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农业科技面临的形势与主要任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科技论文,主要任务论文,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业科技面临的形势
随着“九五”计划的全面启动,1997年至整个“九五”期间,农业科技发展担负着承前启后、衔接两个世纪的重任。特别是1996年江总书记在考察河南农业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农业发展也要靠两个转变”的历史任务。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农业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必须在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业增长方式两个转变中发挥应有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此,必须完成好两个根本性的任务:
(一)为农村经济体制转变提供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监督保障
农村经营体制在有条件的地方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这里除了政策和投入的因素之外,还有赖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97年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与技术引进都必须从促进农村经济体制转变的需要出发,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大幅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通过加强农业标准化和技术质量监督管理,规范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市场,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推进科技兴农,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江总书记指出,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根本出路在于“三个提高”,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投入的科技含量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与这一目标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和农业科技工作还存在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三个不适应”,一是在多出重大突破性成果,加速新品种、新技术更新和加快成果转化与推广方面,还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学科和专业结构、适应农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需求,组织引导更多的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主战场方面也还很不够,机构重复、学科老化的问题尚未得到较好的解决;三是在促进规模经营和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加速农业产业化方面,还严重不适应农业形势和任务的需求,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全国农业科技形势发展的几个值得注意的动向
1.农业科技正在较实在地“升温”
最近,姜春云副总理在同农业专家座谈会时指出:“要把科技作为发展农业、振兴农业的头等大事来抓,真正来一次农业技术的革命”。并且要求掀起“群众性学科技、讲科技、用科技的热潮”、“要烧一把火,把‘温度’加高、加够”。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也把“科教兴农”作为会议重要议题,这是前所未有的。其次,各省、地(市)党政领导越来越频繁地光临农业科研院校,登门求计,邀请科技人员参与“领导样板工程”等活动,并关心和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也是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在去年12月中旬举行的全国地方科委主任、部门科技司长会议上,也把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作为科委今年仅次于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第二件大事。
2.农业科研成果数量和水平上的差距形势越来越逼人
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重大农业科研成果的数量不断滑坡,少有高水平重大突破性成果。最近揭晓的199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农业方面虽然也有少数一、二等奖,但围绕粮食作物的、真正有全国性影响的重大成果一个也没有。
3.外国的农业高科技开始“进军”中国,形成大的挑战
近二十年来,国外一些特大型跨国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种子、农药等研究上耗巨资,已经陆续取得一批重大突破。这些公司现在正以多种方式大举进入中国,如Monsanto的总裁提出,在2000年前准备投资10亿美元,在中国建设一批项目,其中包括同中国有关科研部门合作的水稻高科技研究中心。这些项目一旦设立,在人才、市场、科研项目等方面必然是我们强大的竞争对手。
4.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在渡过了“生存危机”之后,面临下一步如何真正实现振兴的挑战
在过去的十年中,农业科研单位一度面临“生存危机”,农技推广单位受到严重冲击。现在,由于上上下下重视农业,大的气候变了。“生存危机”似乎有所缓解,在这种形势下,很容易出现放松、惰性。表现在一些农业科研单位对下一步改革缺乏思路和构想,有的中央级科研单位在两级分化中开始滑向差的一极;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在解决“三定”之后,也亟需在运行机制、工作方式以及提高自身科技素质等方面有大的改观,才能真正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形势和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5.科研队伍的培养也面临新的任务
这些年各个农业科研单位都把重视选拔、任用年轻的学科、科研带头人提到了议事日程,一大批年轻同志在职称和职务上都得到了破格提拔,这是弥补文革“断层”的需要,是完全正确的。但不可否认,科技人才的成长有它自己的规律。必须看到这一代年轻同志的一些先天性的不足,对他们在思想、道德、工作作风和业务水平上都要严格要求,强调老同志的传、帮、带。对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也要善于进行批评和引导。
二、主要任务
1.加强科研攻关,争取重大突破,作好科技储备
按照“九五”及2010年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一方面狠抓“九五”科研计划的落实,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基础和高技术计划项目、农业部重点科研等计划项目的管理、组织实施。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中期计划——“新世纪曙光计划”,针对影响我国农业、主要是粮食作物单产和总产提高的生产问题,在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水资源、复种指数潜力等重大应用基础研究课题方面,要分别组织起联合协作攻关组,制定明确的科研突破目标,集中科技与质量标准司所有可能的科研资源,加强领导,争取取得重大突破。
2.加强以“丰收计划”为主要支撑的农业技术推广
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的经费支持强度和实施力度,对于丰收计划的组织、计划、技术内容作重大调整和改进,“九五”期间,在布局上要重点考虑种植业,特别是粮食作物,以增产潜力大的中低产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为主,并有一定比例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在经费安排上要适当集中规模,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强度;在技术上要重点围绕农业部“十项农业重大技术”安排项目;在推广措施上主要抓实施全国重点技术(从十大技术中选择)培训工程,注意与各类科研计划的衔接,及时推广突破性的新技术;在组织管理上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推广、科研、教学的“三农”结合,要同国务院农业综合开发办建起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在农业综合开发区和项目中提高科技含量的组织领导,要继续加强对“丰收计划”的示范、宣传,加强监督检查,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组织编制1997年至1998年丰收计划立项指南,注意适当控制项目数量和推广区域,突出重点,合理布局,集中资金办几件对推动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大事,开好在1997年春季召开的全国丰收计划工作会议。
3.抓紧落实“引进1000项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
在逐项落实1996年计划的同时,做好1997年项目的论证、计划工作。首次执行这一重要的专项计划,关键是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扩大国内外农业科技信息资料渠道、提高引进的准确性、先进性、适用性;妥善解决引进、消化、吸收与推广的配套;加强目标责任制与资金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通过加强培训、动态跟踪管理重点和重大项目,以及建立引进项目储备等主要措施来正确处理,及时解决引进工作中的问题。
4.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基本任务:按照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国家科委“以部门为主进行总体部署,以独立科研机构特别是中央部门所属科研机构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搞好试点规划”的意见,继续做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搞好“九五”期间农业科研改革试点工作,以中央部门所属科研机构为重点,从全国独立科研机构中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改革试点单位。制定改革试点的方案和管理办法,研究配套的政策措施;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对全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总体布局、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专业、学科的结构调整制订总体方案(草案)。
5.加快育种科研改革,抓紧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分中心建设
按照种子工程的总体计划和部署,在完成农作物改良中心、分中心的统筹规划、论证、审定的基础上,抓紧推进12个作物改良中心和55个育种分中心建设计划的实施,有重点地选择试点。结合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把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分中心作为“稳住”的一头;并以新增加的投入为杠杆,促进机构、学科、专业的调整与重组,促进中央与地方、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与生产、推广、企业的联合、协作;改革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促进开发和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需要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型育种科研体系。
6.加快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业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做好主管产品的技术标准拟定和农产品、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督工作
贯彻落实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抓好种子、动植物检疫、农用生产资料、农产品及其检验方法的标准制订、修订,抓好质量保证体系的试点和重要产品抽查、统检,使农业标准化和质量监督工作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证农业生产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