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五九七农场小学教师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五九七农场小学教师
课标要求及分析:
《条形统计图》与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三、统计与概率(一)简单数据统计过程3.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有关。本节课与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有关。他有两项内容。
第一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为结果目标,行为动词是认识,学习水平是理解,学习内容是条形统计图。
第二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为结果目标,行为动词是能,学习水平是掌握,学习内容是用条形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本单元在编排时,就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的统计知识。如:通过象形图与条形图的对比、形图与统计表的对比,让学生感受条形图的特点。编排上,还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层次性。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如果还用1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因此,为今后学习“以一当二”和“以一当五(以一当多)”的条形统计图做铺垫。这样循序渐进、逻辑上升地编排,不仅遵循了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而且体现了知识与方法的整体衔接与连贯性。
学情分析:
优势: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是象形统计图,它所表示的数据与学生的直观认识相一致,容易理解。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
劣势:学生第一次认识条形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特点还不清晰;结合表中数据补充绘制条形统计图并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还有一定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教材分析中指出:“通过条形图与象形图的对比,感受条形图的特点。”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一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课标要求“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但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第一次认识条形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特点还不清晰;结合表中数据补充绘制条形统计图还有一定困难。”根据课标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所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的大小补充绘制长短合适的条形统计图。
学习目标:
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学生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了解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格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预计时间4分钟)
1、同学们,上周我们班又得了一面流动红旗,对吗?那这学期到现在一共得了几面流动红旗,谁知道?(学生没统计过)老师整理了一下,同学们看看(这是我们学过的统计表)
2、请同学们根据表中的数据说说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3、通过读表,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每个班得流动红旗的数量,还可以用图来表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条形统计图(板书)
【点评:这一环节是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激发学习的兴趣。轻松的谈话,有趣的情境,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身心放松,全情投入,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探究新知(预计时间17分钟)
整理数据: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利用数数的经验来上台现场数数,有几种不同的天气符号,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其他同学评价。
2、整理统计表:引导学生用更简便的方法记载图上数据,完成下面统计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小组合作来完成,师巡视指导。)
【点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引入统计表和统计图来分析、整理、描述数据奠定基础。】
3、引出条形统计图:老师用这图示的方法来表示,画一个○代表一天(课件出示)用这种画图的方法的确更简明了,但是圆形画的有的大有的小,竖排画的也不够整齐,有什么好方法能够使得对数据的表示更规范呢?
引导学生用格来代替○,有几个圆就图几个格。用表格表示就能对齐了。看来通过条形图来表示数据的确更加规范。(出示条形图)能不能一眼看出每种天气有多少天,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激发学生填数据。
【点评:条形图不能一眼看出每种天气有多少天?利用这一知识冲突,引导学生在条形图的基础上,自主添加数据,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条形统计图,使得新授内容是在学生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发的完善。】
4、介绍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投影仪出示下面的条形图。教师指出:这种统计图是同学们想到的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指图中各直条),从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引导同学观察,并提问下面的问题: (1)图中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2)图中画有互相垂直的两条射线,请你看看水平射线表示什么?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表示什么? (3)每种天气各是多少?哪种天气的天数最多?哪种天气的天数最少?
【点评:此环节是为接下来条形统计图与象形图和统计表的对比做铺垫。只有能看懂图,才能在对比中分析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5、通过比较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刚刚我们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了许多数学信息。(课件出示象形图和条形图)用这两种方法,对数据的表示哪种更清楚?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又各有什么特点呢?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学生汇报并订正。
师总结:同学们条形统计图利用直条的高低直观的反映出数量的差异,这就是借助“形”来直观表示数据,正是做到了“数与形”的有效结合,才使得条形统计图能够更加清楚、直观的表示数量的多少,便于观察比较(边说边完善板书),“数形结合”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
【点评:这里恰当的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通过板书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正是条形统计图做到了数与形的有效结合,所以对数据的表示更加清楚、直观、便于比较。】
活动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预设时间15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接下来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1、根据这节课开始时的统计表,完成相应的条形统计图。
生汇报(投影)。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统计一下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
对比课本上同学用的方法总结出快速准确的数据收集方法:举手表决,收集数据。根据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并说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1)参加统计的同学一共有( )人。
(2)有出生人数相同的月份吗?是那几个月?
(3)( )月出生的人数最多,( )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点评:以流动红旗这一情境贯穿教学,在绘图的过程中先放手让学生独立试做,并通过反例发现问题,使得学生经历整个学习的全过程,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体。进一步加强1.2.3)】
活动四、梳理课堂,归纳总结。(预计时间4分钟)
1、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2、学生说说自己本课时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点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有趣、好玩、好学。】
总体点评: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社会环境和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通过创设现实情境,使抽象的统计图表生活化、情趣化、使学生乐于接受。”在设计这节教学时,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和表示数据。
1、运用多样性的评价,增强了学生的数学交流意识。这节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法。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在评价他人中学会欣赏,学会批评,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利于操作表象的形成,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也起着重要作用。
2、建议在小组交流的形式上可以再多方位一些,发言方面可以再广一些。在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可以增加一些现场统计的内容,让学生挑选生活中的数据制作统计图,这样对学生分析的能力又是一种提高。
论文作者:孙华勇 孙玉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条形论文; 统计图论文; 学生论文; 数据论文; 统计表论文; 方法论文; 直观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