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马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当前我国对于建筑的给排水施工技术,通常还是学习国外新型技术,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施工经验逐步推动我国的建筑给排水技术的更新完善,所以,我国的建筑给排水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由于我国社会的发展,给排水领域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尽可能达到用户用水的实际需求时,我们也要重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能源的绿色开发。这篇文章我们在研究建筑给排水的实际情况基础上,分析出了新的节能节水技术,并描述了未来新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给排水技术;建筑工程;应用;新技术
引言
在建筑施工期间,给排水设计是各环节中很关键的要素,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并对能源消耗各环节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完成好建筑给排水设计环节中的节能工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这对建筑工程节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一、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概述
建筑工程属于一种系统性的施工项目,在实际施工期间能够细分成很多环节。其中建筑工程的主要施工项目之一就是建筑给排水环节,既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的运作,还会限制建筑的水循环系统的实际水平。从施工内容各要素分析,施工重点一般有以下两点:(1)建筑给排水装置的规划设计。设计环节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影响比重,因此为了确保对建筑给排水整体施工水平有必要的管理把握,就一定要对施工设计环节有足够的重视。(2)建筑给排水管道的规划与布局也是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关键环节。由于管道是给排水系统的关键要素,对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有积极作用,不管是管道的施工材料还是管道的布设都对给排水系统的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2.1给排水施工前期准备环节
利用白灰把要进行施工的路段划分清楚,并根据图纸设计标准,准确测出要进行施工开挖的宽度。通常工程的第一段施工宽度是1.5米。在定好施工路线和挖掘宽度后,再借助切割机清理路面存在的沥青外层和路基层,最后利用挖掘机进行挖掘。并且,开挖期间要按照图纸和设计标准来把握管道插进检查井长度、井间管道规划长度和两管端头要有一定距离;在需要排水区域进行必要的排水操作,然而在排水期间要避免地面产生过多的沉降现象,进而危及到临近建筑的日常使用和日常维护。因某些工程位于市中心地带,因此在施工前务必要明确地下是否存在有管线,以及其他群体建筑物的明确位置,进而防止施工期间出现管道安全的情况。
2.2给排水管道的安装铺设
管道铺设的关键就在于施工材料的合理选择和管道的布设及安装,而材料的质量对管道施工有直接影响。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不达标不能投入使用。在施工前,要对管道表层的污泥杂质充分清除才能展开操作,处理好垫层才能展开接下来的环节。施工期间可通过汽车吊装,借助人工操作 的方式从下往上安置管道。安装管道时要明确的是:利用吊车时,要确保吊车与沟槽边缘要超过1米的距离,防止沟壁出现塌方;安装管道时要避免管道与其他零部件出现碰撞。在铺设时要确保管道安装平稳,管道缝宽要符合要求,不能有其他杂物出现。通过混凝土把各管道的底部压实,确保混凝土与管壁能够充分浇筑,借助回填土把底部的空隙充分填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排水管道严密性试验
管道布设之后,要通过排水管道的紧密性测试,以确保排水设施无渗水情况出现。一般情况下,进行排水管道的严密性试验,要运用闭水法,在进行闭水试验操作之前要确保管道布设合理,沟槽内无积水情况,之前存在的各个洞口都要封口,在进行闭水试验期间,遵循从上游到下游的试验原则,并要确保在检查井与管道被灌水操作24小时以后展开。管道施工通常是隐蔽项目,所以,排水管道施工的完善务必要在主体结构工程竣工的前提之下。在施工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各种问题,使得工程整体质量达到最优,再把检查施工质量保持在更高水准,进而实现预期目标。
