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兵 邵郁
(国网六安供电公司 安徽省六安市 237000)
摘要:可靠性分析能够帮助电力企业以科学的方式度量供电行为的连续性以及质量合格情况,其衡量指标主要包括电网安全性以及充裕性,其中安全性指的是抗干扰、持续供电的能力;充裕性则指的是保证总电能需求量的有效满足,二者也可称为动态可靠性与静态可靠性。综合考虑可靠性因素能够极大的提升电网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此展开探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综合考虑可靠性因素的电网规划新方法,以供参阅。
关键词:可靠性;因素;电网规划;新方法
引言
电力系统要想能够保障运行的平稳性,就需要对电网结构进行有效的完善,由于电网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电力系统故障问题屡见不鲜,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而且还会造成重大电力事故的出现。因此,要充分的考虑到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指标,将其转化为经济性指标,从而可以更好的防止电网火灾事故的发生,为社会的发展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电网可靠性分析
电网可靠性是指电网按可接受的质量标准和所需的数量不间断地向用户提供电能的能力的度量电网的可靠性评价是指通过一套定量指标来度量电力供应企业向用户提供连续不断的质量合格的电力的能力.包括对电网充裕性和安全性两方面的衡量。充裕性是指电网在同时考虑到设备计划检修停运及非计划停运情况下.能够保证共给用户总的电能需求量的能力。也称为静态可靠性。安全性是指电网经受住突然扰动并且不间断地向用户供电的能力,也称为动态可靠性。在电网规划阶段对规划方案进行通常进行的是静态可靠性评估。在电网规划和改造建设过程中.通过对系统规划设计方案的供电可靠性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并以此作为规划方案之间的比较依据,可以有效地指导电网规划工作。通过可靠性分析计算,不仅可以找出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还可以知道可能将要采取的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实施的效果如何.通过对比措施实施前后系统的可靠性程度.这样才能为最后的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所以在电网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对电网运行的经济性进行考虑.还需要对可靠性因素的影响进行考虑,避免出现比较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问题根据不同的可靠性因素.电网规划的方法可以分成以下两种:①将可靠性指标最为约束条件加入到优化问题中.从而得到一定负荷度和可靠性要求的规划方案,它是将可靠性分析作为一种后校验进行计算.或者是对可靠性目标和经济性目标两者之间的权重关系简化成为单目标问题进行处理.这种规划方法无法对经济性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进行较好的协调.最终也就无法得到效果最好的优化规划方案。②在目标函数中将可靠性指标转化成经济性指标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得到综合成本最低的规划方法。这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比较,同时考虑到了供需双方的利益,也就是考虑到了电方的投资成本最小和受电方的缺电损失最小.这种方法能够对电网规划中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之间的矛盾进行有效的解决,能够更加有效的对综合的社会效益进行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综合考虑可靠性因素的电网规划新方法
2.1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统提高电网可靠性
提高电网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必须对当前区域内的电网系统进行全面准确定位,进而形成活地图式的电网管理模式,实现电网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集约型和规范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力部门在进行电网规划时可以借助于GIS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多种方式反映某一地区的行政区划、地形地势、人口分布等情况,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电力部门能够对辖区内的用电部门、供电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并为电网架设工作提供准确的地形地质信息,帮助建设部门及时发现并排除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电网建设的可靠性;并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实现对线路故障的排查以及建设进度的实施跟踪,改变过去耗费时间耗费精力的蹲点排查的方式,提高电网管理的效率,改善电网管理的可靠性,增强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现代化程度以及应对风向的能力。
2.2实现电网运行的自动化
电网运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从电力资源的运转、分配,再到电力资源通过变电站输送到用户,需要大量人员的参与。为了减少对人力资源的浪费,电力企业可以借助电子监控等设备实现电网运行的自动化。电子监控设备既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也能够帮助实现电力资源的运输,在发现问题后可以把问题反馈给技术人员使他们能够及时赶到现场对设备进行维修,减少了设备故障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也降低了电网运行成本。
2.3建立仿真电网平台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运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变化,这就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够及时掌握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但是使用真实的电网平台进行训练必然是不合适的,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引进先进的仿真电网平台。仿真电网平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电网员工的操作水平,消除他们内心的紧张情绪。仿真电网平台除了不能对现实的电网进行调度操作外,同真实的电网平台具有相同的功能,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仿真电网平台练习日常工作的操作方法,学习新技术,熟悉新设备,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电网规划的可靠性。
2.4完善电子智能巡检系统
近年来电网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保证电网的有序运行,需要对电网定期进行巡视与检查,但是由于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而巡检工作量较大,需要的工作时间较长,巡视与检查工作难以有序展开,此时在电网规划中就应当积极引进智能电子技术,提高工作的信息化与自行化水平。具体来说工作人员应当完善电子智能巡检系统,使电网中的各个线路都能够得到全面的监督与管理,而工作人员只需要观察计算机中接受到的视频图像就可以对线路运行状况进行管理。一旦线路中出现问题,系统会对故障进行检查与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
2.5提高设备水平,积极引进新技术
电力企业也要坚持与时俱进,将最先进的电力技术及设备投入到电力建设中去,提高电力建设的技术水平和建设质量,建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电力系统。首先,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电网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在电网建设过程中重视和落实节能降损工作。其次,加大电网改造力度,对不合理的配电线路、配电设备等进行改造,同时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尤其是乡村电网建设,由于经济相对落后,线路老化损坏现象严重,给村民用电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要重视乡村电网建设。最后,对输、变、配电设备进行在线检测和检修(如油务监督、带电测温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网的规划新方法是为了降低电网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电网可靠性降低,所以电网在规划时要综合的将可靠性考虑在内,促使电网的规划更加的完善,同时能够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协调起来,满足电网的规划设计要求,从而将电力系统中的先进设备引进、完善电力工程的运行,对于电网的规划能够实现创新性的变革,扩大电网规划的可靠性,因此综合性的考虑电网的可靠性因素,才能保障电网工程的建设系统不断进入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刘海,崔文婷.试论综合考虑可靠性因素的电网规划新方法[J].名城绘.2018(03)
[2]李峰.关于综合考虑可靠性因素的电网规划新方法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6(08)
[3]张敏.综合考虑可靠性因素的电网规划新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2)
论文作者:吴东兵,邵郁
论文发表刊物:《云南电业》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3
标签:电网论文; 可靠性论文; 设备论文; 因素论文; 新方法论文; 经济论文; 指标论文; 《云南电业》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