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世歌舞伎与日本园林的相互影响论文_洪菲

日本近世歌舞伎与日本园林的相互影响论文_洪菲

安琦道尔(上海)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200000

摘要:从物镜、情景与意境三方面总结该时期歌舞伎与日本园林的特征,互相交叉对比,从而研究得到近世歌舞伎与园林的内在共同点,从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与日本传统观念产生的影响两部分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歌舞伎;日本园林;武士文化;悲观

Contrast on the Kabuki and Japanese garden

Abstract:Compare the characters between Kabuki and Japanese garden in content conception,artistic conception and passion conception in order to the common features between them.And intensively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revolution and traditional concept.

Key word:Kabuki,Japanese garden,Samurai culture,pessimistic

1.歌舞伎艺术与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

从发展历程来看,歌舞伎艺术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宗教祭祀活动中的神乐舞,后逐渐吸收隋唐时期传入的中国伎乐,形式逐渐丰富[1]。真正意义上歌舞伎的出现是在桃山末期,当时社会动荡,贵族没落,武士当权,艺能艺术摆脱了宗教的束缚,从贵族阶层转向了武士与平民阶层。1603年,巫女阿国改编祭祀舞蹈《念佛踊》向平民演出,用以筹集善款,其被认为是歌舞伎艺术正式出现的表征。随着江户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儒家文化的兴起,艺能庶民化特征越来月明显,歌舞伎艺术蓬勃发展[2],诞生了大量诸如《镜狮子》、《道成寺》等经典剧目,该时期被誉为歌舞伎艺术的全盛期。后由于战争的影响,歌舞伎艺术逐渐衰落,直到二战后才恢复发展。

纵观日本的园林艺术,起源于飞鸟奈良时期,当时日本结合中国传入的佛、道思想,模仿形成中国式池苑。发展到平安时期,结合唐风庭园发展出了寝殿造庭园与净土庭园。到了中世时期(镰仓-室町时期),贵族逐渐没落,社会上具有文化的阶层从贵族转到了禅宗僧侣身上,这一时期日木的造园活动展现出了全新的审美精神风貌,出现了枯山水、茶庭露地等,日木园林从此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近世时期(桃山、江户时期)是日本园林史上极为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园林摆脱了宗教,逐渐走向了平民,与前朝的"潇洒飘逸之风"相比,近世时期显出喜欢强烈刺激和豪放辉煌。园林上进一步完善书院造园林,出现大量武家园林与庶民园林,被誉为日本园林的黄金时期[3],小堀远州是该时期的代表造园艺术家。幕府后期由于战争原因,园林发展停滞,明治时期融合西方风格发展,直到今天,日本园林依旧具有蓬勃的活力。

纵观歌舞伎与日本园林的发展历程,从近世时期开始共同经历了发展——全盛——停滞——再发展——被评为世界遗产的过程。尤其是近世时期,由于特殊的社会背景,歌舞伎与园林同步发展,并不断交互影响。因此选取近世时期(桃山、江户时期)作为研究歌舞伎与日本园林的时间区间。

2.近世歌舞伎与日本园林的特征

2.1物境营造

近世歌舞伎与日本园林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两者都具有共同的、类似的特定特征。物镜营造方面来看,两者的表现手法都喜用非对称的方式,用“残缺”代替“圆满”来进行表达,另外常通过空间的限定来隐喻内外的隔绝,从一个世界迈入另一个不同的世界的含义。空间方面处理极为灵活,对于歌舞伎艺术与园林而言,空间犹如一个磁场,能够在无形中获得使用者共鸣而表达出其中的内涵。色彩方面,两者都喜用生动的原始色彩,基本色多采用“青、红、皂、白”等[5]。具体举例来看,歌舞伎花道的设置与园林园门的设置类似。花道即演员的通道,通过花道走上舞台象征去往与人间世界相对的另一个世界,蕴含神圣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样的,桃山时期确立和发展的茶庭一般有三道门,代表不同含义。第一道门为高墙中的顶院门,步入这道门意味着脱离复杂的外部世界,进入“静寂默然的茶道”境界。第二道门为编竹篱门,目的在于精神上的暗示意义,象征进入更深层次的简洁。第三道门矮小,告诫人们平等谦恭。

