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片压缩优化的好帮手──JPEG Optimizer(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佳[1](2020)在《基于视觉的农作物病虫害自主识别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更好的识别农作物病虫害的图像信息,以玉米斑病为例,利用无人机载机器视觉系统对玉米斑病进行露天采集作业,根据采集到的图像,选用各向异性去噪增强和最大熵分割的方法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对各向异性去噪增强和最大熵分割的方法,将裁剪后的病斑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灰度增强预处理,分析影响病斑目标分割的因素,之后进一步采用各向异性扩散去噪方法,对玉米病斑图像进行去噪增强。采用最大熵分割的方法实现了对玉米病斑图像的特征分割,并通过形态学分析,对病斑图像进行准确提取。对卷积神经网络,采用自制训练集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实验,以Alex Net为基础,设计合适的卷积神经网络。在正向数据流传播时引入dropout层解决梯度弥散问题,在反向损失函数传播时引入Adam优化器来优化损失函数。通过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改进方法。通过分析两种方法的过程与结果不难发现,深度学习在进行农作物病虫害识别时,可以跳过复杂的特征提取的步骤,但是在数据集的收集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因为其隐式识别的特点,其特征无法准确的展示出来;用图像分割处理的方法可以直接对要识别的图像进行处理分析,清晰的展示其识别过程,但是特征提取的计算过程较为复杂。实验结果证明,用深度学习的方法也可以简单迅速的完成对农作物病虫害图像的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7.5%。图25幅;表3个;参59篇。
刘蓬博[2](2019)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增强算法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硬件算力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深度学习算法的不断普及,数字医学图像处理技术获得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诊断(CAD)日趋成熟,在一些疾病领域的诊断准确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专业放射科医生的水平。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CAD系统可以持久、高效地进行工作,将医生从大量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目前CAD通过自身算法优化提升性能在许多任务上遇到瓶颈,本文提出通过图像增强算法的研究在输入层面突破瓶颈。由于自然图像现有的评价指标如PSNR、SSIM均存在一些局限性导致不能够很全面地评价医学图像处理算法的优劣,本文引入CAD系统代替医生为算法提供主观评价指标,且这种语义层的评价指标可以突破传统方法的限制,开拓新的医学图像增强算法。本文以CT灌注(CT Perfusion,CTP)模态高维医学图像分割任务以及CT模态图像检测任务为切入点,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医学图像增强算法进一步提升CAD系统的性能。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针对CTP模态高维数据,本文充分利用模态转换思想,结合提出的高维图像时间降维方法,将高维图像分割难问题解耦为基于时间降维和模态转换的图像增强以及分割两个任务,大大降低了CAD系统学习的困难。并且提出SegMaxout网络结构有效对分割假阳性区域进行抑制。最后提出新的组合损失函数用于平衡训练过程中阴阳区域的梯度比值,稳定训练过程。本文方法在ISLES2018数据集上表现相比现有方法获得很大提升,且获得医学顶会MICCAI 2018此赛道冠军的成绩。第二,针对低分辨率CT医学图像,本文提出了阴阳采样均衡(PN-sample balance)医学图像超分辨率训练方法,有效解决现有训练方法导致的训练不平衡致使CAD检测器性能下降的问题。并且提出基于空间维和特征维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的3D密集DenseSRNet。在LUNA数据集取得了很好的重建效果,并且对CAD检测器带了性能的提升。
查亚军[3](2018)在《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研究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处于一个微学习时代,微课的应用越来越流行。很多微课无所谓教学设计,只是简单录屏或教学视频的拼接,缺乏专门的微课设计理论指导,这样的微课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微课由于其在时空上的局限性,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微课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普遍不高。本研究通过引入ARCS动机模型来设计制作微课,构建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微课设计模式,不仅可以丰富微课设计理论研究内容,还可以为研究学习动机与微课设计关系提供参考,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进行微课开发应用提供借鉴。