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精神·思维
——读《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李林蔚 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
摘要: 本文在第一部分对《差异论》的内容进行梳理,概括了洪堡特的写作目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贯穿全书的关键概念“人类的精神力量”、“语言的形式”进行了说明。在第二部分,对洪堡特“语言、精神、思维”的观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分为语言与人类精神之间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思维与精神的关系,并附以图表说明。第三部分分析了《差异论》带来的启示,指出了解作者学术背景的必要性,以及洪堡特学术研究态度的可借鉴性。
关键词: 洪堡特;语言;精神;思维;民族
一、《差异论》内容概要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以下简称为《差异论》),是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论爪哇岛上的卡维语》一书的绪论。洪堡特旨在通过《差异论》研究不同民族划分下语言之差异与人类精神力量的联系,并探究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
何为人类的精神力量?洪堡特对其定义稍显纷繁抽象,在此抽取了以下关键词进行阐释:首先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创造力所在。在精神力量的驱动下,人类的智力水平不断提高、精神产品愈加丰富,如文学作品、宏伟的建筑,以及各个民族的语言。其次,在人类社会线性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精神力量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洪堡特以其所处时代的代数学作为例证。最后,精神力量是内在的,其发挥的作用有时呈现出突现的特点,如语言的产生,洪堡特认为无法用因果关系对其作用作进一步的说明。
照应和连接作为衔接手段在各类语篇中屡见不鲜,学生自学习语言起就会接触到,只是他们对这两种衔接手段的认知是无意识中内化的。在学习定语从句之前,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和认识到我们经常使用的语言中代词和连接词的衔接功能。例如,教师可让学生比较以下句子:
《差异论》研究思路的出发点为不同民族体现出不同的精神力量。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使各民族精神力量具有差异的同时,其所具创造力带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如各民族的语言。洪堡特由这个前提出发,认为“必须在很大程度上将语言看作一种创造”[1]。既然语言并非一成不变的产品,而是具有产生与发展过程且该过程尚未结束的创造物,则有必要讨论它和创造力之所在的精神力量在起源、发展中的关联与相互的影响。落脚在不同民族间的对比上,就是要探究某种语言如何成为某一民族的独特代表以及其发展道路具有的民族性特征。
然而,在以上探究过程中,具体的语言呈现出的无数杂乱的材料,难以和人类的精神力量建立起直接的联系,鉴于此洪堡特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认为针对各具体语言,须研究它们的形式,以便观察其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及各自所采取的独特路径。何为语言的形式?通过洪堡特在第七章的说明,可以这样理解:语言的形式是从词语的构成到彼此的搭配这样一系列思维形成话语系统的过程中遵循的结构和原则,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具有相近的形式。就把握一种语言的形式的方法而言,鉴于它是总体性的规则,需要从其总体形象入手进行描述。但语言本身的材料具体而繁多,所以这种描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整体性的要求,难以容纳所有特征。另一方面,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是由协调的部分组成的,对形式整体性的满足需要重视细节。洪堡特指出,一种语言首先展示出的是其某方面独特的个性,而其形式则隐藏在更深的结构中。因此,不能轻易将语言的个性归纳为最终的代表性特征而忽略其形式上的整体架构。把握和比较每一种语言形式还不足够,《差异论》的目的之一是揭示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与精神力量塑造语言所努力的方向,并找出最能达成这一目标的语言形式。
二、对洪堡特“语言、精神、思维”相关论述的分析及评价