2.2情境营造

猿楽演员与剧作家世阿弥对于“花”的意境,认为是“技艺的心灵,花是心灵,种子是技艺。”只有人体性的技艺,还不能算做“真正的花”。因为人体会衰亡,只不过是“应时的花”罢了。真正的花朵,是人格的体现,是“心灵”的显现。而获得真正的花朵,只凭道理去冥思苦索也是妄费心机,唯有精通剧目,经过苦练,掌握了人体的技艺后,才能茅塞顿开走向自由的王国。

桃山、江户时代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文精神,园林与歌舞伎艺术表现出性情解放的特征。例如在园林中的反映为“兴起了一种用修建植物来表现生命意义的枯山水模式,使枯山水由枯而生,一改过去砂石主景的风格,将有生命的植物摆在中心位置,作为园林的戏剧中心加以表现。这是一种经过人工修整的具有浓郁人情意味的生命意向”。同样,这一时期的歌舞伎将情感与肢体语言结合成为夸张、具有生命力的表演,世俗化、人情化,幻觉、联想同化在舞台设定的戏剧情境之中,去二度创造真实的生活。

2.3意境营造

意境是全部意向的总和,是意的综合境界。近世园林与歌舞伎在相同社会背景的影响下,创作显现出“哀”的特点。哀是与喜相对立的美学结构形式。江户时代宣长把“物之哀”作为外物引起心灵振颤的艺术特征。这一时期的歌舞伎多为悲剧,讲述复仇、别理、生离死别的主题,通过肢体语言、布景、配乐等外物不断渲染“哀”之意境,例如著名剧目《娘道成寺》讲述了道成寺新铸的吊钟完工庆祝,一名美艳的女子穿上舞衣,戴上传统的“乌帽子”,为寺中僧人跳舞,表现妩媚情怀。舞中巨型的吊钟下坠,大家发现游僧安珍躲在里头。原来他曾答应娶清姬却又食言,清姬情伤怀恨,化作一条蛇,缠住钟身,连人带钟烧毁了。故事讲述了求而不得、被背叛后分愤怒、最终的复仇,剧目通过红与白的强烈对比、演员具有强烈冲击力的动作表达了“哀”的情感。这一时期的日本园林同样喜爱通过外物的组合,来表现“哀”的精髓,园林的山石、植物等造景元素都成为“物之哀”的载体。

3.总结

通过分析近世时期歌舞伎艺术与园林艺术的特征与内在同一性,更好的理解了社会环境对于其的影响与作用,对于歌舞伎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同一性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郡司正胜曾说“古典的价值在于与现代对峙之际,它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反射出现代的姿态。现代由此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身的姿态与价值,从而继承古典的地位。我们应该认识到古典不仅仅是为了现代更是为了未来而存在的”。研究歌舞伎艺术与日本园林艺术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其异同,更是为了对于现在,对于未来有更好的认识。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对当前的日本园林与曲艺发展、甚至是中国的园林与曲艺发展有所借鉴与启发。

参考文献:

[1]姜天喜.论日本歌舞伎的起源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166-168.

[2]苏冬花.中国京剧与日本歌舞伎的比较研究[J].戏曲艺术,2005,01:20-24.

[3]刘庭风.日本园林教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4]石田一郎.日本文化史[M].东京:东海大学出版社,1989.

[5]刘庭风.日本园林的意义和表达[J].园林,2000,01:10-11.

作者简介:

洪菲(1990-),女(汉族),上海,硕士研究生

论文作者:洪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  ;  ;  ;  ;  ;  ;  ;  

日本近世歌舞伎与日本园林的相互影响论文_洪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