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模型法对微课设计、ARCS动机模型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构建了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模式,通过准实验法、案例法、调查问卷法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微课案例研究和微课应用研究,还通过访谈法、评价法对微课进行评价,验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通过相关教学实验得出研究结论:在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模式下设计的微课较于常规微课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微电脑世界》编辑部[4](2010)在《阅读革命》文中研究表明即使您仍然留恋油墨和纸的香味或者是翻动纸张的唰唰声,现在也需要考虑试试数字化的图书阅读方式了,至少您应该慢慢增加数字化阅读方式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比重。通过PC、手机、电子书阅读器甚至是媒体播放器、电视来阅读电子书、杂志、报纸和文档,获取信息和知识,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随着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深入,传统的书籍和文件阅读方式和习惯都受到了挑战。
汪晓斌[5](2009)在《家庭安全远程监控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庭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随时获得家中的实时图像信息。家庭安全远程监控嵌入式系统正是基于这样的应用背景下研发的。本系统选取基于ARM7TDMI体系结构的ARM处理器AT91SAM7x256,运行的是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图像通过串口摄像头模块采集,并通过PHY芯片RTL8021BL接入Internet传输到远端的计算机。选用RTL8021BL,使得系统在使用嵌入式TCP/IP协议栈——LwIP建立连接时非常简单方便。本嵌入式系统可以接入Internet联网使用,用户可以通过IE浏览器远程监控、拍照、录像。当系统巡逻信号被触发时,可以通过公用电话网自动拨号报警。本系统与现有的其它监控系统相比,使用ARM芯片执行多线程任务,实现电话网拨号报警以及Internet远程图像监控功能,具有前期投入小、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使用方便且永远在线等优点。本课题的工作由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构成,包括主板电路设计、以太网电路设计、电源电路设计、拨号报警电路设计与实现,μC/OS-Ⅱ的移植与测试、LwIP的移植与测试、图像监控程序设计与实现,以及远程监控、拍照、录像等功能的实现。
肖谦益[6](2007)在《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素材的收集与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向着电脑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中学地理教学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多媒体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素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作一流课件的基础。收集与处理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素材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有助于师生提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保证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创新教学手段也有利于实现教学素材资源的共享,从而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素材有表现力丰富、资源体系开放、重组性与持续性好、参与性强等特点,一般把多媒体素材分成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程序等类型,教师应学会获取与处理这些多媒体素材。在收集多媒体教学素材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握以下原则:教学目标与素材的控制性原则;学习对象适应性的原则;内容符合性原则;多媒体教学素材的丰富性、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和有效性原则。我们往往通过互联网、常规媒体资源的数字化处理等途径来获得多媒体教学素材。在教学实践中,整理多媒体教学素材相当重要,多媒体资源的分类保存、多媒体资源的格式转换是教学资源有序化和有效化的关键一环。多媒体教学素材的收集也面临一些限制因素,显着的有:多媒体素材的存储量巨大、收集工作长期而艰巨、对软件和硬件的要求较高等。
彭阔[7](2007)在《整合多媒体资源优化美术鉴赏教学》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美术鉴赏课程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如何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整合多媒体教学资源,营造全方位的艺术氛围,优化教学效果,本文从实践教学的经验出发,提出幻灯片是美术鉴赏教学的首选,音乐、录像是美术鉴赏教学的好帮手,网络课程是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延伸。
