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中医院 湖南株洲 412200
【摘 要】目的:观察脓毒症休克患者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生脉注射液治疗,n=35)和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n=35),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临床参数变化情况、血压稳定用时、用药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参数变化情况及预后效果较比对照组更为理想,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稳定用时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脓毒症休克;生脉注输液;血压;死亡率
脓毒症是由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极易引发脓毒症休克或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疾病,病情进展迅速,致死率极高。目前,临床治疗脓毒症休克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基于此,本文选择了脓毒症休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予以不同方法治疗,选择最佳的脓毒症休克治疗方案,现将实验详情叙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对象总计70例,均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其中男46例、女34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32岁至7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8.35±4.62)岁。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7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分为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构成经SPSS19.0计算后可做进一步对比与研究,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观察组35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生脉注射液Sig100-200ml,I.v.drip,q.d。用药后休克观察48h。
针对35例对照组脓毒症休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监测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压,根据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早期及时予以抗生素治疗[2]。
1.3 数据分析
实验结束后,将全部实验数据录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进行计算和检验,观察组和对照组实验样本差异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临床参数变化情况对比
观察组35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接受生脉注射液治疗前后各项参数指标改善程度较比35例对照组脓毒症休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前后各项参数的改善程度更为理想,见表1,数据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脓毒症休克属于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恶性疾病,一旦发病,不仅会导致身体出现发热、呼吸衰竭、血象升高等表现,还会对其他器官功能造成损伤[3]。生脉注射液主要由红参、麦冬、五味子组成[4],其中红参具有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效;麦冬具有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抗体、补体、干扰素、溶菌酶等免疫物质产生的功效;五味子具有能益气强肝、增进细胞排除废物的效率的功效。诸药共奏具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的功效。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指出[5],生脉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为理想。本次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结合本次实验内容,我们选择了7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予以生脉注射液治疗及常规治疗。所得结果显示,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35例患者的好转率为71.43%,死亡率为28.57%;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5例患者的好转率为45.71%,死亡率为54.29%,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液体使用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以及治疗前各项临床参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稳定用时明显偏短,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明显更趋近于正常范围,数据差异均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P<0.05。由以上数据足以证明,针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采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调节临床参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比常规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更加符合临床治疗的需求,预后效果也更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楠,刘清泉,江其敏等.生脉、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30(5):329-333.
[2] 赵滋苗,陆军,丁月平等.生脉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血管外肺水及相关因素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3(9):767-769.
[3] 郭晓华,王郑莲,刘亚楠等.血液滤过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分子机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8):1189-1192,1196.
[4] 周刚,张朝晖,瞿星光等.生脉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变化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543-544.
[5] 莫海军,陈甘海.生脉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脓毒性休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4,30(5):20-22.
论文作者:钟再德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8
标签:休克论文; 注射液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差异论文; 参数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论文;