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中国高尚生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高尚论文,重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衣
人在衣不蔽体的年代,是不会想到要穿名牌的。衣服从一个基本功能性的东西转变为一种人们彰显个性、品味、身份等元素的工具,完全是人们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一种追求外化的高尚生活品质的体现。
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于衣服的款式、面料、颜色等的理解并不相同。比如孔子说过:“吾不左衽。”也就是说,我绝不穿开口在右边的衣服,因为那是蛮夷的穿法。这种对于着装的看法中,代表着一种大汉民族情结。元代,富人们流行穿棉布衣服,而穷人则穿丝绸面料的,因为那个时候新品种的棉花引进中国为时不长,棉布衣服还相当稀奇,而丝绸则是极为普遍的,因此,当来自阿拉伯的商人看到这种现象时,大为意外,因为在阿拉伯,中国丝绸一直是作为奢侈品为富人们所享用的。所以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对不同衣服的价值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衣服颜色的贵贱,中外历史上倒是有着较为类似的看法。“腓尼基”的意思是“紫色的”,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个民族掌握着当时的一项独门技术——制造绛紫色的染料,紫色在当时的环地中海地区被视为高贵的颜色,贵族和僧侣们都喜欢穿紫红色的袍子。而在中国,沿袭唐代,宋代朝中三品以上才能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穿绿色,九品以上穿青色。因此,紫色在中外历史上都曾作为一种高贵的颜色存在,生活在从前,一袭紫衣,即是尊贵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从某种意义看,服装可以看做是对社会风貌的一种剪裁,体现了不同朝代的文化特点以及人们对于高尚生活的美学追求,中国传统服饰因年代不同,统治阶级喜好各异,使得服装风格也各有千秋,秦汉服饰古朴庄重,大唐服饰华贵富丽,宋朝服饰娟秀精巧,明朝服饰高雅堂皇,清朝服饰华美雅致……然而其中所遵循的中华文明“和谐中庸”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却一直没有改变,无论男装还是女装,它们的特征突出都表现为:直线裁剪,平面展开,宽襦大裳,并且强调线形和纹饰的抽象寓意性语言表达。这些特征在中华绵绵五千年历史中几乎未曾改变,然而,正是这些特征使中国传统服装不同于西洋服装的“直观静态美”,而是透散出一种东方哲学的“含蓄动态美”。
而当现代回望传统,当东方遇见西方,当服装风格呈现不同文化交融与不同文明碰撞时,往往更体现出一种充满魅力的高尚之美。以中国服饰的代表之一旗袍的演变为例,其长期风行于中外时装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体现了“中西合璧”之美。上世纪30年代开始,随着欧洲进口的布匹、羽纱、呢绒、蕾丝等纺织品大量涌入,人们的选择范围广了,着装的观念也改变了,而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在加入以收腰体现女性美的西式风格后,变得更修长而紧身,并有高叉,从而也更符合当时中国上流社会女性那种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生活形态。好的东西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因为旗袍所蕴涵的独特生活美学与东方情调,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当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让张曼玉演绎了23件旗袍之美后,再次迅速勾起了现代女性对旗袍的迷恋,一些中式服装店、面料店顾客盈门,不少时髦女性还专门拿着张曼玉的旗袍剧照要求依样订做。
近年来,中国风格在世界时装设计舞台上愈加的流光溢彩,比如Valentino将具有中国江南特色的织锦刺绣运用在时装设计上,用金色织锦面料制成的晚装上盘旋着的刺绣花朵极其生动漂亮;Gucci把中国式的旗袍变成了男性服装,绣上团花而且开右边的盘扣;Prada推出了“牡丹”图案的新款鞋;Giorgio Armani将中国文字运用在其设计中……服饰中国风流行的背后,反映的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
服装本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物件,却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体现出不同时期人类的智慧。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关系,每一个时代的服饰都融入不同的特色,所以才使得中国文化如此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穿越时光,徜徉在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中国服饰中,以中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勾勒出高尚生活的轮廓与特质,循着这样一种眼光去发现和探索“衣”之美与高尚生活之美,体会历代名士寄托其中的中庸之道与优雅精神。