罗海林[8](2007)在《基于课堂现场教学和教学过程记录软件设计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本文在现有的课堂多媒体制作和演示系统的基础之上力求研究和开发一个完全针对教师课堂教学中使用的系统。本文首先介绍多媒体制作和演示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它们的优缺点,并分析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要求。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设计了一个完全针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制作和演示系统,并简要的对该系统的各个模块作功能介绍。接着阐述了实现这个项目的一些关键技术,例如:内存块的动态分配技术,屏幕视频和音频的捕获,视频编码器,视频压缩技术,视频编码的标准和复合多媒体的一般过程,音频文件和视频文件的复用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其中视频捕获功能的实现采用了微软推出的关于数字视频的vfw软件开发工具包。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的反应速度,采用多线程的编程技术和双缓存策略。双缓存使用内存缓冲去解决因为多次在屏幕中绘图中产生的闪烁问题,所有的绘图在内存中绘图而不是在屏幕中直接绘制,因此可去除闪烁的现象。提出基于TCP/IP协议和FTP协议为网络传输方式的数据库通信模块的方案,并给出了运用Winsock的具体实现。本系统是基于Visual C++以及数据库SQL Server 2000开发的。
赫敏[9](2006)在《图像处理软件百宴图(五) 人像照片处理软件》文中提出人像摄影是摄影的重要题材之一,对于人像照片的处理也是数码照片后期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很多专门针对人像照片的图像处理软件诞生了。今天介绍的这些软件就是人像照片必不可少的好帮手,当然了,他们不仅针对人像照片,也可以广泛地应用到对其他图像的处理上。人像照片的处理主要还是皮肤的柔化降噪,对皮肤进行很好的处理后,就可以大大地改善照片的整体效果。此外,对于脸型、身姿的修正也非常重要,以下的这些软件都是从这些方面来达到对人像照片的完善的。
郭娟[10](2006)在《数字图像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课件具有极其丰富的视觉表现力,它能够充分利用图像、动画、色彩等视觉元素创造出一个有声有色、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乐学好学真正落到实处,而数字图像在课件的信息传递和视觉设计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读图时代的到来,更加彰显了图像作为一种视觉传播符号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很多有关多媒体课件的书籍都系统地讲解了课件设计制作流程中各个方面的知识,其中关于课件的设计理论、制作原则、软件使用等内容都有较为详细深入的讲解,但是对于素材的应用和设计大都只是笼统的介绍,单独对其中的数字图像进行彻底研究的着作更是少之又少,而有关图像方面的研究大都趋向于图形图像学或者文艺美学,对于课件的设计制作并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多媒体课件中的数字图像单列开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概念、获取、编辑、管理以及在课件中的应用设计、指导理念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析,使数字图像的应用在更高层次上展开,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工作,满足广大课件制作者的实际需求,这也正是本文的创新所在。本文主要通过查阅书籍、期刊和专家着作,在各大教育网站上查询大量的课件实例、学术论文、教学心得、学生感悟等途径获得相关资料,采取实例论证、对比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对数字图像在多媒体课件中应用的方方面面进行系统化研究,具有实用性强、针对性强、指导性强等特点。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多媒体课件中数字图像的分类和作用;第二章在视觉文化传播理论的指导下,在更深层次上说明了图像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进而又详尽地讲解了数字图像的设计应用理念、常见误区以及解决办法,从而对数字图像的应用设计进行宏观上的把握和指导;第三章从技术的角度系统介绍了数字图像的获取、编辑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针对课件制作的特定需要讲解了图像相关软件的使用理念和技巧,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第四章分门别类地阐释了数字图像在不同类型、不同学科课件中的应用设计,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以及各个学科的特点,在分析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出借鉴性强、针对性强的指导理念;第五章以《摄影基础》网
二、图片压缩优化的好帮手──JPEG Optimiz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片压缩优化的好帮手──JPEG Optimizer(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视觉的农作物病虫害自主识别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图像识别理论基础 |
2.1 最大熵分割算法 |
2.1.1 最大熵分割概述 |
2.1.2 最大熵分割的基本原理 |
2.2 深度学习 |
2.2.1 深度学习的发展 |
2.2.2 反向传播算法 |
2.2.3 损失函数的选取 |
2.2.4 卷积神经网络的概述 |
2.2.5 卷积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 |
2.3 遗传算法 |
2.4 分水岭分割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图像采集与预处理 |
3.1 图像采集 |
