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观察论文_高巧霞

湖北省黄冈市中医院 438000

【摘 要】目的:将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在临床上的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被分为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有26例显效,显效率为26%,有30例有效,有效率为30%,有44例无效,无效率为44%,总的有效率为56%;治疗组患者中有35例显效,显效率为35%,有40例有效,有效率为40%,有25例无效,无效率为25%,总的有效率为75%,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讨论: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总有效率高,产生的副作用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脑卒中;偏瘫;临床观察

脑卒中,即中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癌症、冠心病、脑卒中)之一,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以老年居多。现在它的发病率、致残率逐年增加,并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偏瘫,脑卒中最常见的后遗症,是指患者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受限,更严重的完全不能活动,且常伴有同侧肢体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的感觉障碍。它也是脑卒中的并发症,患者会遭受极大的痛苦,资料表明:在脑卒中的存活者中,有50 % ~ 70 % 的患者有如偏瘫、失语等遗留重残的现象,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1]。偏瘫的发病率高,治疗疗程长、见效慢,医学上已经对治疗脑卒中偏瘫展开了大量研究,而单一的针灸治疗、康复治疗或中西医常规治疗,疗效不够显著,且见效慢。因此目前在探讨将针灸治疗、康复治疗和中西医常规治疗结合起来的方法,提高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本文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被分为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在临床上的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被分为100例,对照组有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范围为52~76岁,平均年龄范围为(56.1±3.5)岁,病程范围为7个月~12 年,平均病程范围为(3.1±2.5)年;治疗组有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范围为50~79岁,平均年龄范围为(58.1±1.1)岁,病程范围为9个月~10 年,平均病程范围为(2.5±2.1)年;据统计,所有的200例病例在年龄、病程、性别、体重与病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两组实验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包括常规血糖、血压控制治疗和中药治疗等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得方式,具体内容包括:①针灸治疗:采用体针和头针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头针是采用1.5寸针按照针灸操作规范,选择患肢对侧头部运动区进行,1次/天,1个疗程为持续治疗 15天,体针是指主要取阳明经穴,再对各肢体的相关穴位进针;②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状况为患者建立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训练内容包括良肢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坐位及平衡训练、站位及平衡训练、上下台阶训练等等。治疗三个疗程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1.3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肢体功能均恢复正常,可独立行走;

临床显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临床有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基本恢复,生活勉强可自理;

临床无效: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没有任何好转;

计算两组的总有效率 =(临床痊愈+临床显效+临床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

2.结果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照组患者中有26例显效,显效率为26%,有30例有效,有效率为30%,有44例无效,无效率为44%,总的有效率为56%;治疗组患者中有35例显效,显效率为35%,有40例有效,有效率为40%,有25例无效,无效率为25%,总的有效率为75%,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脑卒中的重症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或神志昏昧。在中医中。大家认为脑卒中主要是因为平素气血亏虚,脏腑阴阳失调,又因忧思恼怒或劳累等因素而导致的风阳煽动,心火亢盛,气血上逆或脾虚痰热内盛,化火动风,上蒙清窍[2]。近几年,神经外科诊疗技术提高,脑卒中的病死率下降,但是其残疾率增加,它可引起偏瘫、失语等多种障碍,最为常见的是肢体偏瘫,其发生率高达75%。在临床上,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表现均为偏瘫,偏瘫主要是上运动神经元的受损导致下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失去控制,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肌群间的相互制约及协调作用也因此消失,因此产生运动功能障碍。在治疗偏瘫上的主要内容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针灸的功效是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纠正气血逆乱调节气血,有利于建立侧支循环,改善脑血流障碍,进而改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3]。但是针灸过分重视肌力的恢复,忽视了异常运动模式的改变,所以没有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而现代康复训练刚好具有此种功能。现代康复训练可以刺激外周神经,诱导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建立正常运动功能模式,对改善肢体痉挛和萎缩有很好的效果,对于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效果良好,并且可以减少和降低致残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照组总的有效率为56%;治疗组患者总的有效率75%。针灸结合康复训治疗卒中患者,对于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效果。卒中患者在采用常规中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积极开展康复训练。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总有效率高,产生的副作用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琳.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1:51-52.

[2]孙恒聪.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48例[J].河南中医,2015,03:537-538.

[3]魏艳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4:135-136.

论文作者:高巧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  ;  ;  ;  ;  ;  ;  ;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观察论文_高巧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