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高考试题看辨析评析类题的解题技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考试题论文,技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高考中辨析评析类题屡有出现,这类试题与时政相联系,角度新颖、形式活泼、综合性强,考生在答题时明显感觉到题目难度大、干扰性强,不好下手组织答案。其实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基础知识辨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考生应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克服思维的单一性和表面性。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部分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为例,谈谈这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试题类型】
一、单向型辨析题
特点:题目中一种观点本身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客观事实或是公认的真理,即观点完全正确;另一种观点与客观规律或事实完全背道而驰,即观点完全错误。
解题方法:观点完全正确的题目解题步骤是首先指出观点的正确或科学性,接着说明理由,最后得出结论;观点完全错误的题目解题步骤是首先指出观点的不科学之处,接着说明理由和原因,最后提出正确的观点。
典型例题:(山东文综·28)
材料二 近年来,《沂蒙》《南下》等“红色”影视剧,从新的角度诠释革命英雄人物,顺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2010年山东省“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
(3)透视《沂蒙》《南下》等影视剧的成功,有人认为“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创新就是否定”。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评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单向型辨析题,没有单纯地考查教材的知识点,而是通过结合热点时政材料来考查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辩证否定观、创新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材料,不能单纯用理论知识进行解析。
参考答案:①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②《沂蒙》等“红色”影视作品的成功,既是对传统影视作品中不合理因素的否定,同时又是对其合理因素的肯定、继承和发展。因此,创新不仅仅是否定,但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
二、正误混合型辨析题
特点:题目中的观点既包含合理的部分也包含不合理的因素。在做这类辨析题的时候不能笼统地对题中的观点作出正确或错误的简单判断,以免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解题方法:1.将所给的观点划分出不同的层次,找出辨点。2.对辨点进行逐一辨析,指出题目中的观点是合理还是不合理,观点在什么条件下正确、在什么条件下错误。同时要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运用政治、经济、哲学、文化原理加以论证,这是其理论依据。有时候还要指明坚持正确观点的意义,揭露错误观点的实质或危害,并明确其正确的做法。3.对该题进行总结。
典型例题:(福建文综·39)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一 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谭嗣同《仁学》
专家点评:传统民本思想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具有时代局限性,统治阶级运用民本思想的目的是“治民”“驭民”。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
专家点评: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是立足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其内涵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
(2)有人认为,“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
评析:这是一道含有正确和错误观点的辨析评析题,考查的理论知识很简单,设问已经圈定用到的知识点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解答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区分设问观点中正确与错误的部分。通过分析,“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是正确的观点,用到的理论知识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而“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则是错误的观点。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重大影响。因两类思想服务的社会制度不同,其政治运用的目的在根本上也不同。最后结合理论知识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
参考答案: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都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重大影响。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三、条件残缺型辨析题
特点:题目中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不全面,需要补充内容或其他的理由。这类观点的逻辑是,结论要成立必须要由试题中所给的这个前提作依据,因为这个前提本身是没有错误的。而存在的缺陷是没有看到结论要成立还需要其他的条件。
解题方法:1.肯定命题的正确性,运用教材理论简要进行说明。2.补充其他因素和条件。就是要补充题目中观点的成立需要的但并没有完全给出来的条件,并且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说明。
3.对该题进行总结。
典型例题:(浙江文综·41) 材料二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在文化上,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影放映“2131”、送戏送书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系列文化工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3)有人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只要多出钱就行了,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评析:这是一道条件残缺型辨析题。其特点在于题目中的观点夸大了钱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持作用,否定和忽视了在新农村建设中文化的巨大指导作用,从而导致了结论的不科学性。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也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参考答案:农村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文化的发展。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然而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实施一系列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既需要物质载体,也需要正确引导。实施文化工程,不仅有助于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有助于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政府既要给钱,也要加强文化工程建设。
【注意事项】
1.答题时错误的观点可以不必否定,只要把正确的观点列出,并找到教材中对应的理论知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
2.对于条件不完整的观点,应该先补充完整,然后找到教材中对应的理论知识支持自己的观点。
3.避免只“辨”不“析”,或者只“析”不“辨”。“辨”要求考生把原来较为复杂的、多层次的问题分解为结构简单、层次单一的具体问题,降低试题的难度,为下一步组织答案创造有利条件。“析”就是分析,要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你做判断的理由。同学们在分析的时候应力求全面、透彻、完整、紧扣题意。
4.最后要有总结。应根据题目类型进行总结,或者强调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或者对全部观点进行综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何事情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想在这类试题中得到高分,就要在平时的练习与考试中多积累经验,多总结和提炼解题规律。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