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核心竞争力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涉及领域多,涵盖范围广,在引导消费、促进生产、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推进我国从生产大国迈向消费大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进程中,提高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深入探讨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流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现代流通产业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流通产业的内涵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主要表现在对流通产业所包括范围的认识不尽相同。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对分工及交换的忽视,以至于在国外文献中很少见到与国内学者研究的“流通产业(或流通业、流通服务业)”相对应的词语。纵观国外经济管理文献,发现西方学者提出的“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分销服务”(distribution services)与国内学者所说的“流通”(distribution或circulation)概念相似。流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流通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广义的流通是指商品及其他生产要素在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流动过程(夏春玉,2009)[1]10。Kiyohiko和Nishimura(1993)[2]认为,流通产业包括批发业、零售业及运输业等相关行业。OECD(1997)[3]认为,流通产业主要包括批发业及零售业,零售业是面对消费者的终端,批发业是链接生产者与零售商的中介机构。McCarthy(1999)[4]认为,流通有微观和宏观之分,微观流通是指通过对顾客需求的预测和满足过程的管理,为实现组织目的进行努力的各项活动;宏观流通是指为了实现社会目的,使不同的供应商与消费者有效地联系起来,引导商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社会经济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09)[5]认为,对于流通产业的界定,应该以流通为基点,即是否专门从事商品流通,是否专门为商品流通服务。因此流通产业主要包括商业(如批发业和零售业)和专门为商业服务的行业(如仓储业、运输业、包装业等物流业)。夏春玉(2009)[1]36认为,流通产业是指专门以商品流通为经营(活动)内容的营利性事业,主要包括批发与零售业、运输及仓储业。彭辉(2010)[6]认为,广义的流通产业是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合,包括批发、零售、物流、餐饮、信息和金融等多个行业;狭义的流通产业仅指批发、零售和物流等行业。上创利(2012)[7]认为,流通产业是指专门为商品流通和为商品流通服务的行业(如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物流业、运输业、仓储业、金融业、邮电业和通讯业等)。
对于什么是“现代流通产业”,国外文献没有相关论述,国内学术界也没有统一的认识。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何燕(2010)[8]认为,现代流通是商品流通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国际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流通阶段。朱立龙等(2012)[9]认为,现代流通业主要包括现代物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第四方物流企业)、中高级批发市场、连锁经营零售业、现代服务餐饮业和现代交通运输业。陈文玲(2012)[10]认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包括人的流通,是各自的流通,这是现代流通的本质特点。
综上所述,对于流通产业、现代流通产业的内涵,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结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对流通产业、现代流通产业的产业边界认识不够清晰。目前学者们对现代流通产业的探讨,似乎并没有突破批发、零售、物流、餐饮等传统的流通产业,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方式的引入,传统的流通产业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发展为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现代管理方式的流通产业。因此,如何吸收与借鉴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科学界定现代流通产业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就流通竞争力而言,有微观和宏观之分。微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是指流通企业在既定的费用约束下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或者在既定的经济利益前提下节约尽可能多的流通费用,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宏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流通企业、流通产业、流通系统比其他国家的流通企业、流通产业、流通系统更有效地协调产销矛盾以及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纪宝成,2010)[11]。学者们通常将微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视为流通企业竞争力,将宏观层面的流通竞争力视为流通产业竞争力(或流通业竞争力)。关于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代表性观点。杨亚平和王先庆(2005)[12]3认为,流通产业竞争力主要是指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能力。宋则(2006)[13]11认为,流通业竞争力是指流通业在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市场中所表现出来的财富积累能力、成本和效率状况。刘根荣(2007)[14]认为,流通产业竞争力是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流通产业相比,能够更有效地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综合素质能力。《广东流通业竞争力研究报告》(2008)[15]将流通产业竞争力描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商业环境下,流通业表现出来的综合发展实力和流通服务能力。张连刚(2011)[16]126认为,流通产业竞争力是指流通产业所具有的较强的资源吸引力、市场争夺力、盈利能力,以及对其他产业较强的拉动力、较强的生产和消费环节衔接力。
核心竞争力(或核心能力)来源于Prahalad和Hamel(1990)[17]提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力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部分,它的形成需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的过程,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Teece等(1997)[18]把核心能力定义为提供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竞争能力和支撑优势基础的一组相异的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规则。Barton(1992)[19]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Srivastava和Shirish(2005)[20]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配置,从而获取较高的经济利益,是企业一系列能力的集合。Reinartz等(2011)[21]认为,创新能力是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学者们还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拓展,延伸至产业、区域和国家层面。