三、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方案
3.1科学规划给排水系统
科学规划给水系统:根据高层建筑物用水的特点,通常下班之后较少用水,工作阶段用水需求量大,用水频繁,用水时间段很不规律、频率幅度大,使得供水量在不同时间段供水量区别较大,水泵难以发挥节能作用,所以大多是借助水箱水泵进行供水;面对多层大规模商场,由于很多商业领域区建筑不高,最好是采用变频泵组配合辅泵及气压罐进行供水操作;关于住宅区,一般运用变换频率泵组配合压供给;而根据一般大酒店用水特点,采用水泵水箱彼此协助供水最为适宜,这种方式就在于有较强的稳定性。
3.2选择正确的加压泵
利用适宜的加压泵组,流量总值要尽量超过并趋近最大水量。在利用几台水泵彼此协助时,在某台水泵在运行时,要了解其施工面临的状况点在水泵特殊路线高效区的最底部,另外借助辅泵和气压罐,满足小流量标准;管道损失要认真检查;出水源头要科学规划设计,压头要符合实际需求,避免有大马拉小车的情况出现。
四、节水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4.1消防水池的节水节能方案
对于大范围的小区住宅或同层建筑区域来说,要尽可能的一同使用消防水箱装置、加压系统和消防水池装置,换言之就是集中进行消防加压储水装置,避免各区域独立使用消防加压储水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和建筑成本,降低运转经费,便于统一控制,并且还能避免水池有过多的消防储水及定期更换水源而使得水的多余消耗。因消防储水期间要满足在火灾发生时室内外消防水的标准用水量,对于消防储水池要储存大量的水源,然而在未出现火灾事故时储备的消防水不能挪作他用,因此水在储存期间由于时间的推移,余氯量就会逐渐被损耗,进而使得水质逐渐变成难以利用的水。因此,消防水池就要定期保持水源充足,以备不时之需,就使得水资源的严重消耗。
4.2需要重视生活给水管道中超压的情况
如今给水体系统中较低层区域的用水点压力在准则中,明确要求最好不高于四百千帕。然而,事实上某些卫生设备在给水装置分区管理后,还是存在有配水点水压高过标准的情况。这是由于虽然在分区后,各地段最低层用水点的静水压仍然会出现最大值在三百千帕的情况,但是卫生用具的目标流量在流出水头为20-30Kpa的基础环节上,对水流量科学规划,若是不运用各种降压节流的措施,就会使得水资源多于消耗,水压太高,既会导致水资源消耗,还会导致水击、噪声和振动等情况,进一步引起输水管道的损耗。
4.3高层建筑要把握好市政给水管道的供水压力
在高层建筑中,通常市政管道水压难以满足实际供水需求,在此之前的工程施工期间,把城区给水管道插入到地下储水池,再利用水泵到水箱展开供水操作。这种供水方式就极其影响城市给水管道的水头,很浪费,因此要结合市政给水管道的水压,来分析市政给水管道水压能满足多少住户的供水量,再进行接下来的分区施工。
并且,对于底层建筑区,就要利用仅设屋顶水箱的供水措施。这种方式既能确保市政水在夜里较好的储存房顶水箱,还能缓解白天用水高频压力。然而小高层建筑,市政压力仅仅能满足某些层数的用户供水量,如此一来能够分区供应水资源,其他楼层则由市政管网借助网叠压式变换频率给水装置,接着再到用水点;又或者是某些楼层的供水,通过市政管网,在水池结合水泵设备,在满足用水点或者其他楼层区域时,通过市政管网,在水池结合变频给水装置,再达到用水点。
五、结语
总的来说,建筑给排水系统包括了很多环节要素,要及时归纳设计和施工期间遇到的实践经验,深入了解并科学运行。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同时,也要明确用户的生活需求,面对不同问题要有不同的解决思路,进一步对施工要求掌握理解。
参考文献
[1]许敏达.现代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03)
[2]李志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的探析[J].水务世界,2009.06.
[3]蒋兴林.深圳市节水型居住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4]付婉霞,刘剑琼,王玉明.建筑给水系统超压出流现状及防治对策[J].给水排水,2002,28(10):48-51.
论文作者:马关锐,李章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管道论文; 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用水论文; 环节论文; 市政论文; 水泵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