在《差异论》一书中,洪堡特对语言与人类精神、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论述构成整本书讨论的思想基础,并生发出语言与文明的关系、语言与世界观的关系、对各民族语言优劣的评价等内容。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洪堡特关于语言与人类精神、语言与思维之关系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反思。
各民族语言都是民族特性影响下的创造物,它们是否有优劣之分呢?洪堡特否认某种语言处于绝对优越的地位。因为人类精神本是统一的,不同的民族精神和语言间的互动都在人类共同体的统一性下进行,差异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某一民族具有精神力量层面的优越性,每一语言都是精神力量努力下的结果。不同的民族精神力量有强弱之分,不同的民族语言则相应处于低级或高级的不同发展阶段,但与优、劣性质无关。前文已论述到,洪堡特认为各民族语言都具有统一发展的趋向——使自己的语言成为精神力量最完满的表达,语音、内在语音意识可以完整地呈现出思维的表达。各民族的语言散布在这条向前延伸的直线的不同阶段。
(一)语言与人类精神之间的关系
2.语言反映人类的精神力量,是具有确定目的的精神活动
1.三者关系
洪堡特认为,人类的精神力量本质上相同,只是在不同的发展条件下形成各自的特点。然则精神力量来源于何处?它如何促使了语言的产生?洪堡特的论述内容实则是欠缺的,且对“精神力量”的定义本就抽象,无法使读者清晰地把握概念。在论述语言具体的产生过程时,他说到:“我只想把语言的发生比作这样一种现象:在一个美妙的春夜里,一棵大树的花朵一下子全部盛开了。在这以后,语言很少再产生新的质料,而只是利用既存的质料进行构造、再构造”[2]。首先,洪堡特对精神力量如何促进语言的产生的回答是模糊的;其次,他由语言完整的结构与内部的有序而认定这些彼此配合的组成部分必然同时产生且一开始就存在,却忽略了作为一个整体的语言,自身发展以及各要素由简单过渡到复杂的过程。另外,现在的语言仍处于发展之中,不能因为目前功能上的完备性和与之前语言比较具有的一致性就断定不会产生新的质料,因为可以回溯的历史十分有限,若置于更大的时间刻度中,结论可能发生改变。
人类的语言诞生后,并非作为独立的产品与精神力量彻底断绝联系。人类社会的交往、语言本身的特性注定精神活动离不开语言的运用,且受到反作用。洪堡特指出,人正是用他创造语言的那种行动将自己置于语言的支配之下:从自身中造出语言,而通过同一种行为,也把自己束缚在语言之中[3]。这样的反作用并非直接产生影响,据《差异论》一书的内容,本文认为语言首先对某一民族的思维方式产生作用,进而在更深的内核中对精神力量产生影响。这将在下文对语言、思维、精神力量的综合关系分析中进行深入论述。
本文第一部分已论及二者的整体关系,精神力量的驱动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创造物蕴含并反映了这一精神力量。每一民族的精神力量是不同的,它们的创造物的表现也各有特色,语言作为精神力量的创造物之一,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除此之外,二者的关系还具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为了完成BCST任务,Alice需对粒子A和粒子1施行一个Bell态测量;同时,Bob也需对粒子B和粒子2进行一个Bell态测量。显然,我们能够以相同的概率获得16种可能的联合测量结果之一,相应地,剩余粒子将坍塌为如下16种量子态之一:
那么,在语言的起源之时思维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对此洪堡特并没有直接具体的论述。对于语言的产生,他更偏重将精神力量与思维混为一谈,认为人的内在表达的诉求与生来就有的能力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了语言。除此之外,他从语言中区分出两种构成原则。一种是内在语言意识,即产生和构造语言的精神能力;另一种是语音。他着重阐述了思维与语音的关系:“思维的生物则还能发出分节音。正如最合乎人性的思维在黑暗中渴慕着光明,于囹圄中向往着无限的自由一样”[4]。出于表达的需要,语音成为思维的外壳,用以指称和接收事物、概念。需要指出的是,运用贴切的比喻固然能更好地说明观点,但于必要的精确性的描述往往无益。
不同民族的精神力量和语言都存在差异,但语言的发展趋向正是人类精神力量所存在的共性必然导致的结果。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基因频率均采用拟合优度检验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调整各传统脑血管因素的影响,计算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对风险,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语言反作用于精神
PS@Ag免疫探针制备过程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从图3可以看出,PS@Ag NPs、4-MBA标记的PS@Ag NPs和PS@Ag免疫探针的吸收峰分别位于542、554和560 nm处.相对于PS@Ag NPs的吸收峰,4-MBA标记的PS@Ag NPs和PS@Ag免疫探针的吸收峰分别红移了12 nm和8 nm,表明4- MBA分子和Anti-AFP抗体成功地链接到PS@Ag NPs表面.同时,它们的吸收峰的半高宽增加,表明4-MBA分子和Anti-AFP抗体的链接使PS@Ag NPs产生一定程度团聚.