食
中国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有人曾形容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而西方的文化是男女文化,虽然只是玩笑话,却也有几分道理。中国的饮食文化,某种意义上说确实可谓中国文化中的精粹部分。“食”甚至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之一,老聃论道“治大国如烹小鲜”,魏文帝曹丕在《典论》中说“三世长者知服食”,都表明了“吃”在中国中上层社会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质问题,其中融入了太多的想象。
在中国古代,人除了“以食为天”,甚至会因“食”而贵,善于烹饪美食的厨师常常可以拥有崇高的地位,传说中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伏羲,即是一个与“食”有联系的人物,司马贞《三皇本纪》说“太吴伏羲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或又称“伏牺”,告诉我们初祖伏羲不仅是厨人出身,更以这个职业取名;《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了夏末名厨伊尹“说汤以至味”,以烹饪原理阐述安邦治国的大道,鼓动商汤推翻了夏朝,自己也成为一代名相。除了人因“食”而贵,“食”也常常被人们用来赞誉对方的美德,例如商王武丁曾赞其名相傅说“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将傅说比为酿酒的酵母、调羹的盐梅,作为对治国名士的至高褒奖。
“食”同时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礼仪礼教,早在《礼记》中就有关于食序的记载,在有十六中菜肴的大餐上,菜肴分别排列成四行,每行四个,骨放在主位左侧,肉放在右侧,饭在食者左边,汤放在右边等等。被后世尊为圣人的孔子对于饮食也有不少名言,“食不言,寝不语”,讲的是吃的优雅形态与卫生习惯;“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教导的是尊老敬老的行乡饮酒礼节;“觚不觚,觚哉,觚哉”,强调酒器形状与容量要符合规矩,否则便有碍于食礼的施行。孔子对于“食”的这些言论,体现了儒家的饮食思想和观念,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影响重大,儒家所追求的和谐与高尚,便这般生动的体现在具体的饮食生活之中。
历代中国名士对“食”大多情有独钟,更有甚者为了美食而辞官还乡。这个典故出自西晋末年洛阳郡守张翰,某个中秋鲈鱼肥美的季节,此君看着漫天飞舞的黄叶,不禁高歌一曲:“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唱罢,随即辞官回家乡吃鲈鱼解恨去了。这一辞官举动似乎有点夸张,但与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却有不谋而合之意,名士看似轻松的言行背后令人深深感动,为了他们那份洒脱飘逸、行走无疆的处世风范。“食”还反映着时代的财富程度。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假如是两个人到大酒楼吃喝,大多会用一种著名的宋瓷——“影青”酒具,再加上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总的加起来,消费要近100两银子。宋朝的国富民丰从宋人对于“食”的讲究即可见一斑。
时至今日,随着时代财富的增长以及中国的大国崛起,盛载了中国文化底蕴与中国名士生活情趣的中式“慢食”再度取代西式“快餐”而成为世界饮食发展的趋势。在中国的“慢食”文化里,“吃到饱”绝对不合乎高尚生活美学,应该是很精致的去吃,在美食中感通天地,品味生活。这种精致的生活品味甚至体现在了菜牌,当下你随便走进一家高档中餐馆,都会发现翻开菜牌就仿佛是在翻阅一本诗集:“西风轻露,芥末西汁虾球,桃花笑”、“落花水香,豆酥雪菜蒸鲜鱼”,“不须归,瓦罐土鸡汤,白鹭飞,斜风细雨”……饮食融入了历代名士对生活的领悟与高雅文化品位,精致的美食使人们感受到高尚的生活品质,有情调、有品位的人生态度和生活哲学。
君子行事,不以善小而不为,“衣食住行”看似平常,却厚积薄发,蕴涵着名士“修身齐家,通达致远”的生活领悟与精神追求。衣食住行,言行举止间彰显和谐通达之大家风范,流露优雅飘逸之君子风韵,成就高尚人士的高尚人生!
锦衣之精神气质、美食之文化品位,这些也正是中国高尚生活底蕴所在。通过它们,我们得以徜徉在时光旅途,见证文明之美。恍惚之间,世纪更迭,已然千里之外,置身于历史的生活场景之中,于“衣食住行”中品味高尚生活,美轮美奂,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