关于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科学界定。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属于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范畴,现有文献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代表性观点。Porter(1990)[22]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是指特定产业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获得更多利润的能力,其中盈利能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傅龙成(2003)[23]认为,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通过一系列经营技能、人力资本和服务技术等要素的和谐组合,获得超额利润,确立竞争优势的能力。高彩云(2007)[24]认为,现代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流通技术和服务网络、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方法、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四个要素构成。张坚和孙荀(2010)[25]指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特定经营环境中所形成的具有整体竞争优势、对产业发展具有核心和支配地位、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难以模仿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要素和核心资源等形式。
目前几乎没有关于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的相关研究,理论界一般从产业内部因素和产业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来阐述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国外学者代表性观点主要有:Cho等(1994)26]提出九要素模型,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可分为物质要素和人力要素两大类,前者包括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国内需求,后者包括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及工程师,这九大要素一同构成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新范式。Nelson(2001)[27]认为资源、制度、市场和技术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因素。Ratliff(2004)[28]的研究表明,不同国家的创新系统决定了竞争力随技术变化而变化的产业竞争力水平。Lamberg(2006)[29]从企业技术、企业战略选择和社会等方面出发,确定了零售业竞争优势的来源。Sha等(2008)[30]构建了一个可运用于其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认为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资源存量、流动性劳动力、城市发展水平与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影响产业竞争力。
国内学者代表性观点主要有:金碚(1997)[31]认为竞争力的直接决定因素为产品的质量、品牌、结构和价格等;间接决定因素为企业的规模、资本实力、技术、成本、经营管理等。朱春奎(2003)[32]认为,产业竞争力既来源于成本、质量、价格、品牌、服务、差异化、产品结构等直接因素,也来源于生产要素、企业战略组织、企业文化、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市场需求因素、制度体系、政府行为、机遇等间接因素,其最终来源于核心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杨大庆等(2006)[33]认为,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前者如企业生产要素配置、科技进步、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市场网络;后者如发展环境与政府政策。张连刚(2011)[16]126-140认为,流通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因素、资本因素、企业因素、产业因素、基础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多个方面。廖冬艳(2012)[34]21-25认为,批发零售产业竞争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前者如投入产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产业结构、效率、成长性等;后者如市场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
综观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研究现状,尚存在的或未解决的问题有:(1)对于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理论界还没有明确的界定。现有相关研究主要从产业竞争力角度或企业核心竞争力角度探讨其内涵,较少从现代流通产业视角对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界定。(2)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较多,而现有相关研究采用少数几个成因、从不同侧面加以解释,不够系统与全面。(3)对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定性层面分析,定量分析相对较少,实证依据不足。比如,每个特定因素对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及其贡献率到底有多大,目前还不是很清楚。(4)创新能力是现代流通产业核心能力,但是目前的相关研究对创新能力重视不够。
三、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还没有形成公认的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的代表性观点如下。
关于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Buckley等(1988)[35]从产业绩效子指标体系(下设利润、增长率、市场份额等指标)、竞争潜力子指标体系(下设生产率、要素成本、市场准入以及创新等指标)、竞争过程子指标体系(下设管理水平方面的定性指标)等三大方面构建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Gustavsson等(1999)[36]从技术、资源、要素价格和规模经济等四个层面(包括专业化系数、知识资本存量、企业专用性知识存量、企业规模、累计产量、物质资本、熟练劳动力、能源、贸易开放度等),设计了较为全面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1989-1991年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中的12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Hitomi(2003)[37]从收益率、效率指数、相对生产率等方面,构建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核心在于评价产业效率。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其代表性观点主要有:石忆邵和朱卫峰(2004)[38]以“钻石模型”为基础,从规模指数、业态及结构指数、增长指数、国际化程度、市场潜力、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条件、社会经济水平等方面,构建了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宋则(2006)[13]11-13提出从流通业集中度、流通业人员素质指标、流通业态结构、流通业贡献率、连锁经营发展类信息与指数、物流配送发展类信息指标、电子商务发展类信息与指数、流通企业信息化水平、流通企业竞争力指标、竞争力系数等十个方面建立流通现代化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张赛飞和欧开培(2006)[39]从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组织、流通方式、流通技术、流通效率、流通国际化、基础设施、发展环境等九大方面,建立了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王永培和宣烨(2008)[40]从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增长力、流通效率、信息化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地区流通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张向前和刘福金(2010)[41]以国际市场占有率、净出口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等作为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王彬(2012)[42]从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速度、流通基础、现代化程度、信息化水平、流通购买力等方面构建了现代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综观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相关研究现状,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大多从流通产业规模、结构、效益、发展环境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而对产业内部能力——产业创新能力、产业特色、产业核心要素竞争能力等方面重视不够。