3.1.1 无人机载视觉系统概述 |
3.1.2 无人机载视觉系统的设计 |
3.2 图像预处理 |
3.2.1 图像的直方图均衡化增强 |
3.2.2 图像的各向异性去噪增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最大熵分割对玉米斑病的识别 |
4.1 最大熵分割对病斑图像的识别流程 |
4.2 玉米斑病图像的直方图均衡化增强 |
4.3 玉米斑病图像的各向异性去噪增强 |
4.3.1 各向异性去噪增强简介 |
4.3.2 病斑图像的各向异性去噪增强 |
4.4 玉米斑病图像的特征提取 |
4.4.1 最大熵分割 |
4.4.2 形态学处理 |
4.5 玉米斑病的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卷积神经网络对玉米斑病的识别 |
5.1 卷积神经网络对病斑图像的识别流程 |
5.2 数据集的获取 |
5.3 卷积神经网络实现斑病图像识别 |
5.3.1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5.3.2 数据集的训练过程 |
5.3.3 卷积神经网络对病斑图像的识别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企业导师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增强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医学图像增强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技术综述 |
2.1 深度学习 |
2.1.1 卷积神经网络概述 |
2.1.2 对抗生成网络(GAN) |
2.1.3 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任务 |
2.2 模态转换技术 |
2.3 超分辨率重建 |
2.4 注意力机制 |
2.5 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时间降维和模态转换的CTP图像增强算法 |
3.1 CTP-DWI的模态转换 |
3.1.1 基于CNN的模态转换 |
3.1.2 基于GAN的模态转换 |
3.2 基于CNN的时间降维 |
3.3 基于SegMaxOut层的假阳抑制模块 |
3.4 基于平衡阴阳区域训练梯度比的分割损失函数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ISLES2018 数据集 |
3.5.2 实验设置 |
3.5.3 CAD系统评价指标 |
3.5.4 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DenseSRNet和阴阳采样平衡的CT图像增强算法 |
4.1 基于阴阳采样平衡的医学图像超分辨率训练方法 |
4.2 基于3D CNN的 DenseSRNet模型 |
4.2.1 浅层特征提取层 |
4.2.2 高频特征提取模块 |
4.2.3 重建层 |
4.2.4 损失函数 |
4.3 基于3D注意力机制的DenseASRNet模型 |
4.3.1 特征域的注意力机制 |
4.3.2 空间域的注意力机制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LUNA数据集 |
4.4.2 实验设置 |
4.4.3 CAD系统评价指标 |
4.4.4 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研究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相关概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ARCS动机理论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
2.4 认知负荷理论 |
第三章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模式构建 |
3.1 微课设计的现实需要 |
3.2 ARCS动机模型的启示 |
3.3 模式构建的原则 |
3.4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模式的构建 |
第四章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
4.1 微课案例设计 |
4.2 微课案例制作 |
第五章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的教学应用实验研究 |
5.1 实验前准备 |
5.2 微课应用实施 |
5.3 微课应用效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 微视频设计脚本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测试题节选 |
致谢 |
(5)家庭安全远程监控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 |
1.2 现有网络监控系统分析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
第2章 需求分析 |
2.1 系统整体设计要求 |
2.2 功能需求分析 |
2.2.1 主要功能 |
2.2.2 其它功能 |
2.3 非功能性需求 |
2.3.1 性能需求 |
2.3.2 特别需求 |
第3章 系统硬件整体设计 |
3.1 主板硬件电路设计 |
3.2 最小系统的设计 |
3.3 电源设计 |
3.4 以太网电路设计 |
3.4.1 以太网MAC概览 |
3.4.2 EMAC模块结构图 |
3.4.3 编程接口初始化 |
3.4.4 初始化接收缓冲区 |
3.4.5 初始化发送缓冲区 |
3.4.6 MII接口 |
3.4.7 以太网电路设计 |
3.5 实时时钟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软件整体设计 |
4.1 总体设计 |
4.2 移植μC/OS-Ⅱ |
4.2.1 嵌入式RTOS |
4.2.2 μC/OS-Ⅱ简介 |
4.2.3 μC/OS-Ⅱ移植 |
4.2.4 μC/OS-Ⅱ测试 |
4.3 移植LwIP |
4.3.1 LwIP简介 |
4.3.2 LwIP移植 |
