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地质勘测工作的积极开展是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水利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在全面监督水利工程地质环境并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分别从地下水与岩体、地下水质的地质环境和勘测技术以及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质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对水利工程的影响,然后探讨了地壳、地基等地质条件在水利工程的稳定性。
关键词:地下水质;岩体;勘测技术;稳定性;水利工程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无法避免地需要进行工程建设,然而,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建设前首先就要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并从中取得相关地质及水文环境资料,进而为工程建设施工提供一定的资料依据,以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的科学、合理以及安全性。基础地质技术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进一步提升岩土工程勘察效率和质量,保障工程施工建设顺利开展。
1水工环地质勘察概述
所谓水工环地质勘察,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勘察,地质勘察以及环境地质勘察三种。(1)水文地质勘察。主要是针对地下水的勘察工作,目的在于掌握地下水的水位分布以及其周围的实际情况。通过水文地质勘察,有助于掌握地下水的储备情况,并在开发地下水之前,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时刻监测地下水的变化情况,避免过度开采问题的发生。(2)地质勘察。主要是对地质条件、地下板块的构造以及地震活动等进行全面的勘察,需要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类型查明并准确划分,旨在对可能存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防治。(3)环境地质勘察。主要是针对人类工程和经济活动,所可能对环境地质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综合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环保问题,以便于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护环境,减缓环境恶化的速度,为下一步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2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影响分析
2.1水位上升的影响
致使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众多,具体分析如下:第一,地质因素,如岩性、含水层结构等导致地下水位升高;第二,气象条件,如气温变化、降水量剧增等导致地下水位升高;第三,人为因素,如工程建设、人为灌溉等导致地下水位升高。所以可以看出,是由于多类因素共同导致水位升高。而地下水位升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岩土层的稳定性,一是可能会腐蚀到建设材料,并且导致土壤盐渍化、沼泽化等问题出现;二是地下水位升高可能会引发边坡滑移、崩塌等,使得边坡稳定性大大下降;三是可能会破坏到岩土结构,大幅削减土体强度;四是可能会导致基础上浮的情况出现,使得整体项目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2.2地下水位下降对岩土工程所带来的危害
与水文地质的水位上升类似,水文地质的水位下降也会岩土工程带来一定的危害,水位的下降一般都是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如在实际生活中人民会对地下水进行大量的抽取、对水资源的浪费、植被受到破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位的下降,地下水保证了地面的稳定情况,如果地下水的水位下降过多则会出现山崩、地裂等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岩土的质量,使土壤过硬且植被农作物无法生存。
2.3水位多变的影响
如若在建设场地,地下水位涨落频繁,则岩土层可能会产生胀缩问题,特别是部分胀缩其不均有特定规律的情况下会威胁到地表结构的稳定与完整,导致开裂等情况发生。而且水位变化频繁还会影响到动水压力,破坏地下水自身的平衡,提高了水体流速,使得岩土结构的稳定与完整受到威胁。而且动水压力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岩土工程,如若情况严重还极易导致基坑突涌以及流砂等问题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归纳来说,致使水位出现多变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而引发河流、湖泊以及降水量的变化,导致水位出现波动的情况。而一旦水位出现波动则会对岩土产生一定影响,岩土需要加大收缩膨胀的幅度,从而导致地基出现裂缝。而且在水位波动的影响下,使得溶解的盐地层出现溶解与移动,大大降低地基的稳定性。
3基于环境保护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策略
3.1重视水工环地质勘察的环保评价工作
①所有的勘察方案都应当基于环境保护的角度,确保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尽量减少挖掘等施工。②水工环地质勘察所需要的设备和材料都应当符合环保要求,尽量选择绿色无污染的设备和材料,同时尽可能的实现材料的循环使用,避免产生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③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结束之后,还需要对勘查区域进行持续的跟踪观察,通过一些反馈信息及时掌握勘查区域的环境变化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出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治理,降低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失。
3.2有关资料收集方面应用
为了有效地保障勘察工作具有准确和可靠性,应当在勘察后期做发资料搜集工作,以免出现勘察失误而使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可见,搜集资料也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基础地质技术勘察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另外,一般在野外进行勘察时大多都是应用多台钻机同时进行勘察作业,所以,应当派遣专人来负责对相关勘察资料进行搜集。对于静力触探试验来说,如果温差大小都会对触探指标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因此,应当对后期地质资料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和研究,确实将某些不确定因素排除在外,以便更准确地获取软土信息,从而有效地规避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变形等问题。
3.3密切监测地下水情况
第一,要求作业人员能够实现分析建设现场的具体情况,且科学采取相应的检测方式与技术。第二,在实际勘察时,需要全方位检测地下水的各项指标,同时需尽量提升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精准性。第三,需要结合实际勘察所得结果来合理制定作业方案与选用施工材料。同时还需要正确分析地下水的变化规律和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应急预案,对于部分大几率发生的问题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策略。避免在实际作业时因为地下水位的不正常变化而对作业质量和进度产生影响。第三,在实际作业过程中,还需要全面研究喷发的几率,能够根据基坑深度来科学确定地下水和隔水层的距离,将喷发几率降到最低。
3.4完善人员的技术性
在水文地质勘测的过程中,需要的工作人员较多,所应用的施工团队也较多,因此存在着很多工作人员技术性低的问题,在技术方面不达标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在哪一方面都会间接地影响到勘测工作的质量,对所分配任务不能正确、准时地完成,因此加强技术人员的技术性可以有效地保障勘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工作人员以及不同综合素质的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在勘测技术方面的专业性,并且灌输相应的知识,保障勘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操控仪器设备的工作人员来说,加强其对仪器方面的掌握程度可以有效地保障仪器时刻处于工作的状态,并且在仪器设备出现突发问题时可以及时进行解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勘察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做好事前控制避免出现因工程环境问题引起的地面坍塌、地质滑坡等现象出现,应提前详细勘测建设施工地点、周边环境等影响因素,从而确保水利项目的顺利施工和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朱明星.论在水工环勘察工作中如何加强对勘察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5):93-94.
[2]纪中庭.关于现代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探讨[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6(01):22-23.
[3]李延鹏.论水工环勘察工作存在的难点以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34-35.
论文作者:蔡武,毛增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地质论文; 地下水论文; 水位论文; 岩土论文; 水文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水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