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 中国建筑文化是扎根于劳动人民需求上建立的,是人类造物史上的标志性存在,东方文化的符号自古以来就体现在大大小小的建筑外观上。我们如何把建筑、形式和功能处理的恰到好处,让人觉得“奇奇怪怪的建筑”新奇而不怪诞,我们暂且只考虑建筑的形式与功能平衡方面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关键词】 奇怪;功能;环境
China’s"Strange Architecture"is Now Out of the Question
【Abstract】 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 is rooted in working people built on demand, there is a landmark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creation, the symbol of Oriental culture is embodied in the large and small architectural appearance since ancient times. How do we handle construction, form and function of the right, let a person feel \”strange architecture\” novel rather bizarre, we shall consider only architecture form and func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balance for this problem.
【Keywords】 Strange;Function;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4-0227-02
1.中国建筑文化符号的产生根源与众不同
中国建筑文化是扎根于劳动人民需求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人类的早期生活的方式有定居的农耕生活、以狩猎游牧为主的农耕活动和以河流、海洋渔猎为生存方式的渔民生活这三种。用“接地气”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从原始社会公元前六七千年到公元前21世纪已孕育,并在这块相对封闭而又博大、富饶的土地上生存、变异着。
1.1 地理因素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因素是建筑形式最重要的基础因素之一,建筑文化受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影响非常大,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建筑结构形式也有所差别。
从起源来看,天然的岩洞是我国最早的人类住所。我国古代文献《韩非子•五蠹》有这样的描述,当时人类还比较少,禽兽比较多,所以人们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孟子•滕文公》也有过同样的描述:“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1]这算是形式追随功能可追溯最早的有效体现。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到了奴隶社会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等形式盛行,建筑形式变得单一,有了严格的等级尊卑制度。
1.2 经济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虽然这里所说的上层建筑并非当前的建筑设计意义上的建筑,但建筑形式和功能作为人们创造的艺术形态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经济因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济因素对建筑形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建筑功能形式、建筑结构等方面。首先,对建筑材料的影响表现在不同阶级的人在建造房屋的时候选用的建筑材料不同,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封建社会,一般平民房屋所采用的建筑材料主要为石头和夯土,而官吏和皇城建筑则采用砖瓦,木材,甚至是具有精美雕刻的砖雕木雕,色彩金碧辉煌,奢侈豪华。建筑材料本身没有高低之分,但在现实生活中被人赋予了经济的标签,因此也就产生了所谓的高档建材、低档建材之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社会因素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筑形制有严格的等级尊卑制度,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宗法专制社会的影响,建筑形式单一平淡。据《考工记》写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2]。中国古代建筑建造目的之一是为了抵御外敌的侵略,实质上都是千篇一律的高墙厚壁,没有什么建筑特色可言。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促使人们守护自己的家园,谈及不到美。
建筑的等级制度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建筑层次分明、统一协调、布局合理有秩序,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建筑艺术风格。这种现象对今天各个城市之间的地标性建筑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争取建筑的合理性,为了便于审批,经常把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强扭在一起。从另一个方面说,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也极大的抑制了建筑形式的发展,一旦一种建筑材料被列为皇室专用,则在普通官民建筑材料中就严禁使用,因此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多元化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现今虽没有这些要求,建筑材料和建筑形制都不受约束,但为了表现出建筑的与众不同,奇奇怪怪、华而不实的建筑比比皆是。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在建筑的创作上激发出空前活跃的思想,我们的城市与建筑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遭遇很多质疑。在弘扬传统文化与进步创新并存的今天,我们需要发扬工匠精神,找到平衡点,把“奇奇怪怪的建筑”与中国的本土化、民族化的特点处理的相得益彰。
2.“奇奇怪怪的建筑”在当今中国处于尴尬局面的原因
近年来,“奇奇怪怪的建筑”在中国层出不穷,原因很简单:中国国土地大物博,建筑市场前景广阔,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著名建筑师。然而,每个建筑师的风格不同,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奇特设计手法的建筑师来中国大展身手。虽然设计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但毕竟太过特立独行而又不适用的建筑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心理。
就近年来一直备受争议的央视新闻大楼为例。首先,从建筑的形式方面来说,库哈斯只考虑了单体建筑的形式,并没有结合该建筑与基地周围建筑的形象来考虑,因此功能方面虽然没什么问题,但它与周围建筑显得格格不入;此外,从设计经费上面来看,这座建筑的工程预算从最初的50亿到最后近200亿,虽说是为了建筑安全性等方面考虑,增加财政支出可以接受,但是这样一座奢侈豪华的建筑真的能完全的发挥他的200亿的这个实用价值么?维特鲁威说过建筑须满足“经济、实用、美观”三个原则,首先这就违背了经济,实用这两个原则,极大的体现了建筑师的个人英雄主义。此外,该建筑还形象的被北京当地人调侃称“大裤衩”,因为其外形特殊,其实质也是人们表达了对它的不满,也就违背了美观的设计原则,不能被大众所接受。
“奇奇怪怪的建筑”为什么不被接受,建筑原则的缺失、美学观念的滞后依旧是制约我国城市与建筑向现代顺利转型的重要因素。“奇奇怪怪的建筑”不被接受其实主要是违背了功能与形式相统一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建筑创作本身就不由自主的受到功能、技术和经济的制约,许多建筑师去设计那些垃圾建筑(无功能、无技术、不考虑经济)等等,说罢也只是为了生存。其实很多情况下他们本身也是反对那些形式主义的设计的,过犹不及的道理大家都懂,控制好“度”自然会被大众所接受,倘若我们掌握好了“度”,那这个“平衡”的问题就解决了。
注释
[1]《孟子•滕文公下》
[2]《周礼•考工记》
参考文献
[1]赵农著《中国艺术设计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2]潘谷西著《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4月第七版.
[3]李海清著《中国建筑现代转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4]万书元,《建筑中的表现主义》,1998年4月《新建筑》.
论文作者:夏源薇,白杨灵子,宿永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建筑论文; 形式论文; 功能论文; 怪怪论文; 奇奇论文; 因素论文; 中国论文; 《建筑知识》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