本研究新闻语料选自英国《卫报》的网络版中关于G20峰会的报道,发表时间是2017年7月7日-7月8日。在以G20峰会为主题的报道中继续筛选,选取其中关于美国或特朗普总统的报道26篇,其中,占据篇幅最多的内容分别为特朗普总统与普京的双边会谈、与本国(英国)贸易协定、退出巴黎协定等三方面话题。本研究将就这三方面话题进一步展开统计和分析,探讨其中架构隐喻的类别、分布以及其所反应的深层架构和话语策略。
(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某一具体民族的思维特性与语言的关系和民族精神力量与语言的关系一致。思维方式的不同使不同语言体现出结构性的差异。同时,语言的使用反作用于思维方式,深化民族特性。
语言反映人类的精神力量,其中还包含对思维与世界观的映射,这将在下文详细论述。语言是具有确定目的的精神活动,指的是它蕴含了人类精神力量的创造力,始终处于发展的过程,并呈现出追求完善、达到精神力量所能创造的圆满形式的倾向。洪堡特认为,语言研究者的任务便是探究语言在过去的历史中得到的种种优化,预测未来的趋势。
语言对思维的反作用则易于理解。一个民族形成具有其思维特征的语言之后,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继承以往的思维方式,如对事物的指称、语句组成规则的顺序选择,并不断强化这些思维规范。
(三)语言、思维与精神
1.人类的语言具有单一的精神起源
在《差异论》中,缺少对思维与精神关系的详细阐述,二者往往被合并为“民族特性”一词,以强调对各民族语言的差异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当语音以分节音的形式出现时,词语具有了指称意义,披着语音的外壳,成为人和人的交流工具,而词作为句子的构成要素又可以进一步被构造、组合。词的完整意义包括概念的指称和概念的范畴标记,蕴含了客观的指称原则和主观的逻辑分类原则,二者共同作用才能发挥“表达与接收”的完整的交流功能。将词与概念的结合与对被指称事物的分类具有民族特性,受不同思维、精神影响。这种结合包含了一个民族对世界的认知、对自身与世界之关联的看法——这便是洪堡特语言世界观的中心思想,具体如下图。如汉语使用者在书写地址时由最大的地点逐步定位到最小的,而英语使用者恰好相反。我们可以推测,前者遵循在广泛范围里不断划分以求精确的顺序原则,而后者则首先寻找最核心的目标,进而扩大边界对其进行补充。(如图1)
2.对各民族语言的评价
那句话同时把我和父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父亲成了我心目中的无名英雄,我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他为了避过校门口警卫的询问,索性爬墙离开的那一幕。在淡蓝色的月光映照下,他奋力攀上围墙,骑在墙顶上向我挥手,并且很诚恳地将手掌划向眉梢,向我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才纵身跳落校外的小路上。我站在墙内,听到父亲落地的一声轻响,顿时热泪盈眶。我紧握双拳,叮嘱自己永远不可再有想死的念头。
什么样的语言形式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洪堡特认为将语言的发展过程从低到高划分为“孤立语-屈折语-黏着语”,认为语言对精神最细微贴切的表达是以丰富的屈折变化为标志的。在第十三章里他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语言中的屈折变化最能够满足指称原则和逻辑分类原则的形式,他认为“具备屈折特性的语言里可以发现一种真正的双重性——一方面是概念的名称,另一方面是从概念转变来的范畴的标记”[5]。本文认为,以汉语为例,其作为表意文字本身并不具备和表音文字同样的可以便利进行屈折变化以划分概念范畴的可能。因此用屈折变化对所有语言统一评判是不可取的,洪堡特由此引出的“汉语是最不完善的语言”的结论自然十分欠妥。此外,从他对语言发展规律的主张出发,可看出洪堡特将语言中的精神力量的表达局限在了可观察到的有形的语言形式变化与结构组成上。汉语虽不具有屈折变化,缺少对概念范畴有形的划分,但并不影响或损害本质功能——对思维和精神力量进行完善的表达。相反,汉语使用者在思维上具有潜在的概念范畴划分。这种无须有形标记而获得辨别范畴的能力同样可看作对精神力量的增强,但却被洪堡特以屈折性的标准否认。此外,他认为某些语言处于更高级的阶段,是因为其使用民族拥有更强的精神力量、所处环境条件更有利,这个观点也十分不妥。使用具有屈折性变化语言的民族和使用汉语的民族相比很明显不具有上述优越地位,且精神力量的强弱本身不具备客观准确的判断标准。洪堡特语言优劣论的局限还在于,对于人类语言发展的考察受到时间的限制,系统的、有文字与语音记录的语言的更加缩短了这一时间范围。
