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干预及临床治疗的探讨论文_殷晓玲

关于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干预及临床治疗的探讨论文_殷晓玲

殷晓玲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干预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收治疗的儿童营养性贫血儿童,共200例,将2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即综合组与常规组,每组患儿均为100例,给予常规组患儿常规干预措施和治疗。结果:200 例患儿没有发生干预措施不当和过敏等不适情况发生。结论:对儿童营养性贫血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和综合治疗,能够有效的增加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儿童;营养性贫血;干预;临床治疗

学龄前儿童消化功能逐渐增强,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龄前儿童营养性贫血逐渐减少,但由于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而引起的偏食、厌食造成的营养不均衡所引起的贫血,或由于长期慢性感染、呕吐、腹泻所引起的营养吸收障碍而导致的贫血仍然存在,且多为混合性贫血。主要表现面色苍白,口唇及睑结膜色淡,指甲床缺乏血色,食欲差,生长迟缓,少动,精神不振,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毛发干燥、稀疏。儿童营养性贫血是比较常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所谓的营养性贫血是指因机体生血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维生命素D 等物质相对或绝对地减少,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生成不足,以致造血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之前营养缺乏主要是因为生活条件以及饮食条件不良导致的,可是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儿童营养不良主要是因为调试和饮食误区导致的。文章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儿童营养性贫血200例患儿进行干预和治疗,分别给予常规干预和治疗、综合干预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的儿童营养性贫血患儿,共200例,患儿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检查结果均符合儿童营养性贫血的诊断标准,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常规组患儿100 例;综合组患儿100 例,两组患儿的平均年龄和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P>0.05)。患儿均排除先天性心脏疾病、造血功能障碍、白血病、临床治疗资料不完全等情况发生。

1.2 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据WHO 和我国1982 年小儿血液病成都会议建议,6个月~7 岁Hb<110g/L为贫血主要诊断指标。晨起空腹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2mL,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铁、锌、钙、铜、镁5种元素。铁、锌、铜离子测定试剂盒为浙江伊利康生物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常规组患儿100 例,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和治疗,依据患儿的实验检查结果,进行常规的治疗;主要是进行铁剂的补充治疗进行硫酸亚铁、叶酸、维生素C的口服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健康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综合组患儿100例,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综合治疗方法,首先对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微量元素、饮食生活的情况进行分析,准确的评估,明确贫血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依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对患儿各项微量元素严重的缺乏进行及时、足量的补充,对轻度缺乏患儿可适宜进行饮食的补充。对患儿严重营养状况较差的患儿,进行严格的饮食干预,针对患儿的家庭和生活情况制定饮食计划,并且严格的实施。同患儿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获得支持。对于饮食挑剔的患儿应饮食多样化、同时戒除零食的习惯,增加正餐的营养价值。依据患儿的文化水平的情况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对患儿营养干预的误区,提高对患儿饮食健康的重视和关注。同时对患儿的各项微量元素进行监控,注意对铁剂、叶酸、锌、钙剂等补充。

1.4 统计方法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1.0 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综合治疗组患儿的饮食情况、网织红细胞改善时间、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的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均优越于常规组患儿,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营养性贫血主要是因营养不良导致患儿发生贫血的症状和体征,儿童是生长发育最快也是营养需要最大的阶段,因此营养缺乏和贫血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和发育。营养性缺乏导致的贫血主要因患儿偏食、厌食或是饮食单一等导致,大部分患儿的家属因文化水平较低导致患儿的营养重视程度不够、或是饮食误区。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患儿家长认为只要吃饱就不会营养不良,就不会营养缺乏。部分患儿家长还认为方便面为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因此在饮食生活中导致患儿生营养缺乏。铁是儿童需要量较多的微量元素,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每日需要从食物中补充吸收大量的铁,如果血铁含量不足会直接影响到血红蛋白的合成,引起小细胞性贫血。微量元素铁的测定可以作为早期发现儿童IDA的筛查试验,特别是隐性IDA的早期诊断。铁的缺乏不仅会引起儿童贫血,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出现智力、行为异常影响儿童的健康和发育。锌是体内许多重要酶的金属成分,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补铁治疗能改善锌的吸收,防止营养性贫血的发生。对儿童营养性贫血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和综合治疗,能够有效的增加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饮食状况、缩短网织红细胞的上升时间和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的时间,无严重不适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对改善儿童营养性贫血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申丽芳.儿童营养性贫血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3,(20):1115-1115,1116.

[2] 李瑞珍,李剑英.儿童营养性贫血与血清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5):135.

[3] 杨海宁.儿童营养性贫血与微量营养素缺乏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5,(6):862-864.

[4] 谢爱芹.系统管理儿童营养性贫血监测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5,(3):115-116.

[5] 易永志,易欢华,陈镇清等.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干预与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206-207.

论文作者:殷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  ;  ;  ;  ;  ;  ;  ;  

关于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干预及临床治疗的探讨论文_殷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