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蕾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6500)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临床救治率。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对给予实施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情况和焦虑抑郁程度进行对比。结果:对观察组加以心理护理干预,其止血情况和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积极配合完成日常护理工作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对提高止血成功率,减少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 心理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097-01
上消化道出血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黑粪、呕血等,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病死率达8%-13.7%[1]。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为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救治效果,笔者对医院在两年来收治的8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不同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6例患者来源于医院内科在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其中,男56例、女性30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42.2±3.1)岁。既往病史:消化道溃疡48例,胃病史19例,胃癌5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8例,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状态评估:护理人员对入院的患者通过观察、询问及主动交流对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掌握患者的情况,并做好记录,以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1.2.2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在自己出现呕血、便血以及一系列休克症状的时候,易出现恐惧、焦虑、悲观、绝望、濒死感等消极心理。此时应安排护士陪护;加强交流,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患者的悲观、怀疑、沮丧等心理,及时给予排解;告知医院的技术、设备以及采取的措施,积极配合可以获得理想疗效。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和陌生感,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为医护工作赢得主动,使患者能更好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1.2.3对家属的心理干预。对患者家属及时进行患者疾病及病情的告知,让家属了解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避免;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对患者多给予关心,陪伴、安慰、支持,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及恐惧感,增强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保证身心两方面的休息调整和合理膳食,掌握合理用药和观察药物疗效,排除不良反应,预防并发症发生。
1.2.4认知行为干预。根据患者出血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将所患疾病、出血情况和出血活动期需配合的事项逐条进行告知,如出血时正确的卧位、卧床的时间,禁食的时间,禁食期间能否喝水,口腔黏膜干燥时的处理方法;止血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消化道出血的自我防护技能;用三腔管及各种介入技术治疗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1.3评定标准 观察患者止血情况:统计止血成功例数、失败数例和死亡例数。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情况,<50分为无焦虑或抑郁,50~59分为轻度焦虑或抑郁,60~69分为中度焦虑或抑郁,≥70分为重度焦虑或抑郁。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则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则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止血情况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1.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比较差异统具有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表现出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或消极心理,影响治疗依从性[2]。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的心理问题应加以重视。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笔者对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合疾病特点予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情绪安抚,使其治疗依从性及护理配合度得以提高。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预后[3]。此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着重于从患者的自身心理、家属的心理状况以及认知行为方面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程度及止血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足以说明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效控制患者的情绪,疏导患者的紧张焦虑状态,可促进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再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素婵,陈清梅.舒适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2(05):65-66.
[2]邓先锋,田敏,张香兰,等.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护理学杂志,2011,26(6):76-78.
[3]李军英.心理护理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康复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6):62-63.
论文作者:胡晓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道论文; 心理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统计学论文; 家属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