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 529500
【摘 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肺栓塞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D-D正常的肺栓塞患者7例(正常组)与同期60例D-D升高的肺栓塞患者(升高组)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随后通过PE Wells评分表和修正的Geneva量表等进行评分。结果:通过对两组PE患者Wells评分、Geneva量表评分,正常组与升高组相比,病程长,WellsPE评分低(≤4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正常组的FIB、AST、CRP等明显要比升高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通过治疗3个月后随访,正常组有3例仍有症状,升高组有8例仍有症状(P<0.05)。结论:D-D正常的肺栓塞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无特别性,且病程长,FIB、CRP与DVT较低,常见于附壁血栓,治疗效果差。
【关键词】血浆D-二聚体;肺栓塞;临床效果
肺栓塞(PE)是由于外源性或内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导致肺循环发生障碍的一种疾病,通常具有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发热、咯血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胸膜摩擦音、发绀、休克、湿啰音等情况。由于体征、症状都无明显特点,增加诊治难度,加上该种疾病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较快,因此它具有较高的致死率[1]。本文主要抽取我院收治的D-D正常的肺栓塞患者34例(正常组)与同期33例D-D升高的肺栓塞患者(升高组)作为调查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D-D正常的肺栓塞患者7例(正常组)与同期60例D-D升高的肺栓塞患者(升高组)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所有入选患者均经造影、肺动脉CT检查被确诊为肺栓塞,排除存在严重肾脏、肝脏、全身性等疾病的患者。其中男45例,女12例,年龄24-77岁,年龄平均为(47.1±11.3)岁;病程5-24天,平均病程为(6.24±1.72)天;两组研究对象之间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仪器与试剂:血浆D-二聚体主要使用免疫比浊法,仪器为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CS-5100全自动血凝仪,试剂和质控品主要由Dade公司提供。
肺栓塞诊断分型:临床中,肺栓塞患者主要分为三种:大面积和次大面积以及非大面积的PE。
肺动脉阻塞指数评价:主要根据Qanadli等提出的CTPA量化肺动脉栓塞程度的方法来评分。随后依照CTPA的充盈缺损形态,来确定没有附壁充盈缺损紧贴管壁和缺损凹面朝向管腔
1.3 PE临床评分
通过PE Wells评分表和修正的Geneva量表等进行评分,wells评分标准包括:存在恶性肿瘤(1分)、咯血(1分)、PE的风险较大(3分)、TV的表现(3分)、近期进行外科手术(1.5分)、心率超过100次/min(1.5分)、存在PE或者TV病史(1.5分)。倘若评分低于2分,则医护人员可判定为低度风险;倘若评分范围为2-7分,则医护人员可判定为中度风险;倘若评分超过7分,则医护人员可判定为高度风险。修正的Geneva量表:倘若总分低于或者等于3分则为低度,而4-10分则为为中度,大于等于11分则为高度。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8.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计量、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Wells评分、Geneva量表评分比较
通过对两组PE患者Wells评分、Geneva量表评分,正常组与升高组相比,病程长,Wells PE评分低(≤4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
注:*表示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x2=4.78,P=0.028。
2.3临床转归
正常组死于PE有2例,主要是由于确诊后,未能及时进行,即死亡;升高组有7例死亡,其中在医院内死亡有6例,出院后3个月内死亡1例,主要是食管癌多发转移死亡。通过对两组存活的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患者治疗后的3个月是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乏力、运动力下降等情况,其中正常组有7例仍有症状,升高组有3例仍有症状(P<0.05)。
3讨论
肺栓塞(PE)发病率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死亡率也很高,仅次于心肌梗死和肿瘤。如患者未能及时接受有效诊断和治疗会引发心脏骤停、低氧血症、肺循环急性障碍等严重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但是目前临床上缺乏对该疾病的重视,漏诊、误诊的几率较高。引起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有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流淤滞静脉损伤等,血栓脱落会造成肺栓塞栓子的脱落,主要由于血流突然发生改变。
D-二聚体(D-di-mer,D-D)主要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的一种产物,由于D-D的存在表明了人体内有纤维蛋白的形成与溶解,因此可将其作为高凝状态、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2]。同时,D-二聚体能促进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同时能保持血管壁的通透性,防止血栓形成,D-二聚体的升高反映了机体内存在凝血及纤溶活性增强的重要分子标志物。D-二聚体不仅能反映机体内存在血栓或继续形成的状况,还可反映体内纤溶活性增强指标变化情况。当肺动脉阻塞时,纤维蛋白形成的高分子纤维蛋白复合物或者纤维蛋白原分解产物等浓度就会上升,人体中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并且逐渐变成纤溶酶,而蛋白C系统也会逐渐加速,使得自发性血栓溶解、继发性纤溶活性提高,使血浆D-二聚体含量会增加。据国外学者分析D-D、PE死亡率两者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D-D数值越高,病情越严重[3]。
本研究表明,通过对两组PE患者Wells评分、Geneva量表评分,正常组与升高组相比,病程长,WellsPE评分低(≤4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正常组的FIB、AST、CRP等明显要比升高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通过治疗3个月后随访,正常组有8例仍有症状,升高组有3例仍有症状(P<0.05)。综上所述,D-D正常的肺栓塞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无特别性,且病程长,FIB、CRP与DVT较低,常见于附壁血栓,治疗效果差。
参考文献:
[1]任庆远.骨折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影响因素探讨[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5,v.28;No.18601:132-134.
[2]张矛,赵渝.D-二聚体检测用于诊断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v.3012:1011-1014.
[3]王华启,李萍,陈腾飞,张国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论坛杂志,2016,v.3403:9-10.
论文作者:黎青梅,吴雪,黎莉,陈冬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患者论文; 评分论文; 肺栓塞论文; 病程论文; 血浆论文; 两组论文; 肺动脉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