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第五人民医院石嘴山中心医院 宁夏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焦虑及疼痛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了98例从2015年9月—2016年9月来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以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前的焦虑及抑郁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情况均优于护理前,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焦虑和抑郁程度改善情况更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前的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轻,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使焦虑及疼痛程度也有所减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剖宫产;焦虑;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226-02
随着近年来我国围产医学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宫产手术分娩[1]。对于行剖宫产的初产妇,十分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且大多存在明确的疼痛感,这不仅对手术具有不良影响,对产妇自身的术后恢复也十分不利。有数据显示,全面、科学的心理护理可以使产妇的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并且对于减轻其在术中和术后的疼痛感也有很大作用。为改善我院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状况、缓解其疼痛感,本文对98例剖宫产初产妇进行了护理观察,现将结果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了98例从2015年9月—2016年9月来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初产妇,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年龄为21~39岁,平均为(27.9±2.1)岁,孕周37~41周,平均(38.8±0.9)周;对照组49例,年龄为22~37岁,平均为(26.4±1.8)岁,孕周37~40周,平均(39.0±0.8)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相关方面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产妇入院时,护理人员要热情主动地向其介绍医院、产房及相关医务人员的情况,消除产妇陌生感。(2)对剖宫产手术进行宣传教育,以组织讲座或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让产妇正确了解剖宫产的相关知识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使其做好心理准备。(3)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多与产妇沟通,随时掌握产妇的心理情况,并定期对其进行心理评估,耐心倾听产妇诉求,要及时予以回应,若发现产妇出现不良情绪要及时对其进行疏导。(4)手术时,护理人员要给予产妇护理及安慰,以缓解其紧张情绪,也可采取播放音乐、手部触碰等方式帮助产妇放松。(5)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并进行定期随访,关注产妇术后恢复情况,并叮嘱家属多与产妇沟通,给予其关爱。
1.3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产妇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估,SAS: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产妇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剧烈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所有组间数据应用χ2检验,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产妇护理前的焦虑及抑郁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情况均优于护理前,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焦虑和抑郁程度改善情况更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以往的剖宫产手术属于生物医学模式,不注重产妇的心理情况,但目前有医学研究指出,心理状况是否良好对预后具有重要影响[2]。手术对人体具有较大损伤,会出现应激反应,情绪波动会使疼痛感增大。因初产妇缺乏生产经验,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使其疼痛感更加明显,如果未能对其不良心理状况给予适时疏导,还可能会引发产后抑郁,对母婴健康均会造成影响。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产妇对护理的需求也有所提高,心理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产妇预后,通过对产妇心理上的疏导,使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降低疼痛感,提高产妇依从性,使手术顺利完成。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护理方式相比,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使产妇正确认识剖宫产手术,更加从容地应对,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疼痛感的减轻。术中对产妇进行鼓励可以安抚其情绪,增加信心。积极有效的沟通可以及时发现产妇的不良情绪,并采取适当的排解、疏导措施,这对护理质量和产妇预后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使焦虑及疼痛程度也有所减轻,提高产妇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华云,张维,李雪玲,等.全程优质护理对减少剖宫产产妇术中寒颤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35-37.
[2]袁秀珍,陈向韵,王淑燕,等.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6):32-33.
论文作者:刘群英,韦性坪,陈凤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产妇论文; 焦虑论文; 初产妇论文; 心理论文; 两组论文; 抑郁论文; 疼痛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