理实验,开展混合堆概念设计、堆材料、堆工艺及核聚变关键技术研究)。
在核反应堆家族中,主要由快中子(平均能量约0.1兆电子伏)引起核裂变、并维持链式反应的核反应堆称为快中子堆,简称快堆。快堆可将核燃料的利用率从单单发展压水堆的1%左右提高到60%~70%,还可以处理长寿命的高放核废料。是造福人类的先进核电堆型。
高温气冷堆是一种安全性好、经济性好、用途广泛的先进反应堆。2000年国际上提出了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概念,要求发展一种在事故情况下不会对公众造成损害,在经济上能够和其他发电方式相竞争,核废料少并可防止核扩散的新型反应堆。高温气冷堆是目前很有希望满足上述这些要求的一种堆型。
高温气冷堆整体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它的建成使以前在世界核能界相对落后的中国一跃成为在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研发方面领先的国家,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高温气冷堆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绝大多数设备、材料、仪器仪表都在国内生产,许多在国内都是首次制造,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由我国自行研制,脉冲气动燃料装卸系统和全数字化控制与保护系统两项重大创新被国外同行认为具有世界领先的先进水平。
聚变—裂变混合堆(简称混合堆)是一种先进的核反应堆,主要由聚变堆芯和裂变包层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聚变产生的14MeV高能聚变中子,轰击填充在裂变包层中的可转换材料(铀—238或钍—232),将其转换成易裂变材料(钚—239或铀—233)。混合堆除本身能产生电能外,还能用于增殖核燃料和处理高放核废料。混合堆的实际应用时间比纯聚变堆至少可以提前10~20年。
混合堆设计工作先后完成了试验混合堆、商用混合堆的概念设计和详细概念设计以及试验混合堆的联合设计。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对国际前沿研究课题长寿命放射性核废料中子嬗变处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为聚变中子源的早期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二是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建成热输入25兆瓦上游部件试验装置,取得了最大发电功率130.8千瓦、连续运行20小时10分钟的优良成绩,建成了热输入5兆瓦燃煤磁流体发电下游试验装置,最长连续运行60小时,取得了控制NOx排放的有效方法等优良成绩。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艘螺旋式超导磁流体推进试验船,对21世纪新一代的先进船舶推进技术发展的预研工作有重要意义。
自动化技术领域
863计划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重大项目为:
基于STEP的新一代CAD/CAM集成系统、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机器人化自动装配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推广应用、三维CAD和PDM、开放体系结构智能化数控系统的工程化及产业化、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快速成型系统RPM、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柔性仿型自动喷涂系统、机器人化工程机械产品、弧焊机器人产业化及应用工程、全自动包装机器人码垛生产线。
15年来,863计划机器人主要有58项关键技术和应用基础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10个研发中心,22个机器人产业化基地,2000年各基地的产值达6.75亿元;开发了7种工业机器人系列产品,102种特种机器人;实施了100余项机器人应用工程。我国机器人行业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整体水平。
海洋技术领域
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有三个主题,即海洋监测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洋探查与资源开发。十个重大项目,即海水养殖动物多倍体育苗育种及养殖、水产养殖育苗系列高效微颗粒饵料技术、网络广域差分GPS、船用多功能声学海流抛面仪、抗肿瘤新药K-001的产业化转化、新型生态农药“农乐一号”的产业化及系列产品开发、健康对虾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八臂地层倾角测井仪、海洋环境立体自动监测系统技术和示范实验、牡蛎综合利用的产业化。
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自96年实施以来,在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技术及示范试验、海洋养殖动物的多倍体苗种育苗和性控技术、莺琼大气区勘探关键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
“十五”期间是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据悉,在未来5年国家将向863计划相关领域投资150亿元人民币。这将为863计划各相关领域在所选方向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占领制高点、根本改变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技术及产业的自主、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科技发展将为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稳步提高中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为我国21世纪的经济腾飞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