(2)过分强调了“产业”属性,而没有重视现代流通产业的“现代”特性。现有的评价指标与一般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相似,没有突出“现代流通产业”与“核心竞争力”。(3)选取的评价指标主观性较强、随意性较大、可操作性差、代表性较弱,缺少理论依据,造成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适用性不强。鉴于有些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的客观性,如何在设计指标时既要考虑到指标的系统性,还要考虑指标的可操作性,这是当前学术界面临的一大难题。
四、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目前理论界关于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较多,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法,另一类是客观赋权法。
1.主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主要根据专业知识和专家经验来确定指标权重,该方法操作简单,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权威,但是权重结果主观性强、随意性大,对评价者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常用的主观赋权法有德尔菲法(Delphi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AHP)等。运用主观赋权法展开的相关研究主要有:汪波等(2005)[43]从物流合理程度、物流子系统效率及服务水平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构建了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天津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杨亚平和王先庆(2005)[12]35从产业规模竞争力、结构竞争力、产业增长力和产业效益等方面构建了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主观赋权法,根据不同分目标层的影响力大小赋予不同的权重,对全国各省份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Saiee等(2006)[44]认为评估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他们在战略管理和运营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层次分析法模型。宋德军和刘阳(2008)[45]从规模、结构增长和效益竞争力四个方面,采用主观赋权法对杭州市流通业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王静(2012)[46]从流通业竞争力来源、流通业竞争力现实水平、流通成长力和流通影响力等方面建立了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几个特大城市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黄珍(2011)[47]从选址能力、学习能力、流程控制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培养顾客忠诚度能力等方面构建了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北京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
2.客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主要依赖于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计算权重,不受主观因素影响,条理清晰,评价结果客观性强,评价方法具有数理基础。但是这种方法侧重数学原理,计算比较烦琐,人为参与性差。由于该评价方法不考虑指标之间重要程度上的差别,其评价结果也缺乏说服力,有时得到的结果难以从专业上加以解释。常用的客观赋权法有方差赋权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熵权法、离差最大化法等。运用客观赋权法展开的相关研究主要有:Kambhampati(2000)[48]认为,当市场领导者不变时,市场份额足以反映产业竞争力。Andrikopoulos等(1990)[49]、Hanham和Banasick(2000)[50]提出了偏离份额法。Waddock和Graves(1989)[51]研究发现,产业竞争力与R&D投入相关,与资本投入无关。Yeo等(2008)[52]建立了集装港口物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比较理想。李俊阳和余鹏(2009)[53]从周转率指标、规模性指标和效益性指标三个方面建立流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流通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刘根荣和付煜(2011)[54]选取流通产业潜在竞争力和流通产业现实竞争力两大方面的30个指标,构建了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省际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张典和肖婷(2011)[55]选取6个一级指标(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绩效、产业增长力、产业生态、产业现代化水平)、16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商贸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重庆商贸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郭馨梅(2012)[56]从能源消耗、商业用地、资产利用、劳动效益、技术应用等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流通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张平平(2012)[57]从物流产业的总体规模、基础设施、发展速度、信息技术水平、社会环境、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要素方面构建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中部六省物流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廖冬艳(2012)[34]26-42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效率、产业贡献、产业资源、产业环境等方面构建批发零售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成都市批发零售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有的学者综合运用主观赋权评价法和客观赋权法对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测算与评价。高秀丽和王爱虎(2010)[58]从物流竞争实力和物流竞争潜力两个维度构建了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对广东省21个地区物流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瞿春玲和李飞(2012)[59]从商品流通物质现代化指数、制度现代化指数、观念现代化指数等方面构建了商品流通现代化指数体系,综合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构权法、层次分析构权法测算了中国31个省份商品流通现代化指数。张连刚(2011)[16]141-228从流通发展、流通密度、流通结构、流通基础、流通效率和流通创新竞争力等方面构建了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了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等对中国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
