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IBM如何招揽人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心论文,IBM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盖洛普公司最近对即将毕业的中国大学生进行的一项就业选择调查显示,IBM公司名列第一,29%的年轻人希望毕业后能进入IBM公司工作。
为何在中国大学生中,IBM的认知度如此高?“迄止到2000年,IBM累计对中国高校所作的软硬件设备及技术的捐赠总额已超过8亿元人民币。目前在中国与IBM合作的30多所大学中,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一批与先进的IBM技术相关的课程。此外,由IBM组织协助各校联合编著的一批高质量的教科书,填补了中国在相应学科领域出版的有关专业中文教材的空白。”近日在杭州参加教育部---IBM高校合作项目年会上,该公司全球负责大学合作项目的副总裁安·伽德纳女士与笔者坦诚交谈,就该公司投资中国教育的战略规划进行了一番介绍。
安·伽德纳女士说,IBM与大学开展合作项目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在公司总部大厅的阶梯上,镌刻着公司创始人老沃森的名言:教育是没有饱和点的。IBM深信,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根基及公司长远的商业利益在于社会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1995年3月30日,IBM中国高校合作项目计划正式开始启动,与中国23所大学签署了一份捐赠价值3220万美元设备的谅解备忘录。6年来,IBM的中国高校合作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推进中国高校在信息科学技术方面的学科建设,以及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安·伽德纳女士说:“我在2001年的任务就是了解IBM与各国高校合作的进展情况,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并制定新的投资战略。中国像其他国家一样,迫切需要大量的IT人才,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在全球选择合作伙伴。与世界各国的大学建立合作项目,最终为双方带来共同的利益。”
企业投资教育是一项非赢利的项目,如何平衡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与大学的合作对公司的研发起到何种作用?安·伽德纳女士认为,企业与高校合作是互惠互利,这中间的“惠”与“利”就是双方对社会的贡献。“我们是百分之百的盈利公司,我们要对股东负责。投资教育就像商业上任何投资一样,每一项工作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决定的。在过去几年中,IBM通过合作调动资源优势,每年获得近3000项专利,其中有很多项目都是在与大学合作中开发出来的。仅2000年一年,IBM就从专利转让费中获得了20亿美元的收益。目前IT业在全球发展迅速,仅靠我们自身的科学家是不可能做成这么多事情的。在世界先进大学中,有大量丰富的科研资源,只有通过共同研发,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随着时代发展趋势的需要,IBM的大学合作方式也在不断增添新的内容。IBM公司推出和引进了“电子商务学院计划”和“共享大学研究资助项目”为主导的新型合作模式,前者的目的是培养复合型的电子商务高级人才,后者是寻求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联合研究项目,由IBM投入资金、设备和技术人员的支持,来推动该项目的进行。安·伽德纳女士提出,中国有着广泛的教育资源,许多国内高校在信息技术研究领域有着雄厚的实力和重要的学术地位,他们中的大量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必将对电子商务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借助世界级高科技公司的帮助,这些合作项目将成为中国高校向世界展示自身先进的研究水平和优秀的研究成果的良好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