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样的现状一直困扰着我们。让学生好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呼唤。学生习作的灵气来自于他们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语文教师有责任解放学生的头脑,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潜能,开拓视野,找回写作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 语文习作 教学方法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疼。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审题到选材,甚至如何表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前言不搭后语,让人沮丧。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教学实际,我对小学汉语文作文教学做出如下思考:
一、还学生作文自主权
习作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聆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具有自主性。传统的作文教学过于死板,难以激活学生的生活记忆。从立意到选材等框框太多,使学生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使“实践—认识—表达”的通路受阻,结果是作文与生活脱节,缺乏真情实感,陈式化。学生对习作的态度扭曲,表现为厌恶,甚至恐惧。写作的规律和技法不是靠教师的灌输得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自主地参与,充分地体验,自由地表达。并在教学活动中自悟——领悟生活的真谛和写作的规律。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自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这样学生的习作才能真正地表达他们的认识和思想。
二、积极发掘写作题材
1.从丰富的生活中寻找题材。
孩子在课余常常开展一些具有特点的游戏活动。如:捉迷藏、捉知了、捉鱼等。也常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农务劳动等,这些就是作文的好题材。
2.从自然现象中发现题材。
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大自然密切相关。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家畜、日出日落、山川河流等,会因时因地发生变化,如果小学生都做生活的有心人,能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善于积累,这些也是作文的好题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从典型事件中抓住题材。
学生可以从学校、社会上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有典型、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挖掘主题。
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教师想要克服学生对作文怕写、厌写的畏难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必须创设一个和谐、快乐、活跃的写作语言环境。一方面,可有目的地收集课本上有关作家的生活经历、写作成就的故事,向学生介绍作家的成才道路和学习精神,激发写作热情。另一方面,依据教材中给出的环境、情节、人物、事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故事续尾、改写、切换角色等富有个性新意的作文创作。
四、引导学生体悟生活
为了更好地体会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体会到劳动人民的伟大,我们可以要求孩子们平时也和父母一起参加家务的劳动,与父母一起整理衣物、与父母一起大扫除、与父母一起感受劳动的快乐。引导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怀,引导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积极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体会劳动的辛苦与愉悦,享受收获的喜悦,长此下去,学生有这样丰富的经历,了解到生活的不易后,他们自然而然就有话可说了。
五、打造孩子展示平台
1.设立习作展示栏。
在教室墙壁上设立一个展示栏,专门展示学生的作品。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轮流主办展示栏。主办小组需设计刊头和张贴组内全体同学的作文。然后根据老师和同学的评论不厌其烦地修改自己的作文,改到自己满意为止才贴上专栏。
2.设立个人作文集展区。
在班级图书角设立一个专柜,摆放学生的个人作文集。孩子们都会把自己认为值得推介的文章装进作文集,供大家共享。他们在传阅中,会给予作者赞许声或讨论一些修改意见,乐此不疲。
3.建立网上习作展示台。
鼓励高年级的学生在网上建立博客,充分利用节假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写进日志,同学之间互相评论。通过网络,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他们会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网友的评论和留言。网上习作展示台,给了孩子们一个展示习作的空间,也给了他们一个思想交流和文笔交谈的平台。
综上所述,为了帮助小学生可以度过作文这道难关,教师要不断创新作文教学的途径,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不断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拓展写作的深度与广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语文写作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洪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作文高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85-86。
[2]闫志佳 新课标:点亮小学作文课堂[J].黑河教育,2017,(04)。
论文作者:包春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习作论文; 教师论文; 题材论文; 父母论文; 小学论文; 《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