综观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关于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尚未取得共识。竞争力评价指标差异较大,即使采用同样的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也可能大不相同。(2)提出的指标赋权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主观性强、随意性大、客观性差,而客观赋权法又侧重数学原理,计算比较烦琐,通用性不强,人为参与性差,有时缺乏经济意义。(3)对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时,主要使用的是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或主成分分析法等,评价方法较为单一。对于各指标间的权重问题,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定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给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何解决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这是目前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
五、评述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多年来理论界关于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研究路径和主线主要有两条,一是理论研究的不断拓展,另一条是实证研究的不断深化。相关研究得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研究结论,丰富了我们对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的认识,但总体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或尚未解决的问题。目前理论界有关现代流通产业及其核心竞争力相关研究仍停留在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上,对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缺少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就现代流通产业的内涵而言,学者们存在着不同的解读,从不同视角来定义现代流通产业,且在理论界还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定义;现有文献对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研究,从产业竞争力或企业核心竞争力角度研究较多,而从现代流通产业视角探讨其核心竞争力较少;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较多,但现有相关研究仅采用少数几个成因加以解释,不够系统与全面,且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缺少实证依据;在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中,现有相关研究与一般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雷同,没有突出“现代流通产业”与“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观性较强,随意性较大,代表性较弱,缺少理论依据,造成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适用性不强;对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时,选择的评价方法较为单一,在评价过程中涉及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间的权重问题,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定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给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带来了影响。总体而言,学术界关于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尚未形成。
关于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对未来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关于现代流通产业及其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培育和发展现代流通产业,提升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需要对其内涵有较为准确的认识与界定,应突出“现代流通产业”与“核心竞争力”。本文认为,现代流通产业是建立在现代流通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基础上的一切从事实物商品和服务商品流通的产业的总称。其典型特征是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产业效率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业创新能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拓展能力、产业效率、产业效益等五大方面,其典型特征是独特性、稀缺性、难于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第二,关于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应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有研究采用定性分析较多,缺少定量依据。本文认为,应该从产业结构、产业活力、产业组织、产业特色、产业集中度、产业创新能力、产业核心要素(核心技术、核心物质资本、核心人力资本等)、技术效率和管理效率等方面揭示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为构建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依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各主要因素对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边际效应及贡献率。
第三,关于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是一组相互联系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应该根据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形成机理,借鉴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构建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性和主导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动态性和稳定性等原则,从产业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研发能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活力)、市场拓展能力(产业集中度、市场占有率)、产业效率(劳动效率、资本效率、技术效率、管理效率)、产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五大方面构建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组成)。
第四,关于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解决评价方法和指标权重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研究各种评价方法的理论依据、适用范围、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做到优势互补。本文认为,应在构建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对一级指标群构建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其优点在于指标权重的确定比较客观,既体现专业知识和专家经验,又克服主观随意性,人为影响因素较小,有助于对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纵向评价与横向比较。如何通过比较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将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