4.3.3 LwIP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话拨号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硬件设计与实现 |
5.1.1 电话拨号原理 |
5.1.2 硬件设计 |
5.1.3 电话拨号实现过程 |
5.2 软件设计与实现 |
5.2.1 拨号程序设计 |
5.2.2 软件调试与实现 |
5.3 测试与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图像监控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6.1 图像编码 |
6.1.1 JPEG简介 |
6.1.2 基线有损压缩算法 |
6.1.3 图像解压缩 |
6.1.4 JPEG数据结构分析 |
6.1.5 摄像头模块 |
6.2 图像存储 |
6.2.1 基于PC的图像存储 |
6.2.2 基于ARM的图像存储 |
6.3 基于ARM的图像监控 |
6.3.1 ARM的Web服务 |
6.3.2 客户端PC机控件设计 |
6.3.3 图像监控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系统的部署 |
7.1 系统工作环境 |
7.1.1 外部接口说明 |
7.1.2 内部接口说明 |
7.1.3 网络环境说明 |
7.2 系统应用步骤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内容总结 |
8.2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素材的收集与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收集与处理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素材的意义 |
1.1 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有助于提升师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
1.2 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创新教学手段 |
1.3 有利于实现教学素材资源的共享,减轻教师负担 |
第二章 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素材的特点与类型 |
2.1 地理多媒体教学素材的特点 |
2.2 多媒体地理教学素材的类型与获取 |
第三章 中学多媒体教学素材的收集原则与来源 |
3.1 多媒体教学素材的收集原则 |
3.2 多媒体教学素材的收集来源 |
第四章 多媒体教学素材的整理 |
4.1 多媒体教学素材的分类 |
4.2 多媒体教学素材的格式转换 |
第五章 收集与处理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素材的限制因素 |
5.1 教学素材物理存储量巨大 |
5.2 教学素材收集工作的长期性 |
5.3 软件和硬件的要求高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资料 |
致谢 |
(7)整合多媒体资源优化美术鉴赏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幻灯片——美术鉴赏教学的首选 |
二、音乐、录像——美术鉴赏教学的好帮手 |
三、网络课程——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延伸 |
1、欣赏课堂: |
2、鉴赏评论: |
3、美苑展厅: |
4、课程论坛: |
5、留言聊天: |
6、友情链接: |
四、结束语 |
(8)基于课堂现场教学和教学过程记录软件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堂课件制作和现场教学系统的课题背景介绍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信息技术在课堂现场教学的理论依据 |
1.2.2 国内外相关软件的优点和缺点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课堂现场教学和教学过程记录系统的特点和要求 |
1.3.2 论文所做的工作 |
第二章 系统整体设计 |
2.1 系统分析 |
2.1.1 系统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
2.1.2 系统设计目标 |
2.2 系统整体设计 |
2.3 系统功能设计 |
第三章 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实现 |
3.1 程序中的中小对象内存分配的优化与封装的实现 |
3.1.1 缺省的内存分配方式 |
3.1.2 内存分配器的工作方式 |
3.1.3 可重用的小对象内存分配体系的类的层次结构 |
3.1.4 MemBlock 类的定义和实现 |
3.1.5 MemAlloc 类的定义和实现 |
3.1.6 objectAlloctor 类的定义和实现 |
3.1.7 最上一层MyObject 类的定义和实现 |
3.1.8 小结 |
3.2 教学系统的文件的数据结构的设计 |
3.2.1 课堂现场教学演示和教学过程记录系统的文件的数据结构的设计 |
3.2.2 教学课件制作系统的文件的数据结构的设计 |
3.2.3 小结 |
3.3 教学过程记录系统的实现的方式和关键技术 |
3.3.1 音视频的压缩技术标准 |
3.3.2 VFW 开发平台对音视频流的捕捉及压缩的支持 |
3.3.3 AVI 文件存储的数据结构的分析 |
3.3.4 采用音视频方式实现教学过程的记录 |
3.3.5 小结 |
3.4 使用双缓冲技术提高系统的显示性能 |
3.4.1 双缓冲技术的原理 |
3.4.2 双缓冲技术在本系统中的使用 |
3.4.3 小结 |
3.5 钩子函数,动态链接库技术和多线程技术在课堂记录系统中的运用 |
3.5.1 钩子函数和动态链接库技术在系统中的运用 |
3.5.2 多线程技术在教学过程记录系统中的运用 |
3.5.3 小结 |
3.6 Winsock 和 FTP 在教学资源数据库模块的运用 |
3.6.1 Winsock 编程在模块中的运用 |
3.6.2 FTP 在模块中的运用 |
3.6.3 数据库的设计 |
