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研究认为这是不对的,我觉得学生的主体性是需要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表现出来的,在教育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处理和知识、课程等的关系,也要处理与教师权威之间的关系,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在真空环境下发展的,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促使它不断发展。相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权威的发展。在教师的教育下,学生的思维不断丰满,知识水平也不断提高,当学生与教师交流时,学生思想中迸发的新颖的观点会让教师对自身的权威作用做进一步的反思与调整,从而确立更高层次上的教师权威。由此可见,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权威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2)没能正确理解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性之间的民主关系 很多教师都误解错其权威的意义,认为拥有权威就可以随意惩罚学生,在惩罚甚至体罚中教育学生,这个往往会适得其反。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强调师生平等,并不是说教师任由学生发挥,可以爬到老师头上兴风作浪。这里的民主指的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运用其权威的时候要做到合理性,理智性,并能在发挥权威的同时,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建和谐的话语氛围,遵循平等原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大胆思考提问,不要高高在上让学生望而却步,给学生一个提问题、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这样的权威才是合法的,积极地。 二、改善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素养,培养教师良好个性,树立课程意识 首先,一个教师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及充足的教学经验,要经常参与职业培训,在基本功方面要多下功夫多学习,及时准备好做上课用的课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也就是要树立课程意识,不要只把上课当做任务当做生存必须,要享受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才能教好学生。其次,除了要扩大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一个优秀的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职业与使命,尊重教师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消除学生不良心态,激发自信心 这是从教师角度出发,充分理解教师权威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合理利用教师的权威,使之成为理智有效的权威,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培养主体意识的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式不应面面俱到,让学生自己思考,充分相信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中都应注重培养其主体意识。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激发师生动力 从校园文化角度出发,不仅要把学校校园建设成为具有丰富物质文化内涵的家园,也要让校园成为学生依恋的精神家园。首先在校园的走廊、角落或者墙壁上都可以张贴名人名言,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学习先人前辈的高尚德行。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一切教育理论的起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是未来教育的主流。但是审视当今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仍是存在学生受教师控制,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权威主义还是存在。在师生关系视野下审视教师权威主义文化,能帮助教师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反思和重建教师文化,从而改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张晓娟,曲忠梁.良性师生关系的特征与构建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2]《中国大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320.
论文作者:朱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