综上,语言与精神、思维之间的联系被充分地探究与描述,但对不同民族特性影响下的语言的评判需以更长的时间标尺来做衡量。
2.内容联系生活,减少重复。在习作内容中总会出现几篇内容差距不大的,而且有的习作内容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习作上会出现写一样的内容来应付,或者胡编乱造,习作水平也会没多大长进。有的内容也脱离生活,把习作内容范围扩宽再与生活相联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图1
三、阅读《差异论》带来的启示
洪堡特作为十八到十九世纪的一位语言学家,其观点的表述方法与现代学者自然有很大差异,如雕饰过多的辞藻、过于频繁使用的比喻。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他受到同一时期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体现。此外,作为《差异论》一书的核心词汇之一,“人类的精神力量”的定义也不甚明了清晰,具有抽象与玄奥的哲学色彩,这很可能是受到唯心主义的影响。虽然这样的影响与关联都是推测,但对于《差异论》的阅读有所启示,即了解作者的学术背景与历史环境至关重要,时代、文化的差异都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且洪堡特不仅是一位语言学家,其在文学、民族学等方面都有所涉猎,因此探寻其学术背景如同进入其思想体系,对理解《差异论》的内容有很大助益。
此外,洪堡特的研究明显地具有多学科视野的特色。他并非局限于在语言学本身的框架里展开研究,还从更宏观的人类整体的精神力量出发,关照具体的不同民族的语言发展;展望线性的发展规律,同时具体研究每个阶段的特征。文化、文学、历史都与他的研究息息相关。在这种宏观的格局与视野下,洪堡特的学术研究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他十分重视各民族语言的细节元素,在论及语言形式的研究时指出,“当然也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构成了有关语言的完整的印象;仅仅企图在语言研究中发现重大的、精神的、十分突出的因素,是最不可取的态度”[6]。其他的语言学家并非不具备考察细节的严谨精神,而是我们在从事寻找规律的研究时,往往会主观上倾向于对象明显的特质并给予其远超出其他细节的更多的重视。然而特性并非属性,尤其是在众多繁杂的语言面前,对细节的重视以及对细微差异的考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态度。
另一方面,虽然洪堡特的语言优劣论和他对汉语的评价值得商榷,但也拓宽了作为汉语使用者的人们的思考空间。以他的观点反观汉语,除了客观的缺乏形式标记等等描述之外,可以更清晰地在更深的维度上确认汉语的独特性,比如它是如何影响汉民族的思维、它蕴含了怎样的精神力量。
洪堡特作为近代的一位语言学家,他的理论或许在日后的研究中遭到质疑与否定,但他对语言研究的视野、尊重细节的态度和作为一个非汉语使用者对汉语研究的启发,都是我们构建语言学大厦的财富。
参考文献:
[1][4][5]W·冯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3.83.120
[2]姚小平.洪堡特论语言的起源和发展[J].外语教学,1992(03):3-11.
[3]申小龙.洪堡特“语言世界观”思想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2):55-60.
[6]宋阳.从冯堡特到索绪尔:语言与言语的区分理论浅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