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芬太尼麻醉后应用舒芬太尼对早期疼痛的预防效果分析论文_周敏

周敏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 目的 观察雷米芬太尼麻醉后应有舒芬太尼对早期疼痛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我院120例以雷米芬太尼麻醉拟行胸部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芬太尼)与观察组(舒芬太尼),各60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2、4、6h疼痛情况,观察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于术后1、2、4、6h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结论 应用舒芬太尼可有效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且安全. 【关键词】 舒芬太尼;芬太尼;雷米芬太尼;麻醉;疼痛【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41-01

雷米芬太尼是一种合成阿片类药物,其因含酯键,因此药物易被血浆及组织中酯酶代谢,因此其具有起效快及清除快等特点[1].为方便调节剂量,一般采用持续输注.但因该药物使用后很快会消除镇痛效果,因此需于停止雷米芬太尼后再采取相关镇痛措施.临床如长时间应用雷米芬太尼则可能会降低其痛阀, 从而易致术后急性疼痛,所以需于疼痛前提前预防[2].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均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其具有催眠和镇静效果,因此易适用于术后镇痛.据相关研究发现,舒芬太尼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因此镇痛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少.本次研究为探讨舒芬太尼应用于雷米芬太尼麻醉手术后镇痛效果,特选择我院收治患者实施研究,并与芬太尼相比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120例以雷米芬太尼麻醉拟行开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芬太尼)与观察组(舒芬太尼),各60例.排除呼吸抑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重症肌无力、过敏体质、药物成瘾等.观察组:年龄32~68岁,平均为(57.6±6.1) 岁;体质量49~86kg,平均为(62.5±4.1)kg;平均手术时间(126.5±23.6)min. 对照组:年龄31~69岁,平均为(58.0±5.8)岁;体质量50~87kg,平均为(62.8±3.8)kg;平均手术时间(126.7±23.4)min.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及平均手术时间等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麻醉诱导顺序依次为咪唑安定0.05mg/kg、雷米芬太尼1.0ug/kg、丙泊酚1.5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手术过程中需吸入七氟醚,并经静脉泵注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维持麻醉状态,并间断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待手术缝皮时停止使用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同时观察组:给予0.1ug/kg舒芬太尼;对照组: 给予1ug/kg芬太尼;手术结束时观察其生命体征.拔管标准:患者恢复自主呼吸,脉搏氧饱和度>94%,抬头时间>3s[3].手术期间使用多功能监护仪常规监测患者血压、呼吸频率、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等指标.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2、4、6h疼痛情况,观察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等.疼痛评分以VAS 评分标准判断,以0~10分表示,其中0分为无痛;10分为距离疼痛难忍[4].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 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疼痛情况 观察组患者于术后1、2、4、6h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呕吐1例、皮肤瘙痒1例;不良反应率为3.3%;对照组: 呕吐1例、视物模糊1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率5.0%.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x2=0.71,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地不断深入研究,外科术后引起的早期疼痛已深受麻醉医师所重视.术后疼痛主要是因手术伤口对患者神经末梢的机械性损伤,同时伤口周围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敏感性发生改变,因此其与一般生理性疼痛有一定差异.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雷米芬太尼为一种半衰期较短的阿片类药物,临床用于麻醉,但其术后所产生的痛觉过敏等现象较早,从而使患者术后疼痛厉害,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所以,以雷米芬太尼麻醉行手术患者需积极采取相关疼痛预防措施,从而减轻患者疼痛. 据相关研究发现,在雷米芬太尼停药前20~30min注射曲马多或芬太尼或吗啡等可减轻患者术后急性疼痛[5].但因使用曲马多的镇痛效果较差,其镇痛强度大约为吗啡的1/10,大剂量使用易致不良反应发生;然注射芬太尼的维持时间过短;吗啡易致患者发生恶心和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舒芬太尼为芬太尼的衍生物,其镇痛效果好,且产生的呼吸抑制少,同时具有较长镇痛作用时间.观察组患者于术后1、2、4、6h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由此说明应用芬太尼则无法提供足够镇痛作用,因此需术后继续追加芬太尼;因舒芬太尼比芬太尼具有更强的镇痛效果,其镇痛效果为芬太尼的5~7倍,且半衰期大约为芬太尼的2倍,所以患者术后追加芬太尼的人数减少,患者术后早期疼痛评分降低.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患者术后呼吸等影响较小,但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好,这可能是因舒芬太尼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更强,同时经静脉给药具有更好的药效,从而达到起效快和持续时间长等效果,最终提高临床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综上所述,应用舒芬太尼于雷米芬太尼麻醉行外科手术中可较好地预防疼痛,同时其具有较高安全性,不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及生命体征.但因本次研究时间等有限,未能收集到更多样本,因此本次研究结果尚存不足之处.为得出更为准确的数据,仍需进一步收集更多样本加以分组研究,并设置多组对照,从而可得出更为准确的数据,为临床采用雷米芬太尼麻醉行手术患者选择一种最佳镇痛方法,从而可减轻患者痛苦,不仅可从精神上减轻患者压力,同时还可提高其治疗自信心,有利于促进其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1] 李勇,陆松虹,程亮等.舒芬太尼与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对雷米芬太尼复合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4):428-430. [2] 陈祖涛,张瑞权,王鹏等.雷米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用于颅内肿瘤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4):53-54. [3] 肖建军,郭海龙,沈勤等.靶控输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于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12,33(9):1155[ -1157. 4] 陈力,李传祥,宋伏虎等.术中不同剂量芬太尼对脊柱手术雷米芬太尼麻醉后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4):534-536. [5] 杨建生,张伟,马民玉等.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老年手术患者中性粒细胞凋亡及白介素-10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550-2551

论文作者:周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  ;  ;  ;  ;  ;  ;  ;  

雷米芬太尼麻醉后应用舒芬太尼对早期疼痛的预防效果分析论文_周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