3.6.4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附录:程序界面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数字图像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多媒体课件的新崇——数字图像 |
1.1 多媒体课件概述 |
1.1.1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概述 |
1.1.2 多媒体课件概述 |
1.1.3 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
1.1.4 学科教师参与课件制作的必要性 |
1.2 多媒体课件的新崇——数字图像 |
1.2.1 多媒体课件中的数字图像 |
1.2.2 数字图像相关概念 |
1.2.3 数字图像在多媒体课件中的作用 |
第二章 数字图像的应用和设计理念 |
2.1 视觉文化传播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
2.1.1 “读图时代”的到来 |
2.1.2 视觉文化传播理论概念 |
2.1.3 视觉文化传播理论的启示 |
2.2 数字图像的应用设计理念 |
2.2.1 图像的主题性 |
2.2.2 图像的科学性 |
2.2.3 图像的传播性 |
2.2.4 图像的艺术性 |
2.2.5 图像的简洁性 |
第三章 数字图像的获取与编辑 |
3.1 数字图像的获取途径 |
3.1.1 通过扫描仪获取数字图像 |
3.1.2 通过数码相机获取数字图像 |
3.1.3 通过素材盘和互联网获取数字图像 |
3.1.4 通过抓屏和视频捕捉获取数字图像 |
3.1.5 使用绘图软件制作图像素材 |
3.1.6 数字图像的版权问题 |
3.2 数字图像的加工与处理 |
3.2.1 常用图像处理软件简介 |
3.2.2 Photoshop 基本操作理念 |
3.2.3 数字图像的常见处理方法 |
3.2.4 数字图像的优化与压缩 |
3.3 数字图像的输出与管理 |
3.3.1 数字图像的常用存储格式 |
3.3.2 数字图像的浏览与管理 |
3.3.3 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
第四章 数字图像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 |
4.1 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数字图像应用的启示 |
4.1.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简介 |
4.1.2 认知发展理论对数字图像应用的启示 |
4.2 数字图像在不同类型课件中的应用 |
4.2.1 数字图像在课堂演示型课件中的应用 |
4.2.2 数字图像在自主学习型课件中的应用 |
4.2.3 数字图像在练习测试型课件中的应用 |
4.2.4 数字图像在教学游戏型课件中的应用 |
4.2.5 数字图像在模拟实验型课件中的应用 |
4.3 数字图像在不同学科课件中的应用 |
4.3.1 数字图像在语文课件中的应用 |
4.3.2 数字图像在数学课件中的应用 |
4.3.3 数字图像在英语课件中的应用 |
4.3.4 数字图像在理化课件中的应用 |
4.3.5 数字图像在历史课件中的应用 |
4.3.6 数字图像在地理课件中的应用 |
4.3.7 数字图像在生物课件中的应用 |
4.3.8 数字图像在其它学科课件中的应用 |
4.4 数字图像在国家精品课程中的应用 |
第五章 数字图像在《摄影基础》中的应用设计分析 |
5.1 《摄影基础》网络精品课程简介 |
5.1.1 网络课程与网络课件 |
5.1.2 《摄影基础》网络精品课程简介 |
5.2 数字图像在《摄影基础》中的应用 |
5.2.1 数字图像在版式布局中的应用 |
5.2.2 数字图像在页面背景中的应用 |
5.2.3 数字图像在导航按钮中的应用 |
5.2.4 数字图像在教学重难点中的应用 |
5.2.5 数字图像在《摄影基础》中的应用原则 |
5.3 数字图像的艺术设计 |
5.3.1 数字图像的大小设计 |
5.3.2 数字图像的形状设计 |
5.3.3 数字图像的虚实设计 |
5.3.4 数字图像的合成与组合设计 |
5.3.5 数字图像的色彩设计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参考网站 |
读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图片压缩优化的好帮手──JPEG Optimizer(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视觉的农作物病虫害自主识别系统研究[D]. 刘思佳.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2]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增强算法的研究[D]. 刘蓬博.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3]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研究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D]. 查亚军. 广州大学, 2018(01)
- [4]阅读革命[J]. 《微电脑世界》编辑部. 微电脑世界, 2010(02)
- [5]家庭安全远程监控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汪晓斌.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6]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素材的收集与整理研究[D]. 肖谦益.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6)
- [7]整合多媒体资源优化美术鉴赏教学[J]. 彭阔. 中州大学学报, 2007(02)
- [8]基于课堂现场教学和教学过程记录软件设计的研究[D]. 罗海林. 上海师范大学, 2007(04)
- [9]图像处理软件百宴图(五) 人像照片处理软件[J]. 赫敏. 人像摄影, 2006(10)
- [10]数字图像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研究[D]. 郭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