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尖上的智慧论文_张敏娜

手指尖上的智慧论文_张敏娜

南京清水亭学校

【摘要】生活是教育的本原。陶先生提出的儿童教育、人才培养,要坚持因材施教,施展特长,发展个性。生活教育重实践、重体验。平时我们所说的一个现象,即:“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 ,这再一次论证了“实践第一”观点的客观性和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让手指动起来,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增强数学素养,积淀数学文化底蕴。

【关键词】 动手操作 必要性 策略 人文素养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不断的上课和听课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这句话背后隐藏的含义。儿童是智慧的,他用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体验、感受这个世界给他的脑力冲击。如何让儿童思维激荡,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就要像陶行知强调的那样,要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如何“做”,就要儿童“动”起来。

一、动起来的必要性

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中,对教学做合一的含义作了论述: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 陶行知从“教学做合一”的原理出发,倡导教师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追求“共学、共事、共修养”良好师生关系,实现真正的教育,最好的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小学生的理解、记忆还建立在学生的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耐心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思考,从而揭示规律、掌握知识。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

学生是活的人,他们不是一张空白的纸。在生活中,他们有自己的认识、情感、认知方式等。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无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一味的灌输于学生,将学生视作自己规划的被动的对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将被剥夺,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只是片面的理解为教师的一种强制性的学习内容。在强制的情感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或背叛或顺从,学生的精神教育会走向反面,极不利于课堂教学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动手探索数学奥秘,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二、动起来的策略

皮亚杰曾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在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任何一个数学知识的产生都有其深厚的现实需要,如何让孩子产生这样迫切的学习需要,就要让他动起来,在活动手指的过程中,探索数学产生的奥秘,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名小数学家,都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一)让眼睛灵动起来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上苍给了我们一双灵动的眼睛,我们就要用它来发现这个世界的奥秘。在教学中,要在潜移默化中用一个眼神,一个鼓励去鼓励学生用他的眼睛去观察数学的美丽,去发现数学的奥秘。而往往在教学中,老师容易忽视这一双双心灵的窗口,在自说自演中完成了数学教学任务。孩子的眼睛为什么失去了以往的色彩?

在教学《认识角》这堂概念课的教学时,我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先在一个班上课,只是单纯的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机械的向学生传递角的特点,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便开始进行大量的练习。发现,大部分的学生他的眼睛是没有聚焦在课堂上的,他们也只是单纯的重复这个知识点而已,课后反馈也不如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另一个班级,我立即进行了另一种尝试,让学生拿出三角尺,摸一摸角,你感受到什么,学生这时候就深刻的感受到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用力压在手上会很疼;角还有两条直直的边,快速的在手上划一划会热热的。多么简单,学生就深刻的认识了角,还调动了课堂的氛围,让学生活起来了。

(二)让手指灵活起来

陶行知认为“盲行盲动”不是做,“胡思乱想”也不是做,那么什么是做呢?做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也要在劳力上劳心,真正的“做”起数学,而不是为做而做。

比如在教学《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一课时,拿出一张长方形纸,问,它是几边形?学生会异口同声地答四边形;接着将它折起来一条边,它变成了几边形?再折呢?这时,学生就有了好奇,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想象出折叠后的样子,这时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到答案。于是,学生会感兴趣的动起手指折叠纸张,探索发现一张纸中隐藏的秘密。

又如在《认识钟表》一课,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枚图钉、一块橡皮、一个涂成红色的分针,一根涂成绿色的时针、一张钟面纸,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漂亮的钟面,瞬间课堂就会活起来,学生很愿意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还可以感性认识钟面各部分名称的过程,何乐而不为呢?什么是教学,就是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把文化传递给学生。学生他的本性就是好动,我们为什么不能顺从孩子的天性去教育呢?在让他们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啊?

(三)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只注重机械灌输,死记硬背,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和学都脱离了“做”。在这样一种教育体制下,“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它只能培养会走路的“字纸篓”和“书架子”,却不能给学生以任何行动的、生活的、创造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学生忘掉了他学习的每一样,那么剩下来的就是教育”。那么数学教育留给了学生什么,我希望不是禁锢思维的铁夹,而是思考的方法,创造的能力和智慧的火种。

学习数学,需要学生不断地动手动脑,发现生活与数学密切的联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学习《比例尺》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做设计师,在纸上画出教室的平面图形,这个环节非常的有意义,学生要将这么大的教师给浓缩到这么小小的一张纸上,是需要很大的智慧的。这时候,学生充满了积极性,能够主动自觉地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从而想到用不同的比例去代替教师的实际距离。接着,教师的设计就非常有创意,展示不同学生用不同比例画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思考,教室就这么大,怎么画出来的却不一样大呢?从而揭示比例尺。课堂到这里已经非常精彩,大部分的新知识都是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操作,思考,遇到矛盾,产生需要,从而探索新知,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动起来。

在课堂的下半部分,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利用比例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出示地图,两座城市之间的图示距离长度,估算实际距离,这个非常有趣味性。并主动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生活的关系,鼓励学生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三,手指尖上的人文素养

学生的思维需要教师精心的呵护、智慧的启发和诱导。教学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能使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生成知识的一项智力活动,要让他们在思维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我们要把握好诱导机会和方式,积极地引导,化学生的感悟为富有灵性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科学探究的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每一个学生的手指尖上都藏有智慧的宝藏,不妨多动一动,往往与智慧的邂逅都在不经意的手指弹动间发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操作者,都是未来的数学家。

论文作者:张敏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手指尖上的